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書城自編碼: 407299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梁复荣、李秀敏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092333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4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NT$ 281.0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NT$ 653.0
软体机器人技术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NT$ 454.0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NT$ 352.0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NT$ 347.0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NT$ 352.0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NT$ 281.0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NT$ 30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3
《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
+

NT$ 410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
+

NT$ 403
《艰难的变革: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

NT$ 1010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
+

NT$ 245
《集团信息化项目委托代理风险治理理论与实务》
+

NT$ 857
《走向创新强国--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发展之路》
內容簡介:
本书构建模型,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动和区域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通过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创新要素流动不仅直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惠及周边地区。更强的区域吸收能力显著增强了创新要素流动的经济效应。该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见解,指出在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的同时,提高区域吸收能力同样重要,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關於作者:
梁复荣,男,1995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李秀敏,女,1964年5月生,吉林蛟河人。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次区域合作。
目錄
第1 章绪论………………………………………………………………………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2 文献综述……………………………………………………………5
1.3 研究框架……………………………………………………………10
第2 章理论回顾…………………………………………………………………14
2.1 经济增长理论………………………………………………………14
2.2 创新理论……………………………………………………………19
2.3 要素流动理论………………………………………………………26
2.4 创新要素流动理论…………………………………………………30
2.5 知识溢出理论………………………………………………………37
2.6 吸收能力理论………………………………………………………54
2.7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61
2.8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72
第3 章创新要素流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78
3.1 基准模型……………………………………………………………78
3.2 对基准模型的扩展…………………………………………………83
第4 章中国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区域吸收能力和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88
4.1 中国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的基本特征………………………………88
4.2 中国各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的基本特征……………………………96
4.3 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100
第5 章中国省际创新要素流动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105
5.1 实证检验模型设定………………………………………………105
5.2 变量与数据说明…………………………………………………107
5.3 相关检验与结果分析……………………………………………109
第6 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17
6.1 研究结论…………………………………………………………117
6.2 政策建议…………………………………………………………118
参考文献……………………………………………………………………………120
后记………………………………………………………………………………137
內容試閱
创新要素作为参与创新过程、体现创新能力、影响创新产出的重要资源,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资源。与创新要素在区域内部的静态投入相比,创新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动态流动能更好地引发空间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创新生产效率,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长期经济增长。那么,如何加快创新要素在不同区域之间自由、高效、充分地流动,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好区域之间创新要素动态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使创新要素服务于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便成为当前新经济地理学、创新经济学等发展领域中广泛研究的主题。基于此,首先,本书在大量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在界定创新要素、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等概念的基础上,对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本书详细回顾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知识创新与扩散模型,从数理模型的角度分析了在存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条件下,区际创新要素流动通过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再次,在测算和衡量中国省际创新要素流动数量、各省份知识吸收能力及各省份实际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动(创新人员流动、创新资本流动、创新技术流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和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从次,本书构建了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和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和区域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最后,本书根据研究结论得出政策启示。
本书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梳理、回顾了与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和区域经济增长有关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相应文献。首先,该部分对创新要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相关文献包括创新要素的内涵特征、创新要素流动的内涵特征、创新要素流动的测算方法、知识吸收能力的内涵特征。其次,分别梳理了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并对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阐述。最后,在汇总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提炼出本书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回顾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回顾和探讨与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空间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等相关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中,从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理论、要素流动理论、创新要素流动理论、知识溢出理论、吸收能力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及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梳理经济增长理论,包括经济增长的概述、新增长理论及空间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理论,并深入研究创新理论,涵盖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创新地理学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其次,探讨要素流动理论及这些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效应。在创新要素流动理论方面,研究其表现形式和主要渠道及与之相关的空间特性。再次,深入研究知识溢出理论,包括其内涵、实现过程模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空间特性。从次,探讨吸收能力理论,包括概念、数理模型及影响因素。最后,介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包括其发展阶段、核心—边缘模型、全局溢出模型、局部溢出模型及知识创新与扩散模型,并讨论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包括其起源、定义及分析方法。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全面回顾和深入探讨,将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后续章节中的实证研究内容。
第三章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该部分从数理模型的角度,基于著名新经济地理学家、数学家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 和雅克-弗朗科斯·蒂斯(Jacques-Francoise Thisse) 提出的知识创新与扩散模型框架,对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该部分剖析了由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引发的空间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以及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对于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的调节作用。本书进一步拓展了藤田和蒂斯的研究,探析了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和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本书与藤田和蒂斯的研究的差别在于:不仅探究了区际创新要素流动与空间知识溢出之间的内在关系,还强调了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将受到区域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本书认为,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可以通过空间知识溢出促进经济增长,并且流入区域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于创新要素流
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第四章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在对区际创新要素流动数量模拟测度的基础上,剖析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的空间布局。其一,基于引力模型,分别构建了创新人才区际流量模拟测度引力模型、创新资金区际流量模拟测度引力模型,并且利用专利权转让统计数据直接衡量创新技术的区际流动,这也是本书的创新点之一。其二,在测算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省际空间流动数量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区际创新人才流动、区际创新资金流动和区际创新技术流动的空间布局。该部分内容是深入了解我国省际创新要素流动具体空间布局及其时空演化情况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构建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和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和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空间计量实证分析基于两种情形:第一种是不考虑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影响时,区际创新人才流动、区际创新资金流动、区际创新技术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二种是考虑在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条件下,区际创新人才流动、区际创新资金流动、区际创新技术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书对两种情形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两种情形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区际创新人员流动、区际创新资本流动和区际创新技术流动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三种创新要素区际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也均为正,表明三种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对本省份、周边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均存在促进作用。同时,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对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起到正向调节作。也就是说,区域吸收能力越强的地区,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就越大。
最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研究结果总体是稳健的。
第六章先总结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核心观点。然后,结合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从加快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加速空间知识溢出、加强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提高知识溢出转化效率等角度提出适用于当前经济增长情况的政策建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