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交通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著作丛书”序序前言第1章绪论11.1内河及长江航运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11.2梯级通航建筑物通航管理在内河航运中的作用21.3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管理的引领和示范作用41.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高效安全保障通航管理技术体系5第2章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管控理论72.1梯级枢纽通航管控模型72.2梯级枢纽船舶交通流密度分区安全调控理论102.3梯级枢纽多级多线通航调度动态适配理论132.3.1梯级枢纽通航结构132.3.2梯级枢纽多级多线通航调度动态适配运行152.4梯级枢纽通航调度链式组织理论20第3章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调度组织方法263.1梯级枢纽主要通航技术参数263.1.1三峡船闸通航设施263.1.2葛洲坝船闸通航设施273.1.3三峡升船机通航技术条件273.1.4船闸及升船机设计通过能力参数283.1.5船闸及升船机通过能力303.2梯级枢纽通航调度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313.2.1通航环境因素313.2.2社会因素323.2.3通航建筑物配套设施情况323.3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的调度组织及关键技术333.3.1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的调度组织基本要求333.3.2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的调度组织343.3.3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的关键技术393.4梯级枢纽通航调度组织的安全态势评价理论413.4.1梯级枢纽通航调度组织的安全态势评价方法413.4.2梯级枢纽通航调度组织的安全态势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13.4.3梯级枢纽通航调度组织的安全态势评价结果计算473.5梯级枢纽通航效率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483.5.1梯级枢纽通航效率评价指标483.5.2梯级枢纽通航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93.5.3AHP-FCE指标评价方法52第4章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能力分析564.1梯级枢纽通航能力因素分析564.2梯级枢纽船闸通过能力分析574.2.1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分析574.2.2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分析584.3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河段通过能力分析594.3.1中水期枢纽河段通过能力分析594.3.2汛期枢纽河段通过能力分析614.3.3枯水期枢纽河段通过能力分析634.3.4船闸检修期间枢纽河段通过能力分析664.3.5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过能力计算分析674.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分析704.4.1中水期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704.4.2汛期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734.4.3枯水期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754.4.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航匹配运行下的通过能力分析764.5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通过能力仿真804.5.1仿真数据处理及参数设计804.5.2仿真模型验证854.5.3不同交通流量下仿真输出统计864.5.4仿真结论87第5章梯级枢纽通航调度技术及平台885.1梯级枢纽通航调度组织流程概述885.2梯级枢纽通航调度组织数学建模895.2.1基本假设895.2.2数学模型符号说明905.2.3优化目标925.2.4约束条件945.3梯级枢纽通航调度组织智能算法995.3.1船舶优先级计算995.3.2闸室编排算法1065.3.3联合调度算法1095.4梯级枢纽联合调度技术平台与应用1215.4.1远程申报系统1215.4.2通航指挥调度系统1245.4.3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127第6章船舶过闸安全检查技术及系统1296.1船舶过闸安检体系1296.1.1船舶过闸安检工作依据1296.1.2船舶过闸安检体系现状1296.2船舶过闸安检信息系统1306.2.1船舶过闸安检信息系统架构1306.2.2船舶过闸安检信息系统安检流程1306.2.3船舶过闸安检信息系统信息汇总及查阅1316.2.4船舶过闸安检信息系统功能1326.3诚信管理信息系统1336.3.1诚信管理信息系统结构1336.3.2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1346.4船舶吃水检测系统1356.4.1船舶吃水检测系统结构1356.4.2船舶吃水检测系统吃水检测数据应用1376.5内河水上船舶综合管理系统1386.5.1内河水上船舶综合管理系统结构1386.5.2内河水上船舶综合管理系统安检应用139第7章船闸水工建筑物和设备运行安全监测技术及系统1417.1船闸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概述1417.2船闸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1427.2.1船闸水工建筑物人工监测缺陷1427.2.2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结构1437.2.***建筑物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管理与维护1437.2.4葛洲坝船闸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146 x 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安全高效通航管理技术7.3船闸安全监测设施改造及完善1527.3.1葛洲坝三号船闸安全监测设施改造1527.3.2葛洲坝一号船闸下右2块裂缝监测及补强1547.4船闸设备运行安全检查及监测系统1577.4.1船闸设备运行安全检查1577.4.2船闸设备运行安全监测系统159第8章高水头连续船闸安全运行技术及系统1628.1三峡船闸通航概况1628.2高水头连续船闸安全运行技术1628.2.1船闸的集控双控技术1628.2.2船闸输水阀门及启闭机切除保护技术1638.2.3船闸运行工艺安全应急保护系统1638.3高水头连续船闸运行能力提升技术1648.3.1过闸船舶同步移泊方法1648.3.2一闸室船舶待闸措施1658.3.3156米水位四级运行方式1658.3.4船舶大型化和过闸船舶吃水控制标准提高1668.3.5三峡-葛洲坝两坝船闸联合调度1668.4船闸闸室禁停区域船舶越界探测及报警系统1678.4.1船闸闸室禁停区域船舶越界探测及报警系统类型1688.4.2船闸闸室禁停区域船舶越界探测及报警系统开发关键技术1698.5船舶系缆力监测系统1738.5.1受力建模及计算分析1738.5.2系缆力监测系统设计175第9章枢纽航道维护1779.1枢纽航道河床演变机理1779.1.1近坝河段下游河床下切1779.1.2枢纽下游引航道河床演变特征1839.1.3枢纽上游库区航道的演变特征1869.2枢纽航道维护方法1879.2.1枢纽航道维护性测量1879.2.2枢纽航道扫床1929.2.3枢纽航道维护性疏浚1949.3枢纽河段航标配布与维护技术1959.3.1枢纽航道航标配布原则1959.3.2枢纽航道航标维护1969.4枢纽数字航道技术1989.4.1电子航道图系统1989.4.2数字航道管理中心系统1999.4.3信息基础平台2019.4.4航道监测系统2039.4.5公众服务系统204第10章三峡梯级枢纽通航锚地及航运配套设施20510.1三峡梯级枢纽通航锚地20510.1.1锚地的定义和分类20510.1.2锚地容量计算20710.1.3锚地锚泊方式21010.1.4锚泊方式比较21210.2三峡梯级枢纽航运配套设施21410.3三峡梯级枢纽通航锚地及航运配套设施建设关键技术21510.3.1低桩承台靠船墩结构和布置21510.3.2锚地炸礁环保与安全控制技术21710.3.3锚地岸电及光伏发电技术21810.3.4山区河流水上设施新能源复合供电技术220第11章梯级枢纽通航安全一体化在线监管信息平台22211.1船舶交通服务体系22211.2船舶交通管理系统22411.2.1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22411.2.2管理信息子系统22411.2.3信息传输与网络子系统22511.2.4甚高频子系统22611.2.5北斗子系统22711.2.6记录重放子系统22811.2.7综合监管应用子系统22911.2.8雷达子系统23011.2.9雷达数据处理子系统23011.2.10交通显示及控制主系统23111.2.11搜救指挥显示控制子系统23211.2.12环境综合监管子系统23211.2.13支持保障子系统233第12章枢纽通航现代化管理综合评价方法23412.1枢纽通航现代化管理理论23412.1.1枢纽通航现代化管理概述23412.1.2枢纽通航现代化管理内涵与特征23412.2枢纽通航现代化管理评价指标及标准23512.2.1枢纽通航现代化管理指标结构23512.2.2通航管理体制23712.2.3通航管理业务23712.2.4通航支持保障24112.2.5绿色通航与服务24412.3枢纽通航现代化管理评价方法24612.3.1指标权重24612.3.2综合评价方法25112.4枢纽通航现代化管理实现方法25612.4.1通航管理体制机制25612.4.2通航管理业务25712.4.3通航支持保障25812.4.4绿色通航与服务259参考文献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