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NT$
3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1. 本书有前沿的技术。书中总结了无人机监视技术及其应用案例,并分析了这项技术的未来。
2. 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除了科技技术方面的总结分析,作者也对人类如何与无人机监视技术相处,以及人们的隐私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颇具人文关怀和前瞻性。
3. 作者亚瑟·霍兰·米歇尔是无人机领域的研究人员兼记者,内容扎实、可读性强。
|
內容簡介: |
《无人机:天空之眼的当下与未来》一书讲述了美国政府秘密开发出一套高清监视系统,并结合无人机技术来监视美国在海外的敌人的全过程,随后这一现代监视技术开始转向美国国内乃至全球。在战争中,无人机监视技术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当这项技术被秘密部署到美国的重要城市时,它能帮助警察快速确定犯罪嫌疑人,降低一座城市的犯罪率,有助于缓解早晚高峰时的交通拥堵,还能及时发现并扑灭森林火灾等。但是同时,无人机监视技术也在入侵我们的生活。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和无人机研究员,亚瑟·霍兰德·米歇尔通过对美国国防部官员、军队指挥官、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以及私人防务公司管理层的大量采访,在本书中总结了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并剖析了这一技术的未来。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以无人机为载体的现代空中监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并对人类与无人机的关系以及隐私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是一本适合大众读者了解的无人机和空中监视技术的科普读物,相信读者能有所收获。
|
關於作者: |
亚瑟·霍兰德·米歇尔
美国资深科技记者和无人机领域研究人员。
美国巴德学院无人机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主任。
写过不少无人机、机器人和国防事务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分析,并发表在《连线》《快公司》《美国新闻》等诸多媒体上。
|
目錄:
|
引? 言 // III
一部分 “全视之眼”的起源
章? 新型威胁 // 003
第二章? 国家公敌 // 017
第三章?“女妖之眼” // 045
第二部分 我们被监视的未来
第四章? 巴尔的摩谋杀案 // 081
第五章? 把像素装到犁头上 // 117
第六章? 广域监视的未来 // 127
第七章? 要用 100 万只眼睛 // 139
第八章? 魔鬼盯着看 // 155
第九章? 新维度 // 183
第十章? 全感监视 // 199‘
第三部分 另一条漫漫长路
第十一章? 一场恶战 // 221
第十二章? 复盘巴尔的摩谋杀案 // 237
第十三章? 当权力遇到怒火 // 253
第十四章? 天空之眼和人工智能的规则 // 275
致? 谢?// 301
|
內容試閱:
|
我是从 2012 年开始研究飞行侦查器的,当时我还在巴德学院读大四。巴德学院是一所小型文理学院,坐落在哈德孙河畔,离纽约市区约 2 个小时车程。此前,为了在常规的学业之外再找一个新的学术领域,我和大一时的室友丹·甘廷哲一起创建了无人机研究中心,这项研究的初衷是想使用巴德学院教授的多种方法来解决无人驾驶汽车带来的一些棘手问题。我们早的项目之一,就是将民间对军方无人机袭击的描述与古典文学作品《阿尔戈英雄纪》 a 中对鸟身女妖哈耳庇埃(Harpies)的描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事实证明,我们选择的时间真是顺应天意。我和丹毕业的时候,公众对于无人机的兴趣空前高涨。于是,我们认为应该在原有想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探索。于是,在脱下学士服和学士帽的第二天,我就成了巴德学院无人机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接下来的几年里,我研究了很多令人不安的技术,包括地狱火导弹、激光制导炸弹、亚马孙配送无人机等。但是只有一种技术时刻出没在我的梦中。
那就是 WAMI,即广域运动成像(wide-area motion imagery),也就是我和史蒂夫·萨达斯在监视毫无戒心的桑地亚高地居民时使用的工具。如果 1917 年就有这种监控技术的话,那么它的危险性肯定比破坏力巨大的 TNT 炸药还高。 WAMI 能够覆盖非常广阔的区域,甚至可以覆盖整座城市。它太强大了,如果你想近距离地看清楚一些东西,只需把图像放大即可。同时,摄像机还可以不间断地记录下其视野下的所有画面。当我
追踪那辆蓝色小汽车时,摄像机也在监视着该区域内的其他地方,并记录下了人们的一举一动。
就这样, WAMI 为操控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权力,也给地面上的那些被瞄准的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形形色色的现代化监控方式中, WAMI 更具穿透性和连续性、更细致、让人无处遁逃。而且,它还有其他的名字:广域持续监控系统
(WAPSS)、广域视野(WFOV)、广域空中监控(WAAS)。我把这些统称为“全视之眼”。
“全视之眼”这个构想源于几位意志坚定的工程师,他们加班加点地工作,以解决军方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引发的严重危机。他们设计这种技术的基本逻辑非常简单:你覆盖的地面区域越宽广,能够监视到的人就越多;你监视的人越多,抓住“坏人”的机会就越大。这种思路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策略“收集一切”(collect it all)十分相似。正是这一理念导致了 2013 年的斯诺登泄密事件,使美国国家安全局成为现代大的隐私丑闻之一的始作俑者。
WAMI 这个强大的武器在战场上拯救了成百上千人的生命。因为这些功绩, WAMI 不仅在美国众多的侦查工具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还鼓励了更多的人去纷纷追寻自己的广域视野。今天,在追求 WAMI 技术的企业中,有一些已经很接近成功了。一家监控公司的主管这样对我说, WAMI 摄像机的尺寸即便只有美国空军“女妖之眼”(Gorgon’s Stare)摄像机的1/10大小,其效能也高过美国警方和联邦调查局飞机上常用的摄像机几千倍。执法机构怎么可能拒绝这种诱惑呢?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自己的“全视之眼”推销给美国执法机构,导致我们天空中出现了各种空中监视工具。巴尔的摩市曾发生过一起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个案,一位坚持不懈的企业家一直在努力证明, WAMI 不仅能成功地破解其他手段都无法解决的犯罪(尤其是枪击案和暴力袭击案),还能从一开始就打消人们实施犯罪的念头。
这类案例无不预示着:总有一天,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主要发达城市都将生活在某种形式的广域监控之下。与其他的武器一样, WAMI 初被部署在战场上的目的是非常明确且有局限性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任何监控技术,只要足够强大,它就会获得自己独有的生命力。它一旦面世,就像逃出笼子的猫一样,再难被关回去了。
不仅如此,这一技术还在进化。美国国内外的实验室、情报机构以及私营公司都在努力研发下一代监控技术,都想通过尽可能高的分辨率去监视尽可能广阔的区域。结果就是,广域监控变得越来越便宜、轻巧、快捷、强大。而且,监控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为了追求更广阔的视域, WAMI 背后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情报机构研制出了一种强大到超越人类的设备。在阿尔伯克基的上空飞行时,我一次只能追踪一辆小汽车,既使摄像机拍摄了数百辆汽车和行人的影像。假如镜头中的其他地方发生了更为有趣的事情,我就会错过它。一个人的大脑,甚至一群人的大脑组合在一起,也不可能处理“全视之眼”搜集到的所有信息。
事实已然如此,如今研发人工智能已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因为只有人工智能才能代替我们去审阅这些信息。这就有点像《间谍秘籍》中的必杀技 :如果一个可以监控整个城市的摄像机足够智能,它就可以同时追踪并理解每一个目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视之眼”;它甚至还能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当这样的摄像机与它的计算机系统的组合与现代生活中其他领域的监控系统进行融合时,你将无所不知。对于那些隐于摄像机之后的操纵人员来说,这种集权主义的监视方式是一种福音,而对于地面上的那些被监视的人来说,这种监视方式则让他们无处藏身。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空中监视可以用于我们广泛认同的一些目的,如灭火和救灾。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界线,一旦越过这条界线,“全视之眼”就会变成一张与公民自由相违背的捕捞网,尤其是当监视者是一台电脑的时候。但问题是,面对十亿像素,我们在哪儿划定这条界线呢?
在本书中,我想给这项技术的拥护者和反对者一个隔空对话的机会,让他们阐释各自的观点,即我们为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张开双臂去欢迎全景监控的到来。本书中也包含了研发WAMI 的工程师的观点,此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从未在公众面前谈论过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其中一些人似乎对自己创造的东西充满了悔意,而另一些人则没有这种感觉。但是,即便是这项技术忠实的拥趸也承认,它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风险。
如果我们想避开这些风险,保护我们所剩不多的隐私,我们就需要制定一些实实在在的规则。在这本书里,我已经为此拟定了蓝图,这些原则和规则不仅是为了约束 WAMI,也是为了约束本书中讨论的各种各样的广域监视技术:地面全视摄像机、对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进行交叉检查的融合系统、能够监视个人一举一动的手机定位跟踪器。这个名单很长,而且触目惊心。
近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任何新的监控工具控制住我们之前。人类仍有机会控制住它们。但是,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监控技术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从现在开始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定义应该怎样使用这项技术,不应该怎样使用它,还是为时不晚的。否则,如果对其放任自流,那么广域运动成像技术只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甚至滥用无度。现在,我们重要的任务就是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全视之眼”。是时候回望我们头顶上的监视着工具了。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它是怎样安生的吧!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