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1.本书是迄今为止对黑素有关研究最系统和最全面的论著,使读者能够从历史、技术两个角度理解黑素这一对美容至关重要的主题,形成全面、立体的认识。
2.译者团队由护肤美容方面研究人员组成。主译冰寒,中国知名护肤专家,理性护肤运动发起人,同济大学医学院皮肤学博士,护肤品配方师,护肤界一线意见领袖、《冰寒护肤》公众号主笔,全网关注350万 。
3.本书图文并茂,相关研究及创新领域内容,可拓宽读者视野,在色素相关的研究、化妆品配方、医学治疗等各方面为大家带来帮助。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迄今为止对黑素有关研究最系统和最全面的论著。它从人类第一次分离到黑素开始,对黑素的产生、黑素细胞的生理机制、黑素小体的组装、超微结构、黑素的降解、合成抑制、黑素小体的传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书中有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详实的数据,以及清晰的研究过程,使读者能够从历史、技术两个角度理解黑素这一对美容至关重要的主题,形成全面、立体的认识,并有助于读者站在巨擎的肩上,对黑素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美白、祛斑成分和配方。
|
關於作者: |
冰寒,中国知名护肤专家,理性护肤运动发起人,同济大学医学院皮肤学博士,护肤品配方师,英语高级口译译员,护肤界一线意见领袖、《冰寒护肤》公众号主笔,全网关注350万 。
安全,中药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东亚肌肤健康研究中心专家,云南白药集团健康产品事业部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专注于植物功效成分开发应用,化妆品安全性、功效性和适应性研究,皮肤生理学基础研究。
|
目錄:
|
第1章黑素小体研究的历史/1
1.1引言/1
1.2Seiji前时代的黑素小体研究/2
1.3Seiji时代的黑素小体研究/3
1.3.1黑素小体有关的术语/3
1.3.2超微结构和组织化学研究/4
1.3.3生物化学研究/4
1.4Seiji后时代的黑素小体研究/6
1.5其他研究历史/6
参考文献/8
第2章脊椎动物的经典和非经典黑素细胞/12
2.1产黑素细胞的定义/12
2.2产黑素细胞的分布与功能/14
2.2.1经典黑素细胞/14
2.2.1.1表皮黑素细胞/14
2.2.1.2真皮黑素细胞/16
2.2.1.3低等脊椎动物的载黑素细胞/16
2.2.2非经典黑素细胞/16
2.2.2.1眼睛中的黑素细胞/16
2.2.2.2内耳中的黑素细胞/17
2.2.2.3心脏中的黑素细胞/19
2.2.2.4脑黑素细胞和神经黑素/20
2.2.2.5脂肪组织中的黑素/21
2.3产黑素细胞的胚胎发育/21
2.3.1经典黑素细胞/21
2.3.1.1早期确定的成黑素细胞:背外侧通路/21
2.3.1.2晚期形成的成黑素细胞:SCP和背腹迁移途径的共同起源/22
2.3.2非经典黑素细胞/23
2.3.2.1鼠眼黑素细胞/23
2.3.2.2鼠心脏黑素细胞/25
2.3.2.3其他非经典鼠黑素细胞/25
2.3.2.4其他生物/25
2.4经典和非经典黑素细胞的黑素转移/25
2.4.1黑素小体的运输/26
2.4.2黑素小体的转移/26
2.4.2.1经典黑素细胞的黑素小体转移/26
2.4.2.2非经典黑素细胞的黑素转移/28
参考文献/29
第3章邻醌类化合物的生物化学性质/34
3.1邻醌的生物学意义/34
3.1.1抗生作用/34
3.1.2防御性分泌物/34
3.1.3藤壶的附着机制/35
3.1.4昆虫表皮硬化/35
3.1.5色素沉着/35
3.2邻醌的反应性/36
3.2.1结构与反应性/36
3.2.2还原性/37
3.2.3加成反应:分子间加成/38
3.2.4聚合反应/40
3.2.5分子内加成(环化)/40
3.2.6加成-消除(取代)反应/41
3.3邻醌在黑素生成反应中的作用/41
3.3.1非酶促反应形成的黑素反应中间体/41
3.3.1.1脉冲辐解对真黑素和褐黑素化学反应机制研究的贡献/41
3.3.2真黑素生成途径与褐黑素生成途径间的平衡关系/44
3.3.3黑素生成调控机制:黑素生成阶段Ⅰ/44
3.3.4酪氨酸酶激活/45
3.3.5酪氨酸酶失活/45
参考文献/48
第4章黑素的生物合成/50
4.1引言/50
4.2Raper-Mason途径/51
4.2.1黑素合成阶段Ⅰ:Raper-Mason途径前段反应—从L-酪氨酸到L-多巴色素/51
4.2.2黑素合成后段反应:从L-多巴色素到真黑素/52
4.2.3褐黑素的生物合成/53
4.3黑素合成酶的结构及功能/53
4.3.1酪氨酸酶及其相关蛋白的结构/54
4.3.2酪氨酸酶的催化循环/56
4.3.2.1甲酚酶(酪氨酸羟化酶)的循环反应/56
4.3.2.2儿茶酚酶(多巴氧化酶)的反应循环/58
4.3.3Dct/Tyrp2/58
4.3.4Tyrp1/59
4.3.5其他黑素小体蛋白/60
4.4黑素合成途径的调控/60
4.4.1真黑素与褐黑素合成过程:黑素类型的调控/60
4.4.2色素数量的调控/61
4.4.2.1酪氨酸酶水平的调控/61
4.4.2.2酪氨酸酶比活度的调控/63
4.5小结与展望/63
参考文献/64
第5章黑素生成抑制剂和促进剂/68
5.1引言/68
5.1.1黑素的生物化学/68
5.1.1.1黑素的生物合成/68
5.1.1.2酪氨酸酶的成熟和降解/68
5.1.1.3催化位点/69
5.1.2旁分泌信号和表皮黑素生成的调节/69
5.1.3研究方法/69
5.2脱色剂/70
5.2.1作用于黑素合成之前的物质/73
5.2.1.1黑素生成酶的转录抑制/73
5.2.1.2黑素生成酶的译后修饰/74
5.2.1.3酪氨酸酶的泛素化增加/74
5.2.2作用于黑素合成过程中的药物/75
5.2.2.1对酪氨酸酶的干扰/75
5.2.2.2TRP-2调控/78
5.2.2.3干扰副产物的产生(抗氧化剂和还原剂)/78
5.2.2.4干扰黑素生成通路/79
5.2.2.5过氧化物酶抑制剂/80
5.2.3作用于黑素合成后的药物/80
5.2.3.1黑素小体转移抑制剂/80
5.2.3.2加速表皮更新/81
5.3黑素生成促进剂/82
5.3.1受体激活机制/82
5.3.1.1促黑素肽/82
5.3.1.2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83
5.3.2非受体介导的激活/84
5.3.2.1毛喉素和cAMP/84
5.3.2.2寡聚核苷酸与p53的激活/84
5.3.2.3胡椒碱哌啶/84
5.3.2.4脂质类(鞘脂和前列腺素)/84
5.3.2.5磷脂酶A2/84
5.3.2.6PPAR激活剂/85
5.3.2.7补骨脂素和光敏剂/85
参考文献/85
第6章黑素的结构/94
6.1引言/94
6.2黑素的分类和一般性质/95
6.3生物合成研究/95
6.3.1黑素生成的早期阶段/95
6.3.2真黑素生成的后期阶段/97
6.3.3褐黑素生成的后期阶段/99
6.3.4混合黑素生成的概念/99
6.4降解研究/100
6.4.1真黑素/100
6.4.2褐黑素/101
6.5针对真黑素和褐黑素的分析/102
6.6结论/103
参考文献/103
第7章眼部黑素和黑素小体的性质与功能/106
7.1引言/106
7.2眼部黑素小体和黑素生成的生物发生/106
7.3眼睛色素结构中的黑素/107
7.3.1RPE中的黑素/108
7.3.2脉络膜中的黑素/109
7.3.3虹膜中的黑素/110
7.4眼部黑素小体的结构/110
7.4.1眼部黑素小体的形态/110
7.4.2眼部黑素小体的分子组成/111
7.4.2.1黑素小体的蛋白质/111
7.4.2.2黑素小体脂质/112
7.5眼部黑素的广谱滤光作用/112
7.5.1虹膜作为滤光器的作用/112
7.5.2黑素在RPE和脉络膜光透射中的作用/113
7.6眼部黑素的抗氧化特性/114
7.6.1清除自由基/114
7.6.2光敏剂和单线态氧电子激发态的淬灭/115
7.6.3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116
7.6.4培养细胞中眼部黑素的保护作用的检测/117
7.7眼部黑素小体的促氧化性能/118
7.7.1活性氧的产生和细胞还原剂的氧化/118
7.7.2黑素小体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促氧化作用/119
7.7.3衰老RPE黑素颗粒的细胞毒性及其对视网膜衰老和AMD的潜在影响/121
7.8眼部黑素小体的其他特性及其意义/122
7.9结论/122
参考文献/123
第8章神经黑素在人脑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在帕金森病中的重要性/127
8.1什么是神经黑素?/127
8.2神经黑素的系统发育/128
8.3神经黑素的发育和代谢/129
8.4神经黑素的结构/130
8.5神经黑素在人脑中的生物学作用/131
8.6神经黑素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吗?/131
8.7神经黑素的体内和体外作用/132
8.7.1神经黑素的细胞毒性机制/133
8.7.2神经黑素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134
8.7.3神经黑素对UPS的影响/135
8.7.4神经黑素与合成DA-M的细胞毒性比较/135
8.8结论/136
参考文献/136
第9章黑素小体的生物发生过程/140
9.1引言/140
9.2黑素小体:专门进行黑素合成的细胞内细胞器/141
9.2.1黑素小体是经不同阶段发育而成的独特细胞器/141
9.2.2黑素小体的构成/142
9.3内吞系统与黑素小体的形成/143
9.3.1内吞途径的细胞器/143
9.3.2黑素小体是与溶酶体不同的LRO/145
9.3.3Pmel17与早期黑素小体的产生/146
9.3.3.1Pmel17的结构/146
9.3.3.2Pmel17形成黑素沉积的纤维基质/147
9.3.3.3Pmel17生物合成和淀粉样蛋白形成/147
9.3.3.4纤维状黑素小体功能的重要性/148
9.3.4OAⅠ型与黑素小体的生物发生/149
9.3.5黑素小体的起源/149
9.3.5.1早期黑素小体起源于内吞途径/149
9.3.5.2黑素小体并非起源于内质网/150
9.3.5.3黑素小体在Ⅰ期黑素小体之后从内吞途径分离/150
9.3.5.4成熟黑素小体的成分分选自不同的内体中间体/151
9.4黑素小体的成熟:载体分选至成熟黑素小体/152
9.4.1格里塞利综合征与CHS/153
9.4.2赫尔曼斯基-普德拉克综合征/153
9.4.2.1衔接蛋白复合体/153
9.4.2.2溶酶体生物发生相关细胞器复合体/154
9.4.3分子马达与细胞骨架/156
9.4.4SNARE、Rab和其他调节因子/156
9.4.5脂类/157
9.5结论/158
参考文献/158
第10章黑素小体的运输与分布/166
10.1引言/166
10.2研究色素运输的模型系统/166
10.2.1鱼类和两栖动物的黑素细胞/166
10.2.2哺乳动物的黑素细胞/168
10.2.3RPE细胞/168
10.3细胞内黑素小体的运输/168
10.3.1基于微管的运输/168
10.3.1.1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168
10.3.2基于肌动蛋白的运输/169
10.3.2.1MYO5A/169
10.3.2.2RAB27A/170
10.3.2.3MLPH/171
10.3.2.4RAB27A-MLPH-MYO5A三蛋白复合体/171
10.3.2.5RAB27A作为一个新的MITF靶基因/173
10.4RPE中的黑素小体运动:RAB27A-MYRIP-MYO7A三蛋白复合体/173
10.5黑素小体转运/174
10.5.1转运模式/174
10.5.1.1细胞吞噬作用/174
10.5.1.2胞吐作用/175
10.5.1.3线状伪足-吞噬作用模型/175
10.5.2参与的分子/176
10.5.2.1PAR-2和KGF/176
10.5.2.2黏附分子:钙黏素和凝集素/177
10.6黑素在角质形成细胞中的命运/177
10.7结论/178
参考文献/178
第11章黑素小体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学/183
11.1引言/183
11.2参与成黑素细胞发育、迁移和特化的基因/184
11.3参与黑素细胞分化、存活和增殖的基因/185
11.4参与调控黑素细胞功能的基因/186
11.4.1皮肤、头发和眼睛构成性颜色的调控/189
11.4.2色素减退/190
11.4.3色素沉着增加/190
11.5参与黑素小体和其他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发生的基因/190
11.6参与黑素生成的基因/191
11.7参与黑素小体移动、转运和分布的基因/192
11.7.1移动/193
11.7.2转运/193
11.7.3分布/193
11.8结论/193
参考文献/194
第12章黑素小体的生理和病理功能/196
12.1黑素小体的组织浓度/196
12.2黑素小体的化学成分决定其性质和功能/196
12.3黑素小体的功能性显微解剖学/197
12.4黑素小体是自由基的活动中心/200
12.4.1黑素的自由基性质/200
12.4.2与黑素生成相关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簇/202
12.4.3蛋白结合多巴的可能作用/204
12.4.4黑素小体作为治疗靶点/204
12.5黑素小体作为能量交换器/205
12.5.1光子/声子转换/206
12.5.2光化学反应/206
12.5.3声/热转换/206
12.6黑素小体和金属离子/207
12.7黑素小体对多环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的亲和力/208
12.7.1黑色素瘤的检测和治疗/209
12.7.2黑素小体参与化疗耐药/210
12.7.3黑素小体组分的长期沉积/210
12.8黑素小体蛋白和黑素作为特异性靶点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开发应用/210
12.9结论/211
参考文献/212
第13章发育不良痣是黑色素瘤的前体病变/218
13.1痣是黑色素瘤的危险因素/218
13.1.1黑素细胞痣的发展/218
13.1.2发育不良痣概述/218
13.2发育不良痣是黑色素瘤的前体病变/218
13.3正常皮肤黑素细胞和发育不良痣细胞之间的细胞学差异:黑素小体和线粒体的畸变/219
13.4正常皮肤黑素细胞和发育不良痣细胞之间的代谢差异:发育不良痣细胞合成褐黑素的偏好性/220
13.5褐黑素生成是胞内氧化失衡的可能起因/220
13.6发育不良痣细胞是衰老细胞/221
13.7发育不良痣细胞是一类具有突变表型的细胞吗?/221
参考文献/222
索引/2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