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教育的目的:“可见的学习”对话录
》
售價:NT$
454.0

《
财经大V鹤老师代表作品(全3册):财富从哪来+突破+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1019.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6:《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
》
售價:NT$
959.0

《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 象征丛书
》
售價:NT$
1428.0

《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
》
售價:NT$
453.0

《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
售價:NT$
1010.0

《
甲骨文丛书·古埃及史(第一卷):从最早的农夫到大金字塔
》
售價:NT$
602.0

《
Node.js全栈开发从入门到项目实战+Vue.js 3+TypeScript从入门到项目实践(套装共2册)
》
售價:NT$
1014.0
|
編輯推薦: |
因书识人,读书知人。本书精选作家吴昕孺发表在《读书》《书城》《散文选刊》《作品》《湖南文学》《西南军事文学》《绿风诗刊》《文艺报》《中国青年报》《作家文摘》《北京晚报》《南方周末》《湖南日报》等报刊的人文随笔,其中《梓园光影》入选《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5》,《逍遥的庄子》《遥望林徽因》入选《散文中国》,《贾谊:一为迁客去长沙》入选《2018中国年度随笔》,《周敦颐:月岩一少年》入选《中国随笔年度佳作2013》,《八指头陀:亦僧亦诗亦梅花》入选《中国随笔年度佳作2012》。这些文章故事与文采兼备,见识与情怀并重,读来让人颇生“数点梅花天地 ”之慨 。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以生动的故事和朴素的笔法回忆了与韩少功、黄永玉、钟叔河与朱正、朱健、薛忆沩、涂静怡、流沙河、成幼殊等十几位文坛名家交往的点点滴滴,对他们的精准描摹和本质呈现,生动体现着独特的文人风骨和性格,所记录的精彩人生故事,呈现出诸位样范更加真实的另一面,而他与友人多年交往的侧写中,折射着具有湖湘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时代变迁。尽管书稿中所记述的,只是个人交往,很日常,很琐屑,但这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和底色。
|
關於作者: |
吴昕孺,本名吴新宇,湖南长沙人,1967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南省诗歌学会名誉副会长。
出版长诗《原野》、中篇小说《牛本纪》、长篇小说《千年之痒》等20余部,获新散文奖、安徽文学奖、《海外文摘》年度文学奖、新归来诗人优秀诗人奖等,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散文选刊》《诗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转载,并入选各种年选和年度排行榜。
|
目錄:
|
上辑印象·交往…………………………………………………1
韩少功:梓园光影……………………………………………3
黄永玉:我的文学行当………………………………………14
锺叔河与朱正:长沙的两张文化名片………………………22
薛忆沩:最迷人的异类………………………………………32
成幼殊:闪烁的金沙…………………………………………44
贾宝泉:天生一个散文家……………………………………53
龚曙光:回归只为超越………………………………………62
张战:慈悲的力量……………………………………………70
蔡皋:屋顶花园的秘密………………………………………77
谢宗玉:在人群中独来独往…………………………………82
杨献平:故乡是生地,亦是死地……………………………92
周实:心中永远有一个莽汉………………………………100
彭国梁:书虫生活,名士风范……………………………108
李少君:用“草根”这个词唤醒中国诗歌………………114
戴海:看一个少年怎样变老………………………………121
下辑怀想·追思………………………………………………131
逍遥的庄子…………………………………………………133
贾谊:一为迁客去长沙……………………………………139
柳宗元:以愚待世…………………………………………151
周敦颐:幸运的月岩………………………………………156
八指头陀:亦诗亦僧亦梅花………………………………165
带你去见一个人……………………………………………179
遥望林徽因…………………………………………………189
特立独行钱玄同……………………………………………198
赖床君梁遇春………………………………………………215
废名:如梦的真实和梦的真实为什么叫废名……………226
白莽:戴着诗意的花圈……………………………………249
一张纸的前世今生…………………………………………271
送,史铁生老师……………………………………………283
诗歌赤子彭燕郊……………………………………………288
三见洛夫……………………………………………………299
|
內容試閱:
|
黄永玉:我的文学行当
有些人让你不能不喜欢,黄永玉就是这种人。还有他的那位差点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从文表叔,也是这种人。这样的人极少,可他们那一家子涌出两个,你就不能不佩服湘西那个地方的风水,你就不能不承认凤凰的确是中国最美的小城之一。
一九八六年,我读大学二年级那个暑假,伙了三个相好的同学自费考察湘西,从怀化麻阳坐汽车去凤凰,一路山重水复,给我的印象极深。凤凰县城被重重大山包围着,可她的北边偏偏有一条沱江,那江里的水清得可以照见五六米深的水底。每到黄昏,许多妇女在河边捣衣,那声音和着月色,被一张张薄薄的毛边纸接住,就形成了“从文表叔”的文字;那抡起棒槌的圆圆嫩白的手臂,搅碎了山城的宁静,动荡的波光在一幅幅宣纸上流淌,就形成了黄永玉的绘画。所以,从凤凰回来,当再接触沈从文和黄永玉的作品时,我对它们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荒唐地把黄永玉叫作黄永玉,把沈从文叫作“从文表叔”,把美丽的凤凰当作自己的故乡。
其实故乡,就是自己的心灵神往之地,就是自己的情感寄托之所。故乡,并非全是故旧之乡,而通常是一见如故之乡。
黄永玉和沈从文不属于同一类型。一家人都有那么高的天才,却又不是一种类型,这又是湘西的“造化钟神秀”之处。沈从文是静的,他的崔嵬与壮丽从不自行显露,如果你不去发现它,它就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一点颇似湘西的风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黄永玉是不能不鸣的,而且每一鸣都力求
惊人,他更善于在动中把握自己,完成艺术,他有点像湘西的民俗,虽然是古老传统,但活跃奔放,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表面上看,沈从文常常表现得脱俗,而黄永玉常常表现得近俗,甚至“媚俗”。我一直认为,如果说沈从文的文字中尚有未能说尽湘西的地方,那黄永玉的画是最好的补充。清雅的沈从文把湘西写得婀娜多姿,展示的是一个本土文人的绮思丽想;旷达的黄永玉则描摹世相,他就站在世相当中,傻乎乎乐呵呵地走进自己的画里去……黄永玉的有些画让人觉得特俗,大红大绿大紫,还有仕女、村姑之类,但他的俗不是拒人的俗,而是迎人的俗。也就是说,他不像有些画家,明明俗,还要躲躲闪闪地装出雅来,黄永玉是敞开地俗,一览无余地俗,他一边画一边嚷着“就是要俗”,好比禅宗里的呵佛骂祖,酣畅淋漓之下,你就能领略“俗到极处即是雅”的至难境界。
沈从文将湘西的灵秀隽永带给了世界,黄永玉将湘西的率性天真带给了世界。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湘西。
沈从文和黄永玉是从湘西走出去的一对“活宝”。他们都不曾学过什么,沈从文初到北京时,住在城西的一家小旅馆里,他投出的大作大多被扔进了编辑部的字纸篓里,要不是徐志摩的慧眼和热心肠,中国现代文学将要丢失最迷人的一章!黄永玉小时候的绰号是“黄逃学”,稍大即到福建一带打工。以现在的视角
看来,这样的生活轨迹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但,奇迹就在这叔侄俩身上发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