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基督教思想评论》学术丛刊,旨在推动海内外华人学者对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加强国内外基督教思想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许志伟主编的《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15辑)》包括“传统神学研究”、“现代神学研究”、“现代宗教思想研究”、“汉语神学研究”、“圣经阐述与文学研究”、“书评”六部分、共二十余篇文章,较好地反映了新一代基督教研究学者的研究水平和视野,学术上功底扎实。
|
關於作者: |
许志伟,加拿大华人学者,加拿大维真学院神学教授。《基督教思想评论》1-3辑主编,著有《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后者荣获2003年“道风学术奖”之“徐光启奖”。另有合著作品《基督宗教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对话二: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等。
|
目錄:
|
传统神学研究
“天外之天”——续论《忏悔录》第十二卷的圣子位格
中世纪救赎论思想的发展
阿奎那论“从无创有”:自然神学的典范
加尔文的自由与意志观
《精神现象学》中的耶稣形象——浅析黑格尔哲学中的神学观念
现代神学研究
信念的意志与证据主义
虚无性与公开性:奥古斯丁和贝尔考韦尔罪-责思想中“意念”问题的关系
萝特的女性主义神学人论
民众神学在韩国
现代宗教思想研究
本雅明:法律暴力和救赎
“打赌”共产主义的实现——卢西安·哥德曼悲剧辩证法的困境
波兰尼关于科学与宗教互渗关系探析
世俗化与三个转变
“非基运动”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中的研究
汉语神学研究
中国基督徒的自我身份认同
徘徊在世界主义和爱国主义之间的吴雷川
《圣经》阐述与文学
创造的智慧:《创世记》前三章的犹太和基督教之智慧源头
西方文学想像视阈内的《圣经》文学诠释
书评
一篇宣教士感言——评《一路上奔走——海外宣教师保罗的省思》
泰勒的世俗化理论——理解西方思想的关键——评查尔斯·泰勒的《世俗时代》
双重解放话语的建构——试析穆萨·杜比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圣经〉诠释》
|
內容試閱:
|
一、“天外之天”与作为居所的记忆
《忏悔录》第十一、十二和十三卷都诠释《创世记》第一章。第十一卷讨论《创世记》第一章第l节“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引出圣子与时间的关系;第十二卷讨论《创世记》第一章第2节“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第十三卷讨论《创世记》第一章第3节“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是对圣灵的赞美。第十一卷的前半部分第1节至第13节讨论圣父,第十一卷的后半部分第14节至第31节则讨论圣子。第十二卷顺着第十一卷的后半部分继续讨论圣子,表明圣子位格之于奥古斯丁神学的重要性。《忏悔录》后四卷第10一13卷的精彩之处,在于其以三位一体神学为叙事的文本基础,并以《创世记》作为三一结构的《圣经》依据。奥古斯丁以《创世记》第一章的释经开展出三位一体神学的进路,以赞美和忏悔作为对上帝已临的活动的面向,用福音的救赎诠释创造论,阐释三位一体上帝与人类救赎的历史关系,其叙事艺术可谓炉火纯青。
《忏悔录》的独特之秘还在于它对《创世记》的独特的理解视角。《创世记》是记录上帝创造诸天和世界的经文,记载上帝即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格共同参与世界创造的行动,奥古斯丁的释经却匪夷所思,把《创世记》的释经指向上帝的救赎活动。更匪夷所思的是,创造活动作为上帝的经世活动原以圣父位格为中心,圣父是《创世记》第一章所记叙的上帝的经世的聚焦,与此相关的则是圣子和圣灵在参与创造过程中所显示的上帝的内在关系,即创造作为上帝自我启示的经世,并密切关系到上帝行动的其他方面,这也正是基督教的希腊传统例如巴西尔等人的阐释,然而奥古斯丁却把以圣父位格为主旨的创造活动转换成一种救赎活动,即把“创造”理解为“重新创造”,把创造中上帝与第一亚当的关系转换为上帝与第二亚当耶稣基督的关系,由此转换成第二亚当对第一亚当及其后裔的救赎关系。这种诠释方式只能说匪夷所思,令人叹为观止。
《忏悔录》从第十一卷到第十三卷都在讨论“重新创造”,也就是由“创造”的主题呈现“救赎”的道路,是向着上帝在人类历史中将临的图景启示救赎的含义。这种救赎的含义固然以“创造”之“好”显示为上帝创造活动的历史特性,重新定义“好”神意与人类秩序所根源的神圣之爱的关系,引出世俗之城与上帝之城相互交织的论题,由此指向救赎的关系,即人的重新创造,“创造”的“好”即上帝的秩序如何被理解为“重新创造”的好,创造的秩序与救赎的秩序之问形成面向上帝之城的朝圣之旅。由此《忏悔录》第十二卷以一种非常哲学化的方式诠释了整部人类历史向着圣子这个位格显示出来的所有方面的关联,并在基督论上面最终所获得的居所终末论关联。也可以说,《忏悔录》的第十二卷内含了某种色彩的终末论,然而不是以末日审判的方式呈现的终末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