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50万 粉丝信赖的涵涵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结合专业知识分享可靠实用的育儿经验。
3大主题,8个模块,44个具体问题!
教养孩子的问题,涵涵妈都有办法解决!
①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底气
②行为习惯:习惯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关键
③幼小衔接:家庭教育让孩子提前适应系统教育
|
內容簡介: |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3-7岁是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也是其成长的奠基阶段,孩子的性格、智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将在这时逐步成型。短短5年,对孩子未来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书从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性格习惯对孩子行为发展的影响、接受系统性教育的小学前3年对孩子学习模式的影响3个方面,探讨父母如何陪孩子走过这关键的5年。
|
關於作者: |
涵涵妈
一个懂得孩子心理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育儿作家,一个懂得妈妈困惑的妈妈,著有《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50万 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涵涵妈聊绘本”创始人,陪孩子读了10年绘本,一切育儿知识均来自专业所学和生活实践。
|
目錄:
|
第一章 好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当心,你的焦虑正在让孩子变得更糟
妈妈的焦虑是孩子的阻力 / 003
是不是一位好母亲,与学历和地位无关 / 008
家长会“偷懒”,孩子更独立 / 012
愤怒妈妈的情绪管理 / 016
别让你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杀伤力大到你难以想象 / 020
父母总是对的,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 024
孩子的童年不能缺少仪式感 / 028
有个玩伴,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 033
七八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微妙关系 / 036
为什么你越说不要,孩子越偏偏要
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执拗敏感期” / 040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正向语言沟通 / 047
懂得倾听才能抓住重点 / 052
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 057
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
你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吗 / 061
玩手机上瘾,真的跟孩子的意志力没关系 / 065
孩子玻璃心?或许是你误解了 / 069
无论穷养富养,没有教养都是白养 / 077
孩子总是输不起怎么办 / 081
孩子可以自夸,但别变成炫耀 / 088
第二章 习惯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自我肯定是培养好习惯的前提 / 095
年纪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 / 102
自信也是一种好习惯 / 106
习惯的养成要从建立“微习惯”开始 / 112
指望孩子自觉,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 116
发挥爸爸的作用,让孩子学会独立 / 126
用脑习惯也分好坏 / 130
细心不是念叨出来的 / 134
专注力是保护出来的 / 141
让孩子至少爱上一项运动 / 151
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想学好英语,要坚持做这 3 件事 / 154
数学思维,在游戏中就能轻松提升 / 172
逻辑思维训练,就藏在生活小细节里 / 179
聊天让孩子更聪明 / 184
边玩游戏边识字,孩子乐在其中 / 188
第三章 “双减”时代,小学前三年很重要
做好准备,陪孩子顺利走过小学的前三年
小学前三年最重要的 8 件事 / 195
小学前三年的重点是培养习惯 / 201
陪孩子写作业有技巧 / 204
大语文时代,不要忽视了孩子的语文思维
不要错过语文启蒙关键期 / 211
复述故事就是锻炼思维 / 217
为什么孩子上小学后不喜欢阅读了 / 221
阅读方法不对,读再多书都没用 / 227
摘抄好词好句有用吗 / 233
好的名人传记,胜过 100 个好老师 / 238
千万要注意,不要被小学的高分迷惑 / 244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好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当心,你的焦虑正在让孩子变得更糟
妈妈的焦虑是孩子的阻力
下面这些情景,相信你一定很熟悉:
我家孩子特别爱吃糖,她会不会有龋齿啊?
我儿子不爱写作业,爱看动画片、打游戏,这可怎么办啊?他的人生还有前途吗?
咦,你看别人家的小孩都会爬了,会说话了,我家宝宝咋还不会呢?
妈妈每日为孩子的各种事情焦虑、担心,孩子则在妈妈的担忧和焦虑中成长。
下面我们就按焦虑妈妈的类型来分析,看看妈妈的焦虑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可怕的影响。
01 严重洁癖 “照顾狂”
这种过度担心式的焦虑如同诅咒,它会让孩子变得身心脆弱。
我一个朋友上大学时不怎么爱收拾宿舍,可有了孩子之后,你一进她的家门,绝对会闻到浓浓的消毒剂的味道。她甚至会一边跟我聊天,一边不停地从孩子手里抢过玩具,用蘸了酒精的抹布擦拭。
陪她一起做饭,打开她家的冰箱,有机食品琳琅满目,还有进口的脱脂奶酪、核桃油、浓缩果汁等。做辅食的工具更是一应俱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淘不来的。除此之外,她还让朋友从全国各地代购来各种营养素补充剂,恨不得把全世界最有营养的东西都塞进孩子嘴里。
这就是典型的过度担心式焦虑。做妈妈的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都拿来给孩子,却又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整天在“我是不是个好母亲”的问题上纠结。
这种妈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如果一个妈妈整天想的是“你不要生病”“你不要不听话”“你不要……”,就会完全觉察不到孩子真实的感受,因为她被担心和焦虑的情绪缠绕,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为孩子扫除阻碍的目标上,而孩子是要追求跟父母的感受连接的,于是,孩子很容易便会创造出妈妈担心的那个结果,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妈妈的照料,才会感受到妈妈的爱。
这就是为何你担心的越多,担心的事情越容易变成真的。
而且因为过度保护,再加上妈妈焦虑情绪的传染,孩子容易得“脆弱儿童综合征”。家长的焦虑会使孩子的免疫力和耐受力下降,从而影响身心发展,让孩子变成一个身体和心理都脆弱的人。
02 苛求完美,着眼于孩子的缺点
这种焦虑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或特别叛逆。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海文颖曾说:“父母没有接纳力,孩子没有幸福力。”换句话说,父母拥有接纳力,才能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因为孩子被心中最重要的人接纳,才能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觉得自己足够好,这样才有充足的空间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去获取人生的幸福。
经常遇到一些咨询者——大多是妈妈,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总是不停地强调孩子的缺点,甚至会不自觉地将缺点放大数倍。从她们的讲述中,我看到的是过度焦虑的妈妈和疲惫无力的孩子。
这些妈妈对孩子的优秀视而不见,觉得是理所当然,却用高倍数的放大镜去放大孩子有待成长的特点。而且她们总喜欢用世俗的标准,比如听话、外向、成绩优秀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并由此觉得达不到自己要求的孩子问题多多,不够优秀。结果,一部分孩子在力求完美的爸爸妈妈的指责中不断地接收负面的信息,渐渐把自己定格在不良的程序中:“我是不行的,我是不好的。”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变得过分叛逆:“我就是不想成为你说的那个样子!”把自己身上不好的一面变得更加不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人生之路,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外向的人难道就比内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爸爸妈妈们的这种焦虑来源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孩子无尽的爱,本来出发点是好的,却因过度而产生了攻击性,让孩子只能感受到压力,感受不到爱。
所以,请试着接纳你的孩子,学会共情,学会倾听,学会赞扬孩子的优点,弱化孩子的缺点。这样,你会变得更加快乐,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幸福。
03 望子成龙心切
这种焦虑会让孩子压力倍增,甚至厌学、抑郁。
有一种妈妈,怀孕时天天听莫扎特、贝多芬,孩子出生后,小小年纪就让他背古诗,再后来还要报各种特长班,以多才多艺为目标,逼迫孩子学习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生怕孩子少了哪项技能就会比不上别人。
其实,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多学一些东西没错,但前提应该是孩子感兴趣,否则你越逼迫,他就越厌恶学习,越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却真的在起跑线就输了!
尤其要说的一点是,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逼着他去弥补自己当初的遗憾。孩子不是谁的复制品,也不是谁的工具,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可以引导,却不能强迫。
国外一项心理学研究证实,焦虑型妈妈比一般的妈妈对孩子更严厉,并且很少表扬孩子或与孩子的意见一致。而被焦虑型妈妈抚养的孩子会对疼痛更加敏感,不愿参加有风险性的游戏,更愿意接受弱小角色。焦虑型妈妈也往往会偏向于认为孩子在面对任务时会有焦虑,从而暗示孩子回避任务。
你的焦虑正让你的孩子变得敏感脆弱、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不接纳自己或者叛逆,他们会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请学着放下焦虑,成为心态平和的家长,不要把你美好的期望和无尽的爱,变成对孩子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是不是一位好母亲,与学历和地位无关
经常有一些妈妈来问我:“我的学历不够高,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怎么办啊?”
其实,能否成为一位好母亲,跟学历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曾看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妈妈,在买菜回来走到楼下时,看见两岁大的女儿在窗户边上笑呵呵地向她挥手,结果小家伙爬着爬着就从10楼掉下来了。她拼命地向前跑,奇迹般地徒手接住了坠下楼的孩子,最后孩子安然无恙,可她却因为心脏病发作过世了。
新闻报道播出之后,有短跑运动员曾去试过,却没能跑出与这位妈妈相同的速度,而这个速度至今也未被超越。更有人测算过,接住下坠女童的一瞬间,相当于要承受300千克的重量,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扛起这么重的东西?
这是一位母亲在孩子遭遇危险的瞬间爆发出的常人难以企及的能量。在生与死的时刻,相信做母亲的都愿意为孩子付出生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却不愿为孩子做一点点的改变,比如改掉总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毛病,改掉总是催促孩子的不耐烦。
其实,做一位好母亲,绝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面对什么危险境遇,而是只需在生活里做些小小的改变。
01 总是保持微笑
我曾看过这样一条视频:一位不识字的泰国妈妈教出了一个令人骄傲的毕业于世界名牌大学的女儿。视频中的这位泰国妈妈看起来总是不疾不徐,却浑身洋溢着母爱的光辉。她总是话很少,却不断用眼神和爱鼓励孩子。她慈爱、善良,而且富有智慧。
很多时候,鼓励比惩罚更有效。
很多时候,微笑比唠叨更有感染力。
很多时候,用爱就可以感化你的孩子。
02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这位泰国母亲说,我没有上过学,不知道该怎样教我的女儿,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她从生活中学习。
从耐心地给女儿示范怎样削菠萝,到让女儿自己去菜市场看别人是怎么卖东西的,泰国妈妈虽然没有学富五车,不是才高八斗,却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正是因为从生活中得到了许多经验,于是她也把女儿引荐给生活这个最好的“老师”。
有时候,讲再多的道理,都不如从一次实践中学来的东西更深刻。自己通过实践得来的收获,才是别人拿不走的宝贵财富!
03 懂得放手,但不放任
很多家长都误解了放养的意义。放养的本意是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开了,孩子也能很好地生活。然而放养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不管,看着他去撞得头破血流,因为过多的挫折会让孩子变成“习得性无助”,遇事畏缩不前。
泰国妈妈的方式是聪明的,她在女儿遭遇困惑时并没有放着不管,也没有直接出手解决,而是给出方法,比如去菜市场看看,让女儿自己去体会、去实践。在女儿实践的过程中,她会默默地跟着,在孩子回首就能看到的地方给予鼓励和微笑。
我们想让孩子学会独立,这是对的,但也要懂得如何正确地引导,给予适时的关注,这样孩子才更有独自走向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04 帮孩子实现他的想法
当女儿不经意间说出可以帮妈妈把做好的菠萝冰激凌卖掉时,妈妈选择了支持,并且是坚持到底的支持。
生活中,当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时,你有没有觉得他是异想天开?很多时候,我们会驳回孩子提出的意见和想法,甚至不曾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当他想学舞蹈时,想做舰艇模型时,我们却总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会耽误学习。
然而,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是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想法需要被尊重,越是被给予充分尊重的孩子,才会越有自信、越有自尊!
是否能成为一位好母亲真的跟学历无关,甚至跟金钱和社会地位也无关。“好”的标准,只关乎你的眼界、思维、格局,只关乎你有没有用心去爱你的孩子!
家长会“偷懒”,孩子更独立
想想看,当我们通过努力做完一件有挑战的事情,是不是很开心?就算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吧?
孩子也是这样呀!所以家长学会“偷懒”,适当放手,才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办法。
01 不包办、不代办,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跟涵涵一起去游乐场,她要玩串豆豆的游戏。涵涵选择了要做的图案,准备大展身手。
坐在我们旁边的一位小女孩也是刚选好游戏坐下。女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由爷爷陪着,爷爷在一边帮她数格子,她直接拿起彩笔往格子里填充。
后来女孩的妈妈来了,小女孩便向妈妈求助:“妈妈,这里我跟爷爷弄了半天都没弄好,你帮我看看。”妈妈看了看,说:“你看这样不是就可以了吗?看你跟爷爷笨的(是嗔怪的语气,并不是真正指责)。”女孩干脆把工具递给妈妈,妈妈便动手做了起来。做完后,女孩把作品交给店员,让店员帮忙压好,然后把成品让爷爷拿着,便去玩其他的游戏了。
再看周围,很多孩子都是自己独立做完,他们兴致勃勃地把作品亲手交给店员,然后急不可耐地等着它烧出来,在等待作品降温的时候还时不时拿手指试试温度,小脸上洋溢着富有成就感的笑容。
我见过很多急于去指导孩子,甚至替孩子包办一切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并不会因为自己省了力而开心,反倒会因为被剥夺了亲自动手的机会鲜少体验到成就感,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就像这个小女孩,对游乐场里的游戏反应平平淡淡,玩过就抛开,完全没有其他小朋友的兴奋和热情。
包办一切的危害不止如此,它不但让孩子无法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做完某件事的成就感,还会让孩子没有自信,过度依赖大人,一遇到问题就找爸爸妈妈。小时候的问题家长也许能够帮忙解决,可长大后的问题也要靠父母解决吗?到那时,孩子很容易就会被困难打败,家长又要嫌他不够独立、不够有担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是谁之过呢?
还记得那个17岁就考上中科院的神童魏永康吗?他的母亲曾学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她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儿都包下来,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给他喂饭。后来读湘潭大学时,曾学梅也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学习方面的天才在生活中简直不如孩童。他下雪天穿着单衣和拖鞋在校园里穿梭,平时脏衣服、脏袜子堆得寝室里到处都是,跟同学也无法正常交流。明明该是人人羡慕的天才,学校最终还是将其劝退了,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
一个能够正常参与生活琐事、对力所能及的事可以亲力亲为的人才会开心快乐,不然不就像靠程序代码操控的机器一样?
不少人都说,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培养成长型思维包括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尽量先让他自己尝试着解决。有了独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才会知道:哦,原来我只要努力就能够有所收获,我的成就并不是运气使然!
诗人于戈曾说:“作为父母,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你替孩子规避的那些挫折,有朝一日生活都会如数奉还。
02 扬长避短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父母都是自家孩子的超级“粉丝”,在最初的某个阶段里,我们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很了不起,样样都出色。但慢慢地,一些父母就会明白过来,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天才。可有的父母还是会比较,看见朋友的孩子报了兴趣班,就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课;看见别的孩子会加减法了,会认字了,会背诗了,也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学、去背。
我周围有很多爸爸妈妈,看见别的孩子的长处,就拿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若是孩子在这方面有不足,他们就开始焦虑,然后想办法让孩子提高,最后弄得家长和孩子都筋疲力尽。
要知道,你的孩子不可能是全能的。如果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扬长避短,让孩子的长处更长,短处只要不阻碍长处的发展就好,那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是不是会更开心、更有动力?家长看似偷了懒,却把精力放在了刀刃上,最后孩子发展好,家长也不累。
不要再去比较了,想想自己孩子的长处吧!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改缺点,而那些一直专注于自己长处的人,最终奋斗到了金字塔尖,他们的缺点也早已被优势的光芒所掩盖。
所以,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扬长避短,而不是劳心劳力地弥补不足。
做家长的不要被孩子绑架,也不要被孩子的困难绑架。学会在教育中“偷懒”和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能够发挥所长,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愤怒妈妈的情绪管理
涵涵处于第一叛逆期的时候,常见的口头禅是“我已经长大了,我要……”“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另外,她那时还处于绘画敏感期,到处涂鸦,时不时就来个“人体彩绘”。更叫人郁闷的是,她还处于“俄狄浦斯情结”期,对爸爸深深迷恋,让我很吃醋。
总之,那时的孩子很熊,而我很忙,所以很多时候我会控制不住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不过,后来我突然发现,对涵涵发火的次数要比之前少了好多,这得益于我的调整。
很多妈妈都问到一个问题,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答案好像只有一个,那就是控制情绪。但我们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却很难为了孩子去改脾气。看来,控制情绪好像比什么都难。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情绪,它是我们面对外面世界时的正常心理反应。情绪有两种,即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能成为情绪的奴隶,不让消极的心境左右我们的生活。
01 先找找情绪失控的原因
我之前特别想做个完美的妈妈,想给孩子一日三餐都做得好吃有营养,想给孩子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还想给孩子讲故事、启蒙英语、做好早教,最后我还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写作。
后来我发现,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不但压力倍增,还很疲惫。人累了肯定就容易发火,所以我就改变目标,现在的我只要做个及格的妈妈就好。
有的妈妈面临的是其他压力:生了二胎后,妈妈要照顾大的,还要照看小的,老公忙得搭不上手,老人又不能帮助很多。再加上自从有了老二后,老大就开始企图通过“不良行为”引起妈妈的关注,于是妈妈就会动怒。
02 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闷在家里,越闷越郁闷,出去走走,反而海阔天空了。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斯蒂芬·开普勒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两组人员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一组的办公室窗户靠近自然景物,另一组则靠近喧闹的停车场。结果发现,前者比后者对工作的热情更高,工作效率也高,更少出现不良情绪。
所以,当心情不佳的时候,不妨带着孩子,推着车子,去离家近的公园里走走,看看翠绿树枝,闻闻花草的味道。实在没办法出去,那就看看窗外的景色吧,暂时忽略“熊孩子”,先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遇到难以控制的火气时,先做深呼吸,等情绪平稳了再跟孩子沟通,这样效果会更好。
03 保持乐观的心态
上高中时,我跟同学去校外吃早餐,可能因为快放假了,那天我们出去的时候很多餐馆都关门了,跑了好几家都没吃到早餐。我心里想:好浪费时间啊。同学可能察觉到了我的失落,就笑着说:“走一走真好,就当锻炼身体了,我们现在学习这么紧张,难得有这样的时间。”我突然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想问题,此后再遇到这种事,心里一出现悲观的念头,我就赶紧打住,让自己往好的方面想。在这种不断地将潜意识意识化的训练下,我渐渐就没那么悲观了。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真的那么糟糕,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态不够好。同样的牌在手,关键看打牌的人如何出牌。也许让你耿耿于怀的那些“糟糕”的牌,正是别人羡慕的呢!
除了上面这三条,还有一个控制情绪的法宝,就是作息规律。熬夜的人容易发脾气,不吃早餐的、饥饿的人容易发脾气,提前安排好生活,规律作息,保持好心情就不会很难。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喜欢发无名火的妈妈,在发脾气后一定要和孩子说明白,让他知道你为什么发火,不然孩子容易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妈妈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会变得面目狰狞。
总之,如果你忍不住发脾气,首先要做的是原谅自己,而不是一味地陷入自责、后悔,然后循环往复。先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然后学会管理情绪,这样才能做情绪的主人。
不光是你,孩子也会有不良情绪,所以也要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疏解情绪。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
别让你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杀伤力大到你难以想象
之前就知道父母吵架对孩子不好,但学了心理学后才了解,原来父母吵架带来的影响竟然这么大。
一个朋友知道我在学心理学,于是给我打电话想聊聊她孩子的情况。
她说,前两天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跟别的小朋友发生了争执,吵着吵着竟然抽动晕厥了。老师吓坏了,赶紧给她打电话。她把孩子送到医院后,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抽动症”。
原来,他们夫妻俩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吵架。我朋友脾气火爆,她老公也不忍让,再加上还有一个爱搅和的婆婆,家庭关系可谓剑拔弩张,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闹。
我们都知道,安全感对孩子一生都很重要,而父母关系和谐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爸爸和妈妈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关系一直不好,互相谩骂、指责甚至拳打脚踢,就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会加重焦虑,又没有人能倾诉,心里的情绪发泄不出去,时间长了,孩子的心理防御就会转化成躯体方式体现出来,于是就出现了抽动症的症状。
这么看来,朋友家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根本不是因为身体上的疾病,而是因为心理问题,他需要的是心理疏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达32%。父母争吵比离异带给孩子的伤害更大,而且这种伤害像是慢性病,隐匿且病程漫长。
记得涵涵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爷爷奶奶家,涵涵爸爸不知因为什么说了我两句,我就气冲冲地上楼了。后来涵涵爸爸说,我走之后涵涵玩得很不专心,不停地对着爸爸喊:“妈妈?”
那时涵涵还小,只会简单的词语,但爸爸看得出她是想让他来找我,于是就抱着涵涵上楼。上来后他打算去客厅,可她坚持指着卧室,并把身子探向卧室的方向,非得让他进来。爸爸知道孩子的心思,就来跟我和好了。
后来我学了心理学才知道,孩子在4个月的时候就有了深度感知觉,也就是说,即便是婴儿也会对父母的争执产生反应——表现为身体僵硬、哭闹、睡不安稳、易生病等。
若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我们跟爱人吵架的时候,孩子会表现为无所适从、身体僵硬、想哭又不敢哭。再大点的孩子会因为父母的争吵闷闷不乐,甚至有的孩子会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因为他们会觉得父母吵架是因为自己。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千万别因为我们自己的一时脾气而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吵一架,心里痛快了,可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伤害,你舍得吗?
我有个闺密,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经常吵架,可悲的是,几乎每次吵架都是因为她。目睹最爱的两个人因为自己互相伤害,而且经常上演这样的画面,她内心的创伤可想而知。
长大后,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因为不喜欢与人交往。最要命的是,她经常一说话就在不知不觉中把人伤了。倒不是她的话有多刻薄,而是语调和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因为这个缺点,她在大学时只跟我们宿舍的人来往,也没有男朋友。后来结了婚,幸亏老公比较包容她,但两个人也是争吵不断。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争吵,不仅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孩子也无法学会正确的交往技巧,等他们长大了,自然无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很可能会在人际交往和情感上受挫。
长期生活在争吵环境中的孩子会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自卑,不愿或不善与人交往,有的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另一种就是是非观念模糊,认为只要自己够横、够强势,就能让别人听自己的。
无论是哪一种,孩子的内心都是缺乏安全感的,甚至心中有很大的阴影,成年后也难以抹平,易对婚姻恐惧、失望。就如我的闺密一样,在婚姻里会遇到很多问题。
我们是因为爱才组建了家庭,因为爱才生下了拥有两个人血缘的孩子,所以,要珍惜一家人能好好在一起的时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不休,肆意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更不要把孩子拉进旋涡,让他去站队,去对抗自己的另一半——这不是让孩子左右为难吗?这不是要把孩子的心撕裂成两半吗?父母双方共同给予孩子生命,他能舍弃哪一个,又能不爱哪一个?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吵架只是一时发泄了愤怒,却严重伤害了孩子!
父母总是对的,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一个下雨天,我跟涵涵一起出门,走到楼下才发现忘记带伞了。当时着急去上课,我就说:“哎呀,刚才都说了外面在下雨,你都不知道提醒我一下。”涵涵问我:“妈妈,为啥你自己忘记了却要怪我呢?”
一句话把我给问笑了。
还有一次,我对涵涵说,你看×××,她妈妈让做啥作业她就做,我给你多布置一点儿,你就不愿意。于是涵涵问我:“妈妈,我有说过你的直播没有×××做得好吗?你为什么要拿我跟别人比?”
我又笑了,说:“宝贝说得好!下次妈妈这样,你还这么‘怼’我。”
我能这样让涵涵反驳,得益于我的榜样——开明的涵涵姥姥。从小到大,她从来没有以“我是你妈”“我说的都是对的”“我是为你好”来说我。
从小到大,每一个人生路口的抉择都是我自己定的,老公也是我自己选的,带回去给他们看了,我妈说:“你喜欢就成,那孩子看起来挺老实,但是他要欺负你,你一定要告诉我们。”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妈妈一样,我身边也有那种特别较真的人,凡事总要把对错争明白。如果他是对的,对方就必须承认自己错了;可轮到他自己犯了错,却从来都不肯承认。
假设这样的话,我和涵涵的两次对话会怎样进行呢?
第一次,我会不断证明,你没提醒我就是你不对;第二次,我会坚持不是在比较,而是为你好,你得听我的。
就算某一次的争论中真的是我错了,我也会不承认,反而会顾左右而言他,比如翻旧账,比如扯到孝道上来——我是你妈,你怎么跟我顶嘴,这是不孝!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他自己身无长技,却容不得别人说他哪怕一丁点儿不好,还会贬损别人。
比如,你跟他说:“我不会骑电动车。”他会说:“你还有脸说,连个电动车都不会骑。”
这时你千万不能争辩,更不要反驳说某项技能你会他不会,因为你戳中了他的自尊,他会开始没完没了地证明自己比你强,甚至会情绪失控跟你动手,诅咒你全家。
一个人如果特别看重面子,其实就是自恋。
“自恋狂”会认为任何时候自己都是对的,如果有人戳破了他的“面子”,他心中的“我”就破碎了,所以他会恨不得这个人消失。
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远离他,尽量不来往。但若是遇到这样的父母呢?
这类爱面子的父母喜欢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对的,你不能给他们讲道理,或者争辩,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听。他们跟子女讲伦理、讲孝道,就是不讲道理,孩子不听他们的话,就是不对,就是不孝。
在他们看来,就算很小的事情也要争出个对错,事儿本身并不重要,重要是谁对。
无论是在夫妻关系里,还是在亲子关系里,他们都是极度自恋的,家里的权力斗争都会围绕着这个核心开展:我是好的、你是坏的,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很自卑,他们会觉着“父母对我好,是因为我很好;父母对我不好,那肯定是我不好”。以后在工作上遇到挫折,在社会中遭遇不公平的待遇,这些孩子也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爱面子的父母甚至会让孩子变得不愿意向他们倾诉。
如果孩子说自己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这类父母的第一反应会是骂自己的孩子:“人家咋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是不是你跟坏孩子一起玩?是不是你不够好?”长此以往,孩子再遇到类似的事儿就不会告诉父母了,因为告诉之后不仅得不到安慰,还会被指责,而校园霸凌恰恰会因为孩子忍气吞声好欺负,背后又没有人撑腰,愈演愈烈。
然后,等这些总被父母驳斥的孩子长大,很可能也会这么对待自己的孩子。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作为父母,我们错了就要大胆承认。父母认错对孩子真的很重要,会让孩子觉得:
①我是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个体,我要自尊自爱,与人相处时不刻意讨好,也不尖酸刻薄,我懂得不卑不亢的分寸;
②人人都可能犯错,我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怕犯错,不过度虚荣,不为了掩饰错误而不敢挑战自己,甚至撒谎、作弊。
可别小看我们错了就承认的行为,它不仅能够让孩子觉得自己值得被尊重,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还能让孩子从中学会明辨是非,敢于承担责任。
想要培养一个阳光向上的孩子,一定要重视这些看不见的细节。相比成绩,让孩子心理健康、积极向上,更加重要。
孩子的童年不能缺少仪式感
仪式感是什么?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就是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小王子》中的狐狸如是说。
一天下午,梁老师给我发了一段话,让我非常惊讶。
梁老师说:“涵涵今天早上做操时来了,老远看见我就敞开衣服腆个小肚子,当时我真的没有在意和多想。吃过早饭我对孩子们说:‘宝贝们,今天下午放学后我们就要上幼儿园的宝贝电视台了。’孩子们高兴地举着手,我突然看见涵涵脸上洋溢着很开心的笑容,还给旁边的小朋友看她的衣服,这下我才恍然大悟。涵涵早上是想让我夸夸她的衣服,因为今天要上电视了,妈妈给她穿了新衣服。”
我从早上5点多起来一直忙到下午1点多,忙完才发现又忘记吃饭和喝水了,但看到“涵涵脸上洋溢着很开心的笑容”这句话,我浑身霎时又充满了力量。
人们在生活中需要一定的仪式感,这个小小的仪式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在暗示你必须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我想,当我给涵涵穿上新衣服和小红皮鞋时,她小小的心里对于去幼儿园的宝贝电视台这件事一定是充满庄严感和郑重感的。想想也是,我们穿着牛仔裤去听一场音乐会的感觉,肯定和穿着小礼服去是不一样的。
当涵涵看到她身上的衣服时,相信她会感觉到妈妈的爱是跟她在一起的,从而更有安全感,内心充满幸福的力量。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思,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一个有点内向的孩子敢于去表达、去表现。
有了涵涵后,我尽力给她充满仪式感的养育,这个习惯得益于我的妈妈。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我的妈妈十分重视家里每个人的生日,一到过生日的时候,她都会精心准备一顿美餐。记得有一年,家里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可刚好赶上我的生日,妈妈便极其用心地用家里现有的材料给我做了一碗酸汤面。我看得出妈妈的内疚,但我并不觉得这餐饭简陋,反倒至今都记得那碗酸汤面的味道,它是我吃过的天地间最好吃的东西。如今想来,大概是因为那碗酸汤面里凝聚着一个妈妈全部的爱吧。
妈妈总把我们的生活打理得有滋有味。她会翻着花样给我们扎小辫,没钱买新衣时就自己学着给我们做。初中开学那天,我穿了一条妈妈亲手做的裤子去上学,当时连学校的老师都夸它很漂亮。其实,那只不过是妈妈用旧裤子改造而来的,但我至今仍记得别人夸我时的那份自豪感,记得那条裤子的每一个细节。
正是妈妈教会了我如何热爱生活,所以如今我也非常重视家里属于每个人的特别日子,无论是生日还是纪念日。在那个日子到来时,我会给每个人制造一个小小的惊喜,那小小的惊喜里隐藏的小小心意,家人肯定能感觉得到,于是家人之间的感情温暖了,家庭凝聚力也增强了。
前几天过节,涵涵收到了一份礼物——一套儿童化妆品,那是她期盼已久的礼物。
小丫头觉得自己好幸福呀,大家都如此关心记挂她,知道她想要什么。而在拆开礼物的那一刻,看着涵涵灿烂的笑容,浑身洋溢着的幸福感,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涵涵爸爸在我的带领下也开始给家人制造惊喜。在涵涵生日之前,爸爸送了她一份生日礼物,是一副玩具棋。涵涵刚收到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然后拉着我一连玩了3局。生日一整天,孩子都是乐呵呵的,眉角、眼梢都是笑意。相信等收到我送的带服装设计的芭比娃娃,她会幸福到尖叫。
正是在成长中每一件富有仪式感的小事里,孩子才能感受到身心被点点滴滴的爱和关注包围,才会因为自己的被爱而觉得幸福,从而也拥有爱人的能力。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是啊,如果生活少了仪式感,那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大概味同嚼蜡吧。你看,我们总是能轻易地想起那些充满仪式感的日子,比如结婚纪念日的烛光晚餐、毕业时那顿散伙饭。
仪式感是我们热爱生活、尊重生活的印记,它就像生活里的佐料,让我们平淡无奇的日子,变得更有层次感和幸福感。
仪式感是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精心制作的生活惊喜,它总是能神奇地让今时与往日不同,能让生活多姿多彩,能让日子变得有滋有味,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美好的记忆。
生活中的仪式感不需要太多,也不需要铺张,它不是非要用钱才能堆砌出来的,朴实温暖就好,走心就好。比如下面这些小事就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①让节日或者重要纪念日过得与其他日子稍有不同,也许是做一道不一样的菜品,或者准备一束小花,全凭自己心意。
②给孩子买个心仪已久的礼物(比如涵涵的儿童化妆品)。
③过节时全家一起拍照,最好能冲洗出来挂在墙上或保存在相册里。
④认真对待孩子开学的第一天和学期末的最后一天。
⑤隔段时间带孩子去吃一顿不一样的大餐(因为小孩子对吃的东西记忆深刻,也是他们的最爱)。
当然,除了我们给孩子准备惊喜,也可以让孩子给我们准备惊喜。就像我生日之前,他们父女俩会偷偷商议给我送什么礼物,那个时候涵涵也会很开心。这份开心既包含她付出的爱,也让她感受到了爸爸对妈妈的爱。其实,夫妻之间更多一些爱的表达是能给孩子安全感的,因为孩子是最期盼父母感情好的人。
有个玩伴,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涵涵上大班的时候,一个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就对我讲过孩子玩伴的重要性,因此我特别鼓励让涵涵去找同龄的小朋友们玩。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有自己陪伴就不孤单了,但实际上,自由自主的同伴游戏能给孩子带来更纯粹的快乐。有时候我们大人看到孩子玩的游戏觉得很幼稚,比如他们喜欢在公园你追我、我追你地跑来跑去,虽然有一定的规则,但我们看着也没多有趣。
再说涵涵,她经常会找对门的小女孩来玩,两人要么一起玩磁力片,要么玩捉迷藏,非常开心。特别是捉迷藏,只有跟同龄孩子一起,她才能尽兴。像柜子里、床底下,这些大人很少会藏的地方,对涵涵和她的小伙伴来说,反而是最棒的藏身处。
还有时候,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其中一个说:“床底下有大怪物!”另一个就会帮忙找到,然后打死或者抓住,甚至用魔法把大怪物给变个模样。像这种“捉妖怪”的游戏,不仅能让孩子展开想象,还能缓解孩子对妖怪、对黑暗、对狭小空间的恐惧。如果和大人玩,情况就有可能不同了。大人会说:“哪里有什么怪物,别瞎说!”一句话就让孩子觉得无趣,哪里还能想象出后面那些离奇好玩的情节?
记得有一次在酒店里,涵涵玩起来“助跑后一下子扑倒在床上”的游戏,就这个简单的游戏,她一个人玩了好久。我看她玩得起劲儿,自己跟着做了一次同样的动作,没感觉到哪里有趣,反而差点把腰闪了。
大人要么无法理解孩子游戏的乐趣,要么没有相应的身体条件陪孩子去玩游戏,正因为如此,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们就越来越需要同龄的玩伴。
跟大人在一起玩,甚至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玩的时候,孩子都不可能体验到完全的平等,但跟同龄玩伴在一起时就可以。他们不仅能够肆意欢笑,还能学会很多人际交往的规则,比如,遵守规则,如何解决冲突,有时要懂得妥协,有时又要坚持自己的立场,等等。
孩子跟同龄人一起玩,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走向了独立。
涵涵以前是个不愿意离开妈妈半步的孩子,现在竟然也愿意让我先走,一会儿再来接她,并且敢于自己去寻找玩伴。这些都是孩子独立的开始。
正如大人聚在一起时会吐槽孩子一样,孩子跟同伴在一起也会吐槽父母。孩子也有获得“片刻安宁”的需求,在跟朋友相处的时间里,他们逃离了大人,没有了约束,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事,那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还有,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们能互相学到对方身上一些优点,并且能在讨论、商量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和同龄的玩伴在一起玩一玩、闹一闹有很多好处。
没有玩闹只有学习的生活是不完整的,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同伴的陪伴下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成长。
七八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微妙关系
涵涵步入8岁已经半年了,在这半年多时间里,我在日常琐事中越来越感到,她与我的关系比以前更为复杂、微妙,也更为紧张。
01 格外依赖妈妈
《你的8岁孩子》这本书中说:“典型的8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比在任何其他年龄段都更为‘拎不清’。他相当依赖妈妈,不仅很在乎妈妈为他做了些什么,而且还很在乎她对他的想法。”
总结得太到位了!
我发现8岁的涵涵比以往更黏人。之前只要家里有3个或3个以上的人,她就会在屋子里忙自己的事情,除非家里只有我和她,涵涵才会一直跟在我后面,我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现在就算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她也是经常跟在我后面,或者至少要跟我共处一室,哪怕是在玩、在做作业、在阅读。
《你的8岁孩子》中还有另一段话也特别准确:“8岁孩子要么喜欢幻想情景剧,要么喜欢棋盘游戏或者扑克牌,而且往往是没完没了地玩下去。这些游戏固然能令许多孩子乐此不疲,却也会让他的妈妈玩腻了。”
那段时间最怕涵涵抓着我下棋了,象棋我不喜欢,国际象棋更是不会,可她非得教我。没办法,为了不被折磨,我就拿爸爸来当挡箭牌,跟她说了好多爸爸下象棋有多厉害的故事,哄得她转了矛头。
可躲过了棋类游戏,还有她喜欢的扑克牌呀!整天拉着我和她爸爸一起陪她打牌。这时候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如果心不在焉地玩,她是要对我生气的。
有时候她的这股黏人劲儿真的会把人弄得很烦,但想想这是孩子这个时期的特点,我就又没那么大的情绪了。
做家长的可不要小瞧这“烦人”的8岁,如果这个阶段母子关系能够相处好的话,等孩子9岁时,就能慢慢地脱离对妈妈的依赖,转而去寻求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了。反之,如果母子关系不够好,可能会导致孩子感情上严重的失落,为以后孩子不良的人际关系埋下隐患。
孩子就黏你这一年,等9岁了,不黏你了,说不定你还要失落呢!这么想着,我有时也会主动陪涵涵玩一些她喜欢的游戏。毕竟孩子开心,是最能让父母欣慰的事情。
02 渴望妈妈的关注
除了很黏人,涵涵开始见不得妈妈对他人表示关心和关注,别说是自己的同学,有时我关注爸爸多一些都不行。
8岁的孩子是特别希望获得妈妈关注的。比如,涵涵收拾好了房间,就期望我看到并夸一夸;她建造了一个漂亮的城堡,也非得等我回来看。
有时想想,这种喜欢跟妈妈分享自己成果的行为也挺好的,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把自己房间的门一关,禁止父母打扰,那才让做父母的堵心呢。身边有一些朋友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跟父母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每次听他们描述亲子关系时,我就想涵涵到时千万别把我推得远远的,希望她还是乐于跟我分享一些好玩的事情。
03 也会抵触妈妈
8岁的孩子很矛盾,他们对妈妈的要求多了,但又很抵触妈妈。
涵涵此时的口头禅就是“唠叨”,很多时候我才开口,并没喋喋不休,她就会说我“唠叨”。
其实,这并非真的就是我的问题,而是孩子对我的感觉。根据《你的8岁孩子》这本书上的理论,这应该算抵触的一种。
孩子的想法矛盾多变,但也不是没有沟通的方法。他们喜欢你给暗示,比如点一下头,或者眨一眨眼,发出做某件事情的暗号,这样他们就不会很抵触。
像现在,让涵涵饭前洗手的时候可不能说“不讲卫生”之类的话,不然“唠叨”二字就要扣在我的头上。不过,我只需要说一句:“手!”她就乐意乖乖去洗,因为她会觉得这是我们之间特殊的秘密。
《你的8岁孩子》中还有一段话:“尽管8岁孩子非常爱他的妈妈,而且常常很不避讳地流露出对妈妈的爱恋,但是,当他愤怒的时候也会咬牙切齿地对她说些狠话,比如说‘你是个讨厌鬼’。他对别人犯的错误十分敏感,尤其是妈妈的错误,而且会毫不客气地对她指出来。”
我们家涵涵就是,爸爸犯了错,她顶多说上一句,我要犯了错她就抓住不放,必须让我承认错误。我不承认的话她就记在心里,等下次她犯了错,也不承认,还会说这是“向妈妈学习”。
其实,当我们放下面子,把自己的错误、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坦露在孩子面前时,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反而会更愿意跟我们说心底的想法。
有一次涵涵晚上睡觉前跟我说,她也知道玩平板电脑不好,但总是忍不住想玩,因为她的心里住着一个小恶魔,每次她快战胜小恶魔的时候,恶魔就搬来百万救兵把她给打败了……
我听了哈哈大笑:“妈妈也是这样的,每次我想看书时就会想,先看下我买的东西到哪儿了,结果一看就又逛了一会儿淘宝;每次只是想去看看我视频号的点赞量,结果又因为不小心刷了几条别人的视频而一直刷下去。”
养育孩子,虽然有不可避免的小挫折,但更多时候是看到一个小生命逐渐成长的惊喜。跟孩子相处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有时间就多陪陪孩子吧。
为什么你越说不要,孩子越偏偏要
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执拗敏感期”
你家孩子有下面这些不可理喻的行为吗?
电梯非得自己按,不然就要重新来一遍;喝水非得妈妈倒,不然就哭闹着不喝;睡前洗澡、喝奶、刷牙、讲故事,一个环节都不能遗漏,不然就不睡……
这可不是孩子故意在跟咱们作对,而是“执拗敏感期”到了。
什么是“执拗敏感期”?
一般而言,从两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常常会不听从父母的建议和指令,变得非常固执己见,有时候甚至出现反抗的情况。其实,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执拗敏感期”。
儿童应用心理学专家徐小东在《儿童敏感期成长绘本:米吉和米粒的一天》引言部分写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有一组研究数据: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的智能作为100%,那么1岁时的智能发展完成20%,4岁时达到50%,8岁时就完成了80%,到13岁将达到92%。
孩子小时候的智能发展迅速,要在8岁时完成智能发展的80%,就需要让孩子在人生最初的几年中快速进入各个能力的敏感期,从而促进其自身各项能力的快速发展。
敏感期也叫关键期,指儿童某一时期会在某些能力或心理方面表现出特别的敏感。它对爸爸妈妈的实际意义是提醒我们:孩子具备了发展某种能力的脑基础,而且在一个时间段内有高度的兴趣和积极性,只要有机会给他尝试,他很快就能掌握、学会,并发展和构建自身的能力体系。同时,他还会积极地将这种本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常常使家长感到麻烦和困惑的敏感期,表面看是孩子捣蛋、搞破坏或“找事儿”,其内在是促进孩子去学习、尝试和发展。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面对孩子在执拗敏感期做出的行为,也许就没有那么窝火了。
不过,了解和调整心态是一方面,面对执拗敏感期内孩子的种种表现,例如喜欢想当然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或者被拒绝后就烦躁不安、奋力反抗、大哭大闹、难以平息,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01 不要一味否定孩子,直接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儿童应用心理学专家徐小东曾说过,孩子说“不”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孩子通过说“不”来表明“我”和“你”是不同的个体,这是孩子证明“自我”存在的方法。但是,执拗并不单单以“不”的方式出现,它的本质是孩子自我意志的成长,希望能得到尊重,获得属于自己的权利,并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于是就有了第二种情况——除了自身能力与意志的发展外,执拗也体现为对压制与否定的反抗。
一些父母、长辈在与孩子交流时存在习惯性否定,一说话就要用“不对”“不是”“不行”“不可以”之类的否定词,比如:
奶奶在包饺子,孩子好奇地拿着面团学,奶奶立刻说:“你不会,别捣乱,弄得一身面粉,快走开。”
孩子高兴地给爸爸看她画的房子,爸爸却说:“你这画的根本不是房子,没有这样的房子。”
孩子自己穿好了鞋子,很兴奋地求夸奖,妈妈看到他把鞋穿反了,就说:“你这鞋子穿反了,快换一下。”
诸如此类。
成人觉得这样的否定没关系,是在为孩子好,可孩子却会觉得自己被全盘否定,没有得到尊重和认可,这样一来,他肯定要奋起反抗。
不说否定词,又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在《儿童敏感期成长绘本:米吉和米粒的一天》这本绘本里,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当妹妹米粒说不要刷牙时,米吉没有说:“不行,必须刷!”也没有讲关于保护牙齿的大道理,而是用有趣的语言吸引米粒一起玩。当米粒不想喝牛奶,不想吃面包时,米吉没有坚决反对,或者讲大道理,而是依然温柔地引导米粒乖乖配合。面对出去玩却不想穿外套的米粒,米吉也能轻松搞定。
想想看,如果是我们面对这些情况,是不是早就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开始对他发火了?
火发完,我们看着孩子抽泣的小脸,心里总是止不住地后悔。既然这样,下一次试试看,不要急于否定孩子,而是直接告诉孩子该怎样做吧。
02 冷静,且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一位叫“甜甜”的读者曾向我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周末,儿子把我看的书翻了出来,里面有一页纸是绿色的,他非要在上面画画。我说这是书,不能画,画得乱七八糟别人还怎么看?他就是不干,闹着要画,怎么解释都不行。
我放弃了说服,由着他哭一下,释放情绪。过后我问他,你为什么非要画?他跟我说,妈妈,那一页是绿色的,没有字,所以想画。我就问他,你想在彩色的纸上画画,是吗?他说是的,于是我第二天就买了几张彩色的纸让他画。
甜甜说,她当时根本不知道那一页是没有字的,只想着孩子要在书上乱画,就要阻止他。
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并非就是想跟大人作对,他们执拗,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才不会想自己的需求是不是合理。如果此时我们用暴力、吼叫、压制等方式处理,那么结果只会双方都不开心,让孩子产生“爸爸妈妈不爱我”的想法,最终引起家庭里的权力之争。
幸好甜甜是被丰富育儿知识“武装”起来的妈妈,她没有一味否定,更没有吼孩子,而是冷静下来,先让孩子释放情绪,再去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理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孩子执拗时,我们首先要冷静,不能被怒气冲昏头脑,不然就错失了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的机会。
03 终极应对措施
如果我们没有被怒火包围,就可以采取下面这个解决办法:
第一步,转移注意力;
第二步,适当安抚;
第三步,道理引导。
6岁前,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是听不进去道理的,所以我们可以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走出“坏情绪”。
有一次,涵涵爸爸给涵涵讲故事,讲着讲着两人竟吵起来了。原来是爸爸身上有只蚊子,涵涵看见后就拿起小喷壶给蚊子喷水,爸爸不愿意,两人就起了争执。
涵涵的委屈在于,我在帮你灭蚊子呢,你不仅不领情,还凶我。
爸爸的纠结在于,我都说了不要拿喷壶往我身上喷水,你怎么还喷?
我赶紧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说:“你们刚才讲的什么故事呀?竟然有蛇?”
涵涵回答完,还是委屈地哭了。我抱抱她,轻抚她的背,说:“妈妈知道你是怕蚊子叮爸爸,在保护爸爸对不对?”涵涵找到了知己,“哇”的一声就哭了。等她稍微平息下来,我才接着引导她:“如果老奶奶不想过马路,小朋友硬是扶着老奶奶要帮她过马路,你说老奶奶是不是很不情愿?同样地,爸爸一向不怕蚊子叮,可是他却不喜欢小喷壶里的水,所以我们要尊重他,对不对?”涵涵听进去了,点了点头。
除了言语,在安抚孩子情绪的时候,我们最好能用上肢体语言,比如抚摸、拥抱,这样效果会更好。
04 态度要坚决,方式要温和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当孩子哭闹着要这样或者要那样时,我们该怎么办?自从他学会了说话并能以此方式索要物件后,假如他依旧要用哭闹来达成目的,那么无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一物件,还是想以此来要挟别人,让别人不敢不给,我们都应该干脆地拒绝。”
爸爸妈妈理解孩子执拗背后的情绪和行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毫无原则地支持他,允许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执拗。
比如,当孩子打扰到他人,影响公共秩序时,就不能为了所谓的敏感期放任孩子。还有,当孩子以哭闹为武器要挟家长,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也不能鼓励这种行为。
不过,在拒绝孩子的不当要求时,我们的态度要坚决,方式却要温和,这样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又能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能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制止;做得好了,我们也要及时表扬,强化孩子的好行为。如果孩子用哭闹方式达到目的的次数少了,或者孩子开始用其他方式提需求,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
最后,我想用徐小东老师的一段话结束此篇:
敏感期告诉我们,家庭生活、孩子养育并不是一个较劲儿的过程,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在各个时期的特点,硬要“做规矩”,与孩子拧着来,那家里可能常常都是“冲突与战争”的场面,最终不是家长把孩子拧歪了,就是家长被孩子气歪了。
试着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正向语言沟通
来说两件我印象比较深的事儿。
这段时间我在搬办公室,因为和搬家公司约好9点开始,所以我在前一天晚上加班到凌晨1点多,提前完成了工作,想着应该能赶得上中午跟涵涵一起吃饭,结果搬家公司的人在我的一再催促下还是11点才到。
没办法,我只好12点40分的时候给老人打电话问涵涵吃饭没。奶奶说:“还没吃,她不想吃我做的饭,我问她想吃啥我去买,她说不饿。”
我说:“妈,她还有一小时就要到校了,不管啥给她先弄点吃。”
过了十几分钟,我再问情况,奶奶说爷爷去买了,还没回来。我让奶奶把电话给涵涵,然后对她说:“你看,妈妈今天一个人搬家,下午还要接着上班,顾不上你。你好好吃饭,不管爷爷给你买啥回来都要吃点,你照顾好自己就是帮妈妈的忙了。我们家宝宝现在都上二年级了,是个大孩子了,妈妈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涵涵爽快地答应了。
好不容易等着工人师傅把那边的东西拉过来了,他们说要先去吃饭再搬东西,我便趁这个空隙赶紧骑车去奶奶家看涵涵。到的时候她正在啃烧饼,里面夹了一个鸡蛋,饼已经吃掉了三分之一。
涵涵对我说:“妈妈,这个饼很硬,我能不能少吃一些?”
我回答她:“你把里面的鸡蛋吃掉,饼就可以不吃了,妈妈带你到小区门口再买点其他东西吃。”
还有一次,学校要开家长会,于是放学后我先把涵涵送到了爷爷奶奶家。开完家长会我去接她的时候,发现她在玩马蜂,说是爷爷给捉来放在瓶子里的,她正在观察。
其实,看到那个情景,我心里的火已经在噌噌地往上蹿了。涵涵已经上二年级了,而且看过关于马蜂的科普书,知道马蜂是有毒的,为什么还要玩马蜂呢?可是我想到了正面语言的力量,并没有直接训斥她,而是在出了爷爷奶奶家后对她说:“妈妈知道你对马蜂好奇,你能给我讲讲你所了解的马蜂吗?”
涵涵开开心心给我科普马蜂:长得像蜜蜂,长翅膀,黑黄条纹,有毒,蜇人很疼。一番循循善诱后,她自己对我说,下次不玩这么危险的东西了。
后来我给姥姥打电话说起这事,姥姥说,你直接告诉孩子的爷爷奶奶,不能让孩子玩马蜂,不就行了?我说:“涵涵七八个月的时候奶奶让她玩花椒、大料,6岁多的时候爷爷在护城河边跟她开玩笑,说要把她扔下去,这些情景都是我想不到会发生的。即便今天我和他们说不要给孩子玩马蜂,可预料不到爷爷奶奶下次会给涵涵玩什么呀。”
姥姥又说,涵涵已经大了,你可以直接跟她说不能玩。我说:“可涵涵会不理解为什么不让她玩,或者下次可能还会再去玩相似的有危险的东西。只有她自己明白了原因,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情。”
就像上面故事里一样,我一直在尝试对涵涵说正面的语言,效果出奇地好。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也是想说明正面语言的作用:它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某件事,从而愿意这样去做。
如果我劈头盖脸地指责涵涵不好好吃饭,她会心里有气,觉着不被理解,最后我和孩子都不开心,不吃饭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与其这样,倒不如用正面的语言和她商量,让她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了目标才好解决问题。
如果在玩马蜂事件中,我上来先批评涵涵一顿,她会觉得委屈,爷爷奶奶也不理解。不如通过引导,让她自己发现马蜂的危险,以后就算再遇到,她也会自己主动避开。
不过,并不是肯定句就是正面语言,所以使用正面语言也要注意表达方式。有时候你以为自己表达了正面的意思,孩子得到的可能仍旧是否定的信息。
怎样的语言才是正面的?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一点:正面语言是清晰而具体地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
一次,爸爸看见涵涵脱下的袜子在鞋子里面,就说:“涵涵,以后袜子不能放鞋子里面,你这样弄,让人洗袜子的时候还得专门去你鞋子里找。”我正给涵涵梳头发,听到这句话,便拍拍孩子的肩膀说:“不错呢,我们涵涵知道袜子不能乱扔,所以放到了自己的鞋子里,下次要是能放到咱们专门放脏袜子的地方就更好啦!”
“袜子不能放在鞋子里”和“袜子要放在专门的地方”,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看似差不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却大不一样。
咱们做家长的有时会不由自主地说些负面的话,比如:“拿好啊,别掉了。”结果孩子手里的东西果然掉了。于是我们会继续数落:“看,我说什么来着,刚说别掉了,话都没说完就……”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成正面的语言,对孩子说:“拿稳了,慢慢走。”
“别”“不要”“不能”“不可以”,这些词的含义都是负面的,而大脑会自动过滤掉这些关于否定的字眼。
比如“别掉了”三个字,孩子理解它的意思,但会对“掉了”的印象更深刻。听到这句话,本身在动作上还不协调的孩子会紧张起来,心里一直想着“掉了”这件事,于是东西可能真就掉了。
当然,不是说孩子把东西弄掉一定是因为家长说了这句话,只不过,我们平时说的话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自信心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要格外注意。
如果我们总是说负面的语言,给孩子的暗示就是:你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能力不行。相反,正面的鼓励教育却能让孩子往好的方向看,更积极主动,愿意去做得更好。
比如涵涵很喜欢数学,但数一张图里有多少个图形这类题,她每次都不愿意做。在她小的时候,我认为这没什么,大了就好了,可到大班了她还是不喜欢,我就开始觉得是日常的引导方式有问题了。
我想,可能是自己的几何思维很差,拿着笔在图上画来画去都不一定能数对,所以给了孩子一个暗示:这个好难。
那天正好爸爸在家,我就让他来教教我们。爸爸说了他的方法,涵涵很快就学会了,可以直接在作业本上写出答案。但这不是最终目的,我不是要让涵涵立马会做这类题,而是要让她从此不再怕这类题,不再认为这类题很难,自己就是做不对。
我说:“哎哟,看我这脑子,爸爸说的我没学会,涵涵能不能给妈妈讲一遍?”
涵涵根据爸爸的数法数了一遍,我及时给予鼓励。
在做下一道题的时候,她数了一遍,爸爸说:“错啦!错啦!”你看这“猪队友”,说过多少次要用正面语言,他就是记不住。还好涵涵再接再厉又数了一次,这次对了。
这样连续做了几道题后,我就坐到后面歇着去了。等涵涵把一整页都做完,小脸上挂着笑容,张开双臂,走向坐在沙发上的我,我立马抱住她狠狠地表扬了一番。当然,表扬的时候不能全是空话,还要包含细节:“妈妈看见其中一道题爸爸都数错了,是你提醒了他。涵涵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步好大呀!”
求完表扬,涵涵又坐回去准备做下一页。我说:“只能再做一页,咱们该睡觉啦!”
从见到这类题就跳过到现在兴趣满满,这就是正面语言的力量。
懂得倾听才能抓住重点
同一个班级,同一间教室,第一排的学生,课堂效率不一定比最后一排的学生高,因为每个孩子的倾听能力是不同的。
两个孩子同样在听大人讲故事,或者同样在看动画片,为什么其中一个就能记住故事里说的“氦气跟空气玩跷跷板,氦气在上面,空气在下面,所以氦气比空气轻”,而另一个看完就全忘了呢?这也是学习能力和倾听能力不同导致的。
倾听能力很重要,无论是学习、社交还是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离不开倾听。
若是孩子的倾听能力不好,就会上课抓不住重点,或者左耳进右耳出,回家做作业时又得重新学一遍。有时老师刚布置一个任务,他转过头就忘记了。家长给讲题,刚开头,他就说:“我懂啦,我懂啦!”实际上却没有懂。
在人际交往中,倾听也很重要。跟朋友们一起玩耍时,需要商量好游戏规则、听得懂游戏规则;在跟人交流时,要能够明白对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从而选择接受还是拒绝。
倾听能力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培养呢?
01 给孩子做榜样
最近很多父母来问我:“有没有能够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绘本,因为宝宝都两三岁了,还是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只会叫家里人的称谓。”
其实,语言是在交流中产生的,所以在初学话时期,最有效的方法是跟孩子多说、多交流,经历听—理解—模仿—表达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孩子开口,而绘本只是辅助作用。绘本是用来扩大孩子词汇量的,因为书里有很多我们日常交流时用不到的词汇,而且完整的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于说话,这是更高级别的能力。
父母在跟孩子交流时要有耐心。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着他们的眼睛,放慢语速,多跟他们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从而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想让孩子说话就要多对孩子说,同样地,想要孩子懂得倾听,父母要先学会倾听。
孩子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要耐心听,看着孩子的眼睛,不要因为他说得磕磕绊绊,或者觉着没意思就急匆匆地打断他,否则这不仅是给孩子起了坏示范的作用,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如果我们专心听孩子说话,有了正面的榜样,就可以要求孩子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也看着人家的眼睛认真听。
陈忻老师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曾说:“父母经常耐心地和宝宝交流、做游戏,并且倾听他们说话,给予适当的回应,这样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后,就会认真听老师讲话,并有效地利用、加工听觉信息。”
在集体生活中,倾听老师的指令很重要。比如老师说:“现在收起你们的玩具,排队上厕所,然后洗手吃饭啦。”一句话里面有好几个指令,很多孩子听完就明白了,能够立马全部执行,有的孩子却“听而不觉”。对于这样的情况,不仅老师会觉得孩子难带,孩子自己也会感觉难以适应。
为了给孩子打好基础,要在家里多多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
02 用有趣的正面指令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去涵涵幼儿园参加活动时,我发现老师在孩子们吵闹时从来不会大吼:“别说话了,安静!”而是说:“漂亮的眼睛……”这时候孩子们就会跟着说:“看老师。”或者老师说:“小嘴巴……”孩子们立马异口同声地说:“不讲话,安安静静来坐下。”用诸如此类有趣的正面语言让孩子们安静下来。
前面的文章中我也讲过正面语言的魅力,这一点我在涵涵身上是切身体会到的。比如,爸爸说,涵涵洗澡啦!她会说不洗。我说,涵涵玩水啦!她会立马说好。
正面的语言可以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简单明了的指令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比如,我会在出门前对涵涵说:“你站这里别动,妈妈去看看火关了没,然后咱们就出发。”或者:“现在把积木收起来,妈妈穿好衣服,咱们就出门。”
这些指令可以慢慢地从易到难。一开始说:“请帮妈妈拿下拖鞋。”后面就可以增加指令的内容:“宝宝,去卧室床头柜的第3层抽屉里帮妈妈拿一下充电线。”这样的指令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还能培养他的空间感。
这些简单明了的指令,能够让孩子从家庭生活中学会倾听,未来可以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03 听故事,多讨论
一些大部头的历史书和名著小说,涵涵都是通过听音频的方式学习的。我发现在孩子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倾听能力,还能锻炼获取信息的能力。
爸爸在家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跟他讨论一些与涵涵近期听的故事相关的内容,比如《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因为涵涵听过这些故事,有了背景知识,她就很乐意加入我们的讨论。
如果我专门对她说:“涵涵,你把昨天听的曹操的故事给妈妈讲讲吧。”她肯定不乐意。但若是我跟爸爸讨论曹操,她反而会积极加入。
讨论的过程,不仅是在用“大人有意识,孩子无意识”的原则检验孩子的倾听能力,还能锻炼她的思辨和表达能力,也可以督促她下次听的时候更用心。
04 小行为大用处
涵涵上小学后,作业里经常有默写和听写。一次她让我给她听写词汇,我就鼓励她:“你能不能让我念完三个词再一起写?若是没记住可以问。”
做英语作业时,她拿着不会的单词来问我,我给她拼一次,要她立马写出来,写得不对再改,而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念给她写。
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行为,真的能够培养出大能力。
讲过了培养倾听能力的方法,我还想再说一点:让孩子懂得倾听,能够“听话”,不等于让孩子没有主见。孩子在听到我们所说的话后,应该经过他的大脑加工判断,再选择是服从还是反对。若是不经过独立思考一味盲从,那才是不好的行为。
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朋友跟我聊天,她说:“隔壁店里的老板竟然夸我女儿有礼貌、温和,说是我女儿去找她家小孩玩时表现得彬彬有礼、进退有度。天哪,是不是老板搞错了?她明明是一个小魔头呀,那些礼貌用语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吗?”
其实不用怀疑,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不光是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就像我,在外人眼里脾气超级好,但是在我老公眼里,我就是个“炮仗脾气”。
在外面,我是个挺“”的人。去饺子馆吃饺子,老板把饺子全煮破了,我想着:花同样的钱,凭啥给我吃破的?我在家里都不吃破饺子的呀!但最后也只是自己心里不舒服,不会说什么,还要吃几个填填肚子。
在家里我就全然不同,从来都是“挺起胸膛做人”的。刚认识我老公以及结婚第一年,我常常是想发脾气就发,毫无顾忌。因为老公是我的初恋,之前也没真正爱过人,更没谈过恋爱,并不知道怎么去爱他。
结婚两年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老公一直爱穿运动休闲鞋,而我从未给他刷过鞋,都是他自己刷,于是我把他暂时不穿的鞋拿出来都刷了一遍。不过在这期间,我意识到最重要的还是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随意向老公发脾气,会让他心里难受。
大概是生完涵涵之后,我的脾气渐渐好了很多;学了心理学后,很多事儿也都看开了,脾气就更好了。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情感力”,指的是人真实面对自己,保持人格、态度一致以及共情的能力。
一个人“窝里横”,是因为他只有在自认为安全的环境里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这也是“情感力”不足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
我想,我在老公面前横也是这样吧,觉得在他那里我是最安全的。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所以我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在外人面前会隐藏锋芒,反倒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后,才敢释放真实的自己。
倒不是为“窝里横”洗白,只是推己及人,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眼中孩子的“窝里横”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是因为人本身就是有两面性的,在家里和在外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在家里恣意,在外面收敛。
如果孩子仅仅是家里家外表现不一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引导防止他“长歪”。
01 爱他,但有底线和原则
我们给孩子的爱肯定是无条件的,但要有底线和原则,不能一味宠溺,犯错就要管教,爱孩子不是纵容孩子。
所谓底线和原则,是不触犯他人利益、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保证自己安全、不打骂父母等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02 “窝里横”不如“窝里夸”
我之前经常“窝里横”,现在正在走向“窝里夸”的阶段,不过涵涵对此有些不适应。
那天老公在厨房做菜,第一盘端出来后色香味俱全,我就边跳边拍手喊道:“老公好棒,你是一级大厨吧,做的菜真好吃!”
涵涵看了我一眼,慢悠悠地说道:“妈妈,一般……那些脑子有些问题的老婆,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对不起,我想说句实话,不是骂你哦。”
嗯,小丫头还需要好好影响,再加上她本身就是个“老成的小孩”,所以才会觉得我幼稚。
不过自从我“窝里夸”后,我自己都感觉自个儿变开朗了。
03 引导孩子合理发泄负面情绪
并不是孩子在家里发了脾气就是“窝里横”。
我现在也是会生气的,但每次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再是炮仗般一点就着,而是会告诉老公,我现在很生气,为什么生气,我需要你为我做些什么。说得明白了,他就不会无所适从了。
同样的道理,在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对负面情绪有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诉说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发泄,说出来之后火气也能消去不少。
04 我们不必过度焦虑,给孩子负面的暗示
每次我出差的时候,涵涵就比我在家的时候听话,问她原因,她说:“每次你发火,我都知道是假的,爸爸一发火,那是来真的。”
你看,她什么都知道,所以会“看人下菜碟”。
有一次,放学后是舅舅去接她。她跟舅舅商量后,就跑到同小区的同学家里去玩了。到了那里,她又用同学爷爷的手机给我发语音告知了一声。我说不行,人家该吃饭了,你也回来吃饭吧,让爸爸去接你。她说:“你们大人总是自己想干啥就干啥,我们小孩没有一点儿自己的自由。”
我看涵涵又开始胡搅蛮缠了,就把电话递给了爸爸,爸爸说:“我现在去接你。”她一听是爸爸,沟通策略就变了,她说:“爸爸,现在是5点40分,我6点10分回去。你每次出去喝酒都要五六个小时,我就跟同学玩半个小时,应该可以吧?”
老父亲脸上一热(没看到脸红,我猜的),顺势就答应了,说:“好,那爸爸6点10分准时去接你。”
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们大人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到了孩子这儿也是一样。有时候孩子所谓的“窝里横”并不是没礼貌、不懂礼仪,家长要做的是抛去焦虑,抛去火气,静下心来有针对性地合理引导。
一旦这样做了,你会发现情况并没想象的那么糟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