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念庵罗先生文集 《儒藏》精华编选刊

書城自編碼: 400803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罗洪先 撰, 徐儒宗 校点,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國際書號(ISBN): 9787301351369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21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帝国之翼:胡林翼的官场与战场
《 帝国之翼:胡林翼的官场与战场 》

售價:NT$ 398.0
史记全本注译(布面精装,全套9册) 附赠“朕来也”文创扑克牌1副!
《 史记全本注译(布面精装,全套9册) 附赠“朕来也”文创扑克牌1副! 》

售價:NT$ 3315.0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 》

售價:NT$ 653.0
心理韧性:你总是能整装待发
《 心理韧性:你总是能整装待发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
《 大学问·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 》

售價:NT$ 454.0
无凶之夜
《 无凶之夜 》

售價:NT$ 305.0
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系统设计(NX MCD)
《 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系统设计(NX MCD) 》

售價:NT$ 286.0
原生家庭,一所隐秘的学校
《 原生家庭,一所隐秘的学校 》

售價:NT$ 4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14
《 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著作集) 》
+

NT$ 315
《 智囊 双封烫金珍藏版 被康熙禁了100年的智慧之书 白话精华本 》
+

NT$ 122
《 了凡四训(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三全本) 》
+

NT$ 203
《 当代少年儿童小四库全书 颜氏家训(选注) 》
+

NT$ 176
《 世说新语(精)--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 》
+

NT$ 285
《 阅微草堂笔记(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 》
編輯推薦:
本次整理,以罗复晋等所刊《念庵罗先生文集》二十四卷本为底本,以嘉靖三十四年安如盘所刊四卷本、嘉靖四十二年胡松所刊十三卷本、万历四十四年陈于廷所刊《石莲洞罗先生文集》二十五卷本以及《四库全书》本为对校本,并辑录诸本所刊序跋等有关资料作为附录,汇为一编。
內容簡介:
《念庵罗先生文集》二十四卷,明罗洪先撰。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出身于仕宦世家,奉父命师事同里李谷平。曾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嘉靖二十五年(1546),在乡里近处辟石莲洞,此后多静居洞中,然仍以兼济天下为怀。一生孝友谦让,清廉耿介,其道德文章,为时人所重。
念庵作为王阳明后学,其实一生并未受业阳明之门,而是阳明的私淑者。常与王龙溪、钱绪山、聂双江、欧阳南野、邹东廓、王心斋等阳明弟子交往论学,深受他们的影响。念庵对于阳明学说,虽然推崇备至,但也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自己的创见。特别是针对龙溪的良知现成说提出了“世间那有现成良知”的观点,对龙溪、心斋等所倡导的现成派之流弊起有矫偏救弊的重大作用。所以黄宗羲断言:“天下学者,亦遂因先生之言,而后得阳明之真。”一生治学以“主静无欲”、“收摄保聚”为宗旨,学界推为“归寂派”代表。在阳明后学中有其重要地位。
念庵一生著作甚丰,并经多次编刊,故形成多种不同版本。最早有嘉靖三十四年(1555)安如盘所刊《念庵罗先生文集》四卷。继有嘉靖四十二年胡松所刊《念庵罗先生集》十三卷,嘉靖四十三年俞宪所刊《念庵罗先生集》十三卷,这两部属于同一系统。隆庆元年(1567)有苏士润所刊《念庵罗先生文集》八卷、《外集》十五卷、《别集》四卷,此本系由门人曾见台等所编,内容较全。万历四十四年(1616)有陈于廷所刊《石莲洞罗先生文集》二十五卷,其书颇多整段删节处,且多缺字和错讹。清雍正年间,有念庵后裔罗复晋等所刊《念庵罗先生文集》二十四卷,所收篇目较诸本为多,而错讹则较少,后来被收入《四库全书》,略有增删和校改,乃成为最流行的通行本。光绪年间,又有喻震孟所刊《念庵罗先生文录》十八卷。本次整理,以罗复晋等所刊《念庵罗先生文集》二十四卷本为底本,以嘉靖三十四年安如盘所刊四卷本、嘉靖四十二年胡松所刊十三卷本、万历四十四年陈于廷所刊《石莲洞罗先生文集》二十五卷本以及《四库全书》本为对校本,并辑录诸本所刊序跋等有关资料作为附录,汇为一编。
關於作者:
罗洪先
----------------------------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出身于仕宦世家,奉父命师事同里李谷平。曾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嘉靖二十五年(1546),在乡里近处辟石莲洞,此后多静居洞中,然仍以兼济天下为怀。一生孝友谦让,清廉耿介,其道德文章,为时人所重。
念庵作为王阳明后学,其实一生并未受业阳明之门,而是阳明的私淑者。常与王龙溪、钱绪山、聂双江、欧阳南野、邹东廓、王心斋等阳明弟子交往论学,深受他们的影响。念庵对于阳明学说,虽然推崇备至,但也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自己的创见。特别是针对龙溪的良知现成说提出了“世间那有现成良知”的观点,对龙溪、心斋等所倡导的现成派之流弊起有矫偏救弊的重大作用。所以黄宗羲断言:“天下学者,亦遂因先生之言,而后得阳明之真。”一生治学以“主静无欲”、“收摄保聚”为宗旨,学界推为“归寂派”代表。在阳明后学中有其重要地位。
徐儒宗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隶属北京大学哲学系,是《儒藏》精华编和大全本校点整理工作的组织者,负责联系校点者,协调校点者的校点工作,并对校点者的校点质量进行把关。本书校点者为浙江社科院徐儒宗先生。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的实体研究机构,以季羡林先生为首席总编纂,汤一介先生为项目首席专家,庞朴、孙钦善、安平秋先生为总编纂,联合海内外30多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400多位专家学者,积极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地区以及国际性的合作攻关。
目錄
目 h
上册
校 c说明
念 C _先生文集序(胡直)
重刻 _文恭公文集序(李景迪)
重脩 _文恭公文集序(吴銓)
重刻 _文恭公全集序( _復晋)
隆 c贈 u制
念 C _先生像讚
明光禄卿文恭公像讚( _復晋)
文恭公行狀墓銘書後( _復晋)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一

殿试策

x恩表
奏疏
B病疏
東宫朝 R疏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二

奉李谷平先生
寄 W南野
寄程松溪
奉谷平先生
寄屏厓叔
c唐荆川
c林東峰
答 _東川公責 v W書
c胡前岡
c王龍溪
答 _岳 V
答陳豹谷
c玉虚會友
c林澉山
c夏太守
寄曾梅 _
答朱雲洲
寄薛中 x
答聶 p江公
c王舜渠
答 w浚谷
答戚南玄
c胡仰 S
答王有訓
答王有孚
答湛甘泉公
答王劈泉
答王有訓
答聶 p江公
c周七泉
x _整 C公
寄 u東廓公
答王有訓
答王西石
别蔡督 W
答翁見海
c王以珍
答王著久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三

答 p江公
答尹洞山
c王有訓
c黄洛村
答高白坪
答詹 X野
答戚南玄
答李二守
答劉月川
答靳兩城太守
寄楊斛山年兄
答張浮峰
c李株山 A友
c x子貞
答王龍溪
答陳明水
c尹道輿
答郭平川
寄李株山 A友
寄尹洞山
答董蓉山
c周成之論易
c友人論咸艮二卦
答 T人劉魯 W
答成井居
答胡正甫
答戴伯常
答胡督 W
答 x S世
c蕭雲 V
c劉龍山
寄尹道輿
寄王龍溪
答 f曰忠
答李石麓
答王著久
寄 x高泉
c胡正甫
答王敬所督 W
答董生
寄葉綗 S
c p江公
答王敬所
答周洞 r
答 R R陽都憲
c徐大巡
答何吉陽都憲
答劉汝周
c蕭雲 V
寄 p江公
答唐一 C
c劉敬庭
答 W陽文朝
c x S世
c友人
c p江公
c x高泉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四

答 Y道林
c _近溪
寄唐荆川
答 f曰忠
答李中溪
答 u西渠
答曾月塘
c王塘南
c詹毅 S
c泉口果 S侄
c鄭大巡
c R洋山
c劉仁山
c松峰宗室
c胡正甫
c陳子爲
答周 G溪
c f曰忠
答 p江公
c劉静之
c曾于健
c周洞岩
c劉少衡
c李南屏
c吴冠山
答劉可 t
c王 B明
答劉行甫
c X w山
c習 r甫
c王信卿
答杜道升
c伍敦夫
答曾于野
c姜 P阿
答劉汝周
c李石岡
c傅國卿
c S敬 C
c劉見川
c王少方
c詹德甫
c王瀾溪
c吴 p塘邑令
止先輩祈恩澤書
復三符翁論濮 h
答王克 S都憲
答問喪 Y
答魏大巡
奉黄久 C公
復劉南坦公
答傅應 _都憲
c張石磐公
o張東沙都憲坊金
c p江公
答雲泉宗室
答徐少湖相公
R p江公七十書
答尹洞山
c R R陽都憲
x周崦山公
x嚴介溪相公
c王幾甫
c皇甫百泉
c黄滄溪督 W
c胡栢泉
c李 P峰
c曾魯原
c楊朋石
c x高泉
c尹洞山
c X w山
c劉少衡
c X w山論年 V
x S A友祝年
c胡栢泉
c劉熙 _太守
c胡栢泉
c王少方邑令
c王塘南
c成侣 Q
答 y溪浙參公求 V序
答劉龍山
c尹洞山
c徐芝南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五

冬遊記
夏遊記
甲寅夏遊記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六
s著
訓儉别盛範卿
别蕭子
c邃夫弟静海别言
刻 l s引
o事
别陳子爲
攬 R
圃答
I俗四 l
讒戒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七

異端論上
異端論中
異端論下
宗論上
宗論中
宗論下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八
銓著
别朱子韶 Z
别宋陽山 Z
别 R海樓 Z
别陳雨亭 Z
别蕭曰 A Z
别周少魯 Z
别沈 f川 Z
書克 S卷
書黄 t甫卷
書退省卷
書龍 A會 Z後
書 R R陽卷
書蕭天寵卷
書周子仁卷
書劉静之卷
書王龍溪卷
書胡正甫册
書王有訓扇
書 T人扇二 l
書胡正甫扇
書 f曰忠扇二 l
示王有訓
悟言
日札二 l
艮 S贅答
示楊生二 l
f書
書壁五首
示後生二 l
寐言十四 l
垂虹 r h静
答復古問
x p江公致知 h略質 Z
松原志晤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九

懋 S李公傳
張簡 C公傳
永新文竹周母劉節 D傳
周宜人傳
上 R徙柘口心全府君傳
前村黄節 D傳
叙 X下陳節 D事
田心象溪張君傳
新淦金灘 R氏神琴傳
念 C _先生文集卷之十
h
見羲 h
劉士仁字 h
天命 h
爲後 h
月借日光 h
p壽 D h

良知辨
四聖 q
物 q
昭穆 q
日晷 q

一真箴
慎 S箴

奇石銘并序
小硯銘
方硯銘
月岡曾氏宗祠明禋堂碑銘并序

跋江 T指南卷後
跋陽明先生 c p江公書
跋白沙和兼 S詩
跋通書聖 W章後
跋大 O D定性書西銘論仁 w四篇後
跋九邊 D
跋鄭少谷 c傅丁戊暢叙幽情卷
跋周氏卷
跋蕭服接送遼使 Z h
跋 p江先生顔魯公手書
跋一峰先生告龍文正文 I
貞孝一天跋正文 I
跋崇祀名宦 h正文 I
書 t松八景 D正文 I
跋教貞册正文 I
跋廖氏 z墨後正文 I
書 o禄善 B卷正文 I
書曾木 C册正文 I
跋桂源秋景 D正文 I
跋忠孝册正文 I
跋蔡清惠所書碑後正文 I
x厓山志正文 I
跋余左丞傳正文 I
題春景 D正文 I
題余方池卷正文 I
x感二烏 x正文 I

宇宙贊正文 I
一峰先生贊正文 I
白沙先生贊正文 I
先竹峰府君贊正文 I
先秀泉府君贊正文 I
壽星贊正文 I
夢先君贊正文 I
a湖熊君贊正文 I
陶靖節贊
贈工部尚書寒泉潘公贊
廬江訓導黄君復 C贊
東泉周先生贊
都察院都御史三厓 W陽公致仕贊
北山龍君贊
桃林一愚翁贊
吉邑城頭蒙 C陳君贊
城頭直隱陳君贊
宫保太宰文 f _公贊并序
楓山吴公偕配蕭孺人贊
梅窗黄君贊
樂耕劉君贊
M S R公贊
明水陳公贊
李南屏公贊
四川右布政使東谷敖公贊
R山劉世簡贊
周中符贊
念 C _先生文集卷十一

困辨 h序
困辨 h後序
重刻一峰集序
T儒理 W要 Z序
谷平先生文集序
重刻文山集序
解 W士文集序
雪浪 w集序
别李檀坡序
流芳集序
水厓集序
m刻南嶽志序
白潭詩集序
夏朗劉氏重刻宗範序
忠愛 h序
皇明吉安 M士 h序
峽江 h志序
海 S h志序
七泉 z稿序
螺陂蕭氏文 I集序
昭陵寶墨序
劉桂隱文集序
贈泉口懋德姪令遂安序
忠惠實 o序
壽 _整 C公八十序
劉晴川公六十序
秀川撰述序
東廓公六十序
劉兩峰六十序
p江公七十序
劉龍山七十序
壽郭癸峰六十序
城頭陳蒙 C六十序
竹塘王石泉翁九十序
外母王夫人六十序
外舅曾三符翁八十序
李母貢孺人六十序
周魯 S七十序
族叔母彭孺人七十序
曾白塘公七十序
姑氏曾夫人七十序
葛山王母 _氏六十序
下册
念 C _先生文集卷十二
V序
廬陵安塘蕭氏族 V序
螺陂蕭氏族 V序
南 X劉氏族 V序
安成 A秀彭氏族 V序
永 S聶氏族 V序
廬陵楊氏重修大同 V序
伍塘王氏重修族 V序
白沙陳氏族 V序
白沙鄧氏族 V序
樂安湖平王氏族 V序
廬陵 R氏族 V序
洪同南巷宋氏族 V序
廬陵王田曾氏族 V序
永 S水南程氏族 V序
安成社布王氏族 V序
泰和高平郭氏族 V序
y溪 x氏族 V序
泰和鄧氏族 V序
f安横街劉氏族 V序
泰和梅岡王氏族 V序
滁陽胡氏族 V序
東 T徐氏族 V序
泥田周氏族 V序
高安雲岡 r氏三修族 V序
澄溪 A山周橋 _氏族 V序
山原 _氏族 V序
秀川居徙考序
秀川内外傳序
秀川名位表序
田心張氏族 V序
永新文竹周氏族 V序
玉峽雲塘陳氏重修族 V序
玉峽 _田袁氏族 V序
念 C _先生文集卷十三
行狀
明故通 h大夫總督南京 Z儲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谷平李先生行狀
劉忠愍公死事狀
東川先生行狀
念 C _先生文集卷十四
墓表
明故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東潭蕭公墓表
贈奉直大夫磁州知州翠亭劉君墓表
明故登仕郎翰林院待 t湖涯貢君
墓表
Z溪彭君墓表
陂頭静樂高君合葬墓表
念 C _先生文集卷十五
墓志銘
明故湖 V y陽府同知七泉周君墓
志銘
南京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善山何公墓
志銘
文江兩生墓志銘
明故雲南清吏司主事致仕洛村黄公
墓銘
明故 Y部主客郎中致仕明水陳公墓
志銘
明故南京國子 O祭酒致仕東廓 u公墓
志銘
明故封文林郎 o a h知 h桂亭 f公墓
志銘
明故 a封奉政大夫刑部山東清吏司郎
茫湖李公合葬墓志銘
明故前翰林院編修文林郎方洲楊君墓
志銘
明故贈刑部雲南清吏司署 T外郎晴岡
胡君墓志銘
明故慈溪 h知 h p渠 x君墓志銘
明故都察院左都御史贈太子太保 u簡
C周公墓志銘
明故白竹山徙柘 l族叔北軒墓志銘
明故三潭府君墓志銘
明故泉口彦山府君墓志铭
魯 S周君及配宋孺人壽藏銘
念 C _先生文集卷十六
墓志銘
明故中大夫太 W寺卿三符曾公合葬墓
志銘
明故 _生汝奎墓志銘
明故饒良士 O烈 D合葬墓銘
明故市隱殷君墓志銘
明故劉孝子墓志銘
明故南田藍君墓志銘
明故象 N王君改葬墓志銘
明故承直郎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
草岡周公墓志銘
明故蕭象夔墓志銘
董 X周君松岡墓志銘
明故 V西按察司副使南樓楊公墓
志銘
明故大理寺 u事前南京雲南道 O察御
史邊君南岡墓志銘
明故野塘張公墓志銘
明故四川按察司副使雲泉吴君墓
志銘
明故中憲大夫都察院右 L都御史三厓
W陽公墓志銘
明故直隸滁州判官北山龍君墓志銘
明故奉政大夫河南等處提刑按察司 L
事梧岡王公墓志銘
明故青山樸 S胡君墓志銘
念 C _先生文集卷十七
祭文
祭先師李谷平先生文
告衡山白沙先生祠文
祭魏 f渠先生文
祭薛中 x文
祭王心 S文
祭 x子貞 o
祭周七泉文
祭 W陽南野公文
祭尹生道輿文
祭唐荆川文
祭 w生子良文
祭 Y道林文
祭 u東廓公文
祭聶 p江公入殮文
祭 p江公 w窆文
祭同年李伯實
祭毛一木廷尉
祭友人劉孔脩
祭外母 S淑人
祭楊文襄公
祭曾勿 S叔丈
祭桃林同年道承文
祭毛東塘公
奠李氏妹
奠外舅符翁
祭周生天臣
奠外舅符翁外母淑人 S氏合葬
祭牟禾山先生
祭蕭東潭公
祭戚南玄
祭李 R石公
祭同年吴雲泉
祭曾梅 _公
祭友人陳蒙 C
奠李竹塘妹夫
奠亡室曾孺人
祭 A山 Q崗府君
_生汝奎 C文
_母劉氏 C文
祭族祖宋朝請大夫澗谷府君墓文
祭從兄闇 S
同年 x p渠哀 o
祭彭石屋公哀 o
玉峽 R口吊大 x V文
謁南嶽文
R岡里社祭 o祀鬼文
念 C _先生文集卷十八
梁文
橙溪嘉會堂上梁文
玄潭雪浪 w上梁文
秀川 _氏大 r岡重建祠堂上梁文
同江水次倉上梁文
松原新居上梁文
石蓮洞正 W堂上梁文
大安 _氏重建祠堂上梁文
R岡里社上梁文
塘東一經堂上梁文
念 C _先生文集卷十九
四言古
四字吟晝睡戲書 c世光子效康節 w
對 R
辛丑正月二十五日燕旅子生
飲酒三首
霜崖 o
五言古
秋聲
秋至二首
曉懷
s詩
别項 T東
别殷市隱二首
真州别友生
有所思
I居
寄殷市隱
别周七泉
晚坐
辨 X
别程舜敷三首
舜敷將 l二首
登 R山感故
炭渚公館夜坐
過徐洪悲 x
送王良弼 w越
題 R問庵崇德樓四景
u東廓先生七十
送劉 P西
静觀
送王 B大典 W建安
登衡山祝融峰
重至仙居寺
劉師泉七十
荆 T l道中
夏懷
P菊
述懷示友人
N蔬
N菊
兩松
遊衡曉 l
用甘泉公二 t祠韻示 T生
逆旅主人
贈高塘王君勿軒
白鹿洞次陽明公獨對亭韻
雪中外 w
廖貞女詞
古意
上元里會初 e厲祭恭聽誓文有述呈同
會 T君
彭節 D
自崆峒山 f曉入石蓮洞
除夕吟
得 h詩
石樓
觀盆蒲
宋子
陽田吟寄殷春 f虚白盛桃渚二子
壬子除夕
白鹿洞
寄聶 p江公
次韻别陳子爲
卧雲樓
古翠行
菊林
壽劉母熊孺人
X摇
Q琴篇贈劉南昌
送叔致 S北上
夜夢獨侍谷平先師登高亟 z朝食追逐
不 x途中請曰平生未 L奉 S登覽師
顧曰吾 c子密處却久於 T子矣 X而
天曙爲重九節敬書 R異而同 T友李
文輿卒且旬 N因以寓悲
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聲赴試
贈劉敬庭會試
重陽
空 S
Q拙
望廬山
劉兩峰見枉
晨述
W山人
題王龍溪洗心亭二首
c荆川夜話直透心源千 d一遇
_旦不寢
贈客
南遊赤子永 S賊自 Q也圍城四日投書
聶太保公 V言財 M民貧救死不贍不
得已而至此且乞濟施 o H恭 d余 x
感焉作 L謡 z之亦因以 L世云
辛酉 c五月二十五日官軍敗績上模吉
安指揮王應 i千户陳策永新千户唐
鼎皆死之王素愛士卒且知射變起 q
l百矢矢 M兵散始及 y
p鵠歌
七言古
玉峽濮侯入 P
送同旅
同江
送質夫涂公返沙岡
乙未大水作
木 C朱師
題雲山 D
烏夜啼
十三叔六十
Y日行代夀胡永寧
贈曾梅 _參 h c f壽 Y成 w閩省
贈崔宗伯 f壽 Y成 w南都
追送王内翰 w省
送陳上思州守
贈張方枘教授湖州
出京道中作
N抗陳嘉善相從在告及予 w田復來問
訊有赠
石塘叔如洵陽
解劍行贈屏崖叔
走 R行
樂 f李君 n歌代外父大卿
岣嶁山房歌
題孔雀牡丹 D
宿水芝灘上
别何虞卿 x S翰
柳塘歌
白坡草堂
蕭 w乾談江州陳氏柳堤
四嗟詩别弟也邃夫如南雍其兄送之江
上不能獨 w而作四首
爲德光壽阿舅楊新塘
贈 W兩川年兄移令丹稜
題雪梅軒
即事二首
題東湖代 p江公作
寄牟禾山公
秋暑夜坐
竹園愛筠翁七十
望匡廬
王 _洲六十
避水吟
寄殷虚白
督撫北川陸公螺川捷音歌代贈
王右使君歌
巡撫栢泉胡公捷歌
武功行壽 _克 S
P山歌夀傅翁
雪屏歌贈 w考功
x h史
劉五 S六十代子壻曾于野
書文待 t所畫百 f D歌
松峰歌
自夏幽趨文竹席中聞東廓公詩用韻留
别周慎 C
吊三 x士戰場
采石吊李白
傅山人倭劍歌
張石洲赴武昌通判
R泉歌代弟姪壽劉翁八十
放歌寄殷春 f
鹿 T行
鄧東園七十
庚申十一月廿九日自治殮服用備不虞
夜夢兩臂皆成蟻穴土蒙其外 t蟻出
入穴中不知痛 W X而有悟
辛酉中秋次夕竹湖玉亭于健 y酒松原
别後月色如晝引 d成歌
問月篇
z世
闇 S兄六十
贈亡弟内舅
題真隱 D
九仙 _觀雲歌
鄧壽亭
夢中投 P贈道士
貍奴行
送客
李將軍歌
毅 C叔訓導宣城寄贈
贈族叔兩豫會試
玉笥歌贈吴冰 S
别劉西梅翁
李兩山七十
城頭陳慕古君八十
x天經母蕭孺人七十
念 C _先生文集卷二十
排律
中元朝謁 L景二陵偕同年程松溪
癸巳元旦奉天殿侍班
三月十三日駕幸大 W陪祀孔 R聽 v彜
倫堂
重晤劉孔脩
北泉王君六十
雨中客談衡岳感 x
答同年楊虞坡
壽桃林工部母周氏安人七十
外母王淑人五十
五言絶句
對月
同江别兄廷章醉後漫歌二首
山水四詠
夢中作
夜坐三首
寄 O錦衣四首
夢秋過瀛洲
登天池絶嵿用龍溪見懷韻二首
題南源 C壁
莎 a
六言絶句
醒心
永 S道中宿安溪鄧東園家二首
西樓 f立
洞中
七言絶句
南旺湖
七級 l
T試有感
論 W四首
J之次良知韻意有所疑 s以
解之七首
有感四首
天籟
静坐
寄王 B明
清明日過南 U有懷李伯實
匡南
f壽 Y成送張 y
晴舟
彭石屋山 s成六首
答彭 Z溪送花卉二首
東廓公用石屋公韻見 O次答四首
x彭桂峰送瓜 N
彭方山七十二首
十月九日菊有 A後三日立冬二首
十月黄花 M庭把玩 _顔遂有短
句二首
答友人問訊
舟宿梁潭夢王生有訓爲 b末聯既醒足
以二句
題周應宿母金氏易飮亭
贈周慎 S任 v越
鰲城十八灘
宿黄灘憶七泉
t白芍藥二首
乞竹二首
次三符翁韻四首
洞中石梅
寄題鎮江郡 S書舍
壽竹園壺山翁六十
壽郭梅洲
壽大溪周君月 _六十
A山汝思姪赴官二首
爲 A山价姪書贈坦 C弟
壽龍北山八十
四日至洞見梅
對雪二首
晚坐四首
送朱子二首
送河南教 I
上官澹軒六十
贈九江陳兵憲十二首
重别袁迪并柬 w中丞三首
李忠定公 B d T相自洪移福憩寧化
草倉 R有題潘令 r宜即 R爲祠用
韻寓 t二首
洞中 N芙蓉
悼亡三首
洞中别蕭生四首
有感贈 _鎮峰三首
寄别凌海樓二首
知幾卷二首
答彭石屋
L兩峰師泉梅園三君三舍山中二首
洞中平道二首
偶成
九日如玄潭二首
四樓詩四首
贈表弟李孝子仲
昭君詞十八首
題西湖 D
寄丁安仁聚卿
c國光姪
客 w
晏母孤節二首
梅溪二首
李汝思南昌新居成有贈
悲荆川
葵花
題仙居寺壁圍棋 D
題陳摶睡 D
宿龍 A寺海天秋月堂二首
題雲儲洞夢樓
九月晦日何君洞
天池寺
R虚 w
文殊 _
夜夢藩省爲余建坊題曰白雲深處 f人
遂成二句 X後足之
題青螺寺涵白僧
石峰僧
念 C _先生文集卷二十一
五言律
奉家君命遣入侍感述
寺居柬王 h卿
程舜敷謫居海上問訊二首
懷友
同江送從兄廷章之秦將取道入燕
問官
贈王武庫入京
寄楊實卿
高洲劉述文
將入衡山酬韻 O别李文輿
哭 _生汝奎
哭 _木夫五首并叙
贈 _仲良奉母之令應城
劉生
送從叔遵禹如白河
追徐子直至金山不及
贈大司 R東塘毛公征安南二首
江上作
擕李見月
泛東湖
L奉先宜人過常山重經正值忌日
感 x
l北新 P初聞孤 e寄東窗叔
唐應德避暑郊居 c林子仁 L之不得用
韻寄贈
T御史巡隆 c二首
贈鎮 m守備李將軍
w d
玉山贈詹少 A o舍
同黄洛村宿 _田 r
自石埠夜棹玄潭
别劉良溪
L R天啟
寄同年祝岣嶁二首
f鹿園總戎卧病 R江邀晤天王寺
x得青驄 R奉夀張石磐公
f居
夕泊文江邑中故人追 T至灘市
T同年薛畏 S二首
c邵綸
同年胡前岡母恭人八十壽詩二首
f述
避暑玄潭晤 _鎮 h兄
逢 e
大墓山哭亡弟造夫二首
九日聞 e
南嶽上封寺
祝融絶頂石
穿雲入方 V
别方 V
出方 V道
彭蠡見 e
龍池
晴日江上
移崆峒山 f
東隱
忠節祠前誠 S先生手植 _ h松
c九日石蓮洞
野燒
洞中見月
聞劉龍山入洞
贈何郡公入 P
癸卯十月十四日予生四十矣撫己自悲
而有此吟
O相者
贈彭石屋翁
别廷質弟還白河先廬
寄同年程松溪
庭中鷦鷯來巢感而成詠
李子謁 x
古佛堂
代贈永州王劈泉别駕擢靖州王往 r
自杭判守泗今還 f服惠流兩郡有
z思云
寓天寧寺戚可大兄弟 w省
書永 c寺壁次荆州
展先澗谷府君墓四首
L隱原
遊龍虎山二首
X南令
展先墓
L劉晴川公雲津次白沙韻
贈王西石明府赴召二首
寄 f鹿園
w浚谷自德州赴山西巡撫即韻寄赠
將遊廬山别尹道輿樟墅
遊栗里
東林寺
c日者
c相者
拜靖節墓
自佛手 r入慈雲寺

w浚谷遣袁迪來寓答二首
余徙松原泰和張秋泉代余督治八旬乃
返酬以是詩二首
送李檀坡赴 m陽教 I
聽友人 b宋高郵守晁仲 s事
曾月塘兄返家
誤傳寇至鄰曲 M奔
永市
世光子赴 l試
題江灣北川堂
L族大安
北窗
贈周侍御入京
贈廬陵翁明府入 P
桂大傅 n章二首
雨中陪同年朱刑部謁子陵祠和韻
贈曾子貞應貢入京師
舟中對月
寄友人
送王編修懋中省 P w o a
胡 _史國材見枉
_邦懷太守出 l山書箑索題
覽 R
夜 w
尹道輿會試 Y部
王生新 e l試便赴 Y部
R□氏祠成
暮坐
x易
知 C吟用康節韻
謁濂溪先生祠墓三首
趺坐
老至
中秋憶亡弟
夏幽道中
L李少舫故宅
送女兄夫周龍岡北上三首
暑病思石蓮洞
送饒湖田憲使入京
葛山王思畏七十
壽竹園秀岡兄六十
觀奕
景德鎮觀御器
子陵祠
寄高郵太守劉松宇
劉見川太守誤期晤
送曾文洲赴建寧祭酒
贈黄勿 S赴永明令
龍母黄孺人六十
乞巧
皇厓壇晚
金山寺
念 C _先生文集卷二十二
七言律
初登第
寺中有懷
四月十二日經筵躬展御書 n宴左
順 T
社日
答張子昭 L論
除夕感懷
展先墓
重寄楊 _甫
程舜敷春暮同江宴會遇雨
泰和劉生寫 P龍先 L碑文有贈
屠郡守擢徐州兵備
九日述懷
c _道旋泛舟
贈友人應貢
龍窟道中懷友
贈張 W士
同 O江陰登二 u有作次韻奉贈
毘陵舟中懷唐荆川
曾梅 _參 h自釋逮移閩藩道遇 O詩次
韻酬贈
贈張良夫應天通判
至全椒贈戚南玄
高郵除夕
過彭城哭先大夫
詹府讌集次 S松 V太保韻三首
左順 T捧敕授日本使臣
十月朔奉天殿颁曆
送郭 z討省 P w山西
L陵
十月六日千秋節 n宴
奉贈梁司徒 T官 w金陵
别蔡鸞
任城對雪
西湖 e c寺觀宋理宗皇帝及帝 m閻妃
遗像二首
望 l
入 l
w田
食新
八月十日 f壽聖節感述
中秋酌客
寄永州别駕七泉表叔
秋日玉虚山 S
王 P峰參政聞余 w田有寄倚韻奉答
同年吴雲泉棄官南 w有贈
贈黄洛村會試 Y部
甲辰新春
奉陪 p江先生 L f石屋
蒙 C陳君六十始 e子詩以 R之
冬夜 x書
周冷塘憲副雪中見 L
L p江公用見 O韻
送胡仰 S工部還京
x京 A f稿
曾梅 _赴 F州總憲
挽富田 _汝奎兄弟
太保司 R毛公 w田投贈
寄座主張水南公
壽外父大 W曾符翁 r年七十九二首
衡山 w别王生有訓劉生行甫石頭
山下
湘江懷古
次禾川黄郡公追 T水頭
重别何 x二子 _ h寺
湖上望匡廬次前韻
安 c吊余忠宣公墓
登報恩浮 D懷龍溪
L戚南玄用往年韻
静海寺留别何善山
程松溪司成清明日見 L獅子山
L唐荆川
别荆川
贈心 O X公
贈王龍溪
夜雨玩易
先天
次康節觀物吟
病危效康節 w
病起自警
屠竹墟有 O次答
别寧 h桃生世南求 W記
贈 X w山
赴 p江公 s入安成
西樓雨中寄戚南玄
東廓先生 O B山書屋落成詩次韻
奉贈
c張以敬曾于健夜坐
邃夫弟初入南雍
送尹道輿會試
吴雲泉初遊石蓮洞
壽同年胡前岡六十
壽桃林一愚伯八十
洞中屢辱龍塘兄惠詩次韻奉酬
壽桃林龍塘母孺人八十
洞泉戲吟二首
平陽勘 p江 z事
奉期龍塘惺厓特峰三君重遊石蓮
壽王母金孺人九十
青原山次韻共 w山龍溪
湖上别龍溪
壽桃林一愚伯九十
桃林竹塢翁七十
贈特峰兄令永定
舟過泥塘喜兩峰師泉偕至夜話有作
顔兩江六十夀詩其婿陳兩湖翰林
代索
寄吴九山
p江公赴 E州中丞
午日青原山中共善山晴川東廓明水 T
公燕序
題 W陽 O丞祠
是堂俞憲使枉顧兼惠高文恨不相值寄
以言 x
會荆川 w
考正劉忠愍公 M日
贈黄洛村
贈王存 S貢京師
題瑞金 h銅缽山
石蓮洞留黄洛村
丙午附何善山工部舟泊南康偕劉良溪
王有訓余弟邃夫同遊 _先寺重來何
劉已逝不 X潸然
九仙 _遥壽陳明水公
L練中丞故墅
午日青原山同東廓師泉原山 T君再叠
戊申韻
青原山三叠前韻
青原山中贈答劉五 S郡丞四叠前韻
三月晦日 L胡前岡 L溪新居有贈
節推劉龍山六十夀詩五叠青原韻
重登海天樓有懷王龍溪尹道輿
旅懷六首
聞司 R p江聶公致仕志喜
寄壽松溪少宰六十
壽大宰 _整 C公八十
寄贈青田明府李君株山五十并序
題廖氏草亭廖爲吉陽先令公後
王生 B明共宿洞中有呈次韻
周中符六十
丙辰除夕
丁巳六日洞中作是 r春已 u旬梅萼
未吐
丙辰十一月六日 c莆田洪元脩王生 B
明族叔爾相族弟惟亨至洞别去幾二
年矣慨然有思
丙辰七月十一日作
内弟曾龍陽五十
康磐峰陸北川兩方伯沈陸川 T B白兩
憲使見枉敝廬予自蓮洞追趨不及 x
以是詩
中秋 c陳兩湖蕭雲 V曾龍陽 x S世劉
純甫待月垂虹 r
丁巳秋重至青原有感六叠 f韻二首
壽族叔 P山七十
别江静 S起復如京師
送 w子良起病赴試
送周龍岡赴嘉 d經府
偶閲己丑 x卷記感 x記出函谷 W士 d
余登第事爲詳
寄李 Z洲海州
寄劉 P西太平節推
送劉松宇太守 a郡如京師
寄朱鎮山中丞巡撫山東
夜 c胡 f溪毛世卿叙故有感
張寒泉丈人詩來 M予文山一峰之列 r
以外遊未緣接使既下世其嗣中丞雨
偶以稿聞次韻奉 C并 x夙心二首
蔡白石中丞巡撫河南用韻奉贈兼 x
留别
大博存 S王君自沙 h致仕初 w對飮
有贈
贈泉口果 S姪郡守自嵩明代滇南按察
M冬至表
壽曾石岡六十
送伍敦夫張以敬 f曰忠周崇甫 _庭猗
曾于健劉静之會試
送果 S姪之嵩明
寄祠部曾見 _君
重别曾于健會試便省 P
壽泉口山泉姪六十
P西劉君自太平節推入 R f壽 m擢武
x有贈
寄 R高鼇石擢叙州郡丞
别茶陵火田尹南甫尚御尚期尚程德先
壽先 T君
送戴蓮塘令漳浦
念 C _先生文集卷二十三
七言律
泰和梅岡王陽江自保寧擢 L四川按察
寓 R
同年陶 R溪郡丞赴户部
贈黄文支海州訓導
次答袁東 V
同年陳子器以詩見慰次韻述懷
答益陽夏爲 S年兄
寄同年畢望江
玉峽黄復 C分教廬江因兄懷 w詩以
慰之
述懷寄衡州陳希 S兵憲
同江送别張立 S太守
寄玉山 W憲夏月川年兄
謁孺子祠
贈何白坡擢 i使
酬 f履 C Y部見懷
贈 x烏虞惟明赴大廷尉
蔡可泉憲副視 W X南
柬葉洞 C
病中奉 x劉龍陵 _闇 S兩郡公見枉
靳兩城郡公考績北上
宫直 x c槐邀别同江
郡守曾龍井六十
次韻别柴白 r
内人病愈 x t
李省 C州守 T v越 w以詩述懷次韻
奉答
送上官慕舜并柬聶少保
贈 R R陽憲使擢山東右方伯
孤 e
别崑山王明 S
送李台岡應貢
寄李石麓殿撰
L李 _山中丞
寄永嘉王東谷前令 Q山座主之子
劉少衡令南昌
p江公同郭平川曾前川陳兩湖胡仰 S
T君見枉敝廬别于玄潭有贈
李克 S中丞見 L别於同江有贈
雪中贈洪芳洲見枉
端午督 W王敬所憲使洞中信宿有 O
次韻
漂布架和唐荆川
别李子敬用韻
m架和唐荆川
同朱東源郡守及 T人習 r甫九日登文
昌 w次韻
和答朱兩崖宗伯
贈 R江節推范君 S山 r視陶昌江
壽黄滄溪郡公
邑博李 P竹雍爲予言渠叔祖澹 S L憲
公之行索詩爲壽
贈周受 C中丞
别季弟邃夫判劍州三首
叠韻别高安 r郭山年兄
寄劉唐 r參政
貢受軒鹿洞詩來相訊 m寇初退次韻
奉報
寄胡梅林督府
寄少參 B白 T公
别張月泉郡公
送王瀾溪參軍之清 h
予計偕 c V昌吏部李君石岡同舟過蒙
p R x x
寄贈 B S張憲使分巡川北
y _張中丞移檄白河閲實先廬增飭祠
宇 x x
洵陽江明府白河李尉奉 _檄飭先廬還
侵地 x x
送明府 _小灣量移
壽同江劉翁八十
王塘南憲使巡下川南有贈
胡栢泉公送 r荔
送楊武東參知赴 I
壬戌除夕
癸亥元日
元夕
贈分守陳見吾赴兩浙總憲
雨中别項思堯
x
闇 x
F x

先大夫傳
念 C _先生文集卷二十四
附刻
明故 n M士及第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
院修 N經筵 v官贈奉 h大夫光禄寺
少卿 u文恭念 C _先生行狀
明故 n M士及第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
院修 N經筵 v官贈奉 h大夫光禄寺
少卿 u文恭念 C先生
墓志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