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編輯推薦: |
◎小店主国家?日不落帝国?
◎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
◎史料新颖、容量大,一本书让你彻底读懂英国史
|
內容簡介: |
英国,有人称它为“小店主”国家,但它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这一矛盾背后暗藏了什么样的玄机?是偶然发现现代之路?是无意间打开神秘的崛起之门?
英国,当之无愧是影响当代最深远的国家,历史上曾称霸世界近200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文明的国家。纵观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倘若缺少了“英国”的元素,将会是另一番局面。
本书用短短二十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英国历史画卷。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英国文明有一个比较明晰、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英国人的处世风度和独特的聪明才智,感受英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
關於作者: |
贺桂金,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其后赴英国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
|
目錄:
|
第一章 追溯不列颠文明的足迹
第一节 早期的文明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统治
第三节 七国时代
第四节 诺曼征服
第二章 《自由大宪章》和议会的起源
第一节 失地王约翰
第二节 自由大宪章
第三节 议会之母的诞生
第三章 英法战争和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
第一节 英法百年战争
第二节 红白玫瑰战争
第三节 英国宗教改革
第四节 打败无敌舰队
第五节 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
专 题:现代实验的先驱者培根
第四章 英国文艺复兴前后涌现的大师
第一节 人文主义作家——杰弗雷?乔叟
第二节 戏剧宗师——威廉?莎士比亚
第三节 盲诗人——约翰?弥尔顿
第五章 英国革命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英国内战
第二节 克伦威尔和英吉利共和国
第三节 光荣革命
第四节 七年战争
专 题(一):自由主义之父洛克
专 题(二):追随上帝的思想者牛顿
第六章 改写人类进程的工业革命
第一节 工业革命的诞生之谜
第二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
第三节 工业革命之父瓦特
专 题:叩响电气时代大门的法拉第
第七章 日不落帝国的扩张和霸权
第一节 东印度公司
第二节 反法战争
第三节 英布战争
第四节 维多利亚时代
专 题:探索人类进化足迹的巨匠达尔文
第八章 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学艺术巨擘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
第二节 诗坛情圣——勃朗宁
第三节 唯美主义心灵作家——王尔德
第四节 游历天下的平民作家——毛姆
第五节 意识流小说天才大师——乔伊斯
第六节 毁誉参半的情爱大师——劳伦斯
第七节 政治小说大师——乔治?奥维尔
第九章 一战中的英国
第一节 西线战场
第二节 日德兰海战
第十章 捍卫自由世界的中流砥柱
第一节 不列颠之战
第二节 诺曼底登陆
第三节 自由斗士丘吉尔
第四节 沙漠猎手蒙哥马利
第十一章 二战后的英国
第一节 三环外交
第二节 苏伊士运河战争
第三节 马岛战争
第四节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专 题:宇宙探索者霍金
第十二章 英国的教育体系和体育运动
第一节 古老悠久的牛津和剑桥大学
第二节 现代足球运动的发源地
|
內容試閱:
|
第十一章
二战后的英国
二战后,英国虽然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却输尽了财富。在战争中共损失兵力120万人,消耗了大量资金,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资也大部分变卖。战争结束后,英国债台高筑。为了改变战争带来的危机,英国一方面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扩张。
第一节 三环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走向衰落。前首相丘吉尔极力想恢复大英帝国的昔日荣耀,于1948年10月9日在保守党年会上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这一外交战略的提出,表明英国不仅要依靠英联邦的力量,而且要借助美国和西欧的力量来恢复它过去的国际地位。
1948年10月,丘吉尔在阐述三环外交的总方针时进一步说:“这三个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联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和力量的结合足以推翻它们……我们是在这三环的每一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三环外交的政策意图是以美英特殊关系为基础,依靠美元来支撑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借重美国的力量,竭力维持对英联邦的控制和传统联系,同时利用欧洲大陆各国的矛盾来驾驭西欧,使英国处于三环的中心,从而保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丘吉尔虽然当时已不在台上,但执政的工党政府也接受了三环外交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三环外交遂成为战后初期英国两党共同执行的外交总方针。
然而,实践表明,英国衰弱的国力不可能取得三环外交的预期效果,而且还给英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致使英国政府不得不调整三环外交战略。首先是英国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英国已无力维持旧的殖民体系,于是,麦克米伦政府转而采取“新殖民主义政策”,即允许殖民地“有秩序地独立”,并尽量使其留在英联邦内和尽可能保持英国传统利益,但这种政策未能抵抗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的非洲独立浪潮,宣告了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英联邦也日趋析散。面对重重困难,英国政府被迫缩短战线以减轻负担,把军事基地收缩到以本国和欧洲为主。
至于英美的特殊关系,由于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地位日益衰弱,使它企图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继续保持世界大国地位的梦想破灭了。在经济上,美国趁英国有求于它的机会,逐步在英联邦内、大洋洲、拉丁美洲及中东等地区排挤英国势力,甚至英国本土重要的工业部门也为美国所控制。在政治军事方面,1962年,美英签订《拿骚协议》,英国接受肯尼迪的多边核力量方案,把自己的核力量附属于美国,其结果是英国处于“小伙伴”的从属地位。所以,英国奉行的英美特殊关系,实际上都是英国对美国的特殊依赖关系,在美国看来,英美的特殊关系无非是“作为建立美国体系的工具”。
英国企图称霸西欧,也遭到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反对。在英国一筹莫展之时,欧洲共同体六国不仅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出英国,而且在政治上也日益显示其作用。因此,1961年8月、1967年5月,英国先后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都由于英国不愿放弃同美国的特殊关系而被否决。1970年6月,英国再次申请与共同体六国恢复谈判。英国根据自身的利益,鉴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终于把对外政策转向西欧,宣布结束英美特殊关系,并在做出一定让步后,于1973年1月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
第二节 苏伊士运河战争
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述:“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36年又签订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1952年7月23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之后,于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订协定,同意分批撤军。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运河区,全歼埃军。
开战前,以军共有军队10万人、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而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作战飞机255架,但仅100余架飞机能完成作战任务。当时,埃及的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还在苏联受训,多数先进和重型装备不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况且,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所以,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时许,由阿里尔·沙龙上校指挥的以军第202伞兵旅在法国空军的支援下,利用埃军在西奈中部地区兵力稀少,防御单薄的弱点,首先在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余人和部分武器装备。同时,该旅的主力3000人与米特拉山口的伞兵会合,向米特拉山口突进。
埃军司令部接到前线报告后,东部军区司令部于当日命令第二步兵旅的第五和第六营立即开过运河,迎战米特拉山口的以军部队。同时,埃军总参谋部派遣第四装甲师的主力由运河西岸进入比尔·吉夫贾法地区,两个国民警卫旅尾随前进。第二侦察团向东南运动,企图切断以色列空降部队的退路,对米特拉山口的以军构成包围之势。
米特拉山口全长30公里,两旁悬崖峭壁,十分险峻。10月31日中午时分,以军两个连,包括坦克支队和重迫击炮队组成的侦察分队进击米特拉山口。以军一进入海坦谷地,即遭到埃军5个连伏兵的袭击。埃军占据了东南两地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以军进退两难,只得利用临时工事进行抵抗,双方激战至黄昏,以军才占领谷地东部。
以军为实现“中间突破”战术,威胁西奈北部埃军主力,配合202伞兵旅在南线的进攻,决定以第38特遣部队突击阿布奥格拉。阿布奥格拉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东距埃以边境30公里,向西可通运河重镇伊斯梅利亚,从阿里什到库赛马的公路也通过这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军在阿布奥格马的前方鲁阿法水坝等地有坚固据点,形成了完整的防卫体系。
10月30日中午,以军第7旅进至乌姆卡特父南线600米处遭到埃军反坦克火炮的袭击,损失不小。以军正面进攻失败后,第七旅奉命采取迂回战术,于31日拂晓越过埃军防守薄弱的达卡山口,进逼阿布奥格拉和鲁阿法水坝。同时,以军南部军区司令部为配合第七旅行动,命令第十步兵旅提前于30日下午行动,由东向西正面进攻,于当晚抵达乌姆希汉和乌姆卡特夫的东线,第七旅由乌姆卡特夫南面进攻,埃军也从阿里什和运河方向调集部队增援阿布奥格拉。
10月31日,以军以第七旅对阿布奥格拉发起进攻,受到埃军顽强抵抗和正确的炮火轰击。中午埃军2个步兵营夹击以军。以军在空军火力增援下,占领阿布奥格拉后,该旅立即分兵两路,一路向西推进,一路向东围攻鲁阿法水坝的埃军据点。埃军凭借20多个反坦克掩体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但未能抵挡以军的推进。以军于当夜占领该地,之后转入防御。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战斗也十分激烈,埃军2个营的兵力顶住了以军2个旅的进攻。10月31日,达扬总参谋长亲自督促第十步兵旅进攻乌姆卡夫特,但遭到埃军炮火猛烈袭击,进攻屡屡受挫,旅长古迪尔被撤换。同时,以军命令第37机械化旅进攻乌姆卡夫特。11月1日凌晨,第37旅先头部队发起进攻,遭到埃军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集中射击,后续部队也误入雷场,旅长戈林达阵亡,大部分官兵受伤,进攻失败,以军总参谋部不得不命令停止进攻乌姆卡夫特阵地,但这时阿布奥格拉已落入以军之手。
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遭到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15个机场、一些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城市的重要经济、交通设施,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炸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埃及识破了英法的这一战略企图,在英法空袭后,埃及总统纳塞尔为防止英法占领运河区,而使西奈部队受到夹击的危险,命令增援部队停止进入西奈,在西奈的守军迅速撤至运河区。这样,埃军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撤出西奈半岛。驻守在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埃军,虽受以军三面包围,仍然利用夜色掩护,向阿里什方向撤退。
10月31日,以军在英法空袭埃及后向开始准备撤退的埃军进攻。但沿途遭到埃军顽强阻击,至11月2日凌晨以军进至阿里什时,埃军主力已撤退。
打破对蒂朗海峡的封锁是以色列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沙姆沙伊赫是蒂朗海峡西岸重镇,11月2日,以军第九旅进攻沙姆沙伊赫地区。该地的埃军两个营守军在接到埃总部的撤退命令后,鉴于海上有英国海军的封锁,陆路缺乏交通工具,因此,只能固守阵地。以军多次发动进攻,仍未得手。5日,埃军在多面夹击、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丧失阵地。但此时,埃军主力已全部撤出西奈半岛,从而保存了有生力量。
埃军同英法军队的战斗主要在塞得港进行。从11月1日起,英法空军对塞得港进行连续轰炸。11月5日拂晓,英法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伞兵,英军伞兵约600人在加密尔机场周围着陆,并迅速占领了机场。法军伞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并很快占领了供水厂。下午1时45分,英法第二批伞兵又在上述两地着陆。
11月6日上午,英法军队首先用猛烈炮火袭击塞得港防御阵地,然后,2.2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开始登陆。英海军第三突击旅在塞得港登陆作战,法军海军陆战队在富阿德港登陆。6日深夜,英法登陆部队沿苏伊士运河南下,企图一举占领运河区,但遭到埃军抵抗。
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三四百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撤离西奈半岛,但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第三节 马岛战争
长期以来,阿根廷一直声称马岛是其领土的一部分,该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又叫福克兰岛)。马岛是南大西洋距阿根廷最南端东部约500多公里的一个群岛,该群岛自1832年以来一直由英国人长期居住,是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当马岛战争在1982年爆发时,这片偏僻的岛屿总人口约1200名,羊群约60万头。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向马岛发动了两栖攻击,岛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英国皇家陆战队员几乎没有抵抗,阿根廷迅速占领了马岛。次日,南乔治亚岛也落到了阿根廷的控制之中。消息传到国内,布宜诺斯艾利斯处处欢声笑语。
得知马岛被阿根廷占领的消息后,英国皇家海军以“竞技神”号和“无敌”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了强大的特混舰队。“竞技神”号航空母舰比“无敌”号航空母舰服役的早,该航母最初是作为轻型常规航母来建造的,经过改装,该航母在前甲板安装了一个飞机弹射斜轨,专门用于搭载海鹞战斗机作战。当时刚刚服役的“无敌”号航空母舰,从龙骨的铺设开始都是为了搭载海鹞以及反潜战直升机而建造的。
4月5日,两艘航母由朴茨茅斯起航,准备在阿森松岛与英国海军其他战斗舰艇以及补给舰艇进行会合。两天后,伦敦方面宣布马岛周围200英里成为海上禁区,禁令将于4月12日生效。截至4月12日,英国皇家海军在禁区内已部署了3艘核动力攻击潜艇以防备阿根廷水面战斗舰艇进入禁区,这3艘潜艇分别是“斯巴达人”号、“辉煌”号和“征服者”号。
4月18日“竞技神”号和“无敌”号航空母舰和它们的护航舰只一起驶离了大西洋中部的这个赤道岛屿——阿森松岛,进入到南大西洋,执行代号为“共同体”的军事行动。而当时在伦敦,英国国防部继续向英国的商船队征用民船。这些被紧急征用的民船在战争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主要用于油料和淡水的储存、打捞、维修以及运输等任务,如著名的“伊丽莎白二世”号客轮被改装成了运兵船,为此次战争提供支援。
4月21日,英军的侦察分队搭乘从护卫舰“安特里姆”和舰队辅助船“泰德斯布林”号上起飞的英军直升机,空降到了南乔治亚岛的一个冰川上。警惕到了英国海军的行动之后,阿根廷派“圣菲”号(美国以前的“鲶鱼”号)潜艇于24日向南乔治亚岛首府格里特维肯港运送了20名陆战队员以及补给品。
4月25日,英国的一架山猫直升机发现了正以水面状态航行准备驶离南乔治亚岛的阿军“圣菲”号潜艇,马上进行攻击,发射AS—12空舰导弹,并投下2枚深水炸弹,“圣菲”号遭到重创,不得已返回港内,不久就沉没了。
同一天晚些时候,英国的军舰用舰炮向南乔治亚岛的阿根廷防卫阵地发动了连续的炮击。然后,英军的一支陆战队突袭部队顺利地降落在南乔治亚岛,并最终夺取了阿根廷的阵地。
5月1日凌晨,英军一架火神轰炸机单机轰炸了东马岛(又叫东福克兰岛)的斯坦利港机场跑道,然后从“竞技神”号航母上起飞的海鹞式战斗机再次向这个机场以及位于古斯格林的另外一个机场投放了炸弹,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还炮轰了岸上的阿方阵地。随后,阿空军出动了56架次的飞机对英军实施了反击,击伤了英国的“格拉摩根”号驱逐舰、“敏捷”号和“箭”号护卫舰。执行战斗空中巡逻任务的英海鹞战斗机击落了4架阿方战机。
由于英国准备武力收复马岛的意图已十分明显,阿根廷指挥官胡安·隆巴多将军计划利用自己的海上和空中兵力,从多个方向对“已解放”的马岛进行防御。
5月2日凌晨,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从西北方向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了马岛,“五月二十五日”号准备发动自二战以来世上首次航母对航母的攻击。然而由于那天风力不够,“五月二十五日”号上的飞机不能正常起飞,隆巴多将军不得已命令航母撤到了马岛西部海域。
同一天,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在海上封锁区的南角发现了正在活动的阿一支水面战斗大队,其中包括“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征服者”号将情况向伍德沃德指挥官作了汇报。由于担心这支战斗大队可能会攻击“征服者”号,并在夜间突袭英海军部队,伍德沃德将军在征得伦敦方面的同意后命令“征服者”号先行攻击。受到鱼雷攻击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旋即沉入了南太平洋海底,这艘1938年就开始服役的巡洋舰也带走了随之身经百战的300多名水兵。有意思的是,给该舰造成毁灭性打击的两枚鱼雷比该舰更加古老,首次投入使用是在1932年。
由于英军击沉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大大打击了阿军的士气,隆巴多将军命令“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撤出马岛海域,退缩到本土海域,以免受英国潜艇的攻击。
5月14日夜间,英军50名突击队员乘3架直升机从“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炸毁了佩布尔岛上阿军1座军火库,另外还炸毁了阿方11架飞机。另外,阿根廷一架A—4天鹰攻击机向英国“格拉斯哥”号护卫舰投放了重达1000磅的一枚炸弹,护卫舰被砸了一个大坑,幸运的是炸弹没有引爆。
5月20日深夜,经过伪装的英军特种部队和陆战队在夜色的掩护下肃清了位于东马岛西北角的卡洛斯港周围的阿方阵地。21日凌晨,英国皇家海军的2艘船坞运输舰“无恐”(Intrepid)号和“不惧”(Fearless)号,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两栖舰在卡洛斯港周围的四个滩头实施了登陆,只是在其中一个滩头遇到阿军轻微的抵抗。在援军和装备迅速上岸后,英军地面部队很快将滩头阵地扩大到了方圆10平方英里的范围。
为了抵抗英军的登陆行动,阿根廷飞机利用周围的山地地形作为掩护成群结队地攻击支援登陆的英作战舰只。在空袭中,英“安特里姆”号、“亚尔古水手”号护卫舰都相继被炸弹击伤,“灿烂”号也被30毫米的炮弹击中,设备控制室和数个武器系统都被损坏。“热心”号也被炸弹击沉。但阿根廷方面也损失了17架飞机,并没能阻挡英军的登陆。
5月22日,由于岛上天气不好,阿军的飞机没有升空,给了英军喘息之机,英军乘机补充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
5月23日,阿根廷的天鹰攻击机投放的两枚炸弹命中英舰“羚羊”号,当时炸弹没有爆炸。但几小时后,其中一枚爆炸,该舰弹药库的连环爆炸最终葬送这艘21型护卫舰。
5月24日,阿空军改变了战略战术,转而袭击英国的两栖舰,虽然一些炸弹命中了目标,但阿军炸弹实在是太老朽了,好多都没有爆炸,影响了轰炸效果。
5月21日和23日,阿军对英军展开的疯狂空袭虽然损失了阿方20多架飞机和多名飞行员,但25日,阿根廷又再一次倾力出击,对英军实施了空袭。在战斗中,英军“大刀”(Broadsword)号护卫舰被击中,舰上的山猫直升机被击毁。英军“考文垂”号驱逐舰也被阿天鹰攻击机投放的1000磅的炸弹击中了船舷,正中要害,被击沉。
在当天晚些时候,英军遭受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打击,阿军出动的超军旗向“无敌”号航空母舰发射了两枚飞鱼导弹,虽然电子对抗措施使攻击“无敌”号的两枚导弹偏离了打击路线,但其中一枚正好击穿了“大西洋运送者”号货轮,由于火势失去控制,最终沉没,随船沉没的还有上千吨支援英军地面部队登陆的重要物资,其中还包括几架直升机。这些飞机是用来运送攻打斯坦利港的英地面部队的。尽管损失惨重,没有了空中机动能力的英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还是在26日徒步从滩头阵地出发,进攻斯坦利港。
随着战争伤亡的不断增加,此时阿根廷空军部队仅仅只能发动极为有限的进攻了。在岸上,训练有素的英军地面部队虽然经常会遇到无论装备性能还是部队规模都占优势的阿军抵抗,但英军还是不断获胜。
6月8日,阿军再一次出动大批飞机空袭在希拉夫湾滩头的英军,击伤了英国“普利茅斯”号护卫舰,击沉登陆舰2艘,给威尔士卫队造成了重大伤亡。但此时英军在岛上的地面部队力量已大大增强,已经有足够的兵力来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了。很快英军控制了斯坦利港外围,修筑了壕沟,对阿军形成合围之势。
当岸上的英军地面部队向阿军防线连续猛攻的时候,英国海军的舰艇也以舰炮不断轰炸阿军地面部队。面对力量不断增强的英军,被逼无奈的阿岸防部队唯一的反击就是用最后一枚岸基飞鱼导弹击中了英国“格拉摩根”号驱逐舰,击伤了舰上的机库和船尾的导弹发射装置。但“格拉摩根”号驱逐舰的受伤不可能延缓战争的进程,驻马岛阿守军总司令意识到无谓的牺牲已经不可能真正改变战争的结果,请求在6月14日晚停火。
经过一场非同寻常的战争后,英国的米字旗又一次重新飘扬在了马岛的上空。自己葬送了马岛不算,阿军还损失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圣菲”号潜艇以及众多攻击机。在战争中,阿军阵亡约650人。战后不久,以加尔铁里为首的阿根廷军政府就被推翻了。
在英国,由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得到了公众一致认可,英国军队成为了民族的骄傲。在战争中,英军损失了6艘舰艇,损失战舰包括“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羚羊”号护卫舰、“热心”号护卫舰和“考文垂”号驱逐舰,另外还有10艘英舰被击伤,阵亡250人。
马岛战争之后,高科技广泛应用于战争,兵者曰:制海权在于制空权,制空权在于制电磁权,制电磁权在于制外层空间权。战神驰骋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不过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发生可供研究的堪称“大”字的海战。
第四节 铁娘子撒切尔夫
英国历史上女性英雄人物不胜枚举,除了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女王外,连任三届首相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也是一位巾帼翘楚。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通称撒切尔夫人,生于1925年10月13日。她于1979~1990年担任英国首相,并出任保守党领袖。她是英国历史上同时担任过这两个职位的唯一一位女性。
英国的林肯郡格兰瑟姆市是玛格丽特的出生地。她就读于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的化学系,后来进修后进入高等法院出庭的大律师。在1959年的大选中,她赢得议席,成为芬奇利市的保守党下院议员。1970年,当爱德华·希思组建政府时,撒切尔夫人被任命为教育和科学大臣。四年后,她支持基思·约瑟夫(Keith
Joseph)竞选保守党领袖,但后者最终被迫放弃。1975年,撒切尔夫人亲自参加角逐,终于成为保守党领袖。在1979年的大选中,她一举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撒切尔的童年时光是在英国林肯郡的格兰瑟姆镇度过的,她父亲在这儿拥有两家杂货店。她和她的姐姐就是在铁轨线附近的一所平房中长大的。撒切尔的父亲在当地的政治和宗教领域非常活跃,虽然他出生于一个自由党家庭,但他的政治立场却倾向于保守党。
撒切尔的父亲将她一手培养为一个严谨的卫理公会教徒。她在凯斯特文-格兰瑟姆女子中学获得奖学金。校方对她的评价是学习极为努力上进,但成绩并不出色,课外活动她喜欢打曲棍球和游泳。1943年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自然科学,主攻化学,先后获得牛津大学理学士(1949年)、文学硕士学位(1950年)。于1946年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是该职位历史上的第三位女性。大学毕业后,撒切尔来到埃塞克斯郡科尔切斯特镇担任BX
Plastics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在此期间,她加入了当地的保守党协会。1949年,她在朋友的邀请下当选为肯特郡达特福德镇的保守党候选人,随后迁至达特福德镇以竞选下院议员。
二战后英国政坛危机迭出,两党斗争日趋激烈。早在大战结束前夕,工党就以30年代保守党所犯罪恶为攻击靶子,在大选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将领导英国抗战有功的元勋丘吉尔赶下了首相宝座,艾德礼荣登阁首之位。执政6年,工党政府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旗帜,推行国有化政策和福利国家政策,缓和了战后初期英国的社会危机,但也因镇压工人罢工而招致众怒。1951年,保守党获胜,连续执政13年,丘吉尔、艾登、麦克米伦、霍姆先后为首相。1964年后,保守党和工党交替执政,首相多次易人,工党的威尔逊、保守党的希思出山。1979年,保守党再次击败工党,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首相。
撒切尔夫人连任三届首相,在英国政界已属罕见,何况还是一名妇女。她执政以后,在外交上实行强硬政策,支持美国,强调西欧合作,主张用最现代化的武器对付苏联,是特别与1980年上任的美国总统里根配合默契,苏联人讥讽她为“铁牛”,国际上也认定她是“铁女人”。但她却非常注意同中国发展良好关系,正是在她任职期间,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访问英国,英国国王也第一次访问中国。1984年12月19日,撒切尔夫人来北京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声明,确定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这是她的英明之举。作为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常常以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出现,虽然政务繁忙,却仍照常操持家务,料理子女婚事,经常提篮上街购买食品蔬菜。1991年,撤切尔夫人任满去职。
丹尼斯·撒切尔于2003年逝世,参加葬礼的除了撒切尔夫人,还有他们的孩子马克和卡洛尔。撒切尔夫人这样缅怀道:“担任首相就得承受孤独,你无法在群议纷纷里领导国家。然而我从未感到孤单,因为有丹尼斯陪伴。他是多么好的一位丈夫啊!”
在她自己的风烛残年里,撒切尔开始埋怨家人都不在身边(马克在南非,卡洛尔去了瑞士),然而女儿并不体谅:“母亲不应过于期待成年的子女不时回来看她,家人不在身边的日子谁都经历过,我们年幼时也总见不到母亲,如今的过于期盼也弥补不回失落的岁月。”
2007年,英国国会第一次为在世的前首相树立雕像——撒切尔夫人铜像。在经历了几次小中风后,她出现了短时记忆障碍。医生在2008年确诊她已患上老年痴呆症。在撒切尔夫人迟暮的记忆里,丈夫丹尼斯还活着,而担任首相的那11年日子印象最为深刻。
对她的支持者而言,撒切尔夫人还是一位革命领袖,她使英国的经济得到复苏,她影响了工会,并使英国重新成为经济强国。但是对于她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在她作为英国首相期间,失业率攀升,社会动荡,一些批评声指责她不当的经济政策致使失业率明显增加,但她本人表示没有任何需要表示遗憾的地方。
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改革方案鼓励资产的私有化,尤其是在金融业,她支持金融部门“扩大信贷、分散风险”。在她卸任以后,1990年的一项英国民意测验表明,52%的英国人对她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而2008年每日电讯报的另一项调查更称,英国人视她为二战之后“最伟大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名列其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