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介绍欧洲文化历史的权威之作,全球史视角下的文明通典,展示最新的欧洲文化潮流。欧洲文化爱好者的必备图书。
★一本通俗易懂的欧洲文化史!深入浅出讲解欧洲历史和文化!是旅游欧洲的必备,带你走进欧洲的时光隧道,品味欧洲的历史与文化,没时间也能“欧洲深度游”,不出国也能品读地道的欧洲文化!
★体系完整,叙述清晰:本书力求以史实为立足点,进行文化上的阐述和剖析,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文化解密。是一次最清晰的欧洲历史文化脉络梳理。
★笔触细腻,语言通俗:这是欧洲文化的一次巡游,也是作者耗时十年打造的一部欧洲文化爱好的饕餮盛宴。
★内容丰富,使用方便:本书采取了细小的模块方式进行编写,读者朋友可以采用“少读常读”的方式进行具体学习,以便在时间和知识上“化零为整”地为自己增加知识储备量。
★简短精悍,视野开阔:“一部全球史视角下的西方文明发展史,一场西方社会形成与演变的文化盛宴”。如果你是一名文化爱好者,还将看到中西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相互碰撞,并感受其中的美妙,以及了解这种碰撞所留下的历史痕迹。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篇介绍了欧洲社会(包括部分美国社会)的文化脉络和成果,依据正史资料构建整体框架。对于一些难以梳理的部分,则结合不同史料作品进行分析阐述,力求以史实为立足点,进行文化上的阐述和剖析,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文化解密。此外,本书的行文风格追求短、平、快,力求以最简短精悍的篇幅,对反复繁多的欧洲文化进行清洗顺畅地阐述,从而为广大欧洲文化爱好者奉上一道可口的文化大餐。
|
關於作者: |
邵嘉骥,常年从事欧洲文化研究工作,学贯东西的青年学者。熟稔凯撒、李维、房龙、斯塔夫里阿诺斯、梁启超、吕思勉等历史学家的思想与作品,并有大量翻译作品出版,得到上百万读者的认可和好评。
|
目錄:
|
第一卷?古典主义时期
第一章 希腊文化
1.希腊文化的历史发展
2.人文主义的内容和特征
3.理性主义的兴衰史
4.唯美主义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5.城邦主义的没落
第二章 罗马文化
1.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渊源
2.希腊文化对于罗马文化的后期影响
3.理性主义的传承和发展
4.人文主义的重要性
5.民主法治思想的传播
6.古典文化的基石作用
第三章 凯尔特人
1.凯尔特人的发展历程
2.凯尔特人的宗教信仰
3.凯尔特人在欧洲的文化残留
4.凯尔特人的经济成就
第四章 日耳曼人
1.日耳曼人的历史进程
2.日耳曼人和基督教
3.日耳曼人的文化遗产
4.日耳曼人的社会建设
第五章 斯拉夫人
1.斯拉夫人的历史发展
2.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
3.基督教文明对斯拉夫人的深远影响
4.斯拉夫人的文化贡献
第二卷?中世纪时期
第一章 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
1.罗马人的贡献
2.日耳曼人的贡献
3.基督教文明的贡献
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1.封建王权的普遍特征
2.封建王权的法制思想
3.封建王权的深刻含义
4.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封建制和代议制的产生
1.《大宪章》制度的产生
2.《大宪章》的深远意义
3.议会制度的形成和特征
第四章 基督教与中世纪欧洲
1.基督教与欧洲文学
2.基督教与欧洲教育
3.基督教与欧洲科学
4.基督教与欧洲艺术
5.基督教与欧洲社会伦理
第五章 罗马帝国的绝响
1.罗马帝国和世界
2.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接触
3.基督教的产生历程
4.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融合
5.罗马帝国的悲惨末路
第三卷 文艺复兴时期
第一章 基督教会的大发展
1.古典文化的社会遗留
2.基督教在欧洲的大举传播
3.法兰克王国和基督教的融合
4.加洛林王国和文艺复兴前兆
5.基督学校的建立修道院
第二章 环绕地中海的三大世界
1.上帝国度东正派基督教的兴衰
2.盘踞西欧公教派基督教的生存压力
3.十字军东征:东西方文化的大交融
第三章 欧洲社会的各类传统
1.欧洲封建政体的形成
2.国家形成前夕的欧洲社会
3.城镇文明对于国家形成的巨大作用
4.促成国家形式的最后元素中央集权
第四章 欧洲人的自我意识
1.农村世界和城镇世界
2.欧洲社会的文化脉络传承与发展
3.现代化进程为何发源于西欧
4.希腊和罗马对欧洲文化的重要贡献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欧洲文化发展
1.中世纪末的欧洲社会概况
2.西欧社会的文艺复兴史
3.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原因
4.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四卷?新古典主义时期
第一章 新文化的出现
1.古典文化复兴和理性主义回归
2.东罗马帝国的沦亡和欧洲社会的统一
3.后文艺复兴时代的理性主义
4.意大利和整个欧洲
第二章 欧洲版图的扩张
1.现代化国家的初次成型
2.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3.大基督教时代的结束
4.印刷术带来的教育文化改革
5.欧洲人的文化意识
第三章 欧洲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1.朝圣和逃亡带来的文化融合
2.文化交融的常见形式
3.旅行者面临的艰难处境
4.旅行对世界观念和文化融合的作用
第四章 欧洲与文学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
2.文化和政治的融合
3.文化界的“潜规则”
4.文化交流的几个知名群体
第五章 欧洲开始进入启蒙运动时期
1.理性主义的新发展
2.从经验主义到科技文明
3.漫长的等待
4.对立形态下的欧洲文化发展
第五卷?浪漫主义时期
第一章 自由与消费的普及
1.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2.18世纪欧洲的人口状况
3.欧洲社会的精英阶层
4.文化对政治和经济改革的作用
第二章 社会进步阶段的艰难
1.出现在欧洲大陆的革命浪潮
2.19世纪的欧洲政局
3.欧洲社会的集中换血
4.消费文化的飞速进步
第三章 欧洲势力向全世界的蔓延
1.欧洲和美洲的历史渊源
2.北美社会的自由主义理想
3.美国社会的发展和发展背后
4.欧洲势力在亚洲的延伸
第四章 欧洲社会的下坡路
1.科技文明和基督文明的更迭
2.基督教的末路和残留
3.“世纪末”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4.战火纷飞的年代
第五章 面向一个全新的未来
1.科学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欧洲文化的时代变迁
4.欧洲步入新个性维度时代
|
內容試閱:
|
罗马人的贡献
公元476年9月4日,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奥多亚塞[ 日耳曼武士,意大利第一个蛮族国王。]强迫退位,这标志着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同时也标识着欧洲古典时期的结束和中世纪时期的开始。然而,罗马帝国[ 这里指西罗马帝国。]的统治虽然结束了,但罗马帝国创造的诸多文明却没有随之灭亡,并且必然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在此,就必须提到罗马人创造的庇护关系和大庄园制度,以及整个欧洲社会法制建设的基础法《罗马法》。
首先,庇护关系。罗马帝国末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加剧,虽然中央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严格限制了大地主阶层的土地面积,但是这些大地主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对抗中央政策,土地兼并根本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这种情况下,大批罗马公民沦为雇农,被成为农奴或农隶。为了谋求生路,这些雇农不得不依附有势力的大地主,名义上是大地主庇护了他们的利益,这就是罗马帝国创造的庇护关系。此外,那些到边远地区开垦荒田的罗马人,为了免受蛮族掠夺,也会请求大地主的保护,条件是给出一定的赋税,这也是庇护关系的一部分。
如此一来,大地主阶层的势力便越来越壮大,以至于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并最终发展成为不可一世的地方势力。久而久之,中央政府的权力被地方势力严重削弱,而中央政府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局面已然形成,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成为时间。截止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统治已经危机四伏,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为了让自己的统治苟延残喘,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不得不饮鸩止渴,将更大的权力下放到大地主阶层,希望依靠他们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其次,大庄园制度。这实际上就是庇护关系的升格与变种,即大地主阶级开始拥有自己的行政和军事权力,并且在领地四周筑起高高的城墙,用来武装保卫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样一来,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城邦,中央政府的权力被进一步剥夺,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虽然几经文明进步,但基本上又回到了古希腊的城邦文明时代,只不过此时分布在罗马帝国领土上的各个城邦,还有一个名义上的共主。
与此同时,罗马帝国的官员仍然在为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统治阶层已经腐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很快,那些仍旧依附于罗马帝国的城邦终于不堪重负,纷纷转头去依附地方势力,或者干脆自立门户,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面对这种情况,罗马帝国的中央政府也曾尝试过武装改变不利局面,可惜地方取代中央的历史潮流已经形成,他们的尝试行为犹如螳臂挡车,丝毫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接下来,以地方势力为主的封建社会制度,终于可以宣告瓜熟蒂落。
最后,《罗马法》。《罗马法》的建设于公元6世纪完成,由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修,是一部臻于成熟的法律典籍,后世称之为《罗马法大全》。众所周知,罗马帝国在形成初期实行了数百年的共和制,公元前27年由屋大维(即奥古斯都)完成军人独裁之后,才称为罗马帝国。《罗马法》也充分显示出了这一社会变革,因而具有共和制与君主专制双重特性。
虽然查士丁尼一再强调《罗马法》继承了共和制度,但是共和仅仅是一个外衣,建立君主专制法律体系才是他的最终目标。在《罗马法》中,他主张王权神授,大肆鼓吹王权至上,妄图形成个人崇拜。庆幸民主共和思想已经在欧洲人民心中扎根,因而出现了诸多限制统治者权力的因素,最终并没有让统治者凌驾于法律之上。因此,《罗马法》中既可以找到人民共和思想,也可以找到君主专制思想,实际上是一部两种思想共存的法律典籍,这也为后世的学习和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空间和张力,使得《罗马法》的生命力越发强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