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交易撮合者:私募股权的经验与教训(泰丰资本创始人葛涵思投资秘籍!)
》
售價:NT$
403.0
《
最美世界名画(顾爷十三年匠心之作。超大开本;精美刷边;4米长海报;藏书票)
》
售價:NT$
3407.0
《
侧耳倾听
》
售價:NT$
203.0
《
神医嫡女·2
》
售價:NT$
254.0
《
近世闻人掌故
》
售價:NT$
347.0
《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共6册)
》
售價:NT$
1785.0
《
非线性定价
》
售價:NT$
755.0
《
艰难时代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做生活》——“六八式”学人人生的缩影,汇集成一部充满智慧光芒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如果你对八十年代的中国充满好奇,那么《做生活》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书名“做生活”源于晋城方言,意思是将生活做得好、做得漂亮。这本书娓娓讲述了一位生于60年代、成长于80年代的学者的人生旅程,其中既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勤奋求学的过往,有老师对学生的恳切教诲,有朋友间“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亦有对旧人、旧事的回忆。
作者在反复的思考、反复的修改中,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真实且动人的作品,做到了“用语言做事情”。拿起本书,你或许会因其中某个故事、某段经历而会心一笑,又或许会被作者诙谐的文字所逗乐。它能带你领略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韵味,感受那个年代的青春活力和时代精神。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通过对自己学术生涯和个人生活的深刻反思,探讨了“做生活”与“做学问”的关系。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边走边唱”展现了一位学者在学术道路上的坚持和反思;第二部分“常青指路”回顾了在其人生不同阶段的重要指引者;第三部分“戏比天大”是作者向学生们传授读书、写作、生活的经验。本书是作者人生经历和学术经验的真诚分享。
|
關於作者: |
赵勇,1963年生,山西晋城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等,曾任教育 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走向批判诗学:理论与实践》《赵树理的幽灵:在公共性、文学性与在地性之间》《人生的容量》《刘项原来不读书》等学术著作、散文集、学术随笔集十余部。学术著作《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曾获北京市第十五届(2018)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
|
目錄:
|
序一 我们共同的寻路记 /阿来 1
序二 走出象牙塔的历史抒情 /丁帆 7
第一辑 边走边唱 … … 1 成为学者的早期训练
—— 一个”六八式”学人的 自言 自语 … … 3 十年-读赵树理
—— 我的赵树理”疙瘩” … … 41 -次“ 并肩作战 ”的阅读 … … 78 四十年前的那堂写作课 … … 83
依然“ 书里书外 ”, 还是“ 流年碎影” —— 我的散文观及其他 … … 89
附录
情信而辞巧 童庆炳 … … 126 在高岸上 聂尔 … … 131
第二辑 常青指路 … … 139
“ 草灰 ”大伯郑允河 … … 141
邢小群老师与我的处女作 … … 157
《手稿》, 夏之放 , 或马克思的幽灵 … … 182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亦师亦友姜静楠 … … 205
考博未遂记 , 或张德林先生的橄榄枝 … … 228 第三辑 戏比天大 … … 273
做生活 . 写材料
—— 学术话语晋城话之后 … … 275
告诉他们 , 要敢于跟高难度的理论叫板
—— 致喀什大学再纳汗 ● 阿不多 … … 293 做学问并无坦途可走
—— 致河北大学拟录取硕士生胡同学 … … 305 暗恋北师无罪 , 转益多师有理
—— 致一名落榜考生 … … 311
今天的博士论文应该写多长 … … 317 本雅明的 Aura , 张玉能的译法 … … 333 做翻译也是搞创作
—— 就阿多诺译文致我的硕博士生同学 … … 348
后记 362
… …
|
內容試閱:
|
《手稿》, 夏之放 , 或马克思的幽灵
马克思的 《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我买过三本。 第一本出版于 1985 年 , 我于 1986 年 5 月购于山西长治。 第二本是人民出版社的汉译修订版 , 2000 年面世 , 我在 2004 年 9 月从今年因关张而惊动了多家媒体的盛世情书店 请 回 。 第 三 本 是 英 译 本 (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1844 ) , 由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出版社 ( pro- metheus BooKs) 1988 年 出 版 , 翻 译 者 是 马 丁 . 米 里 根 ( Martin Milligan) 。这一本我是 2006 年在新加坡的 kino- Kuniya书店购得的 , 花了 17. 41 新元 。反复买此书 , 莫非 我曾研究过它? 非也 。它只是关联着我的一段学习时光和 情绪记忆 。当然 , 如今我也应该承认 , 我实际上是通过 《手稿》 才真正进入马克思的世界的 。虽然我在他那里用 功不多 , 但他弹奏出来的思想妙音却回响在我后来的学术历程中 , 如同他所说的“ 一个幽灵”① 在游来荡去。 追根溯源 , 就从我的大学时代说起吧。
1983 年 , 我大二 , 正在山西大学念书 。那一年发生的 大事是 , 上半年 , 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活动开始举 行 。就是在这个纪念活动中 , 周扬在中央党校礼堂做了一 场著名的学术报告 , 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从此进入人们视 野 。据说 , 那场报告结束后 , 王震与周扬握手并请教: “ 你说的‘ yihua , , 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② 但是下半年 , 一场“ 清除精神污染 ” 的“ 运动 ” 忽然不期而至 。紧接 着 , 胡乔木在 1984 年年初作报告批周扬 , 随后 , 一本 《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 的小册子面市 , 宛如中央文 件 。此书正文前的开篇语写道:“ 谨以这篇讲话似的论文 , 献给一切探讨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人道主义的理论 界 、文 艺 界 同 志 , 和 探 讨 人 生 意 义 、人 生 目 的 的 青 年 ; … … ”③ 很显然 , 这本白皮书的目标受众也包括青年 大学生 , 这样 , 它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发放到了我们手中。
很可能这就是我关注马克思的起点 , 而巴黎手稿、两 个马克思、异化、人道主义等说法 , 也是我在那个阶段获得 的新知 。不过说实在话 , 这场讨论对于二十来岁的我来说又 显得太高深了 , 远远超出了我当时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 ; 而隐含在讨论后面的纸背心情 , 更不可能让我琢磨明白 。许 多年之后 , 我在李洁非的书中读到 , 周扬之所以在那个时候 谈异化 , 是因为他自己就是“ 一个被异化了的人”① 。这个 说法曾让我悚然一惊 , 但是在 1983 年 , 不要说懵懂无知的 我 , 就连搞理论的专家学者能想到这一层的又有几人呢?
大学最后一年 , 程继田老师带着他的 “ 美学 ” 课和 “ 马列文论” 课上场了 , 马克思的著作文章和著名论断也 就时常挂在他嘴边 。但程老师较正统 , 他似乎没有触及过 《手稿》 中的经典命题 , 而只是给我们解读了马恩致拉萨 尔 、考茨基 、哈克奈斯等人的几封信 , 让我初步领略了马 克思的风采 。由于选修了程老师的课程 , 大学毕业之后的 第二年 , 我就买了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一书 。没承想 , 这本书成了 我考研时的重要读物 , 那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我差不多都认 真读过 , 重要的段落甚至背过 。但同一年买到的那本 《 手稿》 却没有及时阅读 。直到 1988 年 , 我才真正打开了这 本书 , 带领我们读此书的是夏之放老师。
1987 年 , 我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攻读 硕士学位 , 师从李衍柱老师 , 但夏老师的名字在考研阶段 就已频频亮相 , 因为我的考研用书中有两本都与他有关 , 一是他与刘叔成 、楼昔勇等人合著的 《 美学基本原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 二是他主编的 《 文学理论 百题》 (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5 年版) 。读前者 , 让我意识 到马克思的幽灵无处不在 , 例如 , “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感性显现” 便是此书提炼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 , 而这一命 题 , 实际上又是对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美学理论的一个嫁 接 。读后者 , 又见马列文论的东西不时在题中浮现 , 比 如 , 有一道题是“ 列宁的 《 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一文 为什么改译为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今后还要不要 再提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 , 此题的编写者正是夏老 师 。许多年之后 , 我见有著名学者发表文章 , 力论 1982 年把“ 党的文学 ” ( ΠapTH立HaⅪ ΠHTepaTypa) 改译为“ 党 的出版物” 很成问题 , 他的意思是要改回去。① 但是 , 因 为读夏老师主编的书 , 我在 1986 年就明白了把“ 文学 ”改译为“ 出版物” 的道理 。我是改不回去了。
那一年 , 文艺学专业招收硕士生六人 , 其中四人跟李 老师念书 , 二人随夏老师修炼 。第一学期上专业课 , 李老 师出场 , 他讲“ 西方文论专题研究 ” ; 第二学期 , 夏老师 亮相 , 他的那门课叫作“ 美学原理专题: 马克思 《 手稿》 研究” 。就这样 , 在 1988 年的春天 , 伴随着夏老师每周四 节课的讲授 , 我走进了 《手稿》 的世界 , 头两年买到的这 本书也派上了用场。
现在想来 , 一个老师带着六个学生研读 《 手稿》, 他 讲一学期 , 我们读一学期 , 讲者讲到山穷水尽 , 读者读到 云涌风起 , 无论怎么说 , 这在八十年代的研究生教育中都 应该是一种壮举 。那一年夏老师四十九岁 , 我二十五岁 , 而写作 《手稿》 时的马克思只有二十六岁。
夏老师很会讲课 , 而 《手稿》 的内容被他的聊城话编 织一番之后 , 又仿佛四四拍的山东快书 , 辨识度既高 , 也 远比头一学期李老师的胶东话中规中矩 。现如今 , 我在讲 台上站了三十多年之后也早已明白 , 要想把一门理论课讲 得深入浅出又风生水起 , 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更何况 是马克思的 《手稿》 呢? 手稿就是草稿 , 那里面有着许多 跳跃式的思考 ; 同时 , 马克思也像 《马克思传》 的作者所 说的那样 , 笔下“ 充满了生动的 、过分简洁的 、警句式的论述” , 甚至以一种“ 梦幻般的语言 ” 进行描述。① 这样 一来 , 阅读 《 手稿》 殊非易事 , 解读 《 手稿》 也难乎其 难 。但在当年的我看来 , 夏老师的功夫却好生了得 。他先 是“ 总论 ” 一番 , 介绍 《 手稿》 形成的历史语境和后来 的出版过程 , 然后就分成三大块 , 把“ 异化劳动论 ” “ 共 产主义论” 和“ 审美论 ” 徐徐打开了 。 因为他的听众只 有六人 , 他也就没必要站在讲台上 , 做高谈阔论状 , 而是 坐在我们面前 , 像是围炉夜话 , 促膝谈心 。讲到兴奋处 , 他就会掏出香烟 , 点燃一支 , 同时也给我们散发过来 。那 个时候 , 我和另外两位师兄都已步入“ 瘾君子 ” 行列 , 于 是接过夏老师的烟 , 我们也一起点燃 , 然后乘机扯几句山 师大门外马路牙子边散装大鸡牌香烟的行情 , 马克思没钱 时抽什么雪茄 , 是不是像我们一样如此幸运 , 等等 。闲话 道过 , 烟雾缭绕中 , 夏老师又言归正传了:
刚才我们谈到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 那么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 , 为什么马克思要从后来出 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财产入手 , 而不是从最 初的私有财产的形式 (比如土地占有) 入手来讨论私有财产的本质呢? 这就牵涉到马克思的一个 独特的研究方法 , 我把它归纳为“ 从后头开始思 考” 。马克思说过:“ 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 把钥匙 。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 , 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 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 解 。 因此 , 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 钥匙。\ 你们瞧 , 马克思做研究不是从猿到人 , 而是从人到猿 , 这是马克思的一个发明创造 。任 何一个事物 , 从后头 、从它的高级阶段往回看 , 就能把问题看得更加清楚 。这个方法很重要 , 你 们不妨牢牢记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