新書推薦: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NT$
398.0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NT$
254.0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NT$
352.0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NT$
407.0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她在时光里静静闪耀。 八十年前,她是来自加拿大的青春飞扬的妙龄女孩; 八十年后,她是怀有中国心的百岁老人。 时光改变一个人的容颜,也改变整个世界, 但是改变不了她生命的信仰。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讲述了抗战时期一位外国女孩与一个中国乡村的故事。女孩名叫伊莎白?布朗(中文名饶素梅),也就是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环球英才功勋人物、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英语教学园地的拓荒人、重庆市璧山区荣誉市民伊莎白?柯鲁克。
作者以翔实的材料与质朴的文字讲述了伊莎白?柯鲁克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受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晏阳初之邀,来到兴隆场(现在的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参加乡村建设实验项目的往事,真实全面地再现了她与伙伴俞锡玑等一起调查全乡1500户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并在这里开办妇女识字班、引进西医、创建食盐合作社等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此外,本书还讲述了伊莎白解放后六次重回兴隆场,成立“伊·柯基金”,资助大兴镇贫困学生,关心大兴镇发展变化,以及倾注整个晚年时光完成了两部与兴隆场有关的重要人类学著作的事迹。
|
關於作者: |
张鉴,曾用笔名梦桐疏影,重庆璧山人。中国作协会员。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潮》《美文》《红岩》《延安文学》《延河》等,并入选多种选本。作品曾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重庆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等,多次获重庆市文艺创作项目资助。出版诗集《如果有一个地方》《慈悲若云》、散文集《背着花园去散步》等多部作品。
|
目錄:
|
序 奇人与奇书 1
自序
楔子 惊心动魄的旅程12
第一章 初到兴隆场 22
1 兴隆街二十三号 22
2 出生于成都华西坝 27
3 加入协进会 29
4 走上人类学调查之路 33
5 晏阳初的引导 45
6 合作伙伴俞锡玑 48
第二章 走进兴隆场 54
1 第一次赶场 54
2 走进兴隆场的女人们 60
3 救助童养媳 68
4 痛怜孙陶氏 73
5 透过柔弱看到坚强 77
6 遇见爱情 82
第三章 开办妇女识字班 87
1 扫盲运动 87
2 挨家挨户劝说 90
3 妇女识字班开课了 107
4 姐妹情深 111
第四章 西医诊所的正面与背面 120
1 少年猝死并非新闻 120
2 冒险犯忌调查巫医 122
3 打破接生的“禁区” 130
4 博弈渐胜 133
第五章 手握打狗棒逐户调查 136
1 蒋旨昂的指导 136
2 不断丰富调查经验 143
3 在兴隆场过年 151
第六章 触目惊心的匪盗和征兵 163
1 强盗土匪横行 163
2 征兵那柄达摩克利斯剑 171
3 “九·一三”空战 183
4 土地和土地庙的思考 192
5 大卫来到兴隆场 199
第七章 食盐合作社的创建与失败 207
1 创建缘起 207
2 信心满满地创建 212
3 意外发生 216
4 泸定桥上的求婚 223
5 风波再起 228
6 无法挽回的失败 230
7 黯然告别兴隆场 233
第八章 告别兴隆场之后 238
1 从成都到伦敦 238
2 十里店的土改调查 243
3 从此留在中国 250
第九章 重回兴隆场 259
1 四十年后记忆醒来 259
2 重回兴隆场 262
3 再回兴隆场 274
第十章 创设『伊·柯基金』 279
1 目光投注乡村教育 279
第十章 创设“伊·柯基金” 279
2 “伊·柯助学基金”的设立 288
3 九旬老人大雨中步行七公里 296
4 您是我黑暗中的太阳 301
5 托起孩子们的梦想 308
6 一株扎根中国大地的麦子 310
第十一章 写作《兴隆场》 317
1 艰辛写作四十年 317
2 一定要署上你的名字 322
尾声 璧山荣誉市民与今日大兴镇 331
1 您是我们璧山的骄傲 331
2 无偿捐赠“兴隆场记忆” 338
3 今非昔比大兴镇 344
后记 遇见与感恩 349
附录一 伊莎白·柯鲁克(饶素梅)年谱 354
附录二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360
|
內容試閱:
|
奇人与奇书 黄济人
璧山区作协原主席周厚勇、现任主席欧文礼分别打电话给我,要我为璧山女作家张鉴的新作写序。他们与她都是我的文友,几十年相处下来,友谊深厚,情同手足,所以我在对新作内容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一口气答应了。新作是由快递小哥送来的,拆开看时,顿觉一头雾水,满目惊诧。书名叫《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与兴隆场》,写作式样定为报告文学。现在的问题来了,这洋与土的结合究竟是怎么回事?作者张鉴原本是诗人,出版过诗集《如果有一个地方》《慈悲若云》,也是散文家,结集出版过《背着花园去散步》,那么她为什么找到这样一个遥远的题材,用一种陌生的文学样式完成了写作?
回答我的,自然是这本书。
书的主角伊莎白是位奇人。
她的父母都是来自加拿大的基督教传教士,上个世纪初出生在成都仁济医院。为了感恩生命的延续,她的父亲参与创建了华西协合大学,并在这里任教,担任了教育系主任,其母则在成都创办了幼儿园、弟维小学和聋哑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其母将她带回加拿大,三年后重返中国,回到成都华西坝。伊莎白在华西坝加拿大学校上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孩提时代,父母常常带她去四川山区游玩,接触到了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从而让她对人类学渐渐产生了兴趣。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伊莎白回到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念书,获得了该校文学学士学位,同时辅修了人类学,又获得了该校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之后再返成都,继而在汉源、理县八什闹做人类学的社会调查。成都探亲期间,伊莎白结识了在成都金陵大学任教的大卫·柯鲁克,柯鲁克是英国记者,曾经加入过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国际纵队。抗战中期,经中国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介绍,伊莎白参加了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创办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工作,来到了璧山兴隆场(现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与合作伙伴一起,对兴隆场进行逐户调查,了解当地农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创建食盐合作社,并且在这里开办了妇女识字班,教孩子唱歌、跳舞等。出于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崇拜,伊莎白与柯鲁克花四十多天时间重走中国红军长征路,并且在他们视为圣地的泸定桥完成了订婚仪式。婚后,柯鲁克加入英国皇家空军,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伊莎白则在伦敦北部的一家军工厂工作。英国期间,伊莎白结识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弗思和李德两位教授,两位人类学者唯一叮嘱她的,竟是务必把对兴隆场的研究撰稿成书。正当伊莎白回到加拿大,继续准备出版尚未完成的《兴隆场》时,柯鲁克飞赴战场,先后在锡兰(斯里兰卡)、缅甸、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驻防,而伊莎白在加入英国共产党后,又在加拿大加入妇女军,为着反法西斯事业奔波操劳,夜以继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柯鲁克获退役军人资助,入伦敦东亚学院学习中文,最终与伊莎白一起来到中国解放区的河北武安县,着手对县境十里店开展为期八个月的土地改革调查。在此期间,夫妻二人受邀到石家庄创办中央外事学校,并登台讲课,教授英文,后来又随解放军入城,在大前门观看解放军的入城式。当年春天,外事学校搬至北平,伊莎白担任教师,柯鲁克担任系主任。当年秋天,夫妻二人受邀出席开国大典,参加天安门观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尽管他们时不时返回加拿大探亲,尽管他们收到了英国利兹大学的就职聘请,但是夫妻二人把他们的家安在了北京。教书之外,伊莎白与丈夫合著的《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分别在伦敦和纽约出版,此后她六访兴隆场,终于在2013 年和2018 年分别出版了关于兴隆场的两本书,亦即《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兴隆场: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和抗拒(1940—1941)》。有鉴于此,外国专家局建局六十周年之际,伊莎白荣获中国政府授予的“十大功勋外教”称号;数年之后,又荣获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的“友谊勋章”,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授在这位百岁老人的胸前。传奇的人生记录在《伊莎白与兴隆场》里面。
书如其人,这本书同样写得神奇。
作家张鉴是璧山人,老家八塘镇虽然隔兴隆场尚有距离,但是早在孩提时代,她就知道伊莎白这个人,至于这个人是什么人,她并不知道。直到上了中学,她才知道加拿大有个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的是救死扶伤,助力抗日。那么,同样来自加拿大的伊莎白,不远万里,来到自己的家乡,这又是什么缘故呢?以后考上大学,在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攻读中,张鉴思考得更加深刻,从而更加成熟了。她想到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胸外科医师,而伊莎白是英国共产党员、英语教师、人类学专家,他们基于同样的共产主义信仰来到异国他乡,前者堪称中国战场的医疗救世主,后者无疑是中国农民的心理分析师,信仰照亮了他们的生命,理想铺就了他们的归宿。
这样想时,张鉴想到了自己,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员,共同的信仰与理想,让她对这两位加拿大人肃然起敬。如果说白求恩是她的偶像,那么伊莎白便是她的女神。对于女神的礼赞,是她的义务与责任,何况她已经写
过几百万字的作品,并且以文学的成就,担任着璧山区作协副主席。令张鉴感到愈加亲近的是,在深圳召开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伊莎白荣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有影响力的外国专家”,而就在第二年,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授予了她“璧山区荣誉市民”的称号,就是说,伊莎白成为了璧山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思老乡,满脸放红光。张鉴深知,写伊莎白就是写璧山,记录家乡的历史,挖掘本土的文化,她遇见了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题材。有道是,作家寻找题材,题材也在寻找作家,事既如此,她自然当仁不让。为着严谨,为着真实,张鉴采用了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尽管这个形式的作品她写得不多,但是伊莎白知难而上、笃行不怠的品质与风范,正是她潜心创作努力的力量。几年下来,张鉴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给了伊莎白。作为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附录之一,她为伊莎白制作了年谱,附录之二,她标注了参考书目以及资料来源,居然高达六十多条。
为着这本书的写作,张鉴流尽了心血,掏空了心思,甚至还因为用脑过度,出现过瞬间的稀里糊涂。她的诗集《如果有一个地方》出版多年了,可是在确定兴隆场之前,她想不起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慈悲若云》里面的那朵云,整日在脑海里飘来飘去,直到看见了伊莎白的身影,方才戛然而止。至于散文集《背着花园去散步》,在张鉴的心目中,此间的花园便是兴隆场,伊莎白正在那里的林荫道上闲庭信步。但这只能是幻觉与想象。与她真实的体验与感受还差一大步,好在这一大步也就是两千多公里。就在伊莎白病逝的前三年,张鉴与璧山区档案馆书记、副馆长等一起去了北京,在伊莎白简朴的家里做客,精神矍铄的伊莎白与张鉴交谈,合影,还把家中与兴隆场有关的所有调查资料及书信,无偿捐赠给了璧山档案馆。伊莎白的二儿子柯马凯得知张鉴的写作后,当即用中文用毛笔为即将面世的作品题写了贺词:母亲当年的兴隆场如今终于兴隆了!
总的说来,张鉴这本报告文学,表面看讲述的是一位外国友人与一个中国乡村的故事,实际上以伊莎白信仰照亮的百年人生为载体,展现了以兴隆场为样本的中国乡村变化,可以说,既是一部人物史,又是一部乡村发展史。翻开书页,就像翻开一幅精彩绝伦的图画。新旧交替,摇曳生姿,读者从中真切感受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生动的中国乡村,同时看到以伊莎白为代表的国际友人与中国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以此展现出一种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和跨越国界追求美好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本书选题珍贵,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深刻的现实意义,构思精妙,文字细腻生动,作品厚重大气,结构完整,首尾呼应,所以,堪称奇书一点不为过也。
无巧不成书。伊莎白离世前一年,张鉴的女儿大学毕业考入大兴镇船形村,在那里担任本土人才。得知消息的张鉴很开心,用她的话来说,伊莎白是人类学家,张鉴所撰著作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信仰照亮生命,现在,生命通过信仰得到了延续。事既如此,张鉴相信,倘若她的这本书记录着八十年前中国的苦难,那么她的女儿将见证八十年后家乡的繁荣。我想,一位奇人和一本奇书的意义,大概都在这里了。
2024 年4 月10 日
黄济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代表作有《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崩溃》《哀兵》《征夫泪》《重庆谈判》《命运的迁徙》《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日记》等。
楔子 惊心动魄的旅程
有些相遇,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记忆如同掌心的水,总会从时光的指缝一点一滴淌尽,但是如果浸入身体,融于血液,就会刻骨铭心,成为一生无法割舍的牵挂。
“我到那里是来参加农村改造的,我希望尽我所能提供帮助,过去我并不了解农村的生活,但我很想知道,农村人是怎样生活的。农村和城市就像阴和阳一样,他们虽是平等的,但是毫不相同。”很多年后一位西方女人类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她就是伊莎白·布朗。她说的“那里”是重庆璧山兴隆场。她与兴隆场就有这样一份相遇,一份意想不到的灵魂相遇。
在重庆西部,有一座田园牧歌式的小城,小城两山环抱,如同一块柳叶状的碧玉,纹路清晰,玲珑剔透。东边一线是缙云,西部一线是云雾,中间突兀的,便是茅莱。碧玉内部,绿畴青野,花果飘香,如诗如画。这里属于北纬29 度,山峦与平地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风景。这里起伏的丘陵田地,因山出白石,明润如玉而得名“璧山”。如果从高空俯瞰,这片飘浮在大地之上的柳叶,道路河流经络密布,山峦田野风光秀美。镜头不断向下推近,你能清楚看见阳光下稼穑葱茏,村庄散落,田野中辛勤劳作的农夫和小路上奔跑着的孩子。
往前追溯,早在五千年前,这片夹在两山之间的土地就有先民劳动生息。唐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建制,至今已有1200 余年的历史,四季轮回中,璧山一直保持着勃勃生机,一片绿意盎然。
这里,仿佛是上帝眷顾的世外桃源。当然,如果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然而,当我们把时间回拨八十余年,回到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却一派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惨状。日本人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整个中华民族为争取和平与解放,进行着不屈不挠的奋起抗争。在这重要而特殊的历史关节,重庆肩负起时代使命,成为国民政府行政职能新的所在地。国民政府各部门不断搬迁而来。小小的璧山,因为毗邻重庆主城,成为了战时首都的卫戍区和重要迁建区。这座缙云山下的安静小城,也被时代巨浪裹挟,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成为风云际会的人文重地。无数名流会聚于此,创办实业,兴办教育,他们激情燃烧,全力以赴,共同演奏着一曲铿锵激昂的时代交响乐,为璧山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表面呈现出一片繁荣兴隆的景象。
时间聚焦于1940 年10 月的一天,小城西风猎猎,落叶纷纷,一片愁云惨雾。在县城拥挤凌乱的车站,穿着各种服饰操着各种口音的人,行色匆匆,来来往往。有的身着长衫,戴着眼镜,眸光焦虑;也有的西装革履,脚步沉稳,一脸肃然;当然更多的是衣衫褴褛满脸疲惫、为生活奔波逃难的寻常百姓,他们如同黑色的潮水涌动着,弥漫着。就在这时,黯淡的人潮中浮现出一位外国女孩的漂亮面孔,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花,清纯美丽,惊艳绝伦。恰如庞德一首诗: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聚焦于美丽的花瓣上。人头闪现的画面似乎瞬间定格:女孩身穿白衬衣,黑短裙,外套一件米色风衣,脚穿一双黑色皮鞋,个子高挑,肤如白雪,金色长发如同阳光下的瀑布从头顶倾泻下来,一双深邃的蓝眼睛好似一泓光波闪动的湖水,写满自信和好奇,与那些从外地奔波、逃难而来,双眉紧锁,满脸忧虑的“下江人”相比,她的清新脱俗像来自另一个世界。此刻,惨白的太阳透过云层,似有若无地悬浮于空中,她抬头朝前走去,身后是淡淡的影子。
刚出车站,迎面而来是一位中国中年男子,看上去不像璧山本地人。中年男子身穿西服,中等个子,清瘦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是一双不大但明亮有神的眼睛,看上去儒雅自信,自信中又带着几分倔强。
“您好,饶小姐!这边!”中年男子挥动着手臂,微笑着用英文大声与外国女孩打着招呼。
“您好,孙先生!”饶小姐看着眼前的孙恩三先生也露出了笑容。
孙恩三的身后是一位长着一张国字脸、个子不高、身材结实,同样戴着一副眼镜的年轻人。孙恩三对饶小姐介绍道:“这是我的秘书李先生。”
接着,孙恩三回头又对李先生说道:“李先生,这位就是我给您说的我们协进会 聘来的新成员,伊莎白·布朗小姐,中文名字叫饶素梅……”
“饶小姐,您好!”身穿长衫的李先生像个讷言的学者,礼貌地伸出一双大手与饶小姐握了握。
“您好,李先生!”
“在来的路上我还在跟李先生夸您呢,说你聪明能干,又是学人类学专业的……”孙恩三兴奋地说。
李先生表情认真地朝着饶小姐点了点头。
“哪里,孙先生过誉了!我是喜欢,喜欢中国,喜欢人类学,我觉得人类学很有意思……”伊莎白羞涩笑着,脸上如同春花映日。
“是啊,人类学确实很有意义。你来加入我们这个项目,主要是做入户调查,换句话说就是以全面的方式了解当地农民的生存方式,掌握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为我们接下来的社会改良服好务。”
“孙先生说得好,我所理解的人类学就像……一个广角镜头,全面广泛地了解世界,但又如一副显微镜需仔细地观察世界,很多事情的本质通过人类学、社会学调查彰显出来。”
“对对,这是一个基础研究,是为其他组织和政府提供信息,起指导作用的。”
“我也希望我们的调查能为改善民生,为社会发展服务。”
伊莎白和孙恩三愉快地聊了起来。
“辛苦了,饶小姐!”李秘书接过伊莎白手里的行李箱,安静地听
着二位谈话。
“谢谢,不辛苦。”
“这个木炭汽车的滋味,我可是体会过的。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
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哈哈,这四川人硬是幽默,把一路的颠簸和
折腾说得轻松又好玩。”孙恩三学着四川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起风了,街道两边的树叶如同蝴蝶从空中飘落。惨白的夕阳又被一团乌云遮住,天空变得更加暗淡下来。孙恩三抬头看了看隐在一片烟尘里的灰蒙蒙的璧山县城,骂道:“这鬼天气!可能要下雨了,我们走吧……”转身对李秘书说:“待会儿你去安排下,今晚我们就住璧山,明天一早再出发去兴隆场。”
三人裹了裹衣服,踩着窸窸窣窣的落叶,朝着灰色的前方走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