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80.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80.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经济外交领域研究的著作,收入“公共外交译丛”,该丛书是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策划的、力争扎根上海、面向世界、发挥公共外交独特作用的译丛。本书作者们从不同领域探讨了特定国家或国家集团实施的经济外交的各个方面,解释了国家如何在21世纪处理对外经济关系,其中包括如何在国内作出决定、如何在国际上进行谈判以及这些过程如何相互作用。 随着世界格局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外交的方式和策略也出现了新的趋势。本书强调了在新形势下,新兴国家和区域集团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关键,是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
內容簡介: |
本书沿袭之前版本的经济外交这个主题,回顾了经济外交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分析工具箱,并解释了政府如何组织这个过程。本书反思了金融危机及其应对措施对经济外交产生的持续影响,以反映过去五年可观察到的大趋势。第四版不仅涉及国际谈判:七国集团/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峰会、特惠贸易协定、金融外交、气候变化和国际投资,关注美国、欧盟等传统大国或国家集团,还专列章节探讨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以及像新西兰这样的小型发达经济体和贫穷的发展中国家。
|
關於作者: |
尼古拉斯·贝恩,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贸易政策部门的研究员。从1961年到1996年,他是英国外交部的成员,曾担任驻加拿大高级专员、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经济司司长以及英国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代表,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1999年,他与斯蒂芬·伍尔科克共同创立了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外交硕士课程。
斯蒂芬·伍尔科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系的高级讲师。自1999年以来,他一直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贸易政策部门的负责人和课程协调员,负责经济外交硕士课程。他曾担任伦敦查塔姆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1979-1983年和1989-1993年);哈佛大学保罗-亨利·斯巴克研究员 (1984-1985年);英国工业联合会国际事务副主任(1986-1989 年)。
|
目錄:
|
目.录
本书作者简介/1 第四版前言/1 缩略语/1
第一章. 什么是经济外交?/ 1 尼古拉斯·贝恩、斯蒂芬·伍尔科克
第二章. 新经济外交中的挑战与回应/ 19 尼古拉斯·贝恩
第三章. 影响经济外交的因素:一个分析工具箱/ 49 斯蒂芬·伍尔科克
第四章. 各国政府如何在实践中开展经济外交/ 75 尼古拉斯·贝恩
第五章. 经济外交中的非政府组织/ 105 邓肯·格林和塞琳·沙维利亚特
第六章. 服务私营部门:印度的经济外交/ 135 基尚·S. 拉纳
第七章. 美国与俄罗斯贸易关系中政治的延续性和变化/ 156 克雷格·范格拉斯特克
第八章. 构想中国的经济外交:财富与权力的转化/ 175 张晓通
第九章. 巴西经济外交:农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谈判/ 189 布拉兹·巴拉库伊
第十章. 欧盟经济外交/ 213 斯蒂芬·伍尔科克
第十一章.经济外交与小型发达经济体:以新西兰为例/ 232
范吉利斯·维塔利斯
第十二章.全球贸易体系中小国和穷国的经济外交/ 258
特迪·索布拉马尼恩
第十三章.七国集团与八国集团峰会给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启示/ 273
尼古拉斯·贝恩
第十四章.协商特惠贸易协定:动机和影响/ 297
肯·海登
第十五章.国际金融外交与危机/ 320
斯蒂芬·皮克福德
第十六章.气候变化谈判:将外交推向极限/ 342
乔安娜·德普莱奇
第十七章.国际投资谈判:多层面经济外交案例/ 369
斯蒂芬·伍尔科克
第十八章.经济外交的未来/ 387
尼古拉斯·贝恩和斯蒂芬·伍尔科克
|
內容試閱:
|
总 序
人文交流一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了我国公共外交的新目标,即“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党的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公共外交”这一术语起源于1965 年的美国,各国对它的界定大同小异。综合国内外的不同表述,我曾将公共外交定义为:政府和公众(包括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和个人等)从各自角度,向外国公众(也包括公职人员)表达本国国情,说明本国政策,回答关于本国的问题,同时了解对方观点的国际交流活动。公共外交的目的是增进外国公众对本国的了解,改善对本国的民意,形成更为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进而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1 外国把中国的公众作为公共外交的对象,我特别强调了中国的公众也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承担者,中国文化的家国观赋予了中国公众这种使命感。
西方国家的公共外交和我国的公共外交的一项重要区别,是他们在公共外交活动中,在巧妙宣扬本国的体制和文化时会贬低别国的文化和粗暴干涉别国的内政,甚至挑拨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研究西方公共外交理论时一个不可忽视的着眼点。
政府外交是外交战线的主渠道,公共外交则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公共外交因其多元性、广泛性、丰富性和灵活性,在影响外国民意方面显得更有成效。如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通过公共外交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强和促进公共外交要以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和对外战略为根本,以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为宗旨。
如何做好公共外交是一门严肃的学问和生动的实践,我们需要用心跨越文化藩篱,需要表达方式的国际化和艺术性,也就是要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用国际社会能够理解的方式,真实地对外表达自己。与此同时,还应做到在世界舆论战中熟悉西方媒体的游戏规则,加强国际交往中的话语力。这一切的前提是能真正做到知彼知己,能深入了解国外的社情民情,尤其是要能洞悉欧美世界的公共外交实践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但非常遗憾的是,我国对海外公共外交著述的翻译和研究存在较大的不足,除了日本北野充主编的《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和英国詹姆斯·帕门特(James Pamment )的《21 世纪公共外交:政策和事件的比较研究》等之外,我们鲜少能够读到用中文译介的域外公共外交著作。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欣喜地看到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开始有计划、系统性地遴选、翻译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图书,试图多维度、多层面地展示国外公共外交的最新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公共外交新阶段,但相比于政府外交,我国的公共外交尚处在起步阶段。而西方国家的公共外交研究起步较早,理论思考相对比较成熟。翻译引进国外经典和前沿的研究著述可为我国蓬勃发展的公共外交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我相信,“公共外交译丛”的出版,对于理论界和外交界拓展理论和战略思维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2022 年4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