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秦汉思想研究[伍]--董学续探董仲舒评传(周桂钿文集)

書城自編碼: 251291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周桂钿
國際書號(ISBN): 9787533466497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頁數/字數: 309页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56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先进电磁屏蔽材料——基础、性能与应用 》

售價:NT$ 1010.0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NT$ 454.0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NT$ 250.0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NT$ 35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968
《 福柯文选(三册套装) 》
+

NT$ 324
《 中国哲学简史 》
+

NT$ 656
《 秦汉思想研究[肆]--董学探微(周桂钿文集) 》
+

NT$ 564
《 秦汉思想研究[伍]--董学续探董仲舒评传(周桂钿文集) 》
編輯推薦:
编辑推荐

★周桂钿先生已七十高龄,为中国学术界公认的学术大家,在秦汉哲学研究方面处于该领域权威和领先的研究水平,文集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文集立足周桂钿40多年秦汉哲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与时俱进,将周桂钿先生一生在秦汉哲学领域的学术成果给予整体呈现,内容丰富,在秦汉哲学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处于该领域权威和领先的研究水平。
內容簡介:
内容推荐

本书对董仲舒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以及五行论等进行了补充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作为《董学探微》的补充。另外还收录了《董仲舒评传》,对于董仲舒的生平和著作和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周桂钿,男,1943 年生,福建长乐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秦汉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1991 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曾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曾获北京市社科联学术成果奖,教育部学术成果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奖等。主要著作有:《王充哲学思想新探》、《王充评传》、《虚实之辨》、《董学探微》、《秦汉思想史》、《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十五堂中国哲学课》、《十五堂中国国学课》、《十五堂中国儒学课》等二十余部,发表文章四百余篇。
目錄
目 录

董学续探

第一章 董仲舒哲学与《公羊传》…………………………………………1

一、董仲舒的哲学体系……………………………………………………………1

二、董仲舒与《公羊传》、齐学……………………………………………………6

第二章 董仲舒哲学与西汉政治…………………………………………11

一、董仲舒的政治哲学……………………………………………………………12

二、大一统论是政治哲学的核心…………………………………………………13

三、天人感应是其理论形式………………………………………………………16

四、独尊儒术(思想统一) ………………………………………………………20

五、结论……………………………………………………………………………23

第三章 董仲舒五行论………………………………………………………26

一、最初的五行……………………………………………………………………26

二、五行相胜………………………………………………………………………29

三、五行模式………………………………………………………………………31

四、董仲舒五行论…………………………………………………………………33

第四章 董仲舒经济思想研究………………………………………………40

一、百乱之源………………………………………………………………………40

二、调均……………………………………………………………………………42

三、具体的调均建议………………………………………………………………46

四、调均的意义……………………………………………………………………53

第五章 董仲舒教育思想研究………………………………………………55

一、教化为治国大务………………………………………………………………56

二、太学为教化本原………………………………………………………………59

三、人性是教化的根据……………………………………………………………60

四、儒术是教化的原则……………………………………………………………63

五、儒术的主要内容………………………………………………………………66

六、学习态度与方法………………………………………………………………67

七、教师……………………………………………………………………………69

第六章 独尊儒术,奠定汉魂………………………………………………71

一、唯董仲舒明于《春秋公羊学》………………………………………………71

二、天人三策董学标志…………………………………………………………74

三、大一统论与凝聚力……………………………………………………………81

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85

第七章 董学补论………………………………………………………………87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真理性…………………………………………………87

二、董仲舒论祭祀——兼论儒家论天的宗教性…………………………………96

(一) 天子先郊而后伐——天贵于民………………………………………97

(二) 不可先祭小神——天是百神之大君…………………………………98

(三) 郊不辟丧——祭天压倒一切…………………………………………100

(四) 祭祀的意义——报德法则……………………………………………101

三、儒学创新与独尊儒术——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104

(一) 秦汉时代的儒学地位…………………………………………………104

(二) 儒学创新,与时俱进…………………………………………………105

(三) 独尊儒术以后…………………………………………………………110

(四) 如何评论历史上的统治阶级…………………………………………112

(五) 汉代新儒学的启示……………………………………………………114

四、汉代公羊学传授考…………………………………………………………115

五、董仲舒考补…………………………………………………………………120

六、董子菜园在何处——我研究董仲舒中的一点错误………………………125

附录:董子年谱考略………………………………………………………129

董仲舒评传

前言………………………………………………………………………………139

第一章 一代宗师……………………………………………………………141

一、《春秋》博士,儒者尊师……………………………………………………141

二、三对天子策,两任骄王相…………………………………………………142

三、主父告朝廷,张汤访陋巷…………………………………………………145

四、士以不遇为幸遇……………………………………………………………148

五、身后留名并遗迹……………………………………………………………150

第二章 天人感应……………………………………………………………152

一、社会政治的需要……………………………………………………………153

二、理论体系的特点……………………………………………………………154

三、五行的治乱与变救…………………………………………………………158

四、后人评论……………………………………………………………………159

第三章 独尊儒术……………………………………………………………167

一、提出大一统的远因与近因…………………………………………………167

二、提出大一统的方法…………………………………………………………169

三、统一思想的功过……………………………………………………………172

(一) 独尊儒术,确立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干……………………………172

(二) 独尊儒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74

(三) 独尊儒术,维护了专制制度………………………………………177

(四) 独尊儒术,导致一刀切现象…………………………………………179

(五) 独尊儒术,抑制独立思考…………………………………………181

(六) 独尊儒术,政治干预学术……………………………………………183

四、思想要统一于真理…………………………………………………………184

第四章 教而后善……………………………………………………………187

一、批判继承孟子性善论………………………………………………………187

(一) 从正名的角度驳孟子性善论…………………………………………188

(二) 用圣人的言论驳孟子性善论…………………………………………192

(三) 以天道的权威驳孟子性善论…………………………………………193

二、批判继承荀子性恶论………………………………………………………194

三、性未善论……………………………………………………………………197

(一) 关于“性三品”论……………………………………………………197

(二) 关于“性四品论”…………………………………………………198

(三) 关于方法论问题………………………………………………………200

(四) 关于“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204

第五章 义重于利……………………………………………………………210

一、义利旧说……………………………………………………………………210

二、义利新证……………………………………………………………………212

第六章 尊师重教……………………………………………………………219

一、以教化为大务………………………………………………………………219

二、以儒道为教…………………………………………………………………222

三、兴太学,养贤士……………………………………………………………223

四、教师与教材…………………………………………………………………225

五、选士制度……………………………………………………………………227

第七章 《春秋》大义………………………………………………………232

一、战盟之义……………………………………………………………………232

二、华夷之辨……………………………………………………………………235

三、仁义之法……………………………………………………………………240

四、事志之论……………………………………………………………………247

五、慎辞…………………………………………………………………………252

六、大义举要……………………………………………………………………256

第八章 处事道理……………………………………………………………260

一、经权之分……………………………………………………………………260

二、常变之道……………………………………………………………………269

三、祸福之生……………………………………………………………………273

四、中和之理……………………………………………………………………275

(一) 以中和养身体…………………………………………………………275

(二) 以中和治天下…………………………………………………………285

第九章 千古流芳……………………………………………………………290

一、被推为儒者宗………………………………………………………………291

二、被奉为圣人后………………………………………………………………299
p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