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经济特区发展

書城自編碼: 406011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經濟史
作者: 陶一桃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00880189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幻想即现实(再版)
《 幻想即现实(再版) 》

售價:NT$ 316.0
被误诊的天才
《 被误诊的天才 》

售價:NT$ 454.0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陈治恒伤寒论讲稿
《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陈治恒伤寒论讲稿 》

售價:NT$ 403.0
启微·知识的秩序与环流:甲午战争早期史叙的知识史考察
《 启微·知识的秩序与环流:甲午战争早期史叙的知识史考察 》

售價:NT$ 454.0
一听就懂的音乐剧
《 一听就懂的音乐剧 》

售價:NT$ 653.0
大(巨)型滑坡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践
《 大(巨)型滑坡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践 》

售價:NT$ 658.0
变老又怎样
《 变老又怎样 》

售價:NT$ 301.0
大学问·韶响难追:近代的思想、学术与社会
《 大学问·韶响难追:近代的思想、学术与社会 》

售價:NT$ 3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02
《 技术主权: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大国博弈 》
+

NT$ 612
《 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1) 》
+

NT$ 806
《 中国经济史论丛(上册) 》
+

NT$ 348
《 失去的三十年:日本经济神话的破灭 》
+

NT$ 299
《 枪炮、经济与霸权 ——谁在争夺世界经济的铁王座 》
+

NT$ 347
《 经济史理论 (120年珍藏本) 》
編輯推薦: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中,改革开放无疑具有独特的意义。如果说始于1978 年的改革开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勇气,那么,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最早的改革开放窗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经济特区以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奇迹证明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正确。
內容簡介:
本书为“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的分册之一,全书分为历程篇和史料篇两部分,聚焦1978年以来我国特区经济发展历程及影响和历史意义,通过政策法规、期刊摘要、著作介绍、重要文献索引、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大事记等分类进行归集提炼,为我国改革开放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依据。
關於作者:
陶一桃
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深圳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 育 部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圳)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深圳市学术领军人才、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领军学者;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出版著作有《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中国经济特区史论》《政治经济学》等。科研成果2次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
目錄
第一部分
历程篇
总 论 深圳奇迹与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智慧 3
第一章 经济特区的探索与起步(1978—1989年) 11
第一节 解放思想的确立与改革开放的开启 11
第二节 由出口加工区到经济特区 17
第三节 邓小平南方视察 24
第四节 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28
第五节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8
第二章 经济特区的成长与发展(1990—2002年) 49
第一节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与“重在发展”的定论 49
第二节 上海浦东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建立 60
第三节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70
第四节 党的十四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79
第三章 经济特区的转型与深化(2002—2012年) 99
第一节 经济特区产业结构调整 99
第二节 WTO、CEPA的实施与经济特区跨区域合作的推进 103
第三节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与经济特区功能深化 122
第四节 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与“五个继续”的定位 130
第四章 经济特区新时代新使命(2012—2021年) 143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后经济特区发展的新构想 143
第二节 “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与经济特区新定位 151
第三节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经济特区的新模式 158
第四节 大湾区与经济特区使命的新拓展 167
第五节 “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与率先改革路径的新转变 180
第六节 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与经济特区新时代的新使命 189
主要参考资料 209
第二部分
史料篇
政策法规 215
国务院关于广东省设置深圳、珠海市的批复 2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的批示 216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节选) 217
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 226
国务院批转《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237
国务院对福建省关于厦门经济特区的批复 239
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 240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256
国务院关于调整汕头经济特区区域范围问题的批复 258
国务院关于厦门经济特区实施方案的批复 25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经济特区内试办国营外币免税商场的复函 26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海南省及其筹建工作的通知 266
关于海南岛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开发建设的座谈会纪要 269
国务院关于调整珠海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 28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珠海经济特区试办国营外币免税商场的复函 28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汕头经济特区试办国营外币免税商场的复函 283
国务院批转《关于海南岛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开发建设的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285
国务院关于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批外资企业的通知 286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的批复 288
一九九○年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 28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和开放浦东问题的批复 297
国务院关于扩大汕头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 299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控制内地人员盲目去海南经济特区的通知 301
海关总署公布对汕头经济特区举办中外合资出租汽车公司的意见 30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 303
国务院关于深圳市要求扩大特区范围改变宝安县体制问题的批复 30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厦门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 30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 306
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汕头市行政区划的批复 307
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309
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 314
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 316
国务院关于《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 323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 3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326
国务院关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总体方案的批复 33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336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348
国务院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方法 3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暂行规定 35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节选) 361
国务院关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边防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 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对进出经济特区的货物、运输工具、行李物品和邮递物品的管理规定 366
财政部关于对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内联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37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九龙海关对深圳经济特区内国营外币免税商场的管理试行办法 37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经济特区进出境货物、运输工具、行李物品和邮递物品的管理规定 374
深圳经济特区鼓励出国留学生来深圳工作的规定(节选) 378
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节选) 379
珠海市环境保护“八个不准”(节选) 381
深圳经济特区陆路口岸和特区管理线检查站物业管理规定 382
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市场条例(节选) 387
期刊摘要 391
经济特区立法问题初探 391
我国经济特区经济性质初探 392
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加工区看我国经济特区的几个问题 392
厦门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393
从宏观经济看我国试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义 393
我国的经济特区 394
开创经济特区管理体制的新局面——蛇口工业区“政企分开”的调查 394
深圳经济特区工业发展的新阶段 395
特区经济的市场调节和计划指导 395
引进外资银行,促进特区建设 396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 396
经济特区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 397
我国四大自贸区的共性分析、战略定位和政策建议 397
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改革开放路径与目标的演绎逻辑 398
中国海南:从经济特区到综合复合型自由贸易港的嬗变 399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 399
论中央和经济特区关系的法治化 400
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中国发展道路的“特区”范式 401
广东创办经济特区历史经验的三维度观察 401
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的绩效 402
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403
著作介绍 405
《前进中的中国经济特区》 405
《特区经济学》 405
《厦门经济特区外商投资研究》 406
《中国经济改革· 特区发展》 406
《中国经济特区的理论与实践》 406
《深圳财政十年》 407
《特区的性质——基于我国转型空间路径研究》 407
《中国珠海》 408
《特区精神》 408
《深圳经济特区的探索之路》 408
《珠海经济特区好》 409
《中国经济特区产业结构演进与原因》 409
《深圳改革开放史》 409
《海南特区工业化研究》 410
《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 410
《经济特区蓝皮书: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20)》 411
《深圳经济特区40年》 411
《中国经济特区史论》 412
《深圳经济特区的政治发展(1980—2010)》 412
重要文献索引 413
政策法规 413
期刊文章 414
图书著作 424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大事记 427
內容試閱
总 论
深圳奇迹与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智慧
纵观经济特区发展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以改革开放的实践真正推动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转型国家提供了可以被借鉴的中国方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 周年庆祝大会上所说,“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
一、经济特区的创立与中国道路的开启
回顾、总结、思考中国经济特区40 多年的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并以创办经济特区的方式开启中国道路的历史抉择,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济特区在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功能与历史使命。
以深圳为典型代表的经济特区,其既肩负起“先行先试”和“先行示范”的历史使命,又以“政策性增长极”的制度力量,不断产生、释放着“虹吸效应”与“扩散效应”,从而改变并形成中国经济的新版图。同时,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探索着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路径。
40多年前,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渴望中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经济特区不仅成为冲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崭新而富有挑战意义的制度尝试,同时也开启了中国道路的探索征程。从此,中国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一条既不同于传统体制下的苏联模式,又不同于资本主义时代的西方模式的中国道路。
这里所说的中国道路,是指1978年以来中国选择的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与路径。具体来讲,就是在一个已经拥有30 年计划经济历史,同时传统意识形态又毋庸置疑地占据统治地位的大国里,以创办经济特区的方式作为冲破传统体制的突破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完成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使中国社会在一段时期内全面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繁荣、制度自信、文化昌盛、国富民强的法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正是经济特区在“摸着石头过河”理念下,构建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独特实践模式,而“先行先试”、“率先示范”、“敢闯”又都是这一独特实践模式的重要内涵与品质。未来,经济特区还将继续以“政策性增长极”的方式,成为中国深化改革进程中先行先试的先锋、降低试错的先行区、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制度创新高地。
二、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
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的实践模式与路径,一方面,其以“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不断创造出新的制度需求,从而形成与“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相辅相成的有机进程;另一方面,经济特区在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型框架下,也充分体现地方政府改革勇气与胆识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从而构成“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不断向纵深迈进的内在演进逻辑。经济特区形成对生产要素和经济实体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虹吸效应”的同时,创造、释放出日益扩大、深化的“扩散效应”。
经济特区还制度化地形成先富带动后富的“涓滴效应”,较为迅速地展现出率先发展城市“倒U型曲线”(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缩小)。中国经济特区不仅是特殊政策的产物,同时它本身就是一种由特殊政策赋予“率先改革权”的一项制度安排。它既率先担负起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与深化改革的使命,又以独特的身份,不断为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做法。所以,经济特区作为“政策性经济增长极”,在“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的框架内,有力地诠释着中国经济特区的独特功能、作用与使命。
三、深圳奇迹印证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智慧
回顾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经济特区拥有“与生俱来”的划时代意义。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都在以“政策性增长极”的独特的制度绩效,展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智慧,而深圳经济特区正是这一改革智慧的印证者。
在社会转型初期,获取民众对改革支持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发展经济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以首先建立“政策性增长极”—经济特区的方式创造了这样的制度空间。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让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治智慧。1979 年,深圳经济特区始建之时,GDP不足2亿元,不到同期广州GDP的4%,不到同期香港GDP的0.2%。但40多年后,深圳的GDP增长了约1.5 万倍,深圳人均GDP比1979 年翻了330 倍。
人口无疑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因素,尤其对一个在社会转型中成长的城市而言。一方面,人口流动的变化情况足以体现一座城市对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城市自身在获取劳动力红利和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获得了消费规模与能力。两者相互促进,又产生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极化效应”,以深圳为典型代表的经济特区,正是自身发展所产生的“极化效应”的最大受益者。“极化效应”是邓小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思想实施过程中的产物,它也构成了“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内在的自发溢出的效应。
中国共产党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
如何在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中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这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一方面,当时谁都不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另一方面,万一失败了,如何将其影响降至最小,不至于让已经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由于地理位置的客观因素,计划经济布局相对薄弱。它们既不是计划经济的重镇,又远离政治中心,一旦失败对当时的国民经济体系不会带来伤筋动骨的影响。正因如此,这里成为率先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沃土。经济特区的建立使制度变迁的绩效在短期内迅速显现出来,并卓有成效地示范于全国。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选择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机械照搬西方渐进式改革理论模式,而是首先建立一个既能体现中央整体改革意图,又赋予其改革自主权的“政策高地”,进而为渐进式改革成功地寻找到了一块“实验田”。“先行先试”是转型中国赋予经济特区的先天品格,更是经济特区不朽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中国共产党“非均衡发展方式”的选择是正确的
非均衡发展方式是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大国里,有效完成社会转型,从而较快实现全面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如果说“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是面临制度约束的一种发展步骤,那么非均衡发展则是面临资源约束的一种发展方式。它们共同保证了转型进程从局部向全局的稳步推进,从而以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实践,为道路自信提供令世人瞩目的现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
“中国道路”的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根本上说,中国道路的探索过程是对人类文明的认同过程,是为世界提出中国智慧的过程。如果说,当年以建立特区的方式开启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主要在于降低改革开放的政治风险和试错成本,那么之后的各类特区的建立则更多的是以政策的力量培育经济增长极,并以制度示范制度,以区域带动区域,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与全面发展。无论是典型经济特区、广义经济特区还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湾区,都在中国改革开放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市场选择与政策引力相互作用,市场的力量与制度的力量相结合,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独特的轨迹与较高的速度。从典型经验特区到广义经济特区,再到经济特区拓展形式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湾区的建立与形成,正是“梯度发展”与“反梯度发展”路径选择的有机结合。
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后十分高兴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a ”1987 年,他再次谈及经济特区时说:“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2020 年10 月14 日,在深圳经济特区40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发出了充满震撼力的历史回声:“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如果说深圳奇迹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智慧,那么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则展示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与道路的力量。这一思想与道路的力量将作为珍贵的制度财富,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