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分寸之道

書城自編碼: 404829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情商/情绪管理
作者: 马小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750537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售價:NT$ 403.0
有机农业
《 有机农业 》

售價:NT$ 137.0
穿搭也有公式:100个不过时的搭配
《 穿搭也有公式:100个不过时的搭配 》

售價:NT$ 219.0
不完全契约
《 不完全契约 》

售價:NT$ 454.0
精魂从脚底升起:洛尔迦演讲录
《 精魂从脚底升起:洛尔迦演讲录 》

售價:NT$ 301.0
知脊:脊柱使用说明书
《 知脊:脊柱使用说明书 》

售價:NT$ 500.0
中国早期民法新论:案例、法规、概念与法律之外
《 中国早期民法新论:案例、法规、概念与法律之外 》

售價:NT$ 245.0
六星纪元:盟战时代
《 六星纪元:盟战时代 》

售價:NT$ 3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0
《 做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
+

NT$ 295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

NT$ 184
《 情绪控制:化解焦虑、抑郁、愤怒的情绪管理术 情商培养与训练如何控制掌控自己的情绪方法自控力冷静调整心态管做一个强大的自己提高自控力自制力成功励志心理书籍 》
+

NT$ 239
《 情商高,让表达精准有效:情商高就是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
+

NT$ 203
《 情商高的女人受欢迎 》
+

NT$ 301
《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編輯推薦:
说话的分寸:言多必失,学会慎言
做事的分寸:进退得当,恰到好处
做人的分寸:藏露得宜,做好自己
思维的分寸:洞察自我,打破禁锢
交往的分寸:把握界限,不失体面
竞争的分寸:适度博弈,和谐共赢
情绪的分寸:内心平和,波澜不惊
生活的分寸:从容淡定,张弛有度
關於作者:
马小平
喜善汇创始人。
当代艺术名家,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代会第八、九、十、十一届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文化艺术国际网董事局主席,文化和旅游部人才库专家组组长,喜善文艺社创始人,曾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
目錄
第一章?说话的分寸:言多必失,学会慎言 001
1.把握言辞的尺度:避免过度与不足 002
2.说话不能太直,学会先思考再发言 005
3.是赞美还是吹捧,取决于态度和分寸 007
4.批评要注意“火候”,别刺激他人的自尊心 010
5.有技巧地说“不”,别让人下不来台 013
6.劝说要有分寸,避免喋喋不休 015
7.追问“点到为止”,避免“越界”而不自知 018
8.不探问隐私,不强行“分享” 021
9.小心!幽默也有雷区 024
10.散发负能量的话语,别总是挂在嘴边 027
11.牢记“说话留点余地”的智慧 030
12.发挥“适时沉默”的力量 033
第二章?做事的分寸:进退得当,恰到好处 037
13.谋定而后动:未雨绸缪,计划先行 038
14.量力而行:设定可实现的目标 041
15.停止“好高骛远”,从近处和低处做起 044
16.权衡利弊,把握好决策的分寸 046
17.在“行动迅速”与“步骤稳健”中找到平衡 049
18.讲原则与懂变通:灵活调整,适应变化 052
19.学会及时止损,该放弃时果断放弃 054
20.时间规划:注重合理性与灵活性 057
21.与人合作:掌握好“舍”与“得”的尺度 060
22.制定责任边界,不要替别人承担责任 063
第三章?做人的分寸:藏露得宜,做好自己 065
23.给自己“画像”:独立、客观地认识自己 066
24.了解自我价值,别试图向每个人证明自己 069
25.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072
26.“收”与“放”的平衡:张扬不等于张狂 075
27.对自己要有点分寸,不要总好为人师 078
28.懂得低调,高调时也要有分寸 081
29.不怕“坐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 084
30.学一些“外愚内智”的技巧 087
第四章?思维的分寸:洞察自我,打破禁锢 091
31.思维的度与量:动态平衡的艺术 092
32.及时内省,洞察自我的思维模式 095
33.平衡认知,消除思维的偏差 098
34.克服保守心态,让自己不再退缩 101
35.驱除“无用的担忧”,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103
36.想象要合理,思维的触角才能自由延伸 106
37.突破定势思维,解放自己的思路 108
38.学会归零思考,不被失败占据头脑 110
39.逆向思考,掌握以反求正的智慧 112
40.反思与总结,不断优化思维的分寸 115
第五章?交往的分寸:把握界限,不失体面 117
41.“刺猬效应”: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距离 118
42.熟而不逾矩,警惕“超限效应” 122
43.给予与索取:平衡付出与回报 124
44.别被“自己人效应”拖累 126
45.慎重“自我暴露”,守护好隐私界限 128
46.折中应对法:折中并不代表懦弱 131
47.“热心”有分寸,不做没有原则的“取悦者” 133
48.不做“老好人”:理性、恰当地表露不满 135
49.好面子要有度,别让好面子成累赘 138
50.水至清则无鱼,对别人不要过于苛刻 140
第六章?竞争的分寸:适度博弈,和谐共赢 143
51.以不争为争,莫能与之争 144
52.给对方留点余地,避免两败俱伤 147
53.多做换位思考,缓和剑拔弩张的场面 150
54.适时退让,反而能够获得更多 152
55.走出“旅行者困境”,切勿自作聪明 154
56.学一学“猎鹿博弈”,试一试合作共赢 157
57.有时不妨多一些置身事外的智慧 159
58.追求共赢,谁说竞争一定要有输家 161
59.有分寸者不争输赢,只求成长 163
第七章?情绪的分寸:内心平和,波澜不惊 165
60.训练情商,不做情绪的奴隶 166
61.拒绝心浮气躁,把握好情绪的“水位” 168
62.摆脱情绪化推理,别被小情绪牵着鼻子走 171
63.掌握情绪的分寸,别在冲动下做决定 173
64.切勿带着情绪口不择言 175
65.避免“情绪反刍”,不要总是揭自己的伤疤 177
66.疏导情绪不是发泄,要找到适当的方式 180
67.划定心理界限,别让别人决定你的心情 182
68.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情绪不会失控 184
第八章?生活的分寸:从容淡定,张弛有度 187
69.分清工作、生活之间的界限和起止点 188
70.忙碌要有分寸,留出自我释放的机会 191
71.适度宣泄,不要把压力全留给自己 193
72.把握好激情与平淡的边界 195
73.喜好有度,心存戒惧 197
74.认清欲望,别让贪婪过度膨胀 199
75.摒弃完美主义,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201
76.摆脱攀比心理,让生活更轻松自在 204
77.看淡得与失,保持一颗平常心 206
78.学会“留白”,让自己能够从容转身 208
79.适时放慢脚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11
內容試閱
分寸,人生的大智慧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在努力驾驭自己的人生航船,追寻各自心中的理想彼岸。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分寸”的把握往往成为决定航程顺利与否的关键。那么,分寸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如此重要呢?
首先,分寸是一种对“度”的精准把握。这里的“度”指的是事物发展的界限,如果随意超出尺度、突破界限,就容易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论语》有云:“过犹不及。”这也是在提醒我们凡事有度,“过头”或“不够”都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在说话做事时,应当根据情境和对象的不同,灵活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方式,既不冒进,也不退缩。而这需要我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对他人有充分的理解,对情境有准确的判断。
其次,分寸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在儒家经典思想体系中,“中庸之道”倡导的便是这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所谓中庸,并非平庸,而是一种在极端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的智慧,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要求我们在面对各种情境时,既要避免过于偏激,又要防止过于保守,在两极之间找到一个既符合实际情况,又能彰显个人价值的平衡点。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对外在世事的处理上,更体现在对内在情感的调控上。无论喜怒哀乐,都需要有一个适当的表达程度,过之则失,不及则缺。
最后,分寸是一种内心成熟的体现。在心理学家看来,分寸的把握与个体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密切相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直白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的确,一个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分寸的人,往往具备较高的情商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们可以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与界限,在情感表达上做到收放自如,同时也能够在行为选择上做到权衡利弊、顾全大局。这不仅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让他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被认可。
对于每个人而言,分寸都是不可或缺的。懂得分寸意味着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冲动和失态;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和成长。同时,人们对分寸的把握有助于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减少冲突和矛盾;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人们对分寸的把握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更需要我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意志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不仅如此,分寸还要求我们既要保持独立自主的个性,又要在与人交往中学会谦逊和尊重;既要有敢于追梦的勇气,又要在面对现实困境时保持冷静和理智。这种在自我与他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对于我们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因为过于追求某种目标而失去分寸,最终导致事与愿违;也有些人因为过于谨慎而错失良机,使自己的人生陷入平庸;还有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表达自我观点,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破裂。这些失败的例子都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分寸,用智慧和修养去把握人生的尺度。
那么,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分寸呢?这需要我们至少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是尊重,即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不触碰他人的底线,这是在人际关系中把握分寸的基础;第二是理解,即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需求,以同理心去沟通和交流,这样在说话时才会更有分寸,有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第三是适度,即在处理事务时,我们既要有自己的明确考量,又能客观判断实际情况,这样做事才会有分寸,才能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
当然,对于分寸的把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调整策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逐渐熟练掌握分寸,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从容。

把握言辞的尺度:避免过度与不足
恰当的言辞,能够帮助一个人有效地传达信息、建立关系、解决问题,而不恰当的言辞则可能使一个人陷入尴尬,甚至引发误解和冲突。
所谓言辞过度,是指我们在说话时超出了应有的分寸或尺度。比如,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在讨论中过于激烈地强调自己的立场,不容许他人有不同意见。这样的言辞过度,往往会让对方有压迫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激化矛盾,导致沟通无法继续进行。
孔融是东汉末年名士,“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据记载,孔融性格刚正不阿,与曹操辩论时往往言辞犀利,咄咄逼人,曾多次讥讽、挑衅曹操。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后颁布了禁酒令,孔融坚决反对,并说“酒之为德久矣”,列举了许多古人饮酒的例子。还有,针对曹丕在官渡之战后霸占了袁熙妻子甄夫人的事情,孔融逞口舌之能,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意思是说,我看你曹操的所作所为,想必当时武王应当是把妲己赐给周公了。对于孔融编造这个典故来讽刺自己,曹操深感羞辱。况且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日积月累,曹操对孔融的怨恨越积越深,最终忍无可忍,欲除之而后快。208年,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朝仪”等罪名诛杀。
孔融的这种说话风格,就是典型的言辞过度。言辞过度不仅是盛气凌人、压制对方,有时过度的赞美、夸张和浮夸,也会让对方心生反感。当然,过度的抱怨或指责更是别人不喜欢的,必然会破坏和谐的氛围,伤害他人的感情。
所谓言辞不足,是指在应当表达清楚时,没有表达完整或充分,使对方无法理解,甚至误解我们的真正意图。
在生活中,无论是言辞过度还是不足,都不利于良好沟通的实现。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沟通时,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职业类型等因素。不同的人对言辞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需要根据对方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言辞。比如,与年轻人交流时的言辞,需要我们表达得更加生动、活泼;与老年人交流时的言辞,需要我们表达得更加稳重,给人被尊重的感觉。
(2)在沟通之前,需要明确我们的目的,并根据不同的目的合理设计不同的言辞。比如,我们的目的只是向对方传达信息,那么就需要使用言简意赅的言辞;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与对方确立关系、沟通感情,那么就需要使用友好、亲切的言辞;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说服他人,那么就需要使用有说服力的言辞,做到论述周密。
(3)在表达同一件事情时,不同的语气和语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传达给对方的情感和态度也会不相同。比如,温和的语气和语调可以传达友好、亲切的情感;生硬的语气和语调则会让人感到冷漠、不友好。
(4)在任何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言辞客观、真实,避免过度夸张和贬低。过度夸张和贬低他人都是不礼貌的,会给人一种不诚实、不可信的感觉,让对方觉得我们不友善、不尊重对方。
(5)和人沟通时,要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沟通时,我们不能强迫他人接受我们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他人不同的观点,我们也要耐心倾听,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6)在不同的时机和场合,我们要合理使用不同的言辞。比如,在正式场合,我们需要使用正式、规范的言辞,要严肃谨慎,有所准备,不能随意发言;在非正式场合,我们则可以使用随意、自然的言辞,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表达言辞的时机,避免在不合适的时机说不合适的话。
(7)不断学习和提升准确把握言辞尺度的能力。掌握准确把握言辞尺度这种技能并非易事,需要我们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演讲练习、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不断学习和提高。同时,我们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言辞的尺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