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论个体作为爱的对象Gregory Vlastos 087
柏拉图的欲求理论 Charles H. Kahn 137
柏拉图对话中的情感激发 David L. Blank 173
柏拉图反对少思少乐的生活 Matthew Evans 196
柏拉图笔下的快乐与幻象 Jessica Moss 231
《斐德若》论理性与疯狂 樊黎 275
《会饮》中阿里斯托芬的爱欲神话 孙华琛 298
爱欲与对理念的追寻 C.C.Sheffield 319
普罗提诺论情感 Eyjolfur Kjalar Emilsson 342
扬布里柯论德性等级 John F. Finamore 377
快乐、知识与好生活:柏拉图《斐莱布》导论Dorothea Frede 407
书评
列奥?施特劳斯:柏拉图《会饮》的读者 安若澜497
书目文献
中国古希腊罗马哲学年度著译(庚子年,2020) 梁中和 525
编后记 541
內容試閱:
总序
自陈康先生那代人算起,希腊罗马哲学研究在中国已近百年,五代有余。百年间,学人们守望着这个古老而幽深的本原,孜孜矻矻,弦歌不辍,尽管在特殊的岁月,辨识“是其所是”(to ti en einai)几近于一场艰难的日出。新世纪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年轻学者极为热诚地投身这项事业,使原本属于“冷门绝学”的园地陡增前所未有的热度。较之以往,一代新人有着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哲学素养,能熟练运用古典语言研读古典文本。基于希腊和拉丁文本的希腊罗马哲学研究渐成学界共识和学术规训。
但毋庸置疑,希腊罗马哲学发展到今天,相对于外国哲学的其他领域,还是略显单薄和孤寂。主要因为古典哲学文献的发现、辑录、考释和翻译是一件异常艰苦、令人望而却步的事,绝难适应现今鼓励短平快、宏大叙事体的评价体系,故愿为者寡。另外,用得放心、经得起检验、文字清通可读的研究性译本不易遇见,现代西语转译的文本顺手拈来,倒也方便。比如,今天伊壁鸠鲁的欲望治疗似乎成为热门话题,但通常接触到的伊壁鸠鲁“原文”多半转自二手英译本,加上汉译者也许从未研读过希腊文本,要害处准确与否就只能猜测了。因此,有关伊壁鸠鲁流传下来的三封书信和《主要原理》(Kuriai doxai)40条,古代学者辑录的《梵蒂冈伊壁鸠鲁语录》(Gnomologium Vantican Epicureum)81条,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西塞罗、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普鲁塔克、爱修斯等记载的伊壁鸠鲁文献,公元前1世纪伊壁鸠鲁主义者菲罗德穆的纸草残篇,公元2世纪奥伊诺安达(Oinoanda)的伊壁鸠鲁主义者第欧根尼的铭文等等的系统辑录和译注,对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无疑构成前提条件。离开这些古典文献的放心译本,我们何谈伊壁鸠鲁治疗术?所以,致力于一手文献本身的研究和翻译,为读者提供准确可靠、流畅通达的译本,不至于如读火星文字而让人望文兴叹,就显得格外迫切了。再者,希腊罗马哲学的研究领域也有失均衡:希腊有余,罗马不足;古典时期名哲多,晚期希腊流派少;灵魂治疗、城邦正义过热,自然元素、理性真理过冷。一些重要领域,如希腊罗马的宇宙论、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哲学、知识论等似乎少有问津,犬儒派、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漫步学派、新柏拉图主义等晚期希腊的主要哲学流派门可罗雀,甚至有的话题尚未进入视野。同时我们看到,对80年代以来国外同行研究成果的系统介绍也相对滞后。“跟着说”的时钟似乎总是徘徊于19与20世纪之交,尽管那个时代有着说不尽的E.策勒尔、W.耶格尔、J.欧文斯、W.D.罗斯等一代宗师,但近四十年,以晚期希腊哲学为例,也不乏A.A.朗、F.安娜斯、F.巴恩斯、M.弗雷德、F.斯科菲尔德、D.塞德利、R.G.汉金森、J.狄龙、L.布里松、B.英武德等值得关注的一代学人。
为此,我们热切期待希腊罗马哲学研究能有一个专门学术园地,集同行之智,博众家之长,首发经典文本译注、新近成果译介和原创性论文。我们深知,要暂时放下是不是C刊之虑,算不算成果之忧,实现“首发”这一目标,其困难非常之大,还要靠同行们齐心协力、共筑家园。尽管我们无法预知这个辑刊的“诗和远方”。但我们相信只要持之恒地走下去,一期一主题,每期有新意,前景是不会暗淡的。我们愿意用心烛照这个依稀可辨的思想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