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经济学基础项目化教程(高等职业教育经管专业群平台课精品教材)

書城自編碼: 408308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高职高专教材
作者: 肖威,李飞星
國際書號(ISBN): 9787518450732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股票技术分析实战傻瓜书(珍藏版)A股市场的实战应用工具书 原版畅销百万册 全彩沪深股市最新图表资料 股票投资交易
《 股票技术分析实战傻瓜书(珍藏版)A股市场的实战应用工具书 原版畅销百万册 全彩沪深股市最新图表资料 股票投资交易 》

售價:NT$ 500.0
索恩丛书·中国与白银时代的终结(1873~1937)
《 索恩丛书·中国与白银时代的终结(1873~1937) 》

售價:NT$ 454.0
理想国译丛070:1914年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迷惘一代”的诞生
《 理想国译丛070:1914年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迷惘一代”的诞生 》

售價:NT$ 551.0
夜观星空:大众天文学观测指南(第4版)
《 夜观星空:大众天文学观测指南(第4版) 》

售價:NT$ 755.0
假扮名媛
《 假扮名媛 》

售價:NT$ 286.0
索恩丛书·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 索恩丛书·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

售價:NT$ 913.0
ETF全球投资第一课  顾成琦等著 体系化、全方位的ETF投资入门指南 帮助新手投资者一键入门全球资产配置 ETF投资、ETF基金
《 ETF全球投资第一课 顾成琦等著 体系化、全方位的ETF投资入门指南 帮助新手投资者一键入门全球资产配置 ETF投资、ETF基金 》

售價:NT$ 347.0
动机与人格:精译导读版(原书第3版)
《 动机与人格:精译导读版(原书第3版) 》

售價:NT$ 458.0

編輯推薦:
在职业教育的财贸类人才培养中,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知识教授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学基础项目化教程》以“理论扎实、重在应用”的思想为指导,理论尽量简洁易懂,以当下实例和实训任务对知识进行内化,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该书对培养大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能运用基本理论和经济逻辑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理性思考和看待经济类问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內容簡介:
《经济学基础项目化教程》课程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系统阐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应用。本书减少了数学推导过程,增加思政案例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经济分析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知识架构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突出能力本位,按照项目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關於作者:
肖威,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财贸学院,同时担任广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佛山市社科专家库(第三批)入库专家。曾获得2019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设计赛项二等奖、2019年荣获学校第二届十大“金牌讲师”称号,2021年荣获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主持《经济学基础》被评为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目錄
项目1 经济学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1.1 经济学的认知
1.1.1 经济学的概念及演进
1.1.2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1.3 经济体制的主要形式
1.1.4 市场经济及其运行规律
任务1.2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2.1 微观经济学
1.2.2 宏观经济学
1.2.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任务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工具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3.3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任务1.4 经济学与生活
1.4.1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1.4.2 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2 需求、供给与弹性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2.1 认识需求
2.1.1 需求与需求曲线
2.1.2 需求变动的影响因素
2.1.3 需求定理与特例
任务2.2 认识供给
2.2.1 供给与供给曲线
2.2.2 供给变动的影响因素
2.2.3 供给定理及特例
任务2.3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分析
2.3.1 均衡价格的决定
2.3.2 均衡价格的变动
2.3.3 供求定理
任务2.4 弹性及其应用
2.4.1 弹性及其计算
2.4.2 弹性的主要类型
2.4.3 弹性的应用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3 消费者行为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3.1 基数效用
3.1.1基数效用及其衡量
3.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1.3基数效用下的消费者均衡
任务3.2 序数效用
3.2.1 偏好及无差异曲线
3.2.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3.2.3 序数效用下的消费者均衡
任务3.3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3.3.1 风险偏好
3.3.2 生活成本指数
3.3.3 消费价格指数
3.3.4 恩格尔定理
3.3.5 消费者权益保护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4 生产者行为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4.1 企业的基础知识
4.1.1企业的本质及分类
4.1.2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任务4.2 企业的生产决策
4.2.1短期生产决策
4.2.2长期生产决策
任务4.3 成本与收益
4.3.1成本的测度
4.3.2短期成本分析
4.3.3长期成本分析
4.3.4收益与利润
4.3.5学习曲线与范围经济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5 福利经济学与市场效率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5.1 福利经济学与剩余的认知
5.1.1 福利经济学的含义
5.1.2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任务5.2 影响福利变动的常见因素
5.2.1 市场价格变动对福利的影响
5.2.2 价格控制对福利的影响
5.2.3 征税对福利的影响
5.2.4 国际贸易对福利的影响
任务5.3 市场效率与公平
5.3.1 市场效率的概念及其衡量
5.3.2 公平的含义及其实现
5.3.3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6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厂商均衡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6.1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厂商均衡
6.1.1 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6.1.2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均衡
6.1.3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长期均衡
任务6.2 完全垄断市场下的厂商均衡
6.2.1 完全垄断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6.2.2 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6.2.3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
6.2.4 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
任务6.3 垄断竞争市场下的厂商均衡
6.3.1 垄断竞争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6.3.2 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6.3.3 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6.3.4垄断竞争厂商的竞争策略
任务6.4 寡头垄断市场
6.4.1 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6.4.2 囚徒困境:寡头厂商的竞争与合谋
6.4.3 寡头厂商的定价策略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7 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7.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7.1.1 市场失灵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7.1.2 政府干预市场活动的方式与目标
任务7.2 信息不对称
7.2.1 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影响
7.2.2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方式
任务7.3 外部性
7.3.1 外部性的分类和特征
7.3.2 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主要方式
任务7.4 公共物品
7.4.1 公共物品的特征及分类
7.4.2 解决公共物品问题的主要方式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8 国民收入核算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8.1 国民收入核算基础知识
8.1.1 国内生产总值
8.1.2 国民生产总值
8.1.3 其他总量指标
任务8.2 国民经济运行与收入决定
8.2.1 国民经济运行简图
8.2.2 消费、储蓄和投资
8.2.3 乘数理论
8.2.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任务8.3 总需求与总供给
8.3.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8.3.2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9 宏观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9.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9.1.1 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
9.1.2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任务9.2 财政政策
9.2.1 财政政策的内容和应用
9.2.2 自动稳定器与赤字财政政策
9.2.3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任务9.3 货币政策
9.3.1 货币政策的内容和应用
9.3.2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9.3.3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任务9.4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局限
9.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9.4.2 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10 失业与通货膨胀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10.1 失业的类型及影响
10.1.1 失业的类型
10.1.2 失业的影响
10.1.3 奥肯定律
任务10.2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成本
10.2.1 通货膨胀的衡量
10.2.2 通货膨胀的成因
10.2.3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任务10.3 失业与通胀:菲利普斯曲线
10.3.1 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与特征
10.3.2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项目11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任务11.1 认识经济周期
11.1.1 经济周期的含义
11.1.2 经济周期的类型
11.1.3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
任务11.2 理解经济增长
11.2.1 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1.2.2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11.2.3 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型
11.2.4 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
本章小结
练习与实训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內容試閱
以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著作为标志,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完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并衍生出多个学派,各种观点不断碰撞、紧密交织,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补充数据要素等新内容以促进学科更好地发展。在职业教育的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在专业(群)中通常以公共必修课、专业群平台课或专业基础课的形式出现,从而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学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运用基本理论和经济逻辑去分析和理解日常经济现象,理性思考和看待经济类问题。
因此,我们以“理论扎实、重在应用”的指导思想贯穿全书,理论介绍尽量简洁易懂,以当下鲜活的案例和实训内容进行知识内化,既能让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与现实案例紧密结合,达到“理论严谨、案例有趣、实训真实”的目标。团队成员具备多年丰富的教学一线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的经典教材,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1、充分体现教材的“课程思政”特色。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体现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充分挖掘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中的思政元素,开设了“思政园地”专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二十大报告内容进入教材。
2、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我们编写教材过程中,贯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等。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规律展示新特点,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
3、增加了经济学前沿问题和成果。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重时效性,吸收了经济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数字经济方面的新理论和新观点,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比如在教学案例中加入了电商直播中的注意力经济学、新能源汽车“卷”出新高度、网络购物持续发展,国货潮品成消费新增长点、如何理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等内容,引导学生利用经济学知识去理解和分析经济学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不但有趣,而且大有裨益。
4、以任务为引领,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经济学教材应充分结合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特点,收集适合职业教育学生教学使用的案例和实训素材。在学习消费者行为的内容时,我们在教材中设计实训项目,请同学们调研熟悉的品牌或企业,分析该企业是如何解决边际效用递减问题,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学习生产者行为的内容时,我们在教材中设计实训项目,以分组形式进行创业策划,分析要素组合、创新商业模式。
本书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肖威和李飞星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整体框架设计和统稿,李向升、缪晨刚和柯畅担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肖威编写了项目1和项目11;肖威、吴红蕊编写项目10;柯畅编写了项目2、项目3;李飞星、谭戬玉编写了项目4;李向升编写了项目5、项目6和项目7;缪晨刚编写了项目8和项目9。此外,广西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吴红蕊、谭戬玉、焦琪和李明慧参与了书稿的核对与订正工作。本教材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教本科视阈下由综合职业能力到职业课程的转化问题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GXJK1027)以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促进职普融通的‘高-本-硕’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基于“三三三”制的人才分类培养理念与实践”(项目编号:2024JWJG04)的阶段性成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教材、专著、论文以及权威网站的经济学资料,引用了相关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同时得到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张文佳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感谢合作企业——欢聚集团公共与政府事务总经理敬华、总监戚晓荪、高级经理邱孛蓓、主管张颖冬以及广州威湃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远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企业真实的案例,编写了教材中的部分实训项目。
为便于各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我们提供PPT、电子教案、试卷及参考答案和视频等丰富的教学相关资源。由于编者的水平所限,书中可能存在不足甚至是谬误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联系邮箱:2016109053@gdip.edu.cn。

任务1.1 经济学的认知
经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ikonomos”,原意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这说明经济和家庭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管理家庭会涉及家庭成员的分工、收入当中多少的比例用于消费或储蓄、如何尽可能让每个家庭成员的需要和欲望都得到满足,这就需要在不同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资源的配置。
同样地,一个社会也面临许多决策。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将要做哪些工作和由谁来做这些工作。通过社会分工,有些人需要去生产粮食、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有些人可以去设计手机款式,有些人则可以提供家政服务。一旦社会分配人们去做各种工作,社会还应该分配他们生产的物品和劳务量。
1.1.1 经济学的概念及演进
最早对经济方面的表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三贤”之首,是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老师。苏格拉底与孔子类似,“述而不作”,经济伦理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古希腊思想家们主张,一定数量的财富对于人们还是必要的。那么,人们占有财富数量的合理界限在哪里呢?苏格拉底确立的界限是,“每人财产的数量”应以“足够维持其素朴即生存需要的“生活为度”[ 孙婧毅.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3.]。色诺芬是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学者,他在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管理,如何使具有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他特别强调农业的作用,对财富和分工有独到的见解,对法国重农学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主要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他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他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等著作中论述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
古罗马的经济伦理思想来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和经济伦理学。代表人物是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芝诺、西塞罗和瓦罗。古罗马对于西方经济思想的最重要贡献,来自它的法理思想。古罗马商品货币关系较发达,当时法学家们已研究了商品买卖、借贷、债务和其他义务等,承认私有财产地位,保障签订契约的自由,确认债权者有役使债务者的权利,这些对后世经济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相应衍生出重商主义学派、边际效用学派、制度学派、新古典经济学等流派。经济学体系的基础为起源于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般合称西方经济学。综合诸多学者的不同看法,我们给出较为认同的经济学概念:经济学是研究在生产资源稀缺性的假设条件下,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如何通过资源配置和利用达到利益最大化,并将生产成果在人群中进行分配的一门学科。
1.针对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资源是稀缺的,生产粮食的同时必须放弃棉花的生产,决策者面临选择。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形下,也要考虑两种产品的数量的不同生产组合。
二是如何生产。生产需要要素的投入,而且是多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给定资源约束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前提下,生产者也要考虑生产要素的组合是否是最低成本、最有效率的。
三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不同阶级和各个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这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2.同样,针对资源利用问题,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如何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能使产品的产量达到最大。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充分就业”问题。
二是在资源既定情况下,为什么产量会有波动。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即如何实现更好的经济增长。
三是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现代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会对资源配置和利用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也是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问题。
因此,稀缺性会引起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有效性问题,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是比较恰当的。
1.1.2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经济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的。现实世界非常复杂,而且经常处于不断变化当中。经济学家为了专注于要说明的事物特征,就常常会假设其他条件不会变化。这与数学中的假设条件类似,先假定某一或某些因素不变,再分析其他因素的运动变化规律,通过这种方式比较客观地反映事物的运动本质。可以说,经济学假设是了解和研究经济学的必要前提。在具体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有三个:
1.资源的稀缺性假设
资源稀缺性假设是指相对于人们永无止境的欲望和需求,资源总是不够的。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从人的角度讲是心理到身体的一种渴望、满足,它是一切动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欲望的基本特点是它的无限性,一种欲望被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
【趣味知识1-2】
不知足诗
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钱德苍的人写了一本奇书《解人颐》,里面有一首打油诗把人的贪欲描绘得淋漓尽致。
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的田地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如图1-1),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需求)。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便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从需要的内容看,人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当一个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便开始追求其他方面的需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