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展示不同华语地区文艺创作的复杂面貌
★涉及文艺现象和作品品类丰富多元
★文章具有深入研究讨论的价值
|
內容簡介: |
《影像的谜题》是一本文艺评论集,主要聚焦在新世纪以来的当代中国文学与华语电影上。通过对各种文艺现象、当代作家作品和前沿的影视作品的解读,本书试图对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与文艺状况进行文化地形图的勾勒和基本情况的描绘。全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当代文学的多元格局”和“华语影视的众声喧哗”,对应的是文学与影视两大板块的内容。全书涉及的内容范围较为广泛,将文艺现象分析与作品阐释相结合,行文流畅,论述清晰,兼具理论性和可读性。
|
關於作者: |
汪荣
文学博士,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当代文艺批评、多民族比较诗学和华语影视文化。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表论文30余篇。
|
目錄:
|
目录
主旋律与国家影像
类型化叙事、跨地生产与青年消费
——主旋律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
影像赋形与国族想象
——近期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和认同建构 /15
英雄想象、叙事探索与工业美学——新主流电影的创作新变和产业动向 /33
从《大江大河》看献礼剧的转型与新变 /45
《人民的名义》;反腐题材电视剧的复归与重构/53
《十送红军》: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创新/61
流行文化的症候群
“黄金时代”的影视生产当下——中国影视文化的症候式分析 /71
全球流行文化的本土复制——《小时代》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控候 / 84
甜宠剧的类型创新与产业转型/98
职场剧的叙事症候与创作可能/109
互联网时代类型电视剧生产的嬗变
——以《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为例 /118
跨文化流动、爱情乌托邦与东亚都市生活
——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中心 / 127
华语圈的多地视野
家国政治与身体修辞
——《色·戒》的性别文化研究 /143
美与罪的纠葛:《夕雾花园》的叙事伦理与亚洲想象 /155
缠绕的历史与弥合的叙事——《止杀令》中的历史再现及其叙事困境 / 167
《天涯热土》:巨变时代的南方之歌 /180
制度与产业
电视剧生产不能唯市场是从 /187
网络文艺生态治理让个体创作更自律 /190
影视业可助力打造“文化海南”/193
用电影传播海南之美/197
综艺带火琼岛慢生活 /199
后记 /202
|
內容試閱:
|
[序]
韩少功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其实“实”总是因人而异。哪怕同看一片风景,与成人大不一样的,是婴孩只能看到一堆杂乱色块,无从辨识和表述草、木、山、水、云、天等事物;与专家也大不一样的,是一般成人大概很难辨识和表述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社会学、营养学等内容。说他们看过一片共同的风景,差不多是笑话。
由此可见,任何看,任何解读,都无不受制于认知主体既有的知识积累,不过是有关智能训练分别塑造甚至创造出来的对文学的解读也大体如此。
海南地处中国文化现场的后排座和末档端。但最近数年来.这里逐渐聚集了一批中青年文学批评家,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勤奋积学,忠直立言,收获了一批可观的解读成果,在这里形成一套从书,值得高兴和祝贺!
批评是创作的再生产,是实现文学价值链的下半场,不仅构成了对创作的诱导和监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训练了主流受众的阅读眼光,在读什么、怎么读这些关键环节,制约着文学效益的得失增减。从某种意义上说,好读者是好作家滋养出来的,好作家也是好读者倒逼出来的,而批评家最应该成为引路的好读者至少在19 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前期,我们见证过俄国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双峰并立,互相激发,互相推动,互相放大,作为社会风气和历史形态的变革最前沿,最终成就了一个文学的高光时刻一依该国某些人士后来的说法,他们那时的哲学、法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相形之下都不免稍逊风骚,差不多只是人文启蒙的配角与助攻。
那是一个奇迹,却也是可能。那时俄国的优秀批评家们,包括不少专职的和偶尔串场的,虽也有历史的局限,但他们其上接天一-充分汲收人类文明的全部知识成果,其下着地一-深切体察人民大众的各种生活实感和心灵脉跳,因此能给自己的书写注入活血,注入中坚担当和创造性,爆发出改变世道人心的磅磺力量。
那时的光荣与梦想,或许能再现于来日,再现于文学千变万化但仍然生生不息的 21 世纪。愿作家与批评家都为此砥砺前行。
2020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