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与鲸交谈:一次与动物交流的未来之旅
》
售價:NT$
398.0

《
大学问·中国“马达”:“小资本主义”一千年(960—1949)
》
售價:NT$
359.0

《
养育困境:孩子大脑、父母的语言与社会支持
》
售價:NT$
352.0

《
和小野兽一起学哲学
》
售價:NT$
347.0

《
风月难扯
》
售價:NT$
218.0

《
大学问·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
》
售價:NT$
454.0

《
磨铁经典第8辑:春之死
》
售價:NT$
245.0

《
哪吒三界往事
》
售價:NT$
857.0
|
編輯推薦: |
1.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德国儿童文学之父”埃里希·凯斯特纳经典代表作。埃里希·凯斯特纳与格林兄弟齐名,九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两个小洛特》被改编成电影达10余次,深受青少年喜爱,以美国版《天生一对》最为知名,豆瓣评分高达8.4。
3.《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周其星导读推荐。
4.童书妈妈三川玲推荐:这个故事打动过很多童书妈妈的读者,我从心里无限地感激创作这个故事的凯斯特纳。
5.通过儿童视角讲述了一个守护亲情,重建家庭的感人故事。书中的儿童形象积极正面,向读者传达了诚实、善良、勇敢、坚持、友爱等重要的品德和正向的价值观。
6.故事幽默治愈,引人入胜,触及家庭教育、情感发展、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对儿童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孩子能通过这本书学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智慧、勇气和爱。
7.书后增加凯斯特纳年表、赠送书签。
8.新译本。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更适合孩子阅读。
9.纪念作者诞辰125周年全彩版。全彩印刷,插图精美,带给读者美妙的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洛特与露易丝相遇了。她们不但长得相像,生日和出生地也一样。原来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因父母离婚被拆散了。为了实现家人团聚的愿望,她们展开了秘密行动——互换身份,回到对方的家。秘密行动能成功吗?姐妹俩的愿望能实现吗?
|
關於作者: |
[德国] 埃里希·凯斯特纳:
1899年出生在德国,作家、诗人、剧作家,被誉为“德国儿童文学之父”。1957年获得毕希纳奖(德国重要文学奖项),1960年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九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开启了德国古典儿童文学后一个新的儿童文学类型,即描写孩子们所熟知的身边的世界。他提倡尊重孩子的特质,反对说教与权威。儿童小说代表作有《埃米尔擒贼记》《两个小洛特》《动物会议》《飞翔的教室》等。
1974年在慕尼黑去世。德国建立了专门纪念他的博物馆,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小行星、街道等。
董晓男:资深译者。德国弗莱贝格大学教育及语言学硕士,英德双语专业翻译,从事翻译工作十余年,已翻译《巧克力男孩》《灯塔上的光》《莎拉的勇气》等多部经典儿童小说。
|
目錄:
|
第一章 假日奇遇
第二章 两个小洛特
第三章 “一分为二”的谜团
第四章 秘密行动
第五章 爸爸和妈妈
第六章 危险的“巧克力女士”
第七章 一连串的变化
第八章 C小调的悲歌
第九章 照片风波
第十章 真相大白
第十一章 生日愿望
第十二章 破镜重圆
|
內容試閱:
|
凯斯特纳和他笔下的孩子们
周其星(《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百班千人”读写计划总导师)
提到凯斯特纳,熟悉儿童文学的人很容易就会想起那个现实中不存在的日子:那一天,一个小男孩骑着一匹会说话的马,跟着叔叔穿过柜门,前往南太平洋历险。他们首先来到懒人国,这里的房子全都安装了轮子,房子前面套着马匹,马会拉着房子走遍所有地方。住在房子里的人不必出门,只要躺在床上就能旅行。然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大人上学、小孩上班的颠倒的世界,最后又来到了自动城……你猜得没错,这就是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凯斯特纳的代表作。
凯斯特纳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被誉为“西德战后的儿童文学之父”,与格林兄弟享有同等地位。他的文字幽默风趣,故事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性,兼具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吸引小读者阅读的同时,又教给他们生活的哲理。他还善于将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在作品中构建出独特的世界,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又能体验到情节的奇幻性,就是此类作品。
不过,一个高明的作家显然不会只写一种风格的作品。以他的成名作《埃米尔擒贼记》为例,这部作品讲述了埃米尔在去柏林看望外婆的火车上被偷了钱,于是他追踪小偷,并在途中结识了一群小伙伴,大家齐心协力擒获小偷的故事。情节看似简单,但细节极为丰富,有极强的真实感。
正如作家自己所言:“一个故事,一部小说,一则童话,它们同生物体一样,也许本来就是生物体。它们有头,有腿,有血液循环系统,像真人一样有衣着。要是它们脸上少了鼻子,穿错了鞋,只要细看,人们就会察觉。”所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定是完整的、细腻的、丰富而又曲折的。《埃米尔擒贼记》如此,《两个小洛特》亦然。
我们先说说《埃米尔擒贼记》吧。我总觉得,作为凯斯特纳的第一部儿童小说,主人公埃米尔的原型就是作者自己,而故事也是以他自己的童年经历为蓝本虚构而成。我这样说并非毫无根据,你看,凯斯特纳全名是“埃里希·凯斯特纳”,他出生于普通人家,父亲是皮革工匠,母亲在家里开了一家很小的理发店,埃里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这些情况跟书中的埃米尔是不是很相似?不要怀疑,很多大作家都会这么做。他们直接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最后写出了世界名著。
凯斯特纳自己也说过:“很多很多人像对待一顶旧帽子一样把自己的童年丢在一边,像处理一个不用了的电话号码那样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他们都曾经是孩子,后来都长大了,可他们现在又如何呢?只有那些已经长大了,但仍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感谢凯斯特纳,帮助他的每位读者唤回童心,成为“真正的人”。
凯斯特纳不仅有一颗童心,而且从根本上说,他关爱儿童且尊重儿童。他的作品内容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如《埃米尔擒贼记》中,埃米尔独自坐火车去柏林的经历;还有《两个小洛特》中,双胞胎姐妹在儿童营地度假的故事。特别难能可贵且令人敬佩的是,他持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在他的笔下,埃米尔和小伙伴们齐心协力,跟踪并最终抓住了小偷;两个小洛特互换身份并最终感化了父母,让他们破镜重圆……他通过故事告诉读者,是小孩拯救了这个被大人搞砸了的世界,这是何等伟大的宣言。难怪在后来的作品里,凯斯特纳会安排这样的桥段:在一个颠倒的世界,父母去学校上学,而给他们上课的是小孩子……由此可见,凯斯特纳对现实多有不满,且持有批判意识。他更重视孩子,认为他们机智勇敢、坚强独立、善于合作,且富有正义感。他们的能力丝毫不逊于大人——能独自乘车,能保护自己,能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能抓住小偷,甚至能帮助父母复合——他们有能力重建一个有序的世界。
因为信任儿童、尊重儿童,凯斯特纳用饱满的爱,塑造了一个个生动可爱、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埃米尔在发现自己的钱被偷后,没有畏惧可能存在的危险,毅然决定追踪小偷。双胞胎姐妹中的洛特文静、稳重,心思细腻,做事谨慎;而露易丝开朗、活泼,性格直率,敢说敢做……这些正面的儿童形象起到了表率作用,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读着这样的作品长大的孩子,也会变得更加勇敢、善良和美好。
显然,凯斯特纳是一位编织故事的高手,他并没有将儿童故事简单化、幼稚化,在曲折的故事背后,是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在发挥作用。
例如,埃米尔在与小偷对质时急中生智,想起自己曾用别针将装钱的信封别在上衣口袋里,于是利用钱上会有针孔这一关键证据,最终让小偷露出了马脚。
再如,露易丝和洛特在得知彼此是姐妹且父母离婚后,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姐姐代替妹妹,妹妹代替姐姐,回到离异的父母身边,以此来促成父母的复婚……这些大胆而奇妙的情节会吸引着你一口气读下去,同时还能让你提升智力和放飞想象。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得是一个好故事,然后还要讲好故事。这就得说说凯斯特纳的语言特点了,读他的作品,你不会感觉到被冷落,他会一边讲故事,一边不忘跟你做一些互动。
你看《两个小洛特》的开篇:“你知道西比尔吗?知道山区小镇西比尔吗?知道布尔湖畔的西比尔吗?都不知道?从没听说过?真奇怪——问来问去,竟然没人知道西比尔!”
再看这段话:“这是一个有点复杂的故事,有些情节你需要格外留意,这样才能完全理解整个故事。不过,故事的开端是轻松愉快的,到了后面的章节,故事才逐渐变得复杂而引人入胜。”
不要以为这些是废话,你应该这么想:真是一位贴心的作家,一边照顾着书中的人,一边关心着读书的人……
关于凯斯特纳和他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人物,我已经说完了。听完我的唠叨,希望你直接打开书,把故事一口气“吞”下去!放心,很好消化,很多营养,很是快乐!
假期就要结束了。衣柜里的干净衣服已经所剩无几。孩子们对营地的留恋与对家的想念交织在一起。
穆特休斯夫人精心策划了一场小型告别派对。一个女孩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百货公司,他慷慨地寄来了一个装满灯笼、彩带和其他装饰物的箱子。现在辅导员和孩子们正忙着装饰门廊和花园。她们把梯子从一棵树下搬到另一棵树下,将彩灯点缀在绿叶间,让彩带在枝头飘扬。她们还在长桌上摆了一个抽奖箱。有几个小姑娘正在小纸条上写抽奖号码。一等奖是一双轮滑鞋!
“小卷毛和小辫子去哪儿了?”乌尔莉克小姐问。(这是露易丝和洛特的新外号!)
“噢,她们啊!”莫妮卡不以为然地说,“她们肯定又坐在草地上,手牵着手,生怕风把她们吹散了!”
然而这时,双胞胎并没有坐在草地上,而是在林场的花园里。她们也没有手牵手——她们完全没有时间这么做——她们面前各有一本八开的笔记本,露易丝握着铅笔,而洛特正在对专心写字的露易丝说:
“妈妈最喜欢吃牛肉面。牛肉要去胡伯肉店买。半磅牛肋骨,要肥瘦相间。”
露易丝抬起头,一口气背出了地址:“胡伯肉店,马克斯·伊曼纽尔大街,普林茨·欧根街街角。”
洛特满意地点点头说:“厨房的橱柜里,在最底层最左边的架子上,有我会做的所有菜的菜谱。”
露易丝迅速写下:“菜谱……厨房的橱柜……最底层……最左边……”然后她胳膊肘撑着桌子说:“我有点害怕做饭。不过如果头几天做得不好,我可以说在假期里忘了怎么做,对吧?”
洛特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说:“如果遇到困难,你可以马上写信给我。我每天都会去邮局问有没有信寄来。”
“我也会这样做的。”露易丝说,“多给我写信!在帝国饭店好好享用美食!爸爸每次看我吃得开心,就特别高兴!”
“太糟糕了,你最喜欢吃的是卷饼。”洛特抱怨道,“那也没办法,不过我更喜欢吃小牛排和炖牛肉!”
“不如你第一天就一口气吃三份卷饼,或者四五份,然后你就可以说吃腻了,再也不想吃了。”露易丝建议道。
“好主意!”洛特回答,虽然她一想到五份卷饼就觉得胃里一阵翻腾。她实在不喜欢吃卷饼!
接着,两人又低头看着她们的笔记本,轮流听对方说同学的名字、教室里的座位顺序、老师的习惯和上学的具体路线。
“说到记住上学路线,你比我容易多了。”露易丝说,“你只要跟特露德说第一天来接你就行。她有时会主动来接我。然后你可以跟在她旁边,轻松地记住街角和其他的认路标记!”
洛特点点头。突然,她惊叫一声:“哎呀,我忘了告诉你,妈妈带你上床睡觉的时候,别忘了给她一个晚安吻!”
露易丝若有所思地看着前方,说:“这个不用记下来。我肯定忘不了!”
你注意到发生什么了吗?这对双胞胎不打算告诉父母她们已经知道了真相。
她们并不想逼父母做出任何决定。她们也隐约知道,自己没有权利这么做。同时,她们担心父母的决定可能会瞬间摧毁她们刚找回的姐妹之情。她们更不愿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回到原点,继续那种不征求她们的意见,就被父母安排好的“一分为二”的生活。不,这绝对不行!总而言之,她们有一个秘密行动。在对父母的思念和冒险精神的驱使下,她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两个女孩决定交换衣服、发型、行李和生活!露易丝要梳乖巧的辫子并尽量表现得规规矩矩,假装自己是洛特,回到只在照片上见过的妈妈身边;而洛特会散开头发,尽可能表现得活泼开朗,去维也纳与爸爸团聚。
她们为未来的冒险做了充分准备,各种笔记写满了笔记本。如果遇到困难或不可预见的重大事件就给对方写信,通过存局候领到对方手上。
也许,通过她们的共同努力,最终能够解开父母为什么会分开的谜团。或许将来,她们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不过现在她们还不敢想得那么远,更别说讨论这件事了。
在离别前夜的派对上,她们进行了“彩排”。洛特打扮成活泼的鬈发露易丝,而露易丝则变成了乖巧的梳辫子的洛特。她们都成功扮演了对方,没有人发觉,就连露易丝在维也纳的同班同学特露德也没有察觉。她们玩得不亦乐乎,大声叫着对方的新名字。洛特甚至兴奋地翻起了跟头,而露易丝则表现得温柔安静,仿佛她不会弄乱一丝头发,也不会给任何人添麻烦。
夏夜的微风轻拂,灯笼在树梢间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彩带随风摇曳。随着派对的落幕,假期也即将画上句号。在抽奖环节中,可怜的斯特菲获得了一等奖——轮滑鞋。一个小小的安慰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得多!
最后,姐妹俩在对方的床上入睡,兴奋地做着疯狂的梦。比如,洛特梦见自己在维也纳的站台上,一张比真人还要高大的爸爸的照片来接她,旁边站着一个戴着白色厨师帽的酒店厨师,他推着一车热气腾腾的卷饼——哎呀,真可怕!
第二天一大早,两列火车从相反方向驶来,抵达位于布尔湖畔的西比尔附近的埃格恩火车站。几十个小女孩叽叽喳喳地登上了火车。
洛特把身子探出车窗。露易丝在另一列火车的窗口朝她挥手。她们用微笑传递着勇气。两个小女孩心跳加速,紧张不已。要不是火车头呜呜叫着喷蒸汽,她们可能会在最后一刻退却……
然而一切由列车时刻表说了算。站长挥动指挥棒,两列火车同时出发。孩子们挥手告别。
洛特假扮成露易丝去了维也纳。
露易丝假扮成洛特去了慕尼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