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編輯推薦: |
萨提亚治疗模式入门书——
10余年的萨提亚模式研究与应用,掌管情绪、改善沟通方式、弥合心理创伤、提高个人自尊。萨提亚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被爱,改变是可能的。
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生活中忙忙碌碌,有时候忽略了自己,失去了目标
怀揣“受害者”心理,总是觉得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
成年后的子女,牵涉进父母的争端中
无法面对过往伤痛,怎么也走不出失去的阴影
在与周围人的比较中内耗自己
将工作的情绪带回家里……
看见冰山底层的自己,与真实的内在相联结——
每个人都是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其他人只能看到水面上一小部分,真正的自我隐藏在巨大冰山中的底层。回顾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处理你与过去、周围人以及自己的内在体验之间的关系,让你的内心更和谐。
接纳自己的脆弱,放下对完美的渴求,才能拥抱真实、完整的自己!
做自己够好的陪伴者——
周围人也许不理解你,也许无法及时安慰你,但你可以接纳自己的情绪,觉察藏在情绪背后的真实心理,发现未被满足的期待,化解心中未被触及的伤痛,解开人际交往、家庭情感中的心结,做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给自己足够好的呵护与陪伴。
|
內容簡介: |
一路目标明确、顺风顺水的人突然找不到自己是谁;总是想证明自己足够好,却陷入与旁人的比较中;不懂表达的父母,带来了亲子沟通中的遗憾;无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只能束缚自己、疏远他人;一时的生气愤怒,背后是未被满足的期待……
讨好、自责、怨恨、自卑、丧失、无价值感……作者用自己、朋友及来访者一个个温暖的成长故事,呈现出一段段真实的心灵成长历程,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成长地图”。在萨提亚模式中拥抱独特的自己,找回爱与勇气,唤起心灵的成长启发。
遇见自己,遇见萨提亚,跟随作者和故事主人公们走入自我探寻的领域,重新看待那些对自己影响至深的经历,对事业、家庭、婚姻、健康以及个人成长有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感悟,重获并掌握生命的意义,成就身心一致的自己。
|
關於作者: |
王俊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法学、心理学双硕士。
2010年以来一直学习心理学流派萨提亚模式,先后师从约翰·贝曼、玛莉亚·葛茉莉、沈明莹、安娜·玛丽·罗、林文采、卡洛琳·内斯比特等国际导师。致力于萨提亚模式在个人成长、家庭情感与沟通、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咨询和治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嘉宾,第二届全国婚姻家庭论坛讲师,为多所学校、多家企业举办心理学讲座和工作坊。
《婚姻与家庭》杂志专栏作者,著有《那一刻,我看见了自己:萨提亚模式心灵成长手记》《你把什么带入了亲密关系——运用萨提亚模式探索内在冰山》等。
|
目錄:
|
章 与美好的自己相遇
我是谁?
找到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
我是值得的
无须证明给谁看
呈现你的独一无二
生病了,也可以是绽放的
听树讲生命的故事
解读:萨提亚模式如何理解“我是谁”
第二章 回看原生家庭
父母已尽其所能
是“不会”而不是“不愿”
找回记忆,找回爱
你还要紧抓不放多久?
读懂父母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拯救不了的父母情感
不再当“受害者”
解读:萨提亚模式如何看待原生家庭的影响
第三章 那些曾经的伤痛与成长
丑小鸭何其多
重新叙述童年的故事
有些伤不是“被剩”引起的
离婚教会你的那些事
安心道别
人生可以和父母不一样
每一次丧失都是成长的契机
解读:萨提亚模式如何看待和处理过往伤痛事件的影响
第四章 为自己负责
角色是件身上衣
选择而不是牺牲
情绪的潮涨潮落
幸福,而不是比别人幸福
人比观点更重要
那些无处安放的期待
放下完美,拥抱真实、完整的自己
解读:萨提亚模式如何看待“为自己负责”
第五章 建立和谐润泽的关系
先让自己发光
关系中的因与果
让父母做他们自己
稳定自己,陪伴父母
多一分好奇,少一些评判——当情感遭遇危机
差异而不是对错——夫妻篇
少年也识愁滋味
忠于孩子的现实
面对指责,先稳定自己
解读:关系的和谐从自我和谐开始
第六章 改变永远是可能的
在人生的底色上作画
为自己的改变负责
带上自己去面对
做自己够好的陪伴者
解读:萨提亚模式如何看待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
|
內容試閱:
|
我是谁?
我是谁?是自始至终、与生俱来的生命能量的独特显现,本质上纯洁而美好。
几天前,我听到消息说,陆欣两年前就辞职在家了。一时间,震惊、疑惑、遗憾、感叹……相互交织在一起,萦绕在我的心头。
陆欣是我曾经给自己树立的一个“榜样”,我无法理解她的做法。于是,我很快拨通了她的电话,直奔我想要的主题:为什么?
她一如既往,没有丝毫敷衍我的意思:“我体验到了一种深层的痛苦,感觉自己整天像一台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转……我问自己,难道一辈子都要这样吗?然后,一系列的问题就来了:‘我是谁?我到底想要什么?’答案居然是我——不——知——道!这太让人悲哀了!如果说上半辈子稀里糊涂的(当时还以为自己特别清楚呢),那么下半辈子不能也搭进去。于是,我决定给自己按下暂停键,去寻找我自己。”
我和陆欣是在大学里认识的,说起来交往不算多。她和我要好的朋友是高中的同班好友,是我们学校法律系的高才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俩属于不说则已,一说就能推心置腹的朋友。我佩服的就是她对自己的人生有非常清晰的规划。
比如,她有很多不容置疑的“理论”:大学是谈恋爱的好季节,大学里错过恋爱,就像花儿错过春天;本科毕业工作尚可的话,读研就显得多余,在工作中能学到比书本上更多的东西;刚刚参加工作,你再努力、再能干,也是小丫头片子一个,难得重用,还不如利用这段时间结婚生子,把生活安排得好好的,将来孩子长大了,你也成熟稳重了,有了工作的经验,人还比较年轻,机会自然就是你的……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大学时和中文系一个男生谈恋爱,在校园里出双入对;一毕业就结婚,很快就有了孩子。当我们很多人还是单身,为找对象百转愁肠的时候,她已经一针一线、一茶一饭地埋头于生活,俨然是一个成熟的小妇人了。
在她辞职之前,她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她本人也从一家城市晚报的宣传干事做起,40岁刚过就被任命为省报业集团法务部的总监。
这不就是她当初想要的幸福和成功吗?我一直都不由自主地把陆欣当成榜样,把她的时间点当成标准版的“人生成长计划表”。
可是,她辞职了,说她不知道她是谁了!
曾经那般清晰的规划开始变得不清晰,早已规划好的生活轨迹在这里戛然而止。她意识到,自己之前头脑太清晰,太按逻辑办事,忽略了内心更本质的东西。
目前,她正在读书,旅游,练习瑜伽,也参加一些工作坊、心灵成长的课程等。至于将来的打算,她说还没想好,也许会做和教育有关的事情,比如,成立一个青少年成长培训中心。说完,她自己笑了:“这一切完全不在这辈子的计划范围之内。”
那么,我是谁呢?
在学习和运用萨提亚模式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在不同程度上触碰到了这个议题,一点一点地理解并体验到了我是谁。
记忆深刻的是在国际知名萨提亚导师约翰·贝曼博士的一次专业课上,贝曼老师讲萨提亚模式的冰山隐喻:一个人就像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冰山体,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之上很小的一部分,暗藏在海平面之下更大的山体才是我们真实而丰富的内在,从上到下或者说从外到里,依次包括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想法、信念、期待、渴望和底层的“自己:我是”(self: I am)。
对于“自己”,进一步的解释是生命力、精神、灵魂、核心、本质(life force, spirit, soul, core, essence),这是所有人都相同的部分,是我们的生命力和生命能量。
那之前,我已经不止一次学习过冰山理论,但这一次贝曼老师从冰山的底层“自己”讲起,他将“自己”奇妙地比喻为“发光体”,而把底层之上的其他部分比喻成天空中偶尔出现的乌云、雾霾、污染等,也许它们会暂时把光线挡住,但无法阻挡这个发光体的光芒!即使阴雨连绵,风雨之后依然有美丽的阳光!
看着助教在冰山底层画的那个闪闪发光的图案,我一下子有一种醍醐灌顶、浑身通透的感觉,一个温暖的、金灿灿的太阳在心中冉冉升起,我内心变得无比温暖、踏实、有力量!
原来,这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自己;原来,她如此美丽!一瞬间,兴奋、激动等各种情感夹杂在一起,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我真想告诉所有认识甚至不认识的人:原来,我的“自己”这样美好,每个人都有一个如此美好的自己!
我理解并体验到了我是谁。
随着学习和体验的不断深入,我听到更多贴切的比喻,比如说“自己”像钻石,一颗有着无数个侧面的钻石,尽管有一些甚至很多的侧面在某些时候会被尘土所覆盖,但是拂去表面的尘土,它依然晶莹剔透、熠熠闪光!
慢慢地,我也有了我的比喻:像河流,不管是细流还是巨浪,不管是巉岩前阻还是一泻千里,都会勇往直前、奔腾不息;像树木,走过风雨,走过春秋,有过枝繁叶茂,有过庄严灿烂,不屈不挠,坚强挺立;像水,大有江河湖泊,小有杯瓶坛罐,装在不同的容器里,呈现不同的形态,都是一样的水。上善若水。
我是谁?不是外在的呈现,不是一时的悲欢,是自始至终、与生俱来的那股生命的能量,是生命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的中心、生命的家园。
我是谁?头脑的了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联结、体验到这份宇宙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能量,并能在需要的时候回到这个生命的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