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1.系统性,本书回顾和梳理了核科学技术领域科普作品的发展历史,以核科普图书为主,兼顾报纸期刊科普文章,以及科普展览、影视作品等。通过系统检索形成作品清单。将核科普作品划分若干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 2.本书有助于核领域专业人员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学科/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掌握行业发展脉络。3.宣传价值,本书对核科普的研究,反映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历程,可作为核科学技术宣传的材料,有助于引导并培养更多潜在人才进入核领域,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了解核工业发展历程的参考书,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和人文知识水平。
|
內容簡介: |
本书回顾和梳理了核科学技术领域科普作品的发展历史,以核科普图书为主,兼顾报纸和期刊刊发的科普文章、科普展览、影视作品等,通过检索形成了作品清单,将截至2017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核科普作品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对其数量、内容、创作群体、形式及影响等属性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归纳了具有近百年出版历史的我国核科普作品的总体特征,最后以此为据,为今后核科普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本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广大科学传播工作者、科普创作者、科学史学者、科学家及出版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供对核工业发展历程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
關於作者: |
刘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副研究员,科学史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科技史、核工业史研究,已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南亚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6篇,主持中国科协项目、安徽省社科基金等课题5项,著有《没有勋章的功臣--杨承宗传》。
|
目錄:
|
第一章 1912~1948年:核科学的先声
第一节 核科普的发端 002
第二节 原子弹爆炸后的出版热潮 006
第三节 科普期刊中的核科普文章 012
一、《科学画报》 013
二、《科学世界》 015
第四节 1912~1948年核科普图书出版情况分析 017
一、图书来源分布 017
二、图书内容和出版社分布 018
三、创作群体 019
第五节 本章小结 020
第二章 1949~1959年:助力新中国核事业的开启
第一节 为中国的核决策创造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核科普作品 022
第二节 国家决策创建核工业后的核科普高潮 025
一、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 026
二、大力宣讲原子能科学 027
第三节 核科普高潮中的国际因素 032
一、原子能宣传运动中“苏联热”出现的时代背景 032
二、大规模引进核科普图书 033
三、两报刊载的介绍苏联原子能成就和政策的文章 035
四、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览会的举办及其影响 036
第四节 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核科普作品 040
第五节 本章小结 044
第三章 1960~1976年:在核武器研制攻坚中的蛰伏
第一节 核科普创作停滞的时代背景 046
第二节 1961~1966年的核科普图书分析 048
一、代表性作品举隅 049
二、作品特征分析 052
第三节 本章小结 053
第四章 1977~2006年:从打破沉寂到归于平淡
第一节 核电起步阶段核科普图书的复苏(1977~1991年) 055
第二节 《人民日报》刊载的核电文章 065
一、1978~1991年《人民日报》刊载核电文章的整体概况 066
二、对核电文章的分析 068
三、与核电发展进程的联动性举例 071
四、与同一时期《光明日报》的比较 074
第三节 中国核学会与反核浪潮的平息 076
第四节 核科技发展低潮期的核科普作品(1992~2006年) 078
一、传播核科学知识的“传统”核科普图书 079
二、核科普活动 082
三、核科学家传记 084
四、特征分析 090
第五节 本章小结 092
第五章 2007~2017年:聚焦核电与核安全
第一节 核科普重获重视 094
一、《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出台 094
二、核科普图书出版的新局面 098
第二节 福岛核事故后核科普的因应 104
第三节 核科普形式的多样化 108
一、《中国核工业》和《中国核电》刊载的科普文章 109
二、核科普教育基地 112
三、其他形式的科普作品 116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20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一、我国核科普作品的总体特征分析 122
二、对未来核科普工作的建议 123
附录一 核科普图书书目(1923~2017年) 125
附录二 期刊中的核科普文章(1933~2017年) 161
附录三 《人民日报》刊载的核科普文章(1950~2017年) 190
附录四 《光明日报》刊载的核科普文章(1950~2017年) 204
附录五 2000~2015年中国核学会主办的科普活动 218
参考文献 223
后记 230
|
內容試閱:
|
核能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其发展却非一帆风顺。由于核能的开发与放射性密不可分,其首次实际应用更是以破坏力空前的核武器出现,加之历史上发生过几次重大核事故,使“谈核色变”成为一种难以消除的社会心理痼疾,推广核能和其他核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如何有效提升公众对核能的认知和理解,使公众从了解、熟悉核能,到接受、支持核能,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调整中,核电始终被寄予厚望。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不含港澳台)运行核电机组共49台,装机容量为5102万千瓦,在建机组规模位居世界首位[1]。按照“十四五”规划,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这意味着我国核电“十三五”的实际在运规模距离目标还有2000万千瓦的差距,“十四五”期间核电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我国核电发展的进一步增速,通过广泛深入的核科普工作,使公众客观、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核能,进而接受、支持、拥护国家的核电政策,业已成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在法律层面对“开展核安全宣传活动、普及核安全知识”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有效推进核科普工作已开展了较为广泛的讨论,如宋培峰等指出我国目前的核科普工作存在缺乏统筹规划、内容和形式陈旧、缺乏活力、难以吸引公众主动接受等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若干建议[2]。秦风撰写的《走出核科普困局》是《中国核工业》杂志2013年7月的卷首语,该文用具体的数字将核事故与交通事故进行比较,说明我国的核工业是安全的,但民众却存在“心理障碍”。作者在文中给出了解决核科普困局的具体举措,可谓直指要害[3]。耿庆云回顾和梳理了中国核学会成立三十年来所做的核科普工作,并对当今核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4]。肖新建等在立足国内公众的核电认知和社会接受度调研分析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我国公众个体核电接受度影响因素、群体接受度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其中围绕优化核电科普宣传方式、打消公众疑虑进行了专门讨论[5]。很明显,现有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当前核科普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从历史角度切入的研究工作尚不多见。实际上,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核工业创建初期就曾出现过核科普的热潮,之后核科普便一直与核工业的发展相伴同行。然而,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核科普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平均有近60%的受访者不知道或没听说过核能利用[6]。较之美国、法国、日本等老牌核电强国,我国民众对核电的认知尚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明显滞后于我国核电的发展形势。读者朋友不禁会问:历史上的核科普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有哪些经典的核科普作品?不同历史阶段有哪些特征?与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联动性?核科普的整体效果为何不佳?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我国的核科普发展历史进行系统考察。
学术界现有相关研究论著主要分为如下三方面内容。
(1)关于科普史的研究
同开展科普工作一样,科普研究涉及的领域较为多元,几乎涵盖了科普工作的所有方面。基于历史学研究方法的科普史研究是科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部分学者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就已经开展了科普史研究工作,根据研究对象可划分为科普史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科普史宏观研究侧重于系统考察科普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科普形式、代表性作品及其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王伦信等著的《中国近代民众科普史》从科普教育场馆与技术、科技期刊与科技传播、科普读物三个角度对中国近代的科普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对1840~1949年一百多年的中国科普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7]。刘新芳在其博士论文《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中,将当代中国科普史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6年的开创与探索阶段、1977~1994年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95~2001年的反思探索阶段和2002~2010年的创新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普工作指导思想、科普工作形式、代表性科普作品进行了梳理,最后给出了推动科普工作发展的建议与举措[8]。
科普史微观研究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科普形式研究、科普思想研究和科普政策研究等。研究对象包括图书、期刊、影视作品、展览等,主要分析角度为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形式特点、语境特征、影响因素等。如李嘉南的《〈科学画报〉的科普研究(1933—1937)》[9]、吕韶伟的《关于我国科普图书出路的思考》[10]、曹乐艳的《我国科普政策问题研究》[11]等分别选取期刊、图书和科普政策进行了专门研究。
前人关于科普史的研究为本书在时段划分、考察核科普作品的视角方面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参考。
(2)关于学科科普史的研究
随着科普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科科普史也逐渐受到重视。2017年前后,中国科普研究所启动了“学科科普作品历史研究”系列课题,目前已完成的有物理、化学、天文学、中医、核科学、环境科学和气象学等学科科普作品史的研究。在该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涌现了一批学术成果。如唐颖捷在全面调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发行的物理科普图书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对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演变和呈现形式演变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应不断更新观念、扩大选题范围、呈现形式多元化的发展建议[12]。何晨宏等考察了1868~2016年间中国大陆中文化学科普图书的总体情况、数量变化与内容特征[13]。邵鹏在《1950—1977年中国化学科普图书与社会背景的关系》一文中以《全国总书目》收录的110部化学科普图书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时期影响化学科普图书的因素和《十万个为什么》这一极具代表性的科普巨著,得出了政治因素是影响这一时期化学科普图书创作的重要因素[14]。余恒等在《中国天文科普图书回顾1840—1949年》一文中对近代中国天文学科普图书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首先将这一较久时间跨度划分为晚清的启蒙时期和民国的探索时期,继而从图书内容、创作者、出版单位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受民国时期社会环境和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所限,天文科普图书没能发挥出开启民智等应有的作用,但也为后续发展天文科普提供了人才[15],等等。
通过对上述各有侧重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学科科普史的研究工作已经全面铺开,而且研究者多具有科技史专业背景,这表明学科科普史正在成为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新方向。
(3)关于核科普史的研究
王洪鹏在其硕士论文《20世纪40年代原子弹爆炸在中国产生的震荡》中考察了1945年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国内出版界和报界、研究机构和大学、各党派的反响,其中第一部分讨论了国内出版界形成的原子图书热潮[16]。聂文婷在《宣传工作与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启》一文中梳理了我国核工业从决策到创办全过程的核科普工作,从破除原子弹迷信、坚定干部信心、激励核科技人才等方面,阐释了宣传工作对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促进作用[17]。王勇忠回溯了1955年原子能宣传运动的决策过程,重点讨论了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原子能教育等运动中的几项重要活动[18]。德国纽伦堡大学中国研究所的M.Matten以《科学普及通讯》《科学画报》等几个重要科普期刊为中心,论述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向大众宣传和传播核武器辐射防护知识的动因和过程,以及对中国科技政策带来的影响[19]。整体而言,现有核科普史的研究主要聚焦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核工业初创时期的原子能宣传热潮及其影响作用,尚未有学者对我国核科普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
核科普工作体系包括与核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相关的组织机构、制度措施、人员队伍、科普作品,以及与核科普相关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其中核科普作品的创作、出版和发行是核科普事业中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讲,科普图书作为一种典型的科普形式和载体,无疑是科普作品的核心。相较文章、展览、纪录片等其他科普作品,科普图书对知识的承载量大,语言严谨规范,具有流传久、领域广、影响大等诸多特点。因此,考察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科普史,科普图书自然是开展研究的一项主要抓手。核科普也不例外,但又有其特殊之处。首先,相对于物理、化学、天文、医学等其他动辄出版有成千上万种科普图书的学科来说,核科学因其准入门槛较高、历史上曾长期有保密要求等特点,使得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核科普图书仅有六百余种。如若仅仅以核科普图书为研究对象,从体量上来说恐怕难以支撑起一部学术专著。其次,无论是历史上的“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览会”和中国核学会举办的核技术展览会,还是当下全国星罗棋布的核科普教育基地,核展览都在核科普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再次,由于核电的建设与民众息息相关,权威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后简称“两报”),一些重要的刊物杂志如《中国核工业》等,在不同历史时期也都发布和刊登了大量宣讲核电政策和介绍核科学知识的文章,同样值得关注。
基于上述三点,本书选取截至2017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核科普图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科普期刊、两报刊载的核科普文章,核展览,以及近年来热门的网络、自媒体等科普新形式,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核科普作品的数量、内容、创作群体、形式及影响等属性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归纳了其历史特征。以此为基础,尝试总结了近70年间我国核科普工作的经验得失,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核科普工作提供借鉴。
本书内容基于笔者承担的中国科普研究所的“核科学技术领域科普作品历史研究”(2018LYE020204-zz01)项目,依据收集整理到的作品数量(见图1),结合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核能政策变化,将核科普作品史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1912~1948年:核科学的先声;1949~1959年:助力新中国核事业的开启;1960~1976年:在核武器研制攻坚中的蛰伏;1977~2006年:从打破沉寂到归于平淡;2007~2017年:聚焦核电与核安全。对上述五个不同阶段中核科普作品的数量、内容、创作群体、形式及影响等属性进行描述和分析,最后归纳了我国核科普作品近百年来出版历史的总体特征,并以此为据,为今后核科普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书后还附有通过《大成故纸堆》《全国总书目》、国家图书馆文津数据库、超星图书、《民国时期报刊文献目录》、《人民日报》数据库、《光明日报》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检索系统搜集、筛选、整理出的核科普作品清单,供未来的研究者参考。
笔者的本业是中国科技史研究,虽然近年来通过对核工业史若干专题的研究,得以大致梳理了中国核科学的发展脉络,但限于笔者在科普理论与科学传播方面的水平及撰写时间,书中不妥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祈请读者朋友谅之。
著者
2022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