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黄克诚传(平)

書城自編碼: 402047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軍事
作者: 《黄克诚传》编写组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401775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5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NT$ 449.0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NT$ 560.0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自由,不是放纵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內容簡介:
本书由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编写组成员历时8年,有计划地到黄克诚家乡和战争年代他率领部队工作战斗过的区域和工作过的单位进行调研,采访了50多位同其工作过的老同志,并多次到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总后勤部、军事科学院和有关军区、省、地市档案馆收集资料,全面、客观、真实、生动地记述了黄克诚的斗争经历和历史功绩,反映了其出色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
關於作者:
《黄克诚传》是总参谋部 2004 年 9 月报经中央军委批准编写的。为完成编写任务,以原《黄克诚军事文选》和《黄克诚纪念文集》编委会为基础,成立了以 国防大学副政委谭乃达为主任的《黄克诚传》编委会,并组织成立了编写组。本书编写工作由谭乃达负责全盘组织领导。最初编写组由马长志、李柱江、 刘建皋、刘清泉组成;此后,人员作了充实,具体分工是:常务副组长马长志除 主持日常工作外,承担撰写第 1 章至第 8 章;编写组副组长李柱江承担撰写第 9章、第 15 章至第 19 章、第 23 章至第 25 章、第 34 章;董文林承担撰写第 10 章至第 14 章;刘建皋承担撰写第 20 章至第 22 章、第 26 章至第 28 章、第 33 章;葛恒军承担撰写第 29 章至第 32 章;丁继东、杨永华参加了部分编写工作,提供了有关史料;刘清泉承担资料管理、行政和编务工作。
目錄
目 录


第一章 从穷学生到共产党员 001
一、家世与童年 001
二、读私塾上高小 003
三、就读湖南第三师范 006
四、加入中国共产党 010
第二章 大革命的洗礼 011
一、政治讲习班的优秀学员 011
二、在北伐战争的烈火中锤炼 013
三、大革命失败后的思考和抉择 015
第三章 参加湘南起义 018
一、发动和领导永兴暴动 018
二、反对大烧大杀 022
三、北上井冈,重返湘南 025
四、家乡潜伏 027
第四章 千里找党 031
一、辗转武汉、南京和上海 031
二、在凌兆尧旅开展革命活动 036
三、武汉脱险 038
第五章 转战湘鄂赣 042
一、重返红军 042
二、反对攻打大城市 044
三、参加攻打长沙误闯敌阵 046

第六章 在中央苏区 049
一、参加第一次反“围剿”与苏区肃反 049
二、建宁战斗遇险 054
三、参加第三次反“围剿”作战 056
四、赣州战役果断突围 059
五、随东方军入闽作战 065
六、参加第五次反“围剿” 067
第七章 长征路上 073
一、预感中央实行战略转移 073
二、连续突破封锁线 074
三、两占遵义四渡赤水 077
四、爬雪山,过草地 082
第八章 在陕北的两年 088
一、出任中革军委卫生部长 088
二、随军东征 089
三、率部参加西征 091
四、西安事变后重返军委总政治部 094
第九章 转战晋冀豫鲁边 098
一、建议恢复八路军政治委员制度 098
二、出任第三四四旅政治委员 100
三、率部从晋东北向冀西进击 103
四、参加反九路围攻作战 106
五、町店战斗和端氏整训 111
六、指挥部队分散开展游击战,发展壮大
抗日武装 115
七、指挥部队参加第二次反九路围攻作战 121
八、组织开展反顽斗争 123
九、东出太行挺进冀鲁豫边 129
第十章 挺进华中会师苏北,开创抗战新局面 132
一、挥师南下,接连组织合编整编 132
二、开辟淮海、盐阜,与陈毅部会师 137
三、曹甸战役之争 143

四、部队改编,出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
政治委员 148
第十一章 粉碎日伪“扫荡”和反顽斗争 151
一、回师皖东北 151
二、盐城保卫战前后 153
三、领导淮、盐军民反击日伪军
大规模“扫荡” 157
四、有理有利有节斗韩顽 162
第十二章 巩固和建设苏北抗日根据地 166
一、根除匪患 166
二、为民众抢修海堤 168
三、大力发展地方武装 170
四、繁荣和壮大根据地经济 171
五、坚持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76
六、重视和加强宣传文化工作 180
第十三章 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人 184
一、在华中局扩大会作政治工作报告 184
二、实事求是抓整风,不搞“抢救运动” 186
三、言传身教作表率 193
第十四章 指挥三师反攻作战 198
一、首战高杨 198
二、沿海大反攻 200
三、收复阜宁 201
四、发起两淮战役 204
第十五章 向东北进军 209
一、建议中央调精兵十万到东北
建大战略根据地 209
二、周密进行北进准备 213
三、率三师兼程北进 218
第十六章 再三建言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224
一、力陈避免仓促决战、及早建立根据地 224

二、阜新会议统一全师思想 229
三、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 237
四、提出集中兵力作战与分散建立
根据地的原则 242
第十七章 在四平保卫战前后 245
一、抢占先机,连克三城 245
二、全力支持在四平阻敌北进 249
三、审时度势,连电建议撤出四平、长春 255
四、力主坚守哈尔滨 261
第十八章 建设巩固的战略后方 264
一、作长期斗争打算,全面部署战备及各项工作 264
二、悉力剿匪,安定后方 270
三、整训整编,增强部队战斗力 274
四、全面动员,积极配合和支援反攻作战 279
第十九章 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到冀察热辽分局 288
一、统管东北全军战勤工作 288
二、提出建设统一的正规的后勤工作 294
三、出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
政治委员 298
第二十章 接管天津 305
一、胜芳集中 305
二、完整接管 312
三、对刘少奇在天津讲话提出两点意见 322
四、应召晋见毛泽东 326
第二十一章 主政建设新湖南 ( 上 ) 330
一、提出开头一段时间内,应把工作重点
放在农村 330
二、儒将还乡,打响“稳定粮价”第一炮 338
三、主持召开中共湖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
确定三大任务 342
四、剿灭土匪做好三件事 346

五、正确领导镇反运动,避免扩大化 355
第二十二章 主政建设新湖南(下) 362
一、征收富农多余土地,完成土地改革 362
二、从实际出发搞好“三反”“五反” 369
三、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 375
四、注重提拔、使用和教育干部 382
第二十三章 统管全军后勤工作 390
一、赴京履任,打开后勤工作新局面 390
二、提出并确立“为国家负责、为部队负责”的
指导思想 393
三、调整充实组织机构,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397
四、提出并推行经费“包干”办法,
大规模修建营房 399
五、推进后勤干部队伍建设 401
第二十四章 在军委秘书长和总参领导岗位上(上) 404
一、协助彭德怀、聂荣臻主持军委、总参
日常工作 404
二、精心谋划组织,确保前线作战的胜利 409
三、在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干会议前后 412
四、“管家理财的行家” 419
第二十五章 在军委秘书长和总参领导岗位上(下) 424
一、贯彻“以我为主”学习先进的方针,
推进军队建设 424
二、主持大规模精简整编 435
三、协助聂荣臻领导发展先进武器装备 443
四、协助指挥炮击金门 450
五、在“反教条主义”和“大跃进”中 462
第二十六章 庐山蒙冤(上) 467
一、奉命上庐山 467
二、我不是“救兵” 476
三、不太过分的违心检讨 480

四、毛泽东召见时的辩白 486
五、列席旁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489
第二十七章 庐山蒙冤(下) 491
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通过处理“彭黄集团”的
决议 491
二、硬着头皮违心地认账 498
三、“春天”始终没有到来 500
第二十八章 军委扩大会议扯出所谓“贪污黄金案” 504
一、乱哄哄的批斗会 504
二、又一份违心的检讨书 512
三、所谓“贪污黄金案” 516
第二十九章 赋闲的六年 523
一、“摘掉纱帽更自由” 523
二、天安门城楼见到毛泽东 528
三、浙江之行 530
四、政治风云又起变化 534
第三十章 任山西省副省长 539
一、赴任山西 539
二、在第一线指导抗旱 543
三、被押回北京 547
第三十一章 “文革”中再遭磨难 550
一、被关押批斗 550
二、接受专案审查 553
三、解除监护,重返山西 559
第三十二章 在中纪委常务书记任内 563
一、复出并参与领导重建党的纪检工作 563
二、参与领导平反冤假错案 569
三、在“两案”审查中坚持实事求是 571
四、正确对待“文革”中犯错误的干部 572
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577
六、铁面无私抓党风建设 579

第三十三章 以正确的态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585
一、两种倾向让他十分焦虑 585
二、“不要对历史开玩笑” 587
三、“讲话”公开发表前后 594
第三十四章 在最后的日子里 598
一、多次恳请引退 598
二、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 603
三、将星陨落,风范永存 606
大事年表 610
后 记 643
內容試閱
第一章 从穷学生到共产党员


一、家世与童年

黄克诚,原名黄时瑄,1902 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0 月 1 日生于湖南省永兴县油麻圩(今三塘乡)下青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地处湘南丘陵区的下青村坐落在后龙山下,坐西面东。村的东边是蔡岭山, 西边是边家岭,村北的杨家江和村南的沙子江都发源于后龙山,两条小溪自西向 东流入便江。溪水冬夏长流,可引水灌溉。那时下青村有一百余户人家,这里山 清水秀、林茂田丰。



黄克诚的父亲叫黄清主,生于 1867 年 5 月 23 日,卒于 1940 年 11 月 13 日,
享年 73 岁。母亲姓邓,名龙桃,人们很少叫她大名,习惯称她黄邓氏。邓龙桃
生于 1866 年 11 月 8 日,卒于 1937 年 4 月 14 日,享年 71 岁。他俩都是穷苦人出身。黄清主夫妇共育有四个孩子,黄克诚是老三,他上面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 下面有个弟弟。黄清主为了养家糊口,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成年累月地在贫困 中挣扎。那时全家有水田三亩,旱田三亩,正常年景粮食刚刚够吃。农作之余, 黄清主常常与乡亲结伴,跑几百里路到广东省乐昌县坪石镇挑盐贩卖。往返一趟 大约需要十几天,除掉路上开销,赚到手的只有块把钱。举家就靠黄清主挑盐和 养猪赚点钱解决穿衣和买灯油等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黄清主安分守己,胆 小怕事,树叶掉下来都怕砸了头。这个村子里虽然都姓黄,但人与人之间并不总 能和睦相处。有人欺负他老实,他从来不敢抗争,总是忍气吞声。自从生下黄克 诚后,家里又增加一口人,生活越发困难,只得借高利贷,年复一年的“驴打滚” 利息,给黄清主套上枷锁,总也还不清。他对孩子们说:“欠别人的债如果今生今世还不清,来世就得变牛变马去抵偿。”他为了全家老小来世不作牛马,心一横, 忍痛卖掉仅有的三亩水田抵偿了债务。
黄克诚的母亲邓龙桃娘家的家境要比黄家好些,她的长辈中曾出过几个秀才。 邓氏自幼受封建礼教影响很深,《三字经》《女儿经》她都能背诵如流,鬼神的故事、 民间格言俗语也知道不少。她相信命运,相信佛祖,常给子女讲鬼神的故事,教 育子女不许冒犯神灵,要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勤奋诚实,不说谎话,不要讲别 人坏话,来世才能托生一个好人家。贫穷、劳累,使这位从较富裕人家嫁过来的 女人,变得体弱多病,满脸愁容。由于她从小缠足,不能下田干活,只能在家里 烧饭、做针线活儿、操持家务。收成好的年景,在人不害病、牲畜不死亡的情况 下,一年劳动所得,勉强可以过上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如遇天灾人祸,就要 靠借高利贷求生存。
黑暗的封建社会,贫困的家庭生活,给黄克诚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伤痕。 他从 5 岁起开始参加劳动,每天除拾粪、打猪草外,还得陪伴比他大 10 岁的姐姐到地里做农活。姐姐很小的时候,就害上了羊角风(癫痫),发作时会突然昏倒,面色青紫,口吐白沫,手脚抽搐,人事不知。因家里无钱给她求医买药,病情一 年比一年加重。家里实在没办法,只好让黄克诚伴随姐姐下田劳动,以便在她发 病时能喊人救助。姐姐很小就订了娃娃亲,但到她 16 岁可以出嫁时,婆家却不肯来接她过门。她心里明白,得了这种病,连亲生父母都厌烦了,哪还有人敢来 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变得越来越消沉,除闷着头干活,就没有笑过,时不时 地对黄克诚说:姐姐命苦啊!生不如死!有一次她偷偷上吊自杀,脚下踩的凳子 还没有踢倒,恰巧被父亲黄清主看到了,他非但没去救女儿,反而上前将她脚下 的凳子踢倒,让她早点结束这痛苦的生命。就在这时又有人进来了,才把她救下。 打这以后,黄克诚更加可怜姐姐了,总在她身前身后盯着。可后来姐姐还是上吊 死了。姐姐死后,黄清主感到松了口气。邓氏虽然心疼女儿,但熬了这么多年,

眼泪已干了。她把黄克诚叫到身边,叮嘱道:你到外边不要说姐姐上吊死的,家 有吊死鬼不吉利,人家就都不理我们了,你要说姐姐是犯病时跌死的。年仅 6 岁的黄克诚,亲眼看见了环境是怎么把人逼上绝路。这件事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深 深的印记。
然而家里并没有因死去一个多病的姐姐而轻松,日子照样越过越困难。黄清 主更是在外面受了什么气都跑回家里发泄。他时常对家人发脾气,于是黄克诚便 成了父亲的“消气筒”。他拾粪回来父亲要检查,拾少了要挨打,吃饭时掉了米粒 要挨打,吃红薯时扒掉一块烂皮也要挨打。有一次,黄克诚到山坡上放牛,和别 的孩子偷空玩了一会儿,割的草、砍的柴比以往少了,回到家里被父亲看出来了, 不问青红皂白,伸出手就是一巴掌,把小小年纪的黄克诚打翻在地。从此,小朋 友再不敢找他玩了。还有一次,黄克诚出去放牛,独自一个人坐在树下总想打瞌 睡。他怕自己睡着了,把牛放丢了,就用一根长绳子把牛拴在自己腰上,牛可以 在他身边转圈吃草。他睡着了,可牛没吃饱肚子,父亲发现后暴跳如雷,大声吼着“你小小年纪,鬼点子倒不少,我饶不了你”,上去就是一阵拳脚。
黄克诚晚年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说:父亲对我的打骂,“使我想起苏联十月革命前夕,工人中流传的一首歌——‘生活像流着的泥河,无处泄恨无奈何,常见 父亲打他儿子,丈夫敲他们老婆’。我的童年、少年的生活对我后来性格的养成影 响很大,它使我经受了磨练,不怕吃苦,也受得住委屈”。

二、读私塾上高小

下青村的百余户人家都姓黄,在宽敞古朴的祠堂里,全村人供奉的是一个先 祖。但黄清主这一支为弱房,经常受同族旺门人家的欺辱。为了与强者争个高低, 黄清主和几个兄弟商量,大家集资培养一个男孩读书,学点文化,不求飞黄腾达, 光宗耀祖,只图日后能写个状子、祭文什么的。于是,议定从祭田里每房抽一担 谷子作为束脩,供一个男孩上私塾。当时几位叔伯像开民主选举会一样,把有关 的孩子都摆出来,最后一致推选 9 岁的黄克诚为“培养对象”。
私塾是旧时中国私人办学的一种形式。在北方,有“南北大炕,书桌摆上” 之说;在南方,一般都有间大房子,摆几张桌子。老先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孩 子们读书。黄克诚在先生的眼里,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记忆力很强,又十分用功,第一年快结束时,就读到了《孟子》的“离娄章”,多次受到夸奖。父亲和叔父们感到十分满意,认为这个苗子选对了,决心继续让他读下去。这一读就是五 年。除读完“四书”外,又读了《劝学》《鉴略》《诗经》《书经》《左传》等。黄 克诚对这些书做到了背诵如流,却不知其含义。他不满意这种读书方法,时常向先生提些“为什么”,老先生有时也讲不明白。于是,黄克诚就提出换先生的要求。那位老先生感到很没面子,不仅不同意被换掉,也不准黄克诚到别的地方去 读书。否则,这里的束脩必须照交。黄清主知道儿子把事闹大了,很害怕,只得



让黄克诚停学在家务农。黄克诚虽然读了五年私塾,但农活并没有丢。在读书之 余,特别是寒暑假期间,他都参加田间劳动。在停学的一年中,整天在田间劳作, 顶得半个劳力。除扶犁、播种专业性较强的活还不够在行外,其他农活他都能拿 得起。割草一天能割二三百斤,有时还从 15 公里外的小煤窑挑五六十斤煤回来。
黄克诚 15 岁那年,父亲和叔伯们觉得让这孩子失学太可惜,又安排他到一位姓邓的先生那里读书。这先生虽学识较高,能教给黄克诚一些新知识,但他非常 懒,毫无责任心,通常只讲几句,敷衍了事。黄克诚耐着性子跟着他学习了两年, 又通过堂伯父的关系,换到一位史先生处读书。哥哥把黄克诚送到史先生面前, 代表黄家人对他说:我弟弟脑子很灵,你要多教给他功课,他读了快 7 年私塾了, 总是觉得“吃不饱”。史先生看了看黄克诚,收下了这个学生。史先生是前清的秀 才,写得一手好字,对学生要求严格,责任心很强。他给黄克诚讲解古诗文,教 读《了凡纲鉴》之类的经史书,教写毛笔大字,做文章,黄克诚感到很满意。在 史先生这里认认真真读了两年书,黄克诚有了比较扎实的史学知识和写作功底。
黄克诚读了八年多私塾,对社会上发生的变化却知之甚少。他在晚年回忆读私塾时的思想状况时说:“这个时期,我的思想是大大落后于时代的。我的家乡地处湘南偏僻的丘陵地区,风气闭塞,很不开通。那时已经是民国十年,而我家乡 的人们对于君主、民主、总统、皇帝还分不清楚。”黄克诚常常问自己:人到底是 为什么活着?活着就是为了受苦受累吗?生活的意义究竟何在?他从读过的书中 没有找到答案。他开始相信孔孟之道,后又崇拜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和南宋名臣、 文学家文天祥,对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文天祥的《正气歌》十分欣赏,总

想学习他们,做一个淡泊名利、忠诚正直的不阿之士。
到了 18 岁,黄克诚对继续读私塾已没兴趣了。他开始思考今后怎么办。村子里仅有的两名中学生黄锡珍和黄廷珍给他带来了新的启示。黄锡珍中学毕业后在县里劝学所当所员(相当于今天的县教育局职员);黄廷珍中学毕业后在县立高等小学当算术教员。1920 年春节时,黄锡珍从永兴县城回家过节,他听完黄克诚苦闷地述说后,便动员他到县城读书。在那个年代,到县城读书对黄家这支弱房 来说,实在是件了不起的大事。黄清主决定同家人商量后再定。黄克诚的母亲首 先表示不赞成,她一怕儿子离家远没人照顾,二怕家里供不起学杂费。黄清主听 邓氏这么一说,也很犹豫,拿不定主意。只有黄克诚的哥哥黄时玑坚决支持弟弟 进县城上学。在家里意见不尽一致时,族房会商开始了。黄克诚的堂伯、叔叔们 对培养这个孩子坚定不移。他们说:我们用了 8 年多时间,花了许多谷子供这个孩子读书,决不能半途而废。于是大家议定:每年由嫡堂公房继续凑六七担谷子, 供黄克诚进县城读书。当时家里无钱买衣服、备行李,族里各家纷纷资助。黄廷 珍把自己读书时用过的书箱子借给了黄克诚,还送给他一套穿旧了的学生制服和 一件粗布夹袄、一件机纺布长衫。其他人又送来了几担谷子和生活学习用品。春 节过后,黄时玑挑着书箱和行李,走了几十里路,一直把黄克诚送到永兴县城。
1920 年春,18 岁的黄克诚开始在永兴县立高等小学读书。黄克诚学习十分刻苦,又有多年私塾的底子,每学期考试都是第一名,还能得到几块钱的奖学金。
他的文章也写得好,老师常将他的作文拿给同学作范文,颇得好评。
黄克诚沉稳诚实,有正义感,很能团结人,在同学中威信很高。当时学生中



以便江为界划分为江左、江右两派,互相瞧不起,常因小事起哄发生争执,黄克诚从不介入,并劝说那些带头滋事的同学说:“四海之内皆兄弟,都是安陵学子,何分江左江右。”在他的劝说调处下,两派学生逐渐消除了隔阂。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黄克诚还用课余时间为黄锡珍所在的劝学所抄写材料, 这样又能多收入几块钱。抄写工作不仅给黄克诚补贴了部分学习费用,也使他看 到了丑恶的社会现象,了解了不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帮助华洋筹赈 会编造灾民册,为省长赵恒惕的省宪选举编造选民册,名册上的名字多是伪造的, 达官要人们以此来骗钱、骗地位,还美其名曰“兴办慈善事业”“实行民主政治”等。这些使他感到愤懑不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