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編輯推薦: |
一、本系列丛书在总目选编上,收入中国国学之精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精神有源的特点。
二、本书分十一篇,按东周策、西周策、秦策、齐策、楚策、赵策、魏策、韩策、燕策、宋卫策、中山策依次分国别编写,共七十七章。
三、本书编辑目的,在于陶冶学生优雅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引导人立德、立功、立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一代人正确的价值取向,让人生有根。
四、本书所选的篇章,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是历代家传户颂之篇章。阅读本书有益于当代青少年领略论辩的艺术,学会思辨的智慧,培养爱国、正直、勇敢、诚信的高尚品质,具有时代意义。
五、本书由刘向编订而成,记录了策士雄辩与运筹的机智,也反映出不同策士的不同价值取向,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六、本书依照阅读的逻辑及成长所需,先列“篇章大意”,再列“正文”“注释”“译文”,并依文中具有成长、教育意义的内容,设置“成长启示”和“品读思考”,全书*后列出“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以及“读后感”。
七、本书“注释”“译文”部分,参考各家精妙、正确的注解,力争浅白、明了;“成长启示”则针对青少年成
|
內容簡介: |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非一时一人之作。内容主要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该书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文中还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如“鹬蚌相争”“狡兔三窟”等,因此,《战国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代学者对《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3个阅读要点
◎重点体会书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如《魏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中的唐雎,有胆有识,在强秦面前威武不屈,不畏强权,忠于使命,敢于斗争,勇于献身,*终粉碎了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其不辱使命,以凛然正气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仰,值得我们学习。
◎领略策士的论辩艺术。《战国策》记载的这些策士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游说案例,如《赵策·赵太后新用事》中,赵太后不同意让长安君入齐做人质来换取赵国安危,大臣极力劝谏,太后听不进去,君臣双方僵持不下,触龙用高超的语言艺术、周密的语言策略、精妙委婉的说辞,让太后在闲聊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触龙的观点。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我们可以借鉴游说、劝说别人的策略和技巧,将其灵活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从“价值阅读”的视角理解并挖掘《战国策》中的精神养料。学习策士身上爱国、正直、勇敢、尚义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要看到文中那些投机取巧、唯利是图、朝秦暮楚、背叛盟友的丑恶行为,并引以为戒,以正己身。
2个知识要点
◎《战国策》有巧言雄辩、铺张扬厉的语言特点。书里都是善谈雄辩的策士的说辞,其语言具有气势充沛、词锋逼人的特色。如《秦策·苏秦始将连横》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大量使用排比句,声调铿锵,音韵和谐,肆意夸说,极具煽动性。
◎《战国策》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楚策·庄辛谓楚襄王曰》,庄辛为了劝诫楚襄王要有忧患意识,用了多重比喻:在两三丈高的地方的蜻蜓放松警惕被儿童捕捉,在七八丈高空的黄雀放松警惕被公子王孙捕捉,在几十丈高空的黄鹄放松警惕被射手捕捉,一个比喻紧连着一个比喻,而这些比喻又寄寓着同一个道理,生动形象,开人视听。
1个成长要点
◎在当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口才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具有好口才的人能更直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使交流更加有效率。《战国策》集交谈、演说、论辩、谈判、吟诵等各种口才艺术形式于一体,集中体现了策士们的道德、才能和勇气,因此,我们要更多地学习《战国策》中策士们高尚的品德,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让好口才以“德”为基。
|
關於作者: |
总策划简介:
徐国静,孔子基金会全球文化大使,著名教育专家、演说家。
译注者简介:
王志刚,历史学博士,水文与水资源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编纂学、历史地理学、水利史和环境史的教学和研究。在《史学史研究》《国学新声》等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家国、夷夏和天人——十六国北朝史学探研》。
|
目錄:
|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攻宜阳
东周欲为稻
温人之周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雍氏之役
苏厉谓周君曰
司寇布为周*谓周君曰
秦欲攻周
秦策
苏秦始将连横
张仪说秦王曰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楚攻魏
齐助楚攻秦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医扁鹊见秦武王
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
秦昭王谓左右曰
谓秦王曰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齐策
靖郭君将城薛
靖郭君善齐貌辨
邹忌修八尺有余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
张仪为秦连横说齐王曰
昭阳为楚伐魏
孟尝君出行国
齐人有冯谖者
齐宣王见颜斶曰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燕攻齐
齐闵王之遇杀
楚策
江乙说于安陵君
苏秦为赵合从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
楚怀王拘张仪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苏子谓楚王曰
庄辛谓楚襄王曰
天下合从
赵策
智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晋毕阳之孙豫让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
武灵王平昼闲居
赵惠文王三十年
秦围赵之邯郸
赵太后新用事
魏策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张子仪以秦相魏
魏惠王死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秦败魏于华
魏王问张旄曰
秦攻韩之管
长平之役
信陵君杀晋鄙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韩策
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五国约而攻秦
秦、韩战于浊泽
齐令周*使郑
史疾为韩使楚
韩傀相韩
燕策
燕文公时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苏秦为燕说齐
燕饥,赵将伐之
赵且伐燕
燕太子丹质于秦
宋卫策
公输般为楚设机
智伯欲伐卫
卫嗣君时
中山策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
本书经典名句记忆
本书相关名言链接
读后感
读《战国策》有感
|
內容試閱:
|
东周策
公元前367年,从周王室又分出两个小国,就是西周国和东周国。曾经的王都洛阳成了东周国的封地。虽然当时战国七雄的力量都不足直接一统天下,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当时,东周国的国策已经不是力求发展壮大了,面临各诸侯国的威胁,它不过图苟安,求自全而已。公元前249年,东周国被秦国所消灭。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战国时代群雄竞起,各大诸侯国纷纷称王,定都洛阳的东周王朝衰败不堪,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并分裂成东周和西周。本章讲的是这时的东周发生的重大事件,可看出当时的周王艰难求存的境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②,以告颜率③。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④:“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⑤,与秦,不若归之大国⑥。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⑦,而秦兵罢。
①九鼎:周王室的传国之宝。②周君:指东周君。③颜率(lǜ):人名,周臣。④齐王:指齐威王。⑤画计:商量。⑥大国:齐国,颜率对齐国的尊称。⑦陈臣思:人名,齐公族。
秦国发动军队威胁东周,并向东周君索要国宝九鼎,周君因此忧虑不已,于是就将心事告诉了重臣颜率。颜率说:“君主不必担心,可以让我向东去齐国搬救兵。”颜率到达齐国,对齐王说:“秦王昏庸无道,想要发动军队威胁周君主,还妄图索要九鼎。我与东周君在宫中商量对策,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秦国,还不如送给齐国。齐国如果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一定会赢得天下人的赞誉;齐国如果能得到国宝九鼎,也是国家的幸事。希望大王能考虑一下!”齐王听了之后十分高兴,立刻发动五万军队,任命陈臣思为大将营救东周,于是秦国撤兵了。
遇到突发事件,沉稳如山,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能在危急中做出快速的反应,找出制胜绝招以解围救困,这就是颜率能够挽救东周国的原因。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①?”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②。”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③、少海之上④,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⑤,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⑥,兔兴马逝⑦,漓然止于齐者⑧。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⑨,所以备者称此⑩。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①途:道路。②寄径:借路。③晖台:台名。④少海:一作沙海,地名,在今河南开封西北。⑤醯(xī):醋。甀(zhuì):小瓶子。⑥鸟集乌飞:鸟栖息,乌鸦飞走。⑦兔兴马逝:兔子跳起,马奔离。⑧漓然:水流的样子。⑨被具:指衣服、被褥等日用物品。⑩所以备者:用来准备器械和日用品的人。
齐王将要向周显王索要九鼎之时,东周君王又一次担心起来。颜率说:“大王不用担心,请命臣去齐国解决这个问题。”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次东周仰仗着您齐国的正义之举,才保障了我君臣百姓的安全,我们愿意把国宝九鼎献给大王,不知贵国要借哪一条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齐国?”齐王说:“寡人准备从梁国借路。”颜率说:“这样不行,梁国很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筹划这件事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无法再运出来了。”齐王说:“寡人准备从楚国借路。”颜率回答说:“这也不行,楚国的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已经在叶庭进行谋划很长时间了。如果九鼎进入楚国,也**不能再出来了。”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东周已经在私下为大王担心这件事了。因为九鼎不是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可以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栖息、乌鸦飞散、兔子跳跃、骏马疾驰那样能够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武王伐纣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个鼎就动用了九万人,九鼎就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所需的士兵、工匠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衣服被褥,用来准备这些物资的人也相当于这个数。如今大王即使有了这样的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到齐国来。所以我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齐王说:“你多次来到齐国,其实还是不想把九鼎献给寡人!”颜率说:“我不敢欺骗贵国,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将听候命令迁移九鼎。”齐王*终还是罢休了。
1.在中国历史上,九鼎代表什么?
2.颜率运用智谋保住九鼎的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讲一讲你所知道的伟人维护国家利益的事例吧!
秦攻宜阳
公元前308年,秦军出函谷关进攻韩国的战略要地宜阳。经过几个月的激战,秦军于第二年攻克宜阳,打开了通向中原的大门。本文讲述了东周大臣赵累为东周君献策,劝说楚将景翠,使其“德东周”的事。
秦攻宜阳①,周君谓赵累曰②:“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③,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④,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⑤,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⑥,官为柱国⑦,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胥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①秦攻宜阳:周赧王七年,秦攻宜阳,次年攻克。宜阳:位于今河南洛阳,洛水北岸。②赵累:人名,东周大臣。③公仲:人名,韩国公族。④景翠:人名,楚国将领。⑤甘茂:人名,楚国人,秦武王时任秦左丞相。⑥执圭:楚国**的爵位。⑦柱国:楚国官职**的武官。
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东周君对大臣赵累说:“你认为结果会怎么样呢?”赵累说:“宜阳一定会被攻破。”东周君说:“宜阳方圆八里,有十万英勇的士兵,粮食可以支持好几年;韩国丞相公仲的士兵有二十万,楚国大将景翠率领军队驻扎在山下,援救宜阳,秦国的军队一定不会成功的。”赵累说:“攻打宜阳的秦将甘茂只是个寄居在秦国的将领,如果攻打宜阳有功,就会像周公旦一样名声显赫;如果不成功,他在秦国就没有立足之地了。秦武王不听群臣和长辈们的建议,而决心要攻打宜阳,如果宜阳攻不下来,那么秦武王就会感到耻辱。所以,我说宜阳一定会被攻破。”东周君说:“那么你替我出个主意,应该怎么办呢?”赵累说:“大王要对楚将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是**的执珪了,你的官位已经是**的柱国了,即使是打了胜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如果失败了,就犯了死罪。不如与秦国作对,等到秦国攻破宜阳之后,再出兵威胁秦国。到时候,秦国就会害怕你要趁其疲惫去攻打它,必然会拿出宝物来献给您,韩国丞相公仲会因为你帮助韩国攻打秦国而感激你,一定也会献给您各种宝物。’”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①,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②。
①效:进献。煮枣:地名,今山东东明县南。②德东周:感恩、感激东周。
秦军攻克宜阳后,楚将景翠果然向秦国出兵。秦国十分惊慌,赶紧把煮枣这个地方献给景翠,韩国果然也献出重宝来感谢景翠。景翠获得了秦国的煮枣城,又得到了韩国的珍贵宝物,他十分感激东周君为他提出的良策。
东周欲为稻
同时从周王室分裂出来的西周国和东周国关系不睦。东周准备种稻子,西周控制着河水的上游,不肯放水。本文讲的是战国名士苏秦游说西周君的事。他准确把握并利用西周国和东周国的敌视心理,使西周国顺利放水,从而成功达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
东周欲为稻①,西周不下水②,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③。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④。若是⑤,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⑥,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①为:种植。②下水:使河水和洛水向下流,经过东周。③病:损害。④复夺之:指的是“复夺其水”。⑤若是:这样。⑥一仰:都来依靠。
东周想种稻,西周不给放水,东周对此非常担心。苏秦就对东周君说:“让我出使西周,说服它放水,可以吗?”于是他去拜见西周的国君,说:“您的计策错了!现在不放水,正好使东周富裕起来。现在东周的百姓都去种麦子了,没有别的东西可种了。如果您想坑害东周的话,不如给他们放一次水,去破坏他们所种的麦子。一旦您放了水,东周一定会再种水稻;等他们种上水稻,您再停水。这样,就可以使东周的百姓都来依靠西周,而听从您的命令了。”西周的国君说:“很好。”于是西周终于放了水。苏秦因此而得到了两国的赏金。
温人之周
战国时代,虽然东周日渐衰落,但是周天子作为天下之君,还是名正言顺的。本文记述了一个温地人坚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并成功说服天子把他放行的事情。
温人之周①,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②。’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③。
①温:魏国地名。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四句诗出自《诗经·小雅·北山》。③出之:使动用法,让他出城。
魏国温地有个人到东周来,周人不允许他入境。来的这个人当即回答说:“我是周地的主人。”问他住在哪条巷子,他却不知道,官吏因此就把他拘留起来。周国君派人问他:“你不是周人,却还说自己不是客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人回答说:“我从小就读《诗经》,《诗经》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现在,周天子君临天下,而我是天子的臣下,怎么能说我是客人呢?因此我才说是‘主人’。”于是,周国君便让官吏把这个人放了。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景翠本是楚国将领,因事逃到东周。恰逢东周为了保全和发展自己,急于寻找人才。本文讲述了周臣杜赫将景翠推荐给东周君的事情,并在其中说明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方法。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①,谓周君曰:“君之国小,尽君之重宝珠玉以事诸侯,不可不察也!譬之如张罗者②,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骇鸟矣③;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今君将施于大人④,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⑤,故能得欲矣。”
①杜赫:周人。景翠:人名,楚国大将。②张罗:张网捕鸟。③骇鸟:把鸟吓跑。④施:施舍。⑤不必:说不定。
杜赫想让景翠得到东周的重用,对东周君说:“大王的国家很小,用尽您的珍玩珠宝来侍奉诸侯,不能不仔细加以考虑。就像张网捉鸟,把网张在没鸟的地方,一天也不会捕到鸟;把网张在鸟多的地方,又很容易使鸟受到惊吓而飞走。一定要把网设在有鸟和没有鸟的间隙之处,才能够多捕到鸟。如今,您把珍宝送给那些显赫的人,这些人就会轻视您的礼物;把珍宝送给普通的小人物,他们身上又没有什么可求的,而且也送不过来。大王一定要把珍宝财物送给现在贫寒、说不定将来能成大人物的人,这样您的愿望才能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