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二两诗词,三两心药——古代文人的26张情绪处方

書城自編碼: 406075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魏祎
國際書號(ISBN): 9787229191887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重塑的魅力 Blythe改妆与BJD卡通娃头化妆技法
《 重塑的魅力 Blythe改妆与BJD卡通娃头化妆技法 》

售價:NT$ 449.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 》

售價:NT$ 775.0
欧洲一体化中的和解
《 欧洲一体化中的和解 》

售價:NT$ 449.0
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 工业机器人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

售價:NT$ 709.0
Procreate国风商业插画入门教程
《 Procreate国风商业插画入门教程 》

售價:NT$ 500.0
中医临床丛书(诵读本)——针灸大成
《 中医临床丛书(诵读本)——针灸大成 》

售價:NT$ 352.0
国医大师李文瑞学术经验集萃
《 国医大师李文瑞学术经验集萃 》

售價:NT$ 709.0
历史大脉络
《 历史大脉络 》

售價:NT$ 3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32
《 李商隐诗选注(在诗人的痛楚与挣扎中,找到穿越困境的力量之源!) 》
+

NT$ 398
《 一口气读完唐朝诗人(百万粉丝自媒体大V“知识放映室”,爆笑解读43位大唐诗人的多面人生) 》
+

NT$ 403
《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
+

NT$ 383
《 韦应物全集(中国古典诗词汇校汇注汇评丛书-三汇本) 》
+

NT$ 245
《 姜夔词全集(中国古典诗词汇校汇注汇评丛书-三汇本) 》
+

NT$ 281
《 中华好诗词 清词三百首 》
編輯推薦:
★古代文豪智慧?×心理学,独特视角解读古代文人的智慧。
本书深入挖掘古代文人应对情绪和人生困境的智慧,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来解读古代文人的情绪管理策略,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古代文学和文人心理,如李白释放情绪的多种方式、苏轼的豁达心态、王维在内卷中智慧胜出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自身的情绪问题和生活困境。
★13位文豪的人生故事与生活哲理,多元的人生智慧和启示。
书中涵盖了李白、苏轼、白居易、王维、刘禹锡、陶渊明、李清照、纳兰性德等13位古代著名文人的诗词佳作与生活逸事,蕴含丰富多样的人生哲理,包括面对挫折时要保持自信、接受生活变化、勇敢追求爱情、坚守内心信念等,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人生启示。
★贴近生活的实用情绪管理指南,引领你走出焦虑与内耗。
本书提炼了古代文人情绪管理的实用技巧,将古人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比如设定个人边界、降低外界期望、加强自我认知等,对现代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调节情绪、提升幸福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情绪管理方案,帮助我们应对现代生活中的焦虑、沮丧、内耗等负面情绪。
內容簡介:
翻开历史的长卷,无数诗人在文学史上留下流传久远的诗词佳作,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内心世界也在字里行间缓缓铺陈。
诗仙李白,笔下既有“举杯邀明月”的浪漫,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豪情,当仕途坎坷不断时,他于山水间畅饮,于酒中释怀,始终乐观地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苏轼,于风雨中闲庭信步,在逆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以美食为乐,用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起落;描绘出“大漠孤烟直”壮丽景象的王维,在激烈的竞争智慧胜出,又在纷扰的世态中坚守本心,拒绝随波逐流……
书中,作者以13位古代杰出文人的生平故事为线索,引领我们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他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情感波折时的心态变化和深刻体悟,以及各自独特的应对方法。阅读的过程也是一次充满启迪的旅程,能让我们从古代文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学会更好地认识自我、调控情绪、经营感情、追求理想,最终达成内心的平和。
關於作者:
魏祎,现居四川,心理咨询师、掌门SVIP 金牌讲师、国学讲师,擅长国学、教育学与心理学等跨专业领域的知识融合。
目錄
目录
第一辑 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生活
一、李白,一生少年大唐仙,万难只随酒入喉
二、苏东坡,旷达一世,把酒问天富经纶
三、白居易,与光同尘,福祸茫茫未可知
第二辑 美好的爱,需要用心经营
一、李清照,千古明月,自是花中第一流
二、纳兰性德,泪雨霖铃总深情,国初词手第一人
三、李商隐,生死相许,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三辑 世界纷纷扰扰,只留美好在心间
一、王维,禅意诗佛,江南清冷俏公子
二、刘禹锡,百折不挠,雾尽披天总乐观
三、陶渊明,明彻达观,隐世独立自清香
第四辑 培养情绪的张力,才能贴近幸福
一、辛弃疾,一代英豪,金戈铁马冠三军
二、柳永——万花丛中咏歌赋,文采风流垂千古
三、杜甫,忧国忧民,何用浮名伴此生
四、孟浩然,恣意任性,山水田园几经转
內容試閱
常怀一颗平常心,时刻都有生活乐趣
六十四岁时,苏轼从海南赦免北归,在镇江金山寺看到了好友、著名画家李公鳞所绘的画像,不由得心生感慨。此时的苏轼已逾花甲,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看到还有人记得自己,并为自己作画像,心中不禁泛起了涟漪。
一生为官几十载,几经沉浮,失意坎坷。这一生,自己究竟做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此时苏轼写下了人生的绝笔之作——《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以调侃的语气作了这首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他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于他那些顺遂的为官时期,而在于他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之时。尽管已经年迈,但苏轼的幽默与豁达丝毫不减。在他心中,所经历的那些坎坷都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宝贵经历。
苏轼的大半生几乎都在被贬中度过,但他仍用自己拥有的权力为百姓谋求了最大的福利。
《徐州志·山川·苏堤》中记载:“宋苏轼守徐时,河决为患,因筑以障城,自城属于台,长二里许,民赖以全,活着众,今尚存。”现在的徐州人民依然能感受到苏东坡的壮举。后来苏轼调任杭州,以及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之时,对两地的西湖都进行了疏浚,并筑了苏堤。在惠州之时,年近六旬的苏轼甚至自掏腰包,捐助疏浚西湖,并修筑了一条长堤。
许多人因为世道不公,就对世界充满失望。但苏轼从未因受到朝廷的苛责与折辱就改变自己要做好官的准则。而且,比起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对功名利禄的一味渴望,苏轼十分擅长在自然山水中思考人生的哲理与真谛。
他不止一次游历于赤壁之下,观察这千年之前留下的遗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生短暂,自然却是永恒的。宇宙浩瀚,瞬息万变。渺小的我们,就算有再多的悲喜,在天地间也如苍茫一粟。
我们时常忘了宇宙和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总是为写字楼里的工作而烦闷,为书桌前的学业和考试忧心,困顿于人际关系,为同事的几句闲言碎语和上司的几句批评而难展欢颜。也许这时我们都应该放下手机,远离电脑,走出房间,去外面看看天空、树木、花草。自然万物是如此美好,我们能从自然环境中感知到世界的本真,静下心来,让大脑重新焕发活力。英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每周花两小时亲近自然的人,身心都会更健康。大思想家王阳明更是在庭院中观竹七天,来参透圣人“格物致知”的真理,留下了守仁格竹的典故。
人生的乐趣和理想并不一定要身居高位或者经过艰苦的奋斗才能获得和实现,它们可能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正因为对世间万物葆有兴趣和热爱,所以那些浮于表面的名利和官场的沉浮无法将苏轼困于其中。
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被委以重任,他废除了新政,打压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政党派,将许多当初因反对新党而被贬的官员复职。苏轼的仕途迎来了转机,几个月内官职多次升迁。
而此时的苏轼在与底层的百姓朝夕相处后,感受到了许多从前居于高堂之中难以体察到的民情民意。因此,他认为新政之中也有可取之处,可以为百姓造福,还认为司马光不应该一举推翻新政中的所有建议。司马光得知苏轼反对自己后十分不满,以前那些反对新政的保守势力也把苏轼视为眼中钉。不久后,苏轼又遭到了诬告陷害。
新旧两党之中,都已没有苏轼的容身之处。苏轼也知道自己在朝中的艰难处境,于是自求外调,远离这一切。
之后,苏轼再一次调任杭州,帮助杭州人民解决了饥荒、瘟疫和水利等问题。苏轼的政绩和无私为民的精神至今仍被杭州人时时提起。之后新党重新被启用,守旧派再次被打压,苏轼又一次被牵连。苏轼一生的命运,仿佛一直被他人牵动着,不由自己做主。但他始终用一颗平常心,平衡着生活中的一切动荡和变迁。
苏轼再度被贬到了惠州。北宋时惠州比黄州更加贫苦,但我们在苏轼的词作中几乎找不出半点对当时艰苦生活的抱怨。苏轼来到惠州后,粮食紧缺,但他发现这里的荔枝十分鲜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觉得,能天天吃到美味的荔枝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无论何时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幸运和美好之处,是苏轼的快乐秘诀。生活中的许多境遇我们无法左右,但如何在既定的境遇中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其实取决于我们自己。
后来,六十二岁的苏轼再一次因为政局变动被贬到了海南儋州。海南十分湿热,瘴气氤氲,毒蛇猛兽遍地。在当时被贬到海南,不亚于被判了死刑。
年迈的苏轼自知此去凶险万分,做好了死在那里的准备。海南的确如苏轼想象中那般艰苦,但他仍然不放弃为自己的生活寻找乐趣。在黄州时发明东坡肉,在惠州尝荔枝,身处海南岛时,苏东坡发现了这里一种新奇的木头——沉香。
闻香品茗是中国古代文人热衷的雅事,苏轼也不例外。在中原时,苏轼没有见过沉香,如今在儋州遇到了这看似普通、闻起来却沁人心脾的沉香木,这令他兴奋不已。于是,寻找上好的沉香便成了苏轼乐此不疲的事。他甚至还写信给朋友,分享自己在海南寻觅到沉香时的喜悦。那些原本担心苏轼的友人见状也感到了欣慰和安心。
除了寻香品香,向当地居民学习新奇的风俗事物,苏轼还在儋州大办学堂。
在苏轼到来之前,儋州没有出过一位进士,很多人对中原文化一无所知。教育的落后严重阻碍了儋州的经济发展。在苏轼的教导下,儋州出了第一位乡试解元,儋州人民都对他感恩戴德,尊敬有加。
当时朝堂上没有一个人能想到,年过花甲的苏轼不仅能在海南生活下去,甚至把那里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生活得有滋有味。苏轼自己也调侃:“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每一次九死一生的贬谪,苏轼总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将一切逆境变为平常,并在平常中寻找乐趣。
每个人都会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如何才能让自己快速在新环境中转逆为顺,转忧为乐呢?
首先,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坦然地迎接新的挑战,不要慌乱紧张,尽量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像苏轼得知自己要去海南时,先为自己做足了心理建设,甚至为自己准备了棺椁。
其次,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我们要多多观察。刚转学的学生,以及刚入职新公司的职员,可能会因为不熟悉而把自己困在座位上,但这样只会让我们对新环境更加警惕。我们可以像苏轼那样,大胆地走出去,把自己慢慢融入新的环境之中,适应了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最后,我们要学会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找新的乐趣。苏轼在黄州时研究烹饪,在惠州时享受荔枝,在儋州寻香品香、教书育人。当我们将时间都花在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做事时,就不会一直沉浸在苦闷与低沉中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学会脚踏实地地过好眼下的每一天,更要学会对生活抱有足够的耐心和热忱。有的人学习工作能力超群,但打理起生活却如同一团乱麻,这也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苏轼总能把一切平衡得很好,他既是一位耀眼的才子,又是一位善于创造乐趣的生活家。而他又将自己丰富的苏氏生活智慧写进词作,成为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苏轼眼中的聚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处之淡然;面对不可追的往事,他告诉我们“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面对波澜坎坷,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风雨不足为惧,时间洗礼后终归“也无风雨也无晴”;面对人生的迷惑与是非,他告诉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最终未能回到故乡,于北归途中病逝。正如他所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把人生当作一场经历、一次修行。我们皆是这世间的匆匆过客,每个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场修行?万事皆有利弊,我们总能从每一次经历中有所得。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短短一生中,得到的、失去的终将化作梦幻泡影。我们只是苍茫天地间的匆匆过客,一时的好与坏又能如何呢?我们能做的就是怀抱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变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