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NT$
84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NT$
55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 本文选共辑录了迪迪-于贝尔曼19篇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蒙太奇方法”,这一部分共收录4篇文章;第二,“不顾一切的影像”,这一部分共收录4篇文章;第三,“人民的诗歌”,这一部分共收录6篇文章;第四,“欲望揭竿而起”,这一部分共收录5篇文章。具有深入的学术性,可供相关研究者、学者、高校学生参考阅读。
* 在瞥视迪迪-于贝尔曼的电影理论总体样貌的同时,也能够以一种书写的方式呼应这种“行动之诗”。
|
內容簡介: |
在迪迪-于贝尔曼的整体写作中,电影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他将电影作为一种移动媒介带入对艺术史的研究。他早期对于电影的兴趣主要源于其对蒙太奇方法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在艺术史背景下对蒙太奇概念的理论重构,并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对静态图像的电影使用的艺术历史兴趣。自2008年以来,电影已经成为他关注的日益政治化的理论核心。从1995年他在关于乔治·巴塔耶的视觉文本的艺术史分析中第一次引用了现代主义电影理论,到撰写“历史之眼”系列最后一部的2016年,本文选一共辑录了迪迪-于贝尔曼19篇文章。总体上看,这些选文涵括了迪迪-于贝尔曼电影理论的四个主要面向:源于“图集”认识论的蒙太奇方法、大屠杀—影像的伦理反思、人民—影像的抵抗政治、从情感走向起义的行动—影像。
|
關於作者: |
本书主编
杨国柱,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电影、动态影像和当代艺术理论,出版《以身为目:“情动”视域下中国录像艺术研究(1988—2018)》、《瓦尔特·本雅明之后的艺术史》(合译),在《文艺理论研究》《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哲学家、艺术史学家,1953年生于法国圣埃蒂安,目前为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中心主任。作为阿比·瓦
尔堡和瓦尔特·本雅明等理论家的思想后裔,以及路易·马林的学生,迪迪-于贝尔曼在艺术史、图像政治和当代文化研究领域占据重要位置。他的写作跨越了从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的广泛领域,目前共计出版60余部专著,代表作品包括《在时间之前》《遗存的图像》《不顾一切的图像》与“历史之眼”系列1—6卷等。
|
目錄:
|
目录
一、蒙太奇方法
“无赖的辩证法”——爱森斯坦与巴塔耶(1995)
哈伦·法罗基:对抗世界的暴力(2009)
哈伦·法罗基:理解世界的苦难(2009)
让 - 吕克·戈达尔的过去引用(2015)
二、不顾一切的影像
克劳德·朗兹曼:不顾一切的地点(1995)
档案图像或表象图像(2003)
蒙太奇图像或谎言图像(2008)
愤慨与尊严:关于塞缪尔·富勒(2005)
三、人民的诗歌
飘忽不定的存在(1999)
萤火虫—图像(2008)
想象的人民,作为群众演员的人民(2012)
展示无名者(2012)
光对抗光(2014)
流泪的人民:爱森斯坦或大师的作品(2016)
四、欲望揭竿而起
影像审美自由十论(2007)
激情与行动:爱森斯坦反对巴特(2012)
诗意的愤怒——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札记(2013)
感性的辩证法(2016)
情感不说“我”(2016)
大都会文献翻译小组
|
內容試閱:
|
总序
丛书以“新迷影”为题,缘于“电影之爱”,迎向“电影之死”。
“迷影”(cinéphilie)即“电影之爱”。从电影诞生时起,就有人对电影产生了超乎寻常的狂热,他们迷影成痴,从观众变成影评人、电影保护者、电影策展人、理论家,甚至成为导演。他们积极的实践构成了西方电影文化史的主要内容:电影批评的诞生、电影杂志的出现、电影术语的厘清、电影资料馆的创立、电影节的兴起与电影学科的确立,都与“电影之爱”密切相关。从某种角度看,电影的历史就是“迷影”的历史。“迷影”建立了一系列发现、评价、言说、保护和修复电影的机制,推动电影从市集杂耍变成最具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电影史也是一部电影的死亡史。从电影诞生时起,就有人不断诅咒电影“败德”“渎神”,预言电影会夭折、衰落,甚至死亡。安德烈·戈德罗(AndréGaudreault)曾说电影经历过八次“死亡”,而事实上,电影经历的“死亡”次数要远超过这个数字。1917年,法国社会评论家爱德华·布兰(EdouardPoulain)出版了图书《反对电影》,公开诅咒电影沦为“教唆犯罪的学校”。1927年有声电影出现后,卓别林在《反对白片宣言》(1931)中宣称声音技术会埋葬电影艺术。1933年,先锋戏剧理论家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Artaud)在《电影83》杂志发表文章,题目就叫《电影未老先衰》,他认为电影让“千万双眼睛陷入影像的白痴世界”。而德国包豪斯艺术家拉斯洛·莫霍利-纳吉(LászlóMoholy-Nagy)在1934年的《视与听》杂志上也发表了文章,宣布电影工业因为把艺术隔绝在外而必定走向“崩溃”。到了1959年,居伊·德波(GuyDebord)在《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刊号上公开发表了《在电影中反对电影》,认为电影沦为“反动景观力量所使用的原始材料”和艺术的消极替代品……到了21世纪,“电影终结论”更是在技术革新浪潮中不绝于耳,英国导演彼得·格林纳威(PeterGreenaway)和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Tarantino)分别在2007年和2014年宣布“电影已死”。数字电影的诞生“杀死了”胶片,而胶片—“迷影人”虔诚膜拜的电影物质载体,则正在消亡。
电影史上,两个相隔一百年的事件在描绘“电影之爱”与“电影之死”的关系上最有代表性。1895年12月28日,魔术师乔治·梅里爱(GeorgesMéliès)看完了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放映,决心买下这个专利,但卢米埃尔兄弟的父亲安托万·卢米埃尔(AntoineLumière)却对梅里爱说,电影的成本太高、风险很大,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技术”。这可看作“电影终结论”在历史中的第一次出场,而这一天却是电影的生日,预言电影会消亡的人恰恰是“电影之父”的父亲。这个悖论在一百年后重演,1995年,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应《法兰克福评论报》邀请撰写一篇庆祝电影诞生百年的文章,但在这篇庆祝文章中,桑塔格却认为电影正“不可救药地衰退”,因为“迷影精神”已经衰退,唯一能让电影起死回生的就是“新迷影”,“一种新型的对电影的爱”。所以,电影的历史不仅是民族国家电影工业的竞争与兴衰史,也不仅是导演、类型与风格的兴替史,更是“迷影文化”与“电影终结”互相映照的历史。“电影之爱”与“电影之死”构成了电影史的两面,它们看上去彼此分离、相互矛盾,实则相反相成、相互纠缠。
与亨利·朗格卢瓦(HenriLanglois)、安德烈·巴赞(AndréBazin)那个“迷影”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不同,今天的电影生存境遇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不再是大众艺术的“国王”,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缔造了多元的视听景观,电影院被风起云涌的新媒体卸下了神圣的光环,人们可以在大大小小各种屏幕上观看电影,并根据意志而任意地快进、倒退、中止或评论。在视频节目的聚合中,电影与非电影的边界日益模糊,屏幕的裂变、观影文化的变化、内容的混杂与文体的解放,电影的定义和地位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恪守特吕弗(Fran?oisTruffaut)与苏珊·桑塔格倡导的“迷影精神”,可能无法让电影在下一次“死亡诅咒”中幸存下来,相反,保守主义“迷影”或许还会催生加速电影衰亡的文化基因。一方面,“迷影”倡导的“电影中心主义”建构了对电影及其至高无上的艺术身份的近乎专断的独裁式想象。这种精英主义的“圈子文化”缔造了“大电影意识”,或者“电影原教旨主义”,它推崇“电影院崇拜论”,强调清教徒般的观影礼仪,传播对胶片的化学成像美感的迷恋。另一方面,“迷影文化”在公共场域提高电影评论的专业门槛,在学术研究中形成封闭的领地意识,让电影创作和电影批评都拘囿在密不透风的“历史—行话”的系统中。因此,捍卫电影尊严及其神圣性的文化,开始阻碍电影通过主动的进化去抵抗更大、更快的衰退,“电影迷恋”与“电影终结”在今天比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显现出强烈的张力。
电影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迷影”在流行娱乐中拯救了电影的艺术身份与荣耀,但这条历史弧线已越过了峰值而下坠。电影正面临痛苦的重生,它不再是彼岸的艺术,不再是一个对象或者平行的现实,它必须突破藩篱,成为包容所有语言的形式。浩瀚汹涌的视听世界从内到外冲刷我们的生活和认知,电影可以成为一切,或一切都将成为电影。正因如此,“新迷影丛书”力求用主动的寻找回应来自未来的诉求,向外钩沉被电影学所忽视的来自哲学、史学、社会学、艺术史、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思想资源,向内在电影史的深处开掘新的边缘文献。只有以激进的姿态迎接外部的思想和历史的声音,吸纳威胁电影本体、仪式和艺术的质素,主动拓宽边界,才能建构一种新的、开放的、可对话的“新迷影”,而不是用悲壮而傲慢的感伤主义在不可预知的未来鱼死网破,这就是本丛书的立意。我们庆幸在寻找“新迷影”的路上得到了学界前辈的支持,相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会聚了一批充满激情的青年学者,向这些参与者致敬,也向热爱电影的读者致敬,并恳请同行专家们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