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編輯推薦: |
★外国名著,思想家书系,一版再版,多国畅销;
★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
★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唐斯博士将这本书列入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
★影响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各方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
人类历史上影响极大的心理学著作,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现代心理分析学的开山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家出版社重点出版,精心编校,值得信赖。
封面典雅,装帧精美,双封面精装,可读宜藏。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被认为是本世纪极富创见的、伟大的著作之一,是了解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读者可以从中发现很多令人兴奋的观察和大量与我们主题有关的饶有兴趣的材料。《梦的解析》已被视为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唐斯博士将这本书列入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之一。
|
關於作者: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终生从事写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义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
|
目錄:
|
第一章梦问题的学术文献1
甲、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7
乙、梦的材料梦中记忆11
丙、睡梦刺激与睡梦的根源23
丁、为何苏醒后遗忘梦44
戊、梦的心理学特性49
己、梦中的伦理感情66
庚、梦理论与梦的功能76
辛、梦与精神病之间的关系89
1909年补充94
1914年补充97
第二章解梦的方法:对一个梦模式的分析98
第三章梦是遂愿123
第四章梦的歪曲134
第五章梦材料与梦来源162
甲、梦中近事与无关紧要之事163
乙、作为梦来源的幼儿期187
丙、躯体性的梦来源219
丁、典型的梦239
第六章梦的工作274
甲、压缩工作275
乙、移置工作302
丙、梦的表现手段306
丁、顾及可表现性334
戊、梦中通过象征来表现其他典型的梦344
己、例子梦中计算与言语399
庚、怪诞的梦梦中的智力表现421
辛、梦中的情感455
壬、继发性整合483
第七章论梦过程的心理学502
甲、对梦的遗忘505
乙、退行525
丙、关于遂愿541
丁、通过梦唤醒梦的功能焦虑梦563
戊、初级过程与次级过程压抑576
己、潜意识与意识现实592
附 录弗洛伊德偏重或者相对详细论述梦主题的
著作607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梦问题的学术文献
在以下几页里,我会证明存在能够使人解梦的一种心理技巧,在应用此种操作方法时,任何梦都被证明是富有意义的心理产物,在可说明之处,可以把这种产物列入清醒时的内心活动。我还将尝试阐明那些过程,梦的奇特性与面目全非起因于它们,我还将从这些过程中推断心理力量的性质,梦来自这些心理力量的共同作用或相互作用。只要到了那一步,我的阐述就会中止,因为它将到达一点,在这点上,做梦的问题必将融入更广泛的问题,必须借助别的材料来开始解决后者。
我先概览先前诸位著作者的功绩及学术界中梦问题的现状,因为在论述过程中,我将不会常有契机回到这点上来。因为尽管有几千年的努力,对梦的科学理解仍鲜有进展。这点被著作者们公认,所以,列举各种意见就显得多余。我在书末附上了著作的目录,在那些著作里,可以找到许多对我们的主题有启发性的评论与极有意思的材料,但没有什么或者少有什么涉及梦的本质或者最终解开梦的一个谜团。当然更少有什么变成受过教育的非专业人士的知识。
在人类的原始时代,梦在原始民族那里可能得到何种理解,它对原始民族关于世界和心灵观念的形成可能发生何种影响,这是具有高度趣味的主题,我只好不情愿地把它从这个语境的探讨中排除。我提请注意卢伯克爵士、赫斯宾塞①、爱伯泰勒②等人的知名著作,我只补充说,在我们完成呈现在眼前的解梦任务后,我们才能把握这些问题与推测的影响程度。
史前对梦的见解的余音显然是古典时期各民族评价梦的根据。③在他们那里的假设是,梦与他们所相信的超人性质的世界有联系,会从诸神与魔鬼方面带来启示。此外,他们不禁想到,对做梦者而言,梦会有意味深长的意图,通常要对他预示未来。然而,梦在内容与印象上的迥异却使人难以对它做统一的理解,而迫使人根据梦的价值与可靠性作形形色色的区分与分类。在古典时期的各个哲学家那里,对梦的评价当然并非不依赖他们一般说来愿意承认的的地位。
在亚里士多德两部探讨梦的著作里,梦已经成为心理学的客体。我们听说,梦并非神赐,没有神性,却可能具有魔性,因为自然的确有魔力,而非神性;即梦并非源于超自然的启示,而是产生于当然与神性有亲缘的人的精神规律。梦被界定成睡眠者只要睡眠就有的心灵活动。①
亚里士多德了解梦样状态的若干特点,如梦把睡眠期间出现的小刺激重新解释成大事(人们相信,哪怕只有这个或那个关节发生微不足道的升温,蹈火就会变热②),他从这种特性中得出结论,即梦很可能把白天未曾注意到的体内开始变化的先兆泄露给医生。③
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古人认为梦不是正在做梦的心灵的产物,而是来自神灵的灵感。而我们在估价梦样状态时会发现随时存在的这两种对立的潮流,在他们那里已经产生作用。人们区分出真正、宝贵的梦,把它们赐予睡眠者,是为了警告他或者对他预示未来,人们把这些梦与空洞、虚幻与虚无的梦区分开来,后者的意图是把睡眠者引入歧途或者使他陷入沉沦。
格鲁佩(《希腊神话与宗教史》,1906年,第2卷,第930页)④复述了依据马克罗比乌斯⑤与[出自达尔迪斯的]阿特米多鲁斯⑥的这样一种划分:人们把梦分成两类。一类应该只受当前(或者往昔)影,对未来却无关紧要;它包括失眠,直接再现已有的想象或者其对立物,如饥饿或者解饿,包括幻象,幻想般地扩展已有的想象,如梦魇。另一类却被视为决定未来;属于这一类的有:(1)在梦中接受的直接预言(神的回话、神示);(2)对面临事件的预报(视力);(3)象征性的、需要解释的梦。该理论历经许多个世纪得以保存。
与这种对梦的易变估价①相关的是解梦的任务。因为人们一般期待梦有重要的启迪,但并非直接理解所有的梦,无法知道,一个特定的费解的梦是否确实预示着意味深长之事,启发人去努力,这种努力可能用一种明晰又意味深长的内容来代替梦的费解内容。在古典后期,出自达尔迪斯的阿特米多鲁斯被视为解梦最大权威,其详尽的著作[《梦的解析》]必定把内容相同的散失著作补偿给我们。②
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古人对梦的见解必定与其全部世界观完全一致,其世界观惯常作为现实投射到外界,这只在内心生活内部有现实性。这种对梦的见解还考虑主要印象,清醒状态通过早晨剩余的对梦的回忆得到主要印象,因为在这种回忆中,梦装扮成陌生之事,仿佛源自另一个世界,跟其余的心理内容相反。此外,如果认为关于梦的超自然来源的学说在我们的时代缺乏拥护者,那就错了;所有虔信派与神秘主义作家除外他们的确做对了的是,只要以前扩展的超自然领域的剩余部分未被自然科学的解释占领,就占据它们,人们也还遇上了感觉敏锐、对一切冒险离奇之事反感的男人,在宗教上,他们信仰超人精神力量的存在与介入,试图将其宗教信仰恰恰依托在睡梦现象的不可解释性上(哈夫讷,《睡眠与做梦》,1887年)。某些哲学家学派、如谢林追随者重视梦样状态①,这是梦在古典时期没有争议地具有神性的一种清晰余音,关于梦的预知性力量、预示未来的力量,探讨也未结束,因为心理学的解释尝试不足以解决积累的材料,尽管每个致力于科学思想方法者有同感,明确倾向于驳回此类说法。
要写作我们对睡梦问题的科学认识的历史,之所以如此困难,是因为这种认识尽管在个别处可能变得富于价值,但在这种认识中,却觉察不出沿着某些方向有进展。没有形成可靠结果的基础,下一个研究者本来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建设,而每个新的著作者都重新并且如同从源头再度着手同样的问题。如果我想遵循著作者们的时间顺序,摘录报告各个著作者对做梦问题表达过哪些观点,那我就得放弃勾画对睡梦认识现状的明了全貌;我因此宁可把描述与主题而非与著作者相连,我会在每个睡梦问题上列举,文献中用来解决睡梦问题的材料中记下了什么。
但因为我未能成功地掌握这个题目上如此分散并且蔓延到其他事物上的文献,只要我的描述中没有丢失基本事实、没有丢失重要观点,我就不得不请我的读者满足于此。
直到不久前,多数著作者都发现自己有理由在同一关联中论述睡眠与做梦,通常也要补充对相似情形的评价,这些情形延展到精神病理学里,著作者们还补充与梦类似的事件(诸如幻觉、幻视等)。而在最近的著作中,表现出的追求是,保持对主题的限制,比如把出自梦样状态领域的一个单独问题作为对象。我愿把这种变化看成一种信念的流露,即在如此模糊的事物中,只能通过一系列细节研究获得澄清与一致。我在此能够提供的不过是这样一种细节研究,别无他物,而且特别具有心理学性质。我鲜有契机致力于睡眠问题,因为该问题本质上是个生理学问题,虽然在睡眠状态的特性中必定同时包含了针对心理系统的机能条件的变化。那就是说,连睡眠文献在此也不在考虑之列。
甲、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
苏醒者的质朴判断假设,梦就算它并非源自另一个世界还是使睡眠者神游了另一个世界。我们要感谢旧日的生理学家布尔达赫①对睡梦现象细致而感觉细腻的描写,他用一个常说的句子表达了这种信念(《作为经验科学的生理学》,1838年,第499页):白天的生活连同其努力与享受、喜悦与痛楚从不重复,不如说,做梦意在让我们摆脱它们。即使我们整个心灵被一个对象充满,即便深切的痛楚撕裂我们的内心或者一项任务占用了我们全部的精神力量,梦或者给我们全然异样之事,或者它从现实中只把个别要素取到其组合中,或者它只步入我们情绪的调子并象征现实。伊哈费希特②(《心理学:关于人自觉精神的学说》,1864年,第1卷,第541页)在同一意义上直接言说并称它们是精神的自愈特性的神秘善事之一。③在有理由被各方尊重的关于梦的本性与形成的研究中,L.施特吕姆普尔也在相似意义上发表意见(《梦的本性与形成》,1887年,第16页):有谁做梦,就背离了清醒意识的世界;(出处同上,第17页):在梦中,就清醒意识有秩序的内容及其正常状态而言,记忆差不多完全消失了;(出处同上,第19页):心灵在梦中几乎无回忆地与清醒状态的常规内容与过程离析
绝大多数著作者却对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持相反的见解。哈夫讷如是说(《睡眠与做梦》,1887年,第245页):首先,梦延续清醒状态。我们的梦始终衔接着不久前曾在意识中的想象。仔细观察将几乎总会发现一条线索,梦在其中与前日的经历挂钩。魏刚特(《梦的形成》,1893年,第6页)直接反驳上面引述的布尔达赫的说法,因为可以经常、似乎在绝大多数梦里观察到,它们把我们恰恰带回习惯的生活,而非让我们摆脱它。莫里用一种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言说:我们梦见我们所见、所言、所愿或所作所为;耶森在其1855年出版的心理学(《试论心理学的学术根据》,第530页)中说得更详细:梦的内容或多或少始终取决于个性,取决于年龄、性别、地位、教育程度、惯常的生活方式并取决于整个迄今为止生活的事件与经验。
哲学家J.G.E.马斯(《试论热情》[第1卷,第168页与第173页])最不模棱两可地对此问题表态①:我们最炽热的热情指向我们最常梦见的那些事物,经验证实我们的这种说法。由此看出,我们的热情必定影响我们梦的产生。好胜者(或许只在其想象中)梦见争得的或者尚待争得的桂冠,而热恋者在其梦中忙于其甜蜜希望的对象如果被随便一个理由激发,潜藏于心的所有感官欲望与厌恶就可能导致与它们结伴的想象成梦,或者这些想象介入已有的梦。(由温特施泰因告知,《梦中遂愿的两个例证》,1912年。)
关于梦境对生活的依赖性,古人想得没有二致。我引述拉德施刀克(《睡眠与梦》,1879年,第134页):薛西斯①在其远征希腊之前被好主意分散了他的这个决心,却一再被梦激励做此事,明事理的老解梦者、波斯人阿尔班达就中肯地告诉他,梦象大多包含人清醒时就思考之事。
在卢克莱修②的教喻诗《物性论》中,可以找到这一处:
精神上最热心致力于何种事务,
或者之前情感在何事上停留最多,
理智在此上面花费更勤,
同样之事惯常在让我们在梦中遇见。
法学家撰写法律并实施诉讼;
统帅们治军血战③
西塞罗④(《论占卜》)与晚得多的莫里所言很相似:但尤其在心灵中,我们醒着时想过、干过的那些对象的残余辗转嬉闹。⑤
关于梦样状态与清醒状态关系的这两种观点的矛盾似乎确实不可解决。因此,回想起F.W.希尔德布朗特的阐述(《梦及其用于生活》,1875年,第8页以下)是适宜的,他认为,梦的特性除了用一系列[三种]表面激化为矛盾的对立外根本无法作别的描写。构成这些对立的对立的一方面是梦与现实的、真正生活的,而另一方面是一个始终另一个、一个始终依赖另一个。梦是与清醒地经历的现实彻底分离之事,可以说,是一种自身密封的实存,被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与现实生活隔开。梦使我们脱离现实,抹去对我们身上现实的正常回忆,把我们置于另一个世界、置于一段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后者其实与现实生活经历毫无瓜葛希尔德布朗特随后详尽阐明,我们整个存在连同其生存形式如何随着入睡如同在一扇不可见的升降门后面消失。比如人家于是在梦里航行前往圣海伦娜,为的是给在那里被囚禁的拿破仑用摩泽尔葡萄酒提供点美味。人家将会受到这位前皇帝最亲切的接待,几乎很遗憾看见这有趣的错觉因醒来而受干扰。现在,人家却把梦境与现实相比较。人家从未是葡萄酒商,也从未想成为葡萄酒商。人家从未航行过,绝少会把圣海伦娜作为这样一次航行的目的地。对拿破仑,人家绝不抱有同情之意,而是怀有爱国主义的深仇大恨。而且尽管如此,拿破仑死在岛上时,做梦者还根本不在生者之列;与拿破仑建立个人关系在可能性范围之外。所以,梦中经历似乎是在两个完美相配又相互延续的生活阶段之间插入的陌生之事。
而尽管如此,希尔德布朗特继续道(出处同上,第10页),同样真实、正确的是表面上的。我的意思是,与这种隔绝或者离析携手而行的却还有最密切的关系与联系。我们简直可以说:不管梦提供什么,它取材于现实与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借助此现实而展开。无论梦以此做得多奇特,它其实还是从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其最精深、最滑稽的产物所借用的原料必定总是或者来自感性世界中在我们眼前出现之事,或者在我们清醒的思路中以某种方式已经找到其位置,换言之,来自我们在外部或者内心已经经历之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