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
》
售價:NT$
449.0

《
你可以有情绪,但别往心里去
》
售價:NT$
214.0

《
汴京客
》
售價:NT$
305.0

《
好望角·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
》
售價:NT$
500.0

《
八千里路云和月(白先勇新作!记述我的父亲母亲并及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
》
售價:NT$
316.0

《
教师助手:巧用AI高效教学(给教师的66个DeepSeek实战技巧,AI助力备课、教学、练习、考试及测评)
》
售價:NT$
352.0

《
伊壁鸠鲁主义的政治哲学 :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
》
售價:NT$
316.0

《
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新经济结构
》
售價:NT$
709.0
|
內容簡介: |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健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交叉学科,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不但要求医学生学习医学知识,还要学习各类新时代所需要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等是一流人才的构成要素,学科竞赛是培养以上这些要素的最有效途径。
《走进医药类学科竞赛》是为适应新医科教育需求,以培养具备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完备的科研创新素养为目标而编写的教材,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路演等环节,可面向中医药院校及相关医药类专业本科生使用。
本教材的出版将不断深化医学院校学科竞赛体系建设,通过“为什么参赛”、“能参加什么竞赛”“如何进行竞赛准备”等问题,引导本科学生强化多种能力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类专业类和综合类学科竞赛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的实战案例,模拟学科竞赛参赛全过程,并利用学校各学科竞赛基地组织的校级学科竞赛为平台,开展实践训练。医学生通过不同类别的学科竞赛提升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学科交叉能力,对推进新医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内容设计与编排思路:
教材内容从“为什么参加学科竞赛”、“参加哪些学科竞赛”“如何参加学科竞赛”三个模块展开:(1)为什么(Why):从学科竞赛的发展历程、竞赛的现状分析、竞赛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等内容进行阐述,以理论教学为主。(2)哪些(Which):从医学院校的专业背景分析、不同竞赛的参赛要求与规则、开展多学科交叉参赛的可能性等角度出发,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历年学科竞赛数据为依据,分析医学生能参加的学科竞赛范围;竞赛种类以医学院校实际情况出发,除专业性较强的中医、临床、护理、公卫、口腔、中药等传统医药类竞赛外,把参赛范围重点拓展到培养多学科交叉的竞赛去,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大学生服务外包竞赛等。(3)如何(How):从竞赛内容的熟悉与准备、参赛作品的创意与设计、开展实验研究与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操作、系统科学训练所需要的条件及如何达成、参赛路演的准备工作等内容,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操作为辅,通过优秀获奖学生案例与参赛经验,依托资深指导教师团队,开展学科竞赛参赛训练与实践。
教材特色与创新:
(1)是面向国内医药类院校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的首本指导性理论教材。目前针对学科竞赛已出版理工类、土木类、生物类等相关专业教材,面向医药类专业学生学科竞赛的相关教材尚未正式出版。对照高等教育和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新医科教育的持续推进,基于医药类专业背景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成为必然,而学科竞赛作为具备天然优势的实践教育平台,已成为各医学院校本科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
(2)是依托医药专业优势探索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一次创新实践。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竞赛工作重点从重获奖数量发展到重获奖质量,从广泛参赛发展到选择性参赛,培养一批具有交叉学科素养的新医科、新理科高质量人才,通过示范辐射效应带动全校大学生,形成“百余人拔尖,千余人卓越,近万人参训”的学科竞赛育人工程新体系,实现学科竞赛工作在国内医学院校中领先的目标,推动学校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更上台阶。本次教材的出版将为全国的医药院校提供一条可实践的创新之路。
|
關於作者: |
从事临床和教学管理工作二十余年,在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历任科教部长、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等。担任附属医院教学院长期间,架构“医教协同”双赢机制。新修订2020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牵头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平行设置。成功申报获批临床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实施床边医学教学并取得较好成效。担任学校教务处长期间,组织全校优质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开展课程思政等教育教学改革,获得省级“最美中医药”教学研究中心。发表SCI论文5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10篇,其他学术论文20余篇。近年主持并参与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的课题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5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10篇,其他学术论文20余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