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大学问·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59875860.jpg)
《
大学问·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
》
售價:NT$
454.0
![哪吒三界往事 (預售,預計三月到貨)](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21769555.jpg)
《
哪吒三界往事 (預售,預計三月到貨)
》
售價:NT$
857.0
![危险辩护](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59680808.jpg)
《
危险辩护
》
售價:NT$
301.0
![DK地图上的人类史](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21762952.jpg)
《
DK地图上的人类史
》
售價:NT$
1010.0
![单读40·全球真实故事集II(口碑长销好书《全球真实故事集》续编,译介“真实故事奖”获奖报道)](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32192052.jpg)
《
单读40·全球真实故事集II(口碑长销好书《全球真实故事集》续编,译介“真实故事奖”获奖报道)
》
售價:NT$
301.0
![红豆生南国,王维最相思(超人气古人王维国风美书出炉!历史知识+诗词雅赏+颜值新高,一个都不少!)](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2622113.jpg)
《
红豆生南国,王维最相思(超人气古人王维国风美书出炉!历史知识+诗词雅赏+颜值新高,一个都不少!)
》
售價:NT$
305.0
![货币的反噬](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500180906.jpg)
《
货币的反噬
》
售價:NT$
454.0
![老头我,负责收拾一切](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59675262.jpg)
《
老头我,负责收拾一切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瑞朵·海瑞拉的长篇小说,其故事情节和语言节奏之独特,给人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别人在行走,她已经在奔跑或飞翔,你只能被她的风格带走,几乎没有停顿或置疑,直到戛然而至,才能舒口气结束阅读。好作品是会裹挟阅读者的,尤其是在陌生和异质的文字密林里,这样的“被裏挟”带来的独特体验,往往出乎意料而又迅猛无比。
——王族
|
內容簡介: |
中篇小说集《永恒的刻度》收录了《绿灯和钱箱子》《在池塘边的榕树上》《少年与爱》《不完美的生活》《永恒的刻度》五部作品。作品讲述了偷窃成性,迷途知返的孩子慕娅瑟;经历过残缺童年的小主人公阿乐苏;身患肿瘤,为爱坚持的母亲菲洛拉;经历过背叛后重归于好的年轻夫妇;以及恋人间的一个无比漫长的承诺。作者通过生活中以及从事医务工作时的所见所闻,在一次次见证生命的绽放和凋谢中,通过生死,温柔平实地讲述生命的温度,与读者一同寻找生命的意义和道德的刻度。
|
關於作者: |
瑞朵·海瑞拉,维吾尔族,2005年开始汉语文学创作,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儿童文学协会会员。
|
目錄:
|
撕裂与痴恋的呈现 王族 /1
绿灯和钱箱子 /1
在池塘边的榕树上 /30
少年与爱 /82
不完美的生活 /180
永恒的刻度 /225
|
內容試閱:
|
撕裂与痴恋的呈现
王 族
最早认识维吾尔族女作家瑞朵·海瑞拉时,她不到三十岁,大大方方地拿来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当时在出版社工作,与她以文结识后开始来往。她自小学习汉语,写作使用的是汉语,且一出手就像很多年轻写作者一样是长篇小说,她在语言和题材方面都颇具先锋意识,其浓稠的故事密度、复杂的人物关系、叙述的紧迫感、独特的表现个性等等,让人读来应接不暇。在新疆经常能见到像瑞朵·海瑞拉这样虽然是少数民族,但谈吐和生活却很洋气,身上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完美融合的女孩子。如果这种优势体现在写作中则显得更加独特,犹如别人只有一个舌头说话,而这样的少数民族作家却有两个舌头,在你面前说出你说不出的话,而文学大概就如同谚语“多说一种语言,便犹如多一个世界”说的一样,一定会呈现出更具体的故事。
瑞朵·海瑞拉的长篇小说,其故事情节和语言节奏之独特,给人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别人在行走,她已经在奔跑或飞翔。尤其是小说中充满了激情和梦幻,而正是因为她写出了这种异化氛围,她小说的故事和语言才变成了独特的呈现——人物犹如中世纪骑士,名字更是像古老国度的使者,而故事也在独特场景中展开,让人无法回避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记得我当时对瑞朵·海瑞拉说,你的小说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太大了,如果遮去作为作者的你的名字,会让人以为是翻译过来的国外小说。在编辑她的某部长篇小说过程中,我一次次强烈感觉到她的这部小说并不是因为太好,而是因为节奏太快,叙事方式太独特,你只能被她的风格带着走,几乎没有停顿或质疑,直到戛然而止,才能舒口气结束阅读。好作品是会裹挟阅读者的,尤其是在陌生和异质的文字密林里,这样的“被裹挟”带来的独特体验,往往出乎意料而又迅猛无比,让人能够体验到阅读的刺激。
2016年,我给瑞朵·海瑞拉列出几个媒体界的朋友,对她说“年轻人大胆去闯闯吧”!她逐一联系并相继举行了一些读书会,有一场读书会还是在她婚礼的前一天,年轻人的操作方式让我时常连连惊叹!
之后那些年,与她谈文学便越来越多,我劝她不要只写长篇小说,适当地写一些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借此验证一下自己在不同规模和题材方面的功力。她在回去的路上发来微信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之后创作出几个中篇小说,看得出依然摆脱不了她长篇小说的风格,有“放得开”的优势,但“收起来”却欠佳,明显缺少中短篇小说的艺术性,而这期间她作品的发表和出版都不顺利。我想,这姑娘的勤奋和思考都不可置疑,就让她多摸索和磨炼吧,走一些弯路也许对她的写作提升有益。
现在,收入这部《永恒的刻度》中的五个中篇小说,是从她的小说中精选而出的,虽然因为题材和艺术风格迥异不一而无法定论,但却是瑞朵·海瑞拉众多小说中的精选。首篇《绿灯和钱箱子》中的慕娅瑟,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出场,瑞朵·海瑞拉将慕娅瑟的身份和年龄都隐藏了起来,给人强烈的感觉是瑞朵·海瑞拉并不急于讲故事,而是让主人公慕娅瑟急骤陷入“难题”——她偷了家里的钱要潜出小商店(自家经营),但一个铁珊栏却颇具戏剧性地卡住了她,她既出不来又退不回去。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在这一刻似乎已昭然若揭,预示着她的青春、家庭、爱情和将来的生活正如那个铁栅栏,让她既无可奈何又不能自拔。铁栅栏是一个巨大的生命隐喻,瑞朵·海瑞拉由此展开的叙述,因此凸显出与众不同的魅力,让人不由得惊叹她讲故事的技艺高超和对西方先锋文学的吸收和消化。同时,那只绿色钱箱的处理也同样精彩,慕娅瑟准备从小商店潜出时,是怀有躲避和遗忘那只钱箱心理的,但接下来的她却变成了一个“被追赶的人”,她的命运和情感都犹如那只钱箱,被冒犯一次便永不可救赎,且一次次重复磨难和坎坷,而这时候的自我救赎便显得弥足珍贵,慕娅瑟正是在不断的自我认知中找到了精神平衡,化哭泣为微笑,走上了属于她的生命之路。
“问题少年”是瑞朵·海瑞拉众多小说的普遍主题,虽然她写得漫不经心,但小说故事却始终弥漫着少年们的彷徨、徘徊、挣扎和忐忑,因为人物的个性使然,就显示出人性反应大于社会、年龄(青春)、命运的种种迹象,小说中的“少年”在急于寻找和确认社会位置时,遭受到猝不及防的伤害和折磨,并深陷于个人命运越来越激烈,但世界却越来越小的扭结之中。即便是这样,瑞朵·海瑞拉写的也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青春小说,可以看得出她深受川端康成影响,把故事和人物写得不动声色,我们在阅读时明显感觉到故事情节已涌起波澜,但瑞朵·海瑞拉却好像一直死死按着,不让人物和故事蹦跶起来。《在池塘边的榕树上》中的阿乐苏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她的执着、爱情、伦理道德观等等,都犹如大雾一样挟裹着她,让她向着不可知的方向迷迷糊糊行进,在这过程中,她得到或承受的均不是她想要的,她过早洞视了世界的大门,但是永远看不见答案,而最后她与世界和自己的和解,才显得弥足珍贵和深刻。瑞朵·海瑞拉擅长刻画人物命运,并使人物在命运起伏中凸显出本性,并由此增强小说的叙事魅力。
《少年与爱》的主题则更加明确,瑞朵·海瑞拉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沉沦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妮鲁、歇尔两个主人公在瑞朵·海瑞拉的精心安排下不停地变换视角和身份而交叉叙述,让小说故事越来越紧凑和深刻,由此展示的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行为,显得真实而生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为情而迷茫、情为人而一波三折的冷峻爱情故事。这个中篇小说是写爱情的,开头的挣扎和自我怀疑是瑞朵·海瑞拉的常见写作方式,但是在故事以“回溯”方式推进的过程中,无论人物还是故事情节都显得紧张而迷茫,让人觉得作者举着一面镜子让你观照,必须要从中看出人之复杂并不是内心或个性的复杂,它时时会影响或改变他人的心灵和精神,而被影响和改变的他人,其人性反应则变得更加复杂。与其说歇尔和妮鲁在相爱,不如说他们二人在寻找,他们寻找心中的梦想,且以为梦想的爱情就在对方身上,但历经波折后才发现真正的爱情遥不可及,有时候甚至已拥有对方,转瞬却两手空空。小说最后,几个人物都从爱情的迷茫中挣扎了出来,爱过的人变得陌生和无以言说,而他们已不再幻想,各自走向命运的安排。
《不完美的生活》中,人物形象与其他几个中篇小说中的人物截然不同,迪里和亚特从一开始就爱憎分明,是那种典型的“青春就是世界,年轻就是中心”的少男少女。但是亚特对迪里的爱情摇摆不定,故而导致迪里心理扭曲,并进而做出非理智的报复行为。但是亚特对爱情的“表演”性的转变,再次让迪里陷入困惑(爱情魔力)不可自拔,即便是犹如改变她命运的凯萨伴着神奇之光出现,也只是让迪里作了短暂的对亚特的报复,继而又飘摇不定地陷入了扭结繁复的挚爱之中。小说中的红宝石戒指是很微妙的意象,迪里在红宝石戒指里看到的倒影,映衬出亚特和她的命运,然而迪里却急于想从中找到答案,确认爱情的走向和结局。最后,迪里执着地遵从内心感觉,嫁给了对爱情并不忠贞的亚特,等到她发现自己陷入爱情泥淖时已无力自拔,她甚至产生了计划极端伤害亚特和另一个女人的想法,但是事情并没有向她丧失理智的方向发展,她犹如一条被大海抛弃在沙滩上的鱼,只能艰难呼吸和挣扎,对前行的道路依然不知方向。但庆幸的是她放下了菜刀,在那一刻她也宽恕了自己,她拧开水龙头长久洗手。洗手是富有特色和具有深刻隐喻的细节,瑞朵·海瑞拉擅长创作这样的细节,往往不动声色地在轻松自然中就写出这样的细节,这是她的拿手好戏。
这本小说集的五部中篇小说中,《永恒的刻度》写了一个难题:世界太大、人生际遇又那么骤然紧张,但“我”却始终是我,即便是面对像影子一样捉摸不定、对爱情模棱两可的海博,依然“我”爱故我在,只有在错误扭结的境遇中被碰得头破血流,才体会到躲避不及的痛感,但因为“我”鲜明而倔强的挚恋,以及对爱情的任性,才有了“我”挺下去的底气与根基。当然,这个小说展示的难题并不仅限于此,结尾的想象空间窄小而清晰,不再体现出“我”的执迷,一种既定的人生结局,无外乎在告诉我们,时间漫长得足以装得下一切,所有的人都在故事一样的世界中活着,也许瞬间的变化就会让你我变得形同路人,但唯一不变的是善良,它可以让人坦然面对并接受一切。
2023年8月2日写于乌鲁木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