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書城自編碼: 395335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李新
國際書號(ISBN): 9787517112686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80.0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8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221
《 《孟子开讲》(全三册) 》
+

NT$ 394
《 《大学》《中庸》导读 》
+

NT$ 624
《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增订版)(三卷本) 》
+

NT$ 213
《 论心灵之安宁 》
+

NT$ 293
《 六祖坛经:国学经典典藏版 全本布面精装 》
+

NT$ 482
《 论语鲍鹏山解读孔子儒家思想哲学 》
編輯推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于艰难困苦之中存亡继绝,延绵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当你了解了中国文化的思想根源,了解了文化设计之初的真意,就会知道中国人其实很可爱。
內容簡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于艰难困苦之中存亡继绝,延绵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这还得从思想文化的根源上找原因。先秦的源头活水应当也必须追溯,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抛开迷雾,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祖先设计之初的真正用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往圣先贤的设计经过时间的淘洗检验,为我们定下了“法自然,重道德”的文化基调,其文字总结便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百家争鸣”则是“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个别演绎。
關於作者:
李新,史学博士。长期从事人类文明史研究和中华文化延绵至今的文化体系研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未来的影响有独到而客观的见解。对中西文化比较与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建设方面有孜孜探索的热情。编著有《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看第三次工业革命》《超越竞争:创新转型开启区域经济新格局》《中国思想》等。
目錄
目录

第一章大哉中华 / 1
什么是“中华” / 1
易经的民族与黄河的儿女 / 5
改变的只是习惯与人性无关 / 12

第二章定下基调 / 18
一画开天 / 18
从八卦到《周易》 / 25
礼乐文明建制 / 29
为《易经》插上翅膀 / 34

第三章第一次大纷争 / 40
王纲解纽 / 40
由官学到私学 / 42
“士”之崛起 / 47
谁说的都有理 / 51

第四章天纵之圣孔子 / 57
素王降世 / 57
删述“六经” / 60
始于礼归于仁 / 64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 69
人生难得知命 / 72
有教无类 / 75

第五章通神老子 / 80
老子其人和《道德经》 / 80
老子为什么要出关 / 86
道可道非常道的矛盾心态 / 88
何谓“道”,何谓“德” / 90
反者道之动与柔弱胜刚强 / 92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 / 94
“为道”与“为学” / 96
合道生活“不失其所” / 99

第六章不战而战的兵圣 / 102
将门出虎子 / 103
孙武子《兵法》“十三篇” / 105
战争到底为的是什么 / 107
不战而屈人之兵 / 109
兵不厌诈 / 11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115
攻守兼用,避实就虚 / 117
合文齐武 / 120

第七章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墨子 / 124
出身其实不是问题 / 125
尚利贵义 / 129
交相利与兼相爱 / 132
天志和明鬼 / 135
尚同与极权 / 137
可贵的科学精神 / 140

第八章儒门护法孟子 / 144
母教与师承 / 144
人之初性本善 / 147
由仁到义 / 151
王道才是正道 / 154
理想的国家 / 157
理想的人格 / 161

第九章逍遥之祖庄子 / 166
乡野饿夫傲立诸子 / 167
有用与无用 / 172
乘道德而浮游 / 177
自由是因为自足 / 180
宇宙本来无是非 / 183
生死可作如是观 / 186

第十章百家争鸣的终结者 / 190
从荀子到韩非 / 190
历史正在重新定向 / 191
引法入礼 / 195
人性本恶 / 198
成为中介并非偶然 / 201
韩非的道理 / 205
法家强秦 / 208

主要参考文献 / 210
內容試閱
前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未断绝未必全是因为坚强,更多的或许还是因为坚而且韧。韧——能屈能伸,因时制宜,这才有利于存亡继绝。而行为又是受思想支配的,中国思想就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风雨走到今天的精神力量。
中国思想真称得上与时俱进。思想的变迁自然是有原因的,概而言之无非是时代、地域两方面。时代多由主观因素构成,如性格、思想;地域多由客观因素构成,如:地域辽阔且与欧洲及其他文明之间有天然的地理阻隔等。
在原始的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本无太大不同,皆因受制于自然而又崇拜自然,遂信神鬼,故而往圣先王以神道设教,不过是因势利导。远古伏羲氏取法自然,初创八卦;经文王更进一步推演遂成周易;周公因之制礼作乐,更有孔子赞以十翼极力阐扬承其一脉。于是,也就将自然规律渐渐转移到人事方面来,定下中华民族重道德伦理的思想基调。
到了东周,王纲解纽,礼崩乐坏,学术下移,士阶层兴起,知识公开,思想解放,出现了“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等家,各有各的理论主张,也各有各的道理,他们之间互相驳诘。
汉代董仲舒给汉武帝提了个建议,那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百家”之中选出一家,即儒家,给予独尊的地位,作为国家的官学。
其实,汉唐之间的这数百年,就是各家思想交汇融合与发展的过程,其中更有外来佛家思想的传入及其本土化。在理学兴盛之前,唐宋已经有了许多新思想。唐朝的大文豪韩愈《原道》一文中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相传的“道”,成为后世理学“道统说”的滥觞。经过唐宋的酝酿,理学在南宋开始兴荣。这一方面,是由于唐末私立学校出现和刻书业的发达,推动了学术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理学也受到了佛家和道家的影响,借鉴吸收了他们的思想。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南宋时已产生影响,明朝中叶以前,思想界是程朱理学的天下。理学家们的共同长处是躬行实践,一丝不苟;短处是谨守古训,拘禁太过。对程朱理学改革最大的便是王守仁。程朱陆王之学虽门户不同,但其空谈心性、不务实际则一致,这是受到了佛学思想的影响。
不过,明末清初,随着少数民族不断地侵入中原,反空虚主义的新学派自然而然地兴起了。以顾炎武、黄宗羲等为代表的新学派及他们的后继者,其进步仅局限于学术上,思想上却显得很消沉。
晚清时期,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便是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来进行传教,客观上有利于中国人民心智的提高,眼界的扩大。中外思想的交流,无疑成为中国思想进步的新动力。
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国民深受刺激,渐渐认识到旧法不得不变,国事必须干涉。遂有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而枝节的改动还是行不通,革命的呼声日高,思想也较急激。中国思想的一个升华时期便是新文化运动。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也来到中国,并且开花结果。
中国思想原本就具有取法自然、兼收并蓄、涵容化成的特质。

易经的民族与黄河的儿女
如果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黄河的儿女,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把黄河看作我们的母亲河,尽管她并不像慈母那样温和体贴,倒是时不常就泛滥成灾,但我们从未忘记她的哺育之恩。
更深一层思考,我们称黄河为母亲,还不仅仅是因为她为我们提供了生命之水,尤为重要的是她以她泛滥的无常和猛烈给了我们民族磨砺的机会。老早老早,谁要是能带领大家把黄河治好,那简直可以给我们做领袖;当然,治不好,也可能丢了脑袋,鲧和大禹这一对父子的起落祸福可不就是这样吗?人常说九曲黄河,黄河是善变的,她常常改道,所以我们有句俗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有时还没到十年呢,就河了西了。那绝不是因为你人乔迁新居,完全是因为黄河又改了道。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九曲黄河穿行在中华大地上,还真像一条蜿蜒行进的巨龙,而龙的变化又是公认的“神龙见首不见尾”。与黄河神龙斗久了、混久了,我们民族的智慧也就开了,至于意志更顽强了那倒在其次。我们一开始是真的跟她斗,用的是蛮力,后来慢慢学聪明了,我们干脆抱在她身上,随她一起变化,这才发现省劲多了。于是,我们成了龙的传人——懂得变化应对之道。
《易经》就是讲变化应对之道的,由宇宙万象而人生道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不夸张地讲,它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所有文献都这么记载——“易”是群经之首。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呢?因为,不管是五经或者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经之首。实际上,这句话讲得太客气了,《易经》应该是群经之“始”。也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之前的那个“一”,所以叫作群经之始。
那么,它又是如何完成的呢?要说咱们中国的东西,差不多都是集体创作,然后找个大家都认同的代表,冠上他的名号,包括中国思想,很难说是哪一个私人把它整个完成的。按照通常的说法,就是《汉书·艺文志》上那两句话——“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说,人有三位圣人,其中一个是伏羲,然后周文王跟周公他们父子一家人算作一个,这也很符合中国人的道理,然后是孔子。伏羲是什么时候?上古。周文王呢?中古。那孔子就是近古,或者叫下古。一部书能流传那么久远,而且经过多位圣人之手几番着力研磨,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人家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
有人说,那是用来算卦的书啊,也对。也确实因为很多人认为《易经》是算卦的书,才使它躲过了“焚书坑儒”那一劫。当然,你可以拿它来卜卦,它也确实能卜卦,然而,那只是它的小用。因为当时民智未开,圣人不得以以神道设教,反正效果好就好了呗,大家遵照执行。
《易经》给予我们的是智慧,是思路,而不是知识。知识过个十几二十年很多都没用了,它的更新换代太快,你拿着几十年前教你怎么修电视的书,对着今天的液晶电视恐怕还真不知道怎么下手呢。而智慧,就不会这样。智慧,它可以遗传,而且还不会过时。
中国思想源自伏羲,伏羲氏所创的八卦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中华文化就是在《易经》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人的思维其实也源于《易经》。同一个世界,每个民族又有不同的花样,而这花样又为全民的大多数所认同和接受,这就是文化。而文化的不同,说到底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所以,说我们是“易经”或者“太极”的民族绝不过分,这当然也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在内。不要总是以为中国人的言行乱七八糟、模棱两可,如果我们用《易经》的道理来考察的话,你会发现,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非常有道理。
《易经》的主要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不像西方那样还要另外找个神,来做人的主宰,作天与人之间的中介。《易经》里有一句话,叫作“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它的意思是说,我们人要自己去了解天理,顺应自然,就会得到吉祥,也就不会有不利的后果。这说明:我们所重在人,在自己,也就是以人为本。
《易经》其实就是要把自然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来。中国的伦理从哪里来?就是从自然来。那这么有秩序的自然又是谁在管?如果伏羲当年说是神在管,那我们就产生宗教了。可是,他没有!这一点我们真得好好感谢他。他说:这是阴阳的互动,是自然孕育,是两股不同的力量在交互作用,很自然就产生了万物,并且周流不止,并没有别的什么特殊主宰。
你看,我们中国人跟老天格外地亲近,老天就是自然,我们用“老天爷”或“天老爷”来称呼他,既无比尊重又饱含深情,当然,还外加充分信任。老天很公正(平等对待叫公正),没有任何私心,他不会保佑任何人,绝不会因为你多拜他就保佑你,那样跟贿赂有什么两样?还算什么老天?老天只会帮助应该帮助的人。关键是看你怎么做,他就怎么样对待你,一切靠自己,你自己得努力!这才是自然规律。孔子是读懂了《易经》的,他的“尽人事,听天命”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该我做的,我做了,至于结果怎么样,不苛求,那不归咱管。
人和天能亲近到什么程度——天人合一。真正懂得中国文化,就知道,说天是包括地在里面的,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人合一。怎么合一?在心里合一,也就是天理跟良心合一。做人做事都要凭良心,良心从哪儿来?从天理来,也就是从自然规律来。人存在的价值,说到底就是要有天理良心。“天良”是“天理良心”的缩略,如果一个人被骂“丧尽天良”,那是很严重的,基本等同于“不是人”或者“禽兽不如”。
在中国,“合”的思想那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是天人合。我们分析问题、看事情、做学问都在运用合的思想,不像西方那样分,分科也是他们想出来的。
《易经》还告诉我们阴阳变化之道——所有一切一切的变化,不外乎阴阳的变化,其他也就没什么了。世界上再怎么复杂的事情,易经上四个字就讲完了——错综复杂!还能怎么样吗?所有事情,看了七千年还看不懂吗?历史的积淀和厚重,它的好处就在这里,我们能够非常精准地提炼要点,很短的一句话,甚至三两个字就把事情总结得清清楚楚了。全世界不管什么学问,从过去到现在,以至于还没发生的将来,我们都可以用一句话把它全部说完,就叫作“一阴一阳之谓道”。
那我们现在要问:一阴一阳,到底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凡是回答“是一个东西”,或者“是两个东西”的人,那都没得到真传,还算不得标准的中国人。不是一就是二,那是西方人的二分法。“亦阴亦阳”“一而二,二而一”这才是标准中国人的答案,大概也只有中国人才看得懂。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