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內容簡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从以欧洲为中心转变为美苏两极对峙。传统的英、法等欧洲列强,虽已成为二流国家,但凭借一定的国力和外交经验,仍在战后的国际舞台上起着重要作用,其外交得失也经常得到史家的关注。在冷战起源问题上,学术界初期较为重视美、苏两国的责任。自1980年代中期后,国内学术界开始注意到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独特作用,并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本书作者针对原始资料利用上的困乏这一国内研究英国与冷战起源问题的主要不足,从英国解密档案中,选取并翻译了有关中英关系和英苏关系的档案共60件,以期通过选译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为英国与冷战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姚百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战后国际关系史、世界现当代史,目前正致力于探讨冷战时期的美法关系、中法关系、冷战史史料学等几项课题。近年来的论著有:《冷战时期中美法关系研究》(2017年)、《中法建交多国档案选编》(2016年)、《冷战史研究档案资源导论》(主编,2015年)等,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韩长青,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周边国家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时期中外关系、联合国历史进程、东南亚史。
|
目錄:
|
编者说明
第1编 英国与国共冲突
第2编 英苏关系
参考文献
档案简目(档案编号序)
索 引
后 记
|
內容試閱:
|
编者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从以欧洲为中心转变为美苏两极对峙。传统的英、法等欧洲列强,虽已成为二流国家,但凭借一定的国力和外交经验,仍在战后的国际舞台上起着重要作用,其外交得失也经常得到史家的关注。在冷战起源问题上,学术界初期较为重视美、苏两国的责任。自1980年代中期后,国内学术界开始注意到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独特作用,这些研究从观点和内容上可归为三类。
一是强调英国的积极主动作用。认为英国工党政府在1946年上半年就已制定出冷战政策,它并不是盲目追随美国政策的小伙伴;英国是美国发动冷战的政治导师,在美国举起冷战帅旗前担任临时主帅,在冷战开始后又成为冷战的急先锋;丘吉尔在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一直煽动美苏冲突,对美国发动冷战起着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是认为不能过分夸大英国的作用。虽然英国对推动美国政策转变和西方军事集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冷战起源中并非毫无作用的配角,但作为一个中等国家,它不具备影响全局的力量,冷战的基本进程取决于美、苏两个大国。无论是丘吉尔政府,还是艾德礼政府,都没有制定真正的冷战政策。美、苏是冷战起源的重要因素,是内因;英国所起的作用最多只是一种外因。
三是注意研究战后英国对苏政策的摇摆与转变,以及这种转变的推动机制。认为工党政府战后初期的对苏政策有个转变过程,即从决心维持英苏同盟关系,经短暂的左右摇摆迅速转向与苏全面冷战,其根本原因在于战后衰落的英国经济和英国统治阶级长期以来政治上的反苏态度;英国驻苏联使馆临时代办罗伯茨于1946年初至1947年夏陆续发给外交部多份报告,阐述了苏联在原子能、德国、远东、中东、联合国等问题上的政策走向,以及苏联内政、文学艺术、历史研究、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现状,这些电报的分析和建议,显著推动了外交部大幅度调整对苏联政策的步骤,加快了英国同苏联冷战对抗的进程。
本书无意介入这些争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