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为园:中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经济解释
》
售價:NT$
347.0
《
漫画图解博弈论:段位经商谋略之道 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
售價:NT$
203.0
《
斯坦福高中校长给父母的6堂课
》
售價:NT$
408.0
《
人间来过:百岁医师的人生处方
》
售價:NT$
250.0
《
湿胖2
》
售價:NT$
286.0
《
日本名厨高汤研究全书
》
售價:NT$
449.0
《
犹太古史
》
售價:NT$
908.0
《
四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创新之路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一个人的关系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很多人苦于经营不好自己的各种关系,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亟需提高。本书深度剖析了人的内在需求,重新定义了好关系的三大标准以及改善关系的五大步骤。还针对性指导如何解决与上序位(父母、领导)、同序位(夫/妻、朋友、兄弟姐妹)、下序位(孩子、下属)的具体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提示读者与人面对面相处的重要原则,实现在关系中修行的内在工程,化关系烦恼为成长滋养。
|
內容簡介: |
一个人的关系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讲解了关系的重要性,深度剖析了人的内在需求,定义了好关系的三大标准以及重塑关系的五大步骤。第二部分聚焦上序位、同序位以及下序位的具体关系,借助大量案例帮助作者“听别人故事,疗愈自己的人生”。第三部分,重点讲述面对面相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完善自己等内容。 人们最大的烦恼其实就是关系的烦恼。很多人苦于经营不好自己的各种关系,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亟需提高。相信这本书会帮到那些不会处理关系的读者,帮助他们提高生命质量。
|
關於作者: |
田俊国老师,首先是一名教学专家,长期致力于培养专家型的老师,在培训业界有着不凡的地位和口碑,桃李遍天下。他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总结,成为专家型老师必须满足三个标签,一是内在自洽,二是有高于社会平均的学习力,三是有专业的影响力。对于内在自洽于一个人的培养,田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做了大量的实践。他引入了精神分析学、现代心理学、脑科学和教育学,融合到一起针对学生的底层素质技能的提升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线下“专家型导师特训营”中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实践成果,16天的“专家型导师特训营”课程中专门有4天就是针对性地解决学员的心力问题和关系问题的。 应学员需求,后来田老师开办了《心力拓展训练营》和《重塑关系训练营》。这两个营推出去后取得了很好的口碑效应,不仅培训界、教师圈的学员积极参加,而且通过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学员都纷纷报名。学员中包括正在职业中迷茫的一线工作者,也包括很多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还包括大学生。除了面向社会,还有很多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引进这两门课程做内训,比如中国银行、小码王、温州大学、平安集团等等。迄今为止,《心力拓展训练营》已经开办到26期,《重塑关系训练营》也开办到16期,覆盖学员达到数万人次。
|
目錄:
|
前 言
第一章? 几个圈子,左右人生:借助关系修炼自己 / 1
你的世界不过是几个圈子 / 3
借关系之镜照见自己 / 6
在人际交往中修炼自己 / 11
对提升人际关系能力的四大建议 / 15
第二章? 不懂人性,难处关系:知己的智慧 / 23
人性的棱镜分解 / 24
人的三种模式及与其相处的策略 / 28
永远为人性的善良赋能 / 36
你眼中的我与我眼中的你 / 37
自我的形成与持续修身功课 / 41
最低情感需求的满足 / 47
第三章? 成果清晰,方法具体:改善关系有章法 / 51
好关系的三大标准 / 53
重要关系须持续经营 / 59
改善关系案例复盘 / 61
改善关系的五大步骤 / 66
看见别人:人人都值得被爱 / 71
主动改变:强者主动出击 / 75
第四章? 回归零点,追本溯源:上序位关系的经营策略 / 79
直面创伤是唯一的选择 / 81
用五步法疗愈“死磕”模式 / 85
对抗挫折的心理资本 / 90
与父母相处的五大原则 / 93
报恩父母的三种方式 / 98
与领导相处的核心策略 / 100
五步把领导发展为好朋友 / 106
第五章? 双向奔赴,陪修同练:同序位关系的经营策略 / 109
模式碰撞与亲密关系磨合 / 110
婚姻各阶段的心路历程 / 115
五步逆转亲密关系 / 117
五步化解家庭冲突 / 122
高水平独立赢得高质量关系 / 124
亲密关系的五大经营策略 / 127
亲密关系中的四大禁忌 / 132
与同僚相处的三大锦囊 / 136
第六章? 以终为始,以身作则:下序位关系的经营策略 / 141
孩子是父母的陪练 / 142
用五步法改善父子关系 / 145
亲子关系的五大经营策略 / 148
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 / 155
亲子关系中的四大禁忌 / 159
教出比自己优秀的孩子 / 164
与下属相处的四大策略 / 167
第七章? 状态不对,努力白费:关系是自己的事 / 173
状态决定一切 / 174
调整状态的四大“咒语” / 180
用“咒语”化解家庭矛盾 / 185
关系也可以是一个人的事 / 188
避免陷入互耗困境的六条金律 / 191
与人交往的三大禁忌 / 197
第八章? 天地众生,皆为自己:持续终生的内在工程 / 201
圈层经营与跨圈借力 / 202
多重身份下的修炼 / 207
烦恼为渡口,反思作归舟 / 212
一切为你而来,而非冲你而来 / 214
伴随终生的内在工程 / 219
参考文献 / 223
|
內容試閱:
|
写完《非凡心力:5 大维度重塑自己》(以下简称《非凡心力》)后,我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写这本书。我夫人和大儿子听了我的想法,竟异口同声地质疑道:“你居然要写人际关系的书?真的不会误人子弟?”在他们的印象中,人际交往能力是我的绝对短板。随后,夫人对儿子说:“你爸这两年脾气变得好多了。”事实上,这几年发生在我身上的重大转变也让我感到惊讶,时常感慨年轻时的我如果能听到今天的我讲的课该多好呀!
当初开发“非凡心力”和“重塑关系”两个训练营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就是自己想修炼,最后也证明了我的确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培训界,我算是高产作者,这本书已经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写的第十二本著作。我的课不都是因为自己非常擅长某一领域而要分享经验,有时候是因为自己特别想提高,就买来一大摞书做主题阅读,把书上的内容消化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再架构成课程,用授课的方式与学生共同进步。我的所有课程都在对话中进行,所以在社会化学习中,我就有机会收集到大量的真实案例,在利用所学知识帮学生解决真实难题的过程中,我实现了从知到行的转化。遇到难以解释的现象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便会回过头来在书中找答案。用上课的方式消化书中内容,又用现实问题驱动自己再读书,如此便形成了知行互促的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学生都有了巨大的收获。经过二十多期训练营的磨炼之后,我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收集到了很多生动的案例,淘出不少精辟的金句,创造了不少实用的工具。
这本书是《非凡心力》的姊妹篇,可以看作同一硬币的两面,核心目的依然是依托关系修炼自己。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把《非凡心力》中的连接力单拎出来强化。
本书共分八章。前三章是第一部分,交代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第一章重点讲关系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活在几个圈子里,重要关系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超乎想象。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好比水滴与大海的关系,自我的形成离不开重要关系的影响。人们要借助关系的镜子才能照见自己,在关系中疗愈内在创伤,还必须借助关系检验自己的修为。第二章深度剖析人性,人性的复杂决定了与人相处的难度,不能洞察人性的人也很难处理好关系。复杂的人性可以简单地用棱镜分解为内在狗熊、凡夫、圣人三部分,三部分各有各的反应模式、心力诉求和应对策略。所谓了解人性就是能够透过外在表现,洞察一个人的内在诉求,及时看见和满足其内在各部分的诉求。本章最后特别强调了人的最低情感需求,这一最重要的需求却最容易被现代人忽视。除饮食睡眠外,人类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关注和被认可。懂得给他人“梳毛”的人招人喜欢,懂得给自己“梳毛”的人内心强大。第三章定义了好关系的三大标准以及改善关系的五大步骤。良性的关系一定是双方内在和谐、彼此独立且相互滋养的,发展良性关系也需要双向奔赴。不仅要看见自己,还要看见别人,积极共创双方都支持的改善策略,且要率先行动,继而持续复盘迭代。任何关系都应该处在动态的迭代中,不能与时俱进的陈旧模式必将成为关系双方的枷锁。
第四到六章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分别聚焦上序位、同序位以及下序位的关系。上序位关系从父母关系展开。父母是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启蒙老师。不少人一生带着从原生家庭习得的低版本、低效能的模式与人相处,吃尽苦头也不改变。没有人能够毫发无损地走出童年,直面童年创伤是心灵成长的唯一选择,修复与父母的关系即能处理好与其他上序位的关系。中序位关系则以亲密关系为典型展开,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相处,而是两个家族的融合,婚姻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更是双方的陪伴成长、协同进化。高水平的独立才能赢得高质量的关系,为了和谐独立,双方各有自己的修身功课,为了相互滋养,双方又有双向奔赴的共同功课。下序位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典型展开。孩子与我们的关系注定了是渐行渐远的关系,我们培养孩子应以终为始,一切教育以其独立为目标展开。同时,孩子的到来也给了我们一次重新成长的机会。很多人有被孩子折磨到崩溃的经历,崩溃的父母不过是大孩子。向内修的父母会把崩溃当成探索自己潜意识情结和模式的抓手,顺藤摸瓜找到情结的源头和模式的雏形。成年人管教孩子,其实都是在同时管教两个孩子,一个是孩子,另一个是童年的自己。我们很容易把与孩子的关系由双方关系转变为三方关系:成年的自己、童年的自己和孩子。其实孩子还可以是童年的自己的玩伴儿。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基本原理的应用,复杂人性的剖析、良性关系三要素以及改善关系的五步法贯穿本部分的每一个章节。
最后两章是本书的第三部分。第七章主要讲与人面对面相处的重要原则。关系是相对静态的概念,与人相处的每一个动态瞬间都有可能微妙地影响静态的关系。有人苦恼地说:“我严格地走完改善关系五步法的流程,可期待的效果并没有出现。”我说:“状态不对,努力白费。”套路是对意识的指导,状态则是潜意识的调频。如何调整状态?如何避免或减少潜在的内耗?如何避开与人交往的“坑”?是这一章重点讨论的问题。最后一章着重讨论在关系中修行的内在工程。个体内在的小宇宙与外部的大宇宙是相互影响的。修行者会跨圈借力,善于借系统的力量完善自己,并主动去影响系统。同时,对外在发生的一切做出反馈,发自内心地以为“一切为我而来,绝非冲我而来”,继而通过反思不断调适自己。
此外,还有四大核心主张贯穿全书,在各章都有强调,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述。其一,洞察人性。每个人的内在都是天使与魔鬼、苟且与远方同在的,不同情境激活人性的不同侧面。你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只是活出了人性的一种可能版本。每个人内在的大爱若是被激发了都会变得崇高。在人性的深处,天使与魔鬼同在,永远不能单纯地、标签化地区分人!洞察人性是修身的基础,也是处理好关系的基础。了解人性要从觉察自己开始,与自己连接好的人自然能与别人连接好。你与别人的心理距离恰恰是你与自己的心理距离。与自己的心理距离又近似于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书中多数案例之后都有详尽的分析,试图引导读者对人性这一抽象的概念有生动的体验。其二,向内工程。本书并非讲述关系谋略的书,不是教你如何投机取巧地取悦别人,而是帮你从合乎人性的角度无差别地对待自己和别人。不愿意做出改变的人不配拥有良性关系,所有关系的改善都是双向奔赴的,而且是谁主动做出改变谁就会受益。修行者会把挫折和批判当成包装丑陋的礼物。哪怕是激烈冲突,你把它当成攻击,它就会是攻击,把它当成反馈,它就会是反馈。把发生的一切都当成反馈,就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修炼什么样的自己,就会结出什么样的缘分,就会处理什么样的关系。其三,陪伴成长。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因此,跟他人的关系都可以理解为陪伴成长的关系。关系中最大的危险是一方精进而另一方油腻,关系中的双方是不断成长的,关系本身也应该与时俱进地迭代。原本相互滋养的关系因为不能与时俱进而逐渐发展为相互消耗的关系。高手善于把相互消耗的关系改造为相互滋养的关系,秘诀在于根据双方的成长及系统的变化动态调整相处方式。其四,心理资本。心理资本被我誉为良好心理状态的酵母。个人对高光时刻、触动瞬间以及巅峰体验的记忆,是战胜困难、对抗挫折的宝贵资源。关系中的双方共同经历的美好体验、高光时刻等又都是维持关系的心理资本。丰厚的心理资本又能提高关系的抗风险能力。书中多处强调心理资本和情感账户的积累对个人成长及维系关系的重要性,这也是本书的一大核心主张。
本书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案例丰富。书中的案例都源自线下课和训练营中学员的真实分享,这些鲜活而生动的案例素材能够帮大家理解人性的规律和相处的原则,启发大家在生活中灵活应用书中的方法和工具。所有案例都是鲜活的生命故事,“听别人的故事,疗愈自己的人生”。线下课和训练营的最宝贵之处在于场域——营造一个安全而开放的环境让学员们愿意坦诚相待,勇于面对尘封多年的创伤经历,相互 信任又相互支持。书中的案例可以看作是学员们修炼的记录,读者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发展出自己的真实案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串故事,这两本书的使命是帮大家运用合乎人性的规律写好自己的人生故事。
最后,要隆重感谢“心力拓展训练营”和“重塑关系训练营”的学员,感谢我的导师班学员,书中很多主张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贡献。感谢帮我整理文字稿的同学们,感谢帮我校稿的同学们,对这两本书做出贡献的同学实在是太多了,这里一并谢过!书永远是启发性的,我并不主张读者迷信我的观点,更鼓励读者朋友们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书中的观点,我自己也会在实践中持续迭代这些主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发展真理的唯一途径,我更愿意与同学们陪伴成长,协同进化。想了解我最新动态的读者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田俊国讲坛”,读书和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给我留言,我尽最大努力回复大家。开卷有益,祝您阅读愉快!
田俊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