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編輯推薦: |
◎孤悬岛国的前世今生,日本崛起的历史密码
◎史料新颖、容量大,一本书让你彻底读懂日本史
|
內容簡介: |
◎日本是一个让人或爱或恨而又可畏的国家,一个文雅与野性共存、政权频频更替的国度。
它的民族善于模仿、勇于创造。
◎日本,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19世纪之前的日本,是个普通的亚洲国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变成一个在20世纪横行于亚洲的国家。
◎“二战”以后,战败的日本迅速成为世界上富有的国家——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除了美国的扶持,究竟是什么因素使日本迅速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强大国家?
◎沿着日本的历史长河,看日本的风云变幻,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艺术。综览当下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日本史》,让你深入、全方位地了解日本。
|
關於作者: |
庞国雄,历史专家,精通英、日、法等多国语言。曾翻译《菊与刀》、《海权论》等影响全世界的作品。
|
目錄:
|
第一章 文明源头:海洋中孕育的大和民族
第一节 海洋文明哺育下的岛国
第二节 列岛上的神话
第三节 部落小国时代
第四节 大和民族的统一
专 题:日本人的原始宗教崇拜
第二章 迅速崛起:大化改新运动及中日文化交流
第一节 圣德太子改革
第二节 大化改新
第三节 白江村海战
第四节 遣唐使
专 题:儒教、佛教与道教的传入
第三章 蹒跚前进:幕府的盛衰
第一节 外戚专权与武士势力的登台
第二节 镰仓幕府的统治
第三节 南北朝内乱
第四节 室町幕府的统治
第四章 群雄逐鹿:英雄谱写的史诗
第一节 禅秀之乱与应仁之乱
第二节 天下布武
第三节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
第四节 侵略朝鲜
第五节 江户时代独特的幕藩体制
专 题:基督教的传入
第五章 重焕生机:明治维新和工业革命
第一节 倒幕运动
第二节 资产阶级改革
第三节 自由民权运动
第四节 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第五节 改写历史的工业革命
第六节 殖产兴业中诞生的家族财阀
第六章 西为东用:汲取东西方民族的先进文明
第一节 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传播
第二节 兰学的兴盛与蛮社之狱
第三节 岩仓使节团
第四节 脱亚入欧论
第七章 最后的疯狂:军国主义的兴起及其覆亡
第一节 军国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 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第三节 蘑菇云中降落的太阳旗
第八章 浴火重生:战后腾飞的奇迹
第一节 美国对日本实施民主化改革
第二节 日本赢得国家独立
第三节 一党执政局面的形成
第四节 从经济大国到图谋政治大国
第五节 战后经济崛起与企业文化塑造
专 题: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之谜
第九章 教育立国:透视全民优先的日本教育
第一节 洋学教育的肇始
第二节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大改革
第三节 二战后日本教育的新发展
第十章 文学天地:绚烂多姿的日本文学艺术
第一节 古典文学
第二节 物语文学
第三节 町人文学
第四节 浮世绘艺术
第五节 日本国剧歌舞伎的诞生
第六节 大师迭现的近现代日本文学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文明源头:海洋中孕育的大和民族
1984年2月23日,日本致力于社会人类文化研究的鸟越宪教授对外宣布:“对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了所有婴儿的臀部有胎斑。”鸟越宪教授就这一发现又强调:“日本人在体质上所具有的胎斑渊源是云南,这是一个旁证,证实这个地区是日本人的发源地。”
第一节 海洋文明哺育下的岛国
日本位于亚洲最东端,太平洋西北角,是所谓的“日出之国”。其最古的地层于古生代中期(3.5亿—4.3亿年前)已经形成。它曾与亚洲大陆相连,经过长期激烈的地壳运动,进入旧石器时代洪积期(约l万—2万年以前)后,随着海平面上升,东海陆地下沉,逐渐与大陆分离,形成了本州、四国、九州三岛,只有北海道依然与萨哈林(库页岛)岛和沿海州相连。进入冲积期(即后冰期)后,由于发生海进,形成津轻海峡、宗谷海峡,北海道才与萨哈林岛分离。经历了漫长久远的年代后,才逐渐形成如今的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和无数小岛所组成的弧状的列岛形态。
日本是呈弧形排列的岛国,南北长约3000公里。除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这四个主要的岛屿外,其周围还散布着4000余个小岛。日本列岛土地面积为37.78万平方公里,70%是山地,30%是平原,四周环绕着浩瀚无际的大海。在日本列岛上,山岭绵延不绝,但山脉都很年轻,全国第一峰富士山海拔只有3776米,日本人将它视作“圣岳”、“灵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冲积平原散落沿海地带,面积都很狭窄,稍宽阔些的关东平原,其宽度也只不过200公里左右。列岛上河流纵横交错,但河床都很短浅。日本地形狭长,南北走向,南端和北端虽然存在着亚热带和寒温带气候风土上的差异,但主要的大和地方位于中央部且处在温带。尽管也有突发性的台风和大地震,但从整体来说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基本上没有受到经常性的自然灾害的严重侵袭。同时,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全国l3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展开一派悠悠的绿韵,在清爽的空气中带着几分湿润与甘美,并且经常锁闭在雾霭中,容易造成朦胧而变幻莫测的景象。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气候风土,最适宜原始时代的人类维持自然的生活,并直接孕育了大和民族和日本文化。
日本列岛呈南北方向的弧形排列,地处北纬24度至北纬45度之间,其气候有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区别,加之受复杂地形与海流的影响,日本气候的地域差异也很显著。但是,大体上说,日本的气候受亚洲季风影响,是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其气候的特征是降水量大,既多雨,又多雪。日本列岛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而作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的西亚,其年平均降水量仅在500毫米以下,近代文明发祥地西欧的年平均降水量则在1000毫米以下。与同处东亚的北京(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南京(1000毫米)、韩国的大邱(950毫米)相比,其降水量遥遥领先。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太平洋一侧的日本,雨量较集中,6—7月是高温、多雨的梅雨季节,8月以后台风则经常带来暴雨。在冬季,日本海一侧,由于位居对马暖流(海面水温即便在冬季也可达5℃—10℃)和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高气压的交汇处,成为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量大有利于树木成长,因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很高,约占国土的23。加之日本列岛纵贯几个气候带,所以,日本具有富于多样性的森林生态体系。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具有“森林文明”的特色。
日本多山,国土的70%是山地,大都被森林覆盖。主要山脉飞(马单)山、木曾山、赤石山,平均海拔3000米,纵贯本州岛中央,将其分为东向太平洋的“表日本”和西临日本海的“里日本”。因而,日本的平原少,河流短,地形复杂而富于变化。然而,日本这种地形的形成是较晚的,大约是在9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造山运动以后的事。日本的火山多,地震多,或许与此有关。
日本四周环海,而且在日本近海生息的动物种类亦很多。例如,地中海仅有海生动物1322种,日本近海则多达3492种。海洋不仅为日本人提供了丰饶的食物来源,而且一直作为内外航路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同时还会发挥保卫日本民族与日本文明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具有“海洋文明”的特色。然而,我们现在所见的上述日本风土,并非古来如此,其形成也经历了漫长的变迁过程。
自200万年前开始至约1万年前为止,地球处于冰河时代。在冰河时代,日本列岛的年平均温度,均比现在低6℃左右。那时的海面降低,称为“海退”,要比现在的海面低100米以上。当时有陆桥将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相连结。冰河时代的最后一个“冰期”大约始自7万年前,其最寒冷的时期为2.5万~1.5万年前。当时的日本海被对马陆桥隔断,几乎成为湖泊。由于对马暖流不能北上,以致降雪减少,日本的气候寒冷而干燥,应属于大陆性气候。不过,依据考古学调查,当时日本的森林却比西亚和欧洲繁茂,在东日本多为针叶林,而在西日本则多为落叶阔叶林。当时的日本人虽也使用石刀型石器猎取古象、大角鹿等哺乳类动物作为食物,但更多地依靠采集森林中的树果(如橡、榛、核桃、栗)等植物性食品维持生活。
自1.5万年前开始,气候逐渐转暖。到了1.3万年前,降水量亦开始增多。与之相适应,在日本海一侧的多雪地区的森林中(主要在北纬40度以南地区),山毛榉、柞之类的温带落叶阔叶树逐渐增加。气候和植物生态体系的如此变化,不利于古象和大角鹿等生活于草原的大型哺乳动物的生息,这时的日本人遂改用尖头石器,以捕获森林中的小型哺乳动物作为食物,并开始捕捉湖沼河川中的鱼类(如鲑、鳟),作为蛋白食品的新来源。人们已开始制造陶器,用于炊煮树果、山菜和肉类。日本人的生活越来越依存于森林的动植物资源,日本的森林文明由此而诞生。
大约1万年前,冰河时代结束,全球的气候急速转暖。短短的50年间,年平均温度升高了7℃。海面亦急剧上升,陆桥消失,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被大海隔绝。日本人开始向大海寻求食物来源,用鱼叉、鱼钩等用具,捕捞鱼、贝类海生动物。在沿海地带遗留至今的许多贝冢,便是当年日本人食用海生动物的生动写照。日本的海洋文明由此而发生。
大约8000年前,对马暖流进入日本海,日本列岛多雨、多雪的海洋性气候至此次稳定形成。随之温带落叶阔叶林逐渐扩散到北纬40度以北,于是,关东地区及其以北多为落叶阔叶林,关西地区及其以西多为常绿阔叶林的日本森林生态系统也大体完成。因此可以说,我们现在所见的日本风土,是在那一时期形成的,与同一时期的西亚大草原相比较,日本的风土更适宜人们生活,更容易获得食物。那时的日本人,春季采集山菜,夏季捕捞鱼贝,秋季采集树果,冬季捕猎野猪和鹿。年年如此,周而复始。人们劳动与生活的循环频率,与温带森林的季节性循环频率相互吻合,可谓人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共生。
诚然,冰河时代结束后,地球的气候亦并非没有变化。大约5000年前,气候曾变冷过。在西亚地区,气候干燥,草原沙漠化。于是,草原游牧民逐渐向水源较丰富的河滩地区集中。农民和牧民混合、集中,促成了城市文明的诞生。同一时期的日本,气候虽变得寒冷,也出现过“海退”现象,但仍保持湿润。在日本中部的八岳山麓和关东平原的西部,柞树林和桑树林依然繁茂。虽有部分日本人离开海岸地区,逐渐向上述内陆地区移动,但他们的生活仍然依存于森林,仰赖自然的恩惠,并未产生农耕或城市文明。这样的生活又延续了2000年左右。
第二节 列岛上的神话
远古以前,大和民族就在日本列岛上繁衍生息。关于它的历史,有许多古老的神话和历史传说,这些神话和传说大多是与日本的国土、皇族和民族的由来联系起来的。日本第一部由皇室编纂的国史,即8世纪初成书的日本最早的历史文学作品《古事记》记述说:神代之初,天地始分,生成高天原的诸神。首先是天之御中主神,代表宇宙的根本;其次是高御产巢日神和神产巢日神,代表宇宙的生成力。这三位天神都是造化神。然后天神敕令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男女二神从高天原下降世间(这被称为“天孙降临”),他们不仅生产了日本诸岛、山川草木等众多的神,还生下了支配这些岛屿和天地万物的天照大神——太阳女神。这就是历史传说中日本大和民族以太阳神为始祖,是太阳民族的由来。所以古代日本人认为日本是神国,日本民族是天孙的后代,崇拜太阳神的御子孙,即作为先祖的皇帝——天皇。
神话毕竟是神话,历史传说终究是历史传说。事实上,日本的国土与其他的国土一样,无疑是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形成的。日本民族也是根据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过历史上无记载的长期的各种血统混合的过程而诞生的。但是日本列岛上何时存在原住民,还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在东亚中国和南亚印度的洪积期地层中已发现了丰富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和冰河堆积物,还有人类的遗迹,比如在东南亚、东亚分别有爪哇猿人和北京人的化石出土。但日本大部分地区是海成层,陆成层并不发达,是非常贫瘠的地域,列岛上是否有原始人类存在,一直是个悬案。后来,日本考古学家在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达的早期地层中出土了“明石人”的髋骨化石,在浜北地方(今爱知县浜北市)和三日地方(今静冈县三日町)的洪积期的堆积层里发现了人类化石遗骨,又在洪积层发掘出若干旧石器,包括石片,尖状受器等。此外,德国考古学家鲁曼还在日本发现了已经绝种的“鲁曼象”化石,如此等等,说明这一时期的列岛已有高等生物,也可能有原始人类存在。不过,由于日本大部分地区是海成层,所发现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和冰河堆积物不如陆成层的中国、印度丰富和发达。在这个时期的地层中,除了石器以外并未发现其他器物,史称无土器文化时代。但从石器的发现中,我们可以推测这个时代的人类已经开始进行渔猎、狩猎等活动,并有了咒术行为。
在日本发现人类化石,引发出这些人是从哪里流入这个列岛的问题,这就牵涉到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推想。一般认为,日本地处远东的最东端,四面环海,在远古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从外边流人北方的蒙古人种、通古斯人,以及南方的马来人种甚少可能再向外回流,因此就全部在这里定居下来,又与后来者——日本人称之为“归化人”融合,生活在这岛国封闭的坩埚里。《崇神纪》十一年条记有:“是岁,异族多归化。”十二年三月的诏书中也记载:“异俗重来,海外已归化。”据分析,当时的“归化人”,主要是指从朝鲜和中国赴日的韩人和湘汉人,前者主要从事劳役,后者主要传授技能,他们对于促进当时日本文化的成长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在蒙古人种系统中,保留绳纹特质最多的是阿伊努人,他们一度占据着整个或大部分的日本列岛,成为主要的原住民。从人种特征来说,现在日本人的外形特征与中国南方人和东南亚人相似。可以推想,远古时期中国东部海域有大陆架桥,这成为了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人流人日本的一条重要途径。总之,各个人种在渐次混同的过程中,又同化了阿伊努人,他们融合彼此的原始信仰,调整了族群的对立,最后,在列岛内部比较平和地统一成为大和民族。也就是说,日本人的祖先不是单一人种,而是经过长期复杂的多人种混血过程形成的,是一个混合的民族。
距今1200多年前,日本始有经朝廷组织编写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等史书。它们记载有不少神话传说,其中有日本“创世”的故事,跟中国“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的神话相似。在遥远的过去,那时有称为“高天原”的天,有像水上的油一样的地,像生长在沼泽岸边的芦苇发芽那样长出了两个神——男神和女神,即伊奘诺尊和冉尊兄妹。他们是日本最早的创世神。兄妹俩站在天浮桥上,将手里的天沼矛往海水里一搅,矛尖落下来的水滴聚集而成一个小岛,名为“淡路岛”。然后又如法炮制,先造出“四国”岛,再是“隐岐”、“筑紫”(九州)、“壹岐”、“佐渡”、“对马”等岛,最后造出了一个最大的“本州”岛。因加起来共有8个岛,故日本有“大八洲国”之称。
伊奘诺尊、伊奘冉尊兄妹还培植了岛上的山川草木,生育了众多治理国土的神。天照大神是这些神中的最高统帅,她治理着高天原,并派子女开发其他疆土。天照大神的弟弟素栈鸣尊,因胡作非为引起众神愤怒,被驱逐出高天原。他降临到出云地方(今岛根县境内),斩杀了身长横跨7个山峰的大蛇,并从其腹中取得“天丛云剑”,后又禅让给其儿子大国主神统治。是时,天照大神要派自己的孙子琼琼杵尊去统治,并给他玉、镜、剑三件宝器,这就成为历代天皇标榜正统的“三神器”。琼琼杵尊死后,由彦火火出见尊治理国土,被奉为日本开国之王,称“神武天皇”。他率军从日向地方经海路东征,征服大和地方后,于公元前660年元旦在檀原宫即位,被认为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天皇。虽然这纯属虚构,但对了解日本古代历史却可资参考。
第三节 部落小国时代
根据大量考古发掘证明:距今数万年至十余万年前,日本民族的祖先就已劳动、繁衍在日本的土地上。
20世纪30年代初,在兵库县明石市发现了一片男性腰骨化石,称“明石猿人”;50年代在标木县葛生町发现的下颚骨、大腿骨等遗骨化石,称“葛生猿人”;后又在爱知县牛川町发现了人的上腕骨等化石,称“牛川人”;在静冈县三日町发现了人的不同部位的头骨,称“三日人”。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大分县圣岳洞穴、冲绳县港川、静冈县浜北等遗址中,发现了人体不同部位的遗骨化石多种。上述人类遗骨化石,反映了原始日本人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明石人与中国的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同处于第二冰河期;葛生人、牛川人、三日人、圣岳人等分别属于更新世中期至晚期,其中圣岳人、三日人与中国的山顶洞人相近似。
旧石器时代原始日本人生活的遗址,几乎遍布全日本。当时日本和亚洲大陆连成一体,因受地近海洋暖流之惠,植物繁茂、动物成群。原始日本人进行着群体的狩猎、采集活动,过着“冬则宿穴、夏则住巢”的流动生活。他们把制作石器作为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制作技术也日趋成熟,如剥离石刃的技巧,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形成以濑户内、北海道、北九州等为中心的区域性特点,且与东亚其他地区的石刃技术有关联。
原始日本人在旧石器后期,已能用火烤熟食物(考古挖掘中发现过多处炉迹)。他们通过火的应用,能熟食、御寒、防敌,有益于增强体质、丰富智慧,提高了与自然界作斗争的能力。
距今约七八千年前,日本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反映其文化的代表文物是具有绳纹式花纹的陶器,故称为“绳纹式文化”,它延续了几千年,直到公元前3世纪末,遗迹遍布日本各地,出土陶俑多为女性,因此绳纹时代是日本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公元前3世纪末,随着秦汉帝国相继兴起,中国的金属文化和农业技术通过朝鲜传到日本,从此日本进入金石并用时代。这个时代的陶器是用陶轮生产形式简洁的素纹陶器,因最先在东京弥生町发现,故称之为“弥生式文化”,这是一种以种植水稻为基础的农业文化,男子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使得父权制氏族公社取代了母权制氏族公社。
弥生时代的农业发展和铁器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重大变化:不仅出现了以部落共同体为基础的村落,而且有了贫富的差别。在北部九州一些弥生后期的坟墓遗址中,挖掘出非常珍贵的铜镜、铜剑、玉器等;而大多数瓮棺墓葬则毫无殉葬品。这说明当时已出现了阶级。
公元1世纪,受大陆文化影响较早的北九州地区社会发展较快,出现了百余国(部落或部落联盟)。《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说明日本境内出现了许多部落小国。“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出土,证明倭奴国已遣使通汉朝。国家的产生直到3世纪,此后,部落小国通过兼并和联合,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部落国家,“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三十国”。在《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记有30余国的国名,并对其中的邪玛台国叙述得特别详细。
当时九州有个大国邪玛台国,其女王卑弥呼曾向北魏进贡,得到了“亲魏倭王”的封号和金印。邪玛台国已有严格的等级差别,有大人、下户、奴婢等不同阶级。国王是国中的最高权威。在卑弥呼为国王时,中央一级设有大倭、大率、大夫等职,官吏分别管辖贸易、地方监察、外交事务。为巩固统治和社会秩序,已有不成文的法律和刑罚,一人犯罪,波及亲属。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种禾稻、苎麻。手工业也相当发达,酿酒很普遍,纺织品有丝织物、麻织物,并掌握了染色技术;冶炼技术也相当进步,已出现了铸造工房。尚有贸易集市,南北市籴。在外交事务方面,积极沟通与中国的关系。公元238年,卑弥呼遣使曹魏,魏明帝授予她“亲魏倭王”称号及其金印紫授。至247年的近l0年间,两国互派使者往来有7次。如此频繁的交往,在古代中日关系史上实属罕见。
第四节 大和民族的统一
3世纪前后,以京都为中心的地区的发展开始超过北九州,部落国家大量出现。与邪玛台国同时,在近畿地区(今京都、大阪、奈良一带)也有不少国家存在。在今大阪府界市有一座规模巨大的皇陵——仁德陵,以及应仁陵、履中陵、景仁陵、崇神陵等。这种陵墓也称为“古坟”,是大和国统治者权威的象征。
经过长期的征战,到3世纪中叶以后,在大和(奈良)平原兴起的大和国逐渐强盛,开始走向统一的过程。4世纪时它已经征服九州和本州的大部分地区,控制了西至九州,东至关东的广大地区,初步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它还把势力扩张到朝鲜半岛南部,占领任那,以此为据点,不断侵掠朝鲜半岛。到5世纪,统一过程基本完成。当时中国正经历“五胡十六国”,纷乱后趋向统一。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立宋朝。次年大和国即遣使刘宋,表示通好。相继与宋通好的有赞、弥、济、兴、武等五个大王。他们有的获宋所承认的“安东将军、倭国王”称号。
大和国在征服各地氏族、部落时,除把一部分壮劳力和美女当作奴隶带回大和外,一般不破坏当地的氏族组织,使其仍居住在原地,以“部”的形式集体地隶属于王室或贵族,部民在氏族长的统率下进行生产劳动,向所属主人缴纳年贡,并服劳役,农业生产者编为田部,手工业生产者按专业分别编部,如土师部(陶工)、织锦部(织工)等。这种部民制社会,迅速提高了生产力技术水平,为大和政权的统一和统治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部民主要在朝廷和贵族的领地里耕作,他们的来源和地位比较复杂,总的来看,他们近似奴隶。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不能随意迁徙,主人对部民可任意转让,全部剩余产品被主人剥夺,除了主人给他们一点产品作为生活资料外,几乎一无所有,因此,部民实际上是一种“日本式奴隶”,大和国家实质上是奴隶制国家。
大和国的最高首脑为大王(后改称天皇),是世袭的专制君主,但他没有天皇那样的绝对权力,实际上是氏族贵族联合政权的共主。中央朝廷由几个最有势力的氏族族长、大王的亲信来分掌政务,大伴氏、物部氏掌军事,苏我氏掌财政。地方设国造、县主、稻置等各级官职,都由地方有势力的氏族长充任。中央和地方各级官职是世袭的,并由大王授予特殊的姓,如臣、连、造(表示中央贵族)、君、直(表示地方贵族)等,这些具有世袭尊姓和世袭官位特权的氏族豪强,也称为氏姓贵族(古代日本只有贵族才能有氏、有姓,平民只有名而无姓。氏表示家族血缘关系,姓表示门第尊卑),大和国家就是以大王为首的氏姓贵族统治的奴隶主专制国家。
倭五王统治的半个多世纪,是大和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外交活跃的时期。他们重视农业,进行水利建设,在开垦田地和兴修水利基础上,建立了许多直属中央的屯田、屯仓,并实行氏姓制度和部民制。氏即以家庭为基础的血缘集团,由大王根据其功绩、地位授姓;有姓的氏才能担任中央和地方的官职。授有臣、君、连、直等姓的氏,与王族有血缘关系,可担任中央要职;授予造、直、史等姓的氏,担任地方官职。将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即基本劳动群众——部民,按技术特长和贵族生活需要,分别编成“部”。遍布全国和所有生产领域的部,作为社会生产的基层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的部称“田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部称“品部”;担任侍奉、卫护的部为“杂部”。经过倭五王的精心治理,大和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都有明显的发展。
在倭五王统治期间,由于“大和朝廷”积极推动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交流,因此诸多大陆和半岛的人登陆列岛,并因此传入了灌溉等农业技术、打制铁制品等工业技术,为日本列岛的生产活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专题:日本人的原始宗教崇拜
从已出土的考古发掘来看,远古时期的日本人已具有“万物有灵”思想。在距今5000—6000年前的石川县真肋遗址,曾集中出土了数百块海豚的头骨,它们呈放射状排列。与海豚头骨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块长205厘米、直径45厘米的栗木柱,其正面有雕刻。从海豚头骨的人为有序排列和雕刻木柱的存在来看,在这里可能举行过某种仪式。民俗学的调查表明,日本的阿伊努族和东西伯利亚的一些少数民族,都曾有为猎获物举行“送灵”仪式,他们认为,将猎获物的精灵送回“精灵世界”,这些动物会重返世间,还会成为新的猎获物,以维持人们的生存。有学者推测,上述遗址举行的仪式,或许就是为海豚举行的“送灵”仪式。
当时的日本人的祖先,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的背后,都有精灵。日月星辰,电闪雷鸣,山河湖泊,草木虫兽,无不如此。它们既会给人们带来恩惠,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于是,当时的日本人便祈求这些精灵不断给他们带来恩惠,并试图驱避那些给他们带来危害的恶灵。在日本各地均出土过1万年前至3000年前制造的土偶(陶俑)。初期制造的土偶,只是在陶板上雕刻着人眼和肚脐等。此后又有具象或抽象表现人体的。这些陶俑的特征是均为女性,而且是非写实的。乳房、腹部或生殖器部分被夸张、强调。有的陶俑则明显表现妊娠状态;另一个特征是,它们都有缺损,而且显然是在被有意毁损后,分散丢弃在各处。有的学者认为,这些陶俑及其处置方法,反映了当时日本人的“死与再生”的观点。表现乳房、生殖器和妊娠状态的女性陶俑,实际是不断孕育新生命的象征,毁弃这些陶俑即象征死。但当时的日本人或许相信,这些作为孕育生命之象征的母性陶俑死去后,又有新生命再生。这不仅是祈求人们的生命的新生,也是祈求作为其维生食物的动、植物的新生,祈求自然赋予人们更丰饶的恩惠。在青森县龟冈出土的、制成时间较晚的一个陶俑,则很独特。它的眼睛被夸张,其眼眶比现在人们所带的遮光墨镜还要大,眼眶中有一条细长的眯着的眼缝,透露出威慑与蔑视的神色。有的学者认为,这一陶俑可能是个护符,有咒术作用,可以驱避恶灵。
当时的日本人自然也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然而在最初,死者的灵魂与其说是可接近的存在,不如说是被恐惧的对象。从死尸的埋葬方式便能窥知这一状况。较早的埋葬方式是屈体葬,上下肢弯曲,似乎被捆缚过。还有所谓“抱石葬”,把石头压在死尸的胸腹或腰部。还有的死尸的头部被套上陶瓮。这些做法仿佛是要镇压住死者的灵魂,防止死者再生而重返人世。在被发现的这一时代的数千座墓葬中,虽有的尸体旁边散落着玉、石、陶制的装饰品,但很少有为其死后生活准备的陪葬品,也没有后人供奉死者的遗迹。怀着敬爱之情供奉祖先,乃至形成祖先崇拜,恐怕是较晚的进入农耕社会以后的事。
第二章
迅速崛起:大化改新运动及
中日文化交流
“大化改新”是在日本历史上发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运动。它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它为日本历史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它维护了主权,防止了社会的分裂;它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
第一节 圣德太子改革
进入6世纪以后,大和国中央大贵族间矛盾突出,地方贵族据地自强,对抗中央。掌握中央大权的是臣姓的葛城氏、苏我氏和连姓的大伴氏、物部氏等贵族。他们在王位继承和信奉佛教等问题上有分歧,经过激烈斗争,苏我氏战胜了物部氏。公元592年,苏我马子的外甥女推古女帝即位。她执政贤明,立其侄子厩户皇子为太子并委以“摄政”身份,辅佐处理大政。
推古女天皇,原名为额田部皇女,谥为丰御食炊屋姬。她是第29代钦明天皇(539~571年在位)之女,后来嫁给了同父异母的兄长、第30代敏达天皇,以皇后的身份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关于额田部皇女的早期生活记载不多,但从敏达天皇到崇峻天皇时代日本政局的变化一直在朝着向她有利的方向发展。推古女天皇是朝中实权人物苏我马子的外甥女,早期彼此关系十分密切。
522年,百济王向天皇敬献佛像和佛经。在朝廷上,钦明天皇询问群臣可否崇拜佛教。稻目主张崇拜佛教,以佛教来统一全国的思想,尾舆坚决反对,认为佛教会给日本带来灾难,不如仍然崇拜原来各个氏族的神。半个世纪之后,两个对立的势力再次交锋。
587年,用明天皇死,因皇位继承问题,稻目之子苏我马子和尾舆之子物部守屋进行了决战。在衣折战役中,额田部皇女与苏我马子积极配合,支持苏我马子将宿敌物部氏灭族,并杀掉物部氏企图拥立的穴穗部皇子,物部氏被打败,拥立了崇峻天皇。苏我马子控制了朝廷。
不久,崇峻天皇因显露出对苏我马子的严重不满,苏我马子先下手为强,将其谋杀。于是,额田部皇女成为无可代替的人选,被苏我马子推上天皇宝座。592年,苏我马子拥立自己的外甥女为推古天皇,她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公认的女天皇。推古女天皇,是日本第33代天皇,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生前就正式称为“天皇”的人。她在位期间,任用圣德太子,进行了日本史上第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将日本带入了汹涌澎湃的改革世纪。
推古女天皇即位之时,国内局势混乱不堪,固有的部民制(奴隶制)弊病丛生,地方豪强不断兼并土地人口,以实力对抗中央,势族大姓争权夺利,其骄横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在日本的西面,重归一统的中国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推古女皇的高明之处,不在于她本人的才能卓著,或雷厉风行,而在于她重用了圣德太子。她即位之后第二年,便册立侄子厩户为太子,是为圣德太子,并将朝政大权交给圣德太子处理。
厩户皇子的诞生有个奇异的传说:他的母亲因梦见一个金身小和尚跳入口中而怀孕。10个月后,当她步行到马厩前,忽然分娩,故名。死后30年被谥为“圣德太子”。圣德太子极富政治抱负,是日本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在20岁担任摄政后,开始着手改革,史称“推古朝改革”。
圣德太子对中国文化极为了解,欣赏中国的大一统国家体制。极力主张加强皇权,并积极准备改革。圣德太子积极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加强皇室地位和中央集权,提高了日本在东亚的地位,为以后的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
603—604年,圣德太子先后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冠位十二阶》按才能和功绩授予个人,是非世袭的官位,排挤了那些世袭的贵族,使天皇的权力增大,同时使国家的政府官僚体制有了雏形。圣德太子积极吸收中国的文化,宪法十七条用以中国儒家三纲五常为主的思想规定了日本臣民的行为守则。其中的第二条规定全民“笃信三宝”,标明以佛教为国教,将佛教作为施政、教育的指南,佛教思想成为根本精神。宪法中还明确规定,“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
第二节 大化改新
圣德太子的改革,没有能够挽救日本社会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日渐激化。7世纪前半叶,土地兼并盛行,租佃制广泛兴起。《日本书纪》大化元年9月诏书写到:贵族们“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己财,争战不已。或者兼并数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少(之)地”。他们将兼并的大片土地出租给百姓,收取地租。在同一诏书中又说:“有势者分割水陆以为私地,卖与百姓,年索其价。”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便是“有势者兼并水、旱田地,作为私有土地租给百姓,年收地租”。日本的租佃制是在部民奴隶制动摇瓦解时期产生的,这时部民制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因此百姓在租佃制下,不再沦为部民,而是佃农化了。诏书中的这句话指的是大化改新前的社会状况。从诏书中提到的情形来看,贵族兼并和出租土地的现象已相当普遍。
伴随着部民制的衰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深。贵族们为争夺土地,彼此不断发生战争。臣、连、伴造等向朝廷上缴调赋时“先自收敛,然后分进”。朝廷内部外戚权贵和皇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622年,圣德太子病逝。太子死后,苏我马子曾向推古天皇要求割让葛城县,被拒绝。推古天皇三十四年(626年)马子病死,其子虾夷继承大臣。推古天皇三十六年(628年)推古女皇去世,虾夷排斥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拥立田村皇子即位(舒明天皇,629—641年)。皇极朗(642年—645年)时期,虾夷之子入鹿专擅朝政,征调人夫修建其父子陵墓,势倾朝野。入鹿为了扼杀改革事业,打击新兴势力,于皇极天皇二年(643年)消灭了山背大兄王及其一族。
部民的反抗斗争日益高涨。氏姓贵族“各置己民,恣情驱使”,严重地摧残了社会的主要生产力——部民。征伐新罗的战争和营造宫苑、陵墓、寺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结果出现了“五谷不登,百姓大饥”,“老者啃草根而死于道垂,幼者含乳以母子共死”的惨状。不堪忍受痛苦的部民起来反抗,他们主要斗争形式是逃亡。有的部民聚集山泽,同奴隶主贵族进行武装斗争。《日本书纪》推古天皇三十四年条记载:“强盗窃盗并大起之,不可止。”可见这时部民起义风起云涌,势不可当。部民的反抗斗争,打击了氏姓贵族,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
但是改革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苏我氏的专权遭到朝野反对。正当社会危机严重的时期,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的留学生陆续回国。推古天皇三十一年(623年)留学生惠日等上奏天皇,“留于唐国学者,皆学以成业,应唤”,“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朝廷召回继续在唐学习的留学生。僧吴于舒明天皇四年(632年),南渊请安和高向玄理于舒明天皇十二年(640年)回到日本。他们在中国留学二三十年,经历了隋唐两代,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统治经验,归国后积极进行传授,在部分贵族中发生了强烈影响。
在部民斗争的冲击和归国留学生传授隋唐封建制的影响下,出现了主张改新的新兴势力,其代表人物是中大兄皇子(626—671年)和中臣镰足(614—669年)。中大兄皇子是舒明天皇之子。中臣镰足出身于世袭祭官的家庭,相传幼年好学,广览书传,尤其潜心于兵法兼政书《六韬》,他曾就学于僧曼,又同中大兄皇子一起受教于南渊请安。中大兄和中臣镰足深受回国留学生的影响,又憎恶专横的苏我虾夷、入鹿父子。中大兄在后来杀死入鹿时对其母皇极天皇说:“鞍作(苏我入鹿)尽灭天宗,将倾日位,岂以天孙代鞍作耶?”中臣镰足则“愤苏我臣入鹿失君臣长幼之序,挟闭阎(窥视)社稷之权”。因此,中大兄和镰足决定推翻苏我氏,夺取政权。
中大兄接受中臣镰足的建议,首先争取与入鹿素有矛盾又有声望的大夫苏我石川麻吕,分化苏我氏的势力,而后吸收了世袭宫禁职务的佐伯连子麻吕、葛木稚犬养连纲田等人,组成了革新派。皇极天皇四年(645年)六月十二日,日本飞鸟板盖宫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入鹿,令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等人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他们随后进入法兴寺,以此为据点,准备迎击苏我虾夷的反攻。接着立即在奈良组织军队,严加防卫。
此时的皇族和大多数贵族都站到了中大兄一边,苏我虾夷见大势已去,便在入鹿被杀的第二天,焚宅自尽。消灭虾夷、入鹿父子后,革新派很快组成了新的政权,轻皇子即位为孝德天皇(645—654年)。孝德天皇有志于改革陈腐政治,继位以后仿照唐制,立中大兄为皇太子,辅助政事;以中臣镰足为内大臣、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苏我石川麻吕为右大臣;并以自唐留学归来的高向玄理、僧曼为国博士,担任新政改革的顾问。
革新政权建立后,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以“法式备定”的唐制为蓝本,有步骤地实行改革。大化元年八月,分别往东国和倭(大和)六县(高市、葛木、十市、志贵、山边、曾布),派遣国司和使者,命造田籍,校田亩。九月,没收诸国武器,“录民无数”,并下诏:“从今以后不得卖地,勿妄作主兼并劣弱。”这些措施为下一步变革打下基础。十二月,首都由飞鸟迁至难波(今大阪市)。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之诏》,实行政治、经济的社会改革。这就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废除贵族私有土地制和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改新之诏》载:“罢昔在天皇等所立于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新政府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变成“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改新之诏》中写道:“初造户籍、计账、班田收授之法。”诏书没有记载班田法的具体内容。据《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田令推测,政府每隔6年,分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奴婢为公民的1/3。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
第二,班田农民担负租庸调。租,即实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纳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纳物,凡50户充仕丁1人,50户负担仕丁1人之粮,1户交纳庸布1丈2尺,庸米5斗。郡少领(郡的行政官)以上之家进贡采女1人(包括从丁1人,从女1人),100户承担采女1人之粮,1户交纳庸布1丈2尺,庸米5斗。调,是征收的地方特产,分为田调、户调、付调。田调按土地面积征收,田1町征收绢1丈、统2丈、布4丈。户调按户征收,其数量为“1户货布1丈2尺”。付调随乡土特产征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