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绩效模式:从0到1的绩效架构设计
》
售價:NT$
403.0
《
引爆流量:轻松打造爆款短视频
》
售價:NT$
352.0
《
数学史概论
》
售價:NT$
500.0
《
中国民用飞机图志1912—1949
》
售價:NT$
449.0
《
独学术:如何独立学习并拥有自己的创见
》
售價:NT$
254.0
《
变频正弦混沌神经网络分析与设计
》
售價:NT$
296.0
《
人性、股市与兴衰周期
》
售價:NT$
337.0
《
来自苏格兰的帝师:庄士敦爵士的生平与时代(1874—1938)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一眼万年的意难忘 年少青春回响
耀眼温润 何律珩 VS 淡漠敏感 陈辛缭
“我很羡慕我自己,我喜欢了她很多年,终于在一起了。”
夜阑人静的小巷,是他燎起了她人生之原的火光,还有擂鼓的心跳。
情有独钟/年少情意/破镜重圆
1.怦然心动的校园双向暗恋故事——暗恋在漫长时光中回响,“我喜欢你,陈辛缭,很喜欢很喜欢。”
2.故事年少时光怦然心动。温润如玉何律珩,年少时,似一束光,照亮了敏感的少年陈辛缭心中。他陪伴着她成长,欣赏这位敏感优秀的隔壁班同学,他喜欢时不时去看陈辛缭的教室,喜欢去算她什么时候又坐到窗口的那个位置,习惯去人群中找她的身影听她的名字……在漫长的时光中,他始终被她牵引目光,为她而心动。
3.精美装帧设计。完美衔接剧情,附赠男主何律珩校园简介卡。
|
內容簡介: |
17岁相识, 17岁蓄意而为之。
少年时期的何律珩,温润如玉、不卑不亢,他喜欢站在班级走廊,看着对面的陈辛缭的教室;喜欢去算她什么时候又坐到窗口的那个位置,习惯去人群中找她的身影、听她的名字……
何律珩拥有着“短跑天才”的称号,却也有追不上的人。
高中时期的教室不过一道楼梯的距离,他从对面走到她的心里却走了很久很久,走的很不容易——从高中到大学,从临城到海城。
可彼时她懵懵懂懂,少年用了真心——
“我喜欢你,陈辛缭,很喜欢很喜欢。”
少女没有应答。
殊不知,他走了之后,何律珩已是她心中的那一束光,陪伴着她成长。
往事余影,那时到底是年少。
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一生时光里最简单快乐的“我们”。
|
關於作者: |
冯沅:
文字陪着我成长,我在文字中找浪漫。
愿每个有温度的文字都不被辜负。
愿你自由且惬意,也有爱将包围。
|
目錄:
|
目录
01 曾是少年
02 他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你
03 那年九月,如梦而至
04 喜欢的表现
05 最重要的是失而复得
06 炽热,不止是夏天
07 还记得十五岁的自己吗?
08 拥抱里见
09 要一直爱下去
10 理想之外
11童话
12 一生中最爱
13这一别,就像是关闭了回忆的大门
14见证
|
內容試閱:
|
01曾是少年
“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9点整,临城市受台风影响,现在水位已满小腿,不远处的店面正在做防洪措施,路上已有些许报废车辆,请本市居民准备好粮食、生活用品等物,除备物外出,请在家等待灾难过去,切记远离电线杆等危险物品......”
“现在是下午1点,本市城门已全部关闭,据悉今夜6点钟,天鄞县、温台县开始泄洪,临城水面将会高涨1米以上。现在是镜头采访到的画面,沿着灵江一带的老城区可谓是岌岌可危,本市现需要更多的冲锋舟、志愿者救援,将老城区的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下面是本市公安局的救援电话......”
“现在是下午4点,临城城门失守,全市被淹,灵江出现最高洪峰,现已没过望江门桥面,大量涌入城内,居住古城内居民已往二楼转移......”
被窗帘拉的不见光的办公室,墙面上的投影画面不断地跳动着。
黑色的真皮沙发上,男人弯腰坐着,双手不安的居在腿上,习惯性思考时才有的双指交叉的动作,此时特别像是在祈祷着什么。
助理发出沉闷地敲门提示后才推开办公室的门,因为老板平时是位十分不苟言笑且严肃之人,就像这办公室内灰黑色的装潢格调一样,低调又透着深沉,导致身边人也难免性情谨慎。
“何总,最靠近临城的机场目前已经关闭航班,我给您订了杜砾机场的机票。”
何律珩点了点头:“物资到哪里了?”
“您昨天安排的冲锋舟以及食品目前已经到达临城,捐助款也已经到位,刚才临城市市长特地打了电话来致谢。”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您放心,您的行踪绝对保密。”
何律珩到达杜砾机场的时候是晚上6点30分,当地志愿者协会的组长来接的机,然后两人乘上机场门口停泊的大巴车,与其他志愿者一同去往临城。
杜砾机场位于临城以东北方向,相距140公里,到达临城已是夜晚8点50分。
被黄泥水布没的城市,早已失去了原本该有的生机,整座临城几乎全面停电,只有微薄的手机灯光,打量着冲锋舟外的世界。
八月的晚风,静悄悄,四周粼粼水面,只因舟迹。
何律珩靠坐在船头,看着这座城市的死寂,心中不由感伤。
这几年他在职场练就的不动声色,始终是没有逃过感情这一关。
此船去的每个地方,他都有着印象,而脑海,也早已遍满另一个人的影子。
“你说组长是不是看我年纪小,就给我安排这么个地方,这里未免也太安静了吧。”一同的小伙子道。
何律珩淡淡看他,本就话少的他,嘴里自然也吐不出几个字:“没有状况是最好的消息。”
小伙子想了想,有道理,坐的离他近了一些:“你说这天鄞县、温台县已经放弃泄洪了,这水量怎么还有增无减呢?”
“不知道。”
“我知道,不过是小道消息,听说天鄞县有偷偷放了一半。”
何律珩“嗯”了一声。
“你也认可这样的说法?”
何律珩没接话了。
小伙子终于察觉到了他的一丝不屑,不禁道:“你说你一芳华正好的大好少年,怎么就那么没有激情呢?”
何律珩觉得他是不是对“少年”有什么误解。
“少年是指11周岁至17周岁。”
小伙子理亏,“嗨,这都不重要,你几岁?在哪个大学读书?我20岁,在体育学院读书。”
何律珩轻扯了唇角:“快三十了。”
小伙子够呛:“什么?你不会是在逗我吧,你的模样分明和我差不多年纪。”
何律珩心想,或许是因为穿着吧。
为了来这里,他特地脱掉了平日里的西装革履,换了一身休闲,应该是休闲显稚嫩吧,说起来也好久没有穿过这样的风格了,这种感觉的终止应该是大学结束的那一刻。
小伙子忽然又靠近了他许多,紧紧地盯着他的脸:“你真的连皱纹都没有诶。”
何律珩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推开了他,站起来深呼吸一口这带有泥水味的空气,拿着手机灯光照着四面,以逃避无聊的话题。
“我们去临城中学,我指路你来开。”
在何律珩的指路下,冲锋舟进入到老城区范围。
临城中学位于老城区中心位,有个很好听的路段叫“学府路”,如今校门口那“临城中学”四个字早已被水没的看不见,原本井井有序的校园,水面上浮满了各种垃圾,饮料瓶、纸屑......应有尽有。
“这是整个临城最好的高中吗?因为一般带市名的都是本地最好的。”小伙子说。
“是的。”
小伙子喃喃自语:“也不过如此嘛......”
“再好的环境都经不起自然灾难的摧残。”何律珩略显严肃。
“好嘛好嘛,不过你不是海城的嘛,怎么那么熟悉这里。”
“祖籍上是临城人。”
“我感觉你看着很富贵,你一定很有钱吧?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海城的房价好贵啊……”
“别说话!”
安静的夜色间,衔夹着一种似有若无的敲击声。
小伙子还想再说些什么,被何律珩的这一声憋了回去。
两人听着这敲击声,离的很近。
“砰”、“砰”、“砰”……
何律珩仔细地听着这一声声,眼睛很快锁定在不远处快被淹没的一辆灰色轿车上。
“是那辆车,快救人!”
何律珩一声令下,小伙子赶忙拉快马达,直冲那辆车。
车子已经被水淹没的只能看见20公分的车顶,驾驶座的窗户上部开着,想必罹难者本想着打开窗户逃出车里,无奈水力阻碍,他只能被困在车内,任由着这水一寸一寸的往上涨,最后将他覆盖。好在他凭借着最后一点的力气和求救心,用手撑起一部手机,直击外侧车顶的钢板,成功的引起了关注。
“现在水位太深了,我们要怎么办?”
真的对待救人计划,小伙子终究是因为年龄小手足无措,本来他只是想来逞英雄,拍些照片发发朋友圈证明自己的正义感,现在真遇到这种事情,他反而害怕了。
“把备用的救生衣准备好。”
何律珩说完这句话,跳下了冲锋舟。
这个时间点,风大了起来,导致水流更急。
何律珩差点被水流带着走,好在他快手抓住了仅空出10厘米的车窗。
“你小心!”小伙子在冲锋舟上喊。
何律珩并未答他,他紧迫地用结实的臂力抓住窗,对着车里的人喊:“麻烦伸一下手!”
他想确定一下罹难者是否还有意识。但此时罹难者因为在水里泡了太久且被水完全淹没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他并不知道自己用手机砸的那最后一下已经被人发现了,现在他整个人沉了下去。
有时候生死就在那么一瞬间,上一秒明明还能求救,下一秒就失去了意识,身子被死神圈住了一半。
何律珩心急如焚,这辆车当时应该是车子熄火电路受到损坏导致车门无法打开所以罹难者被困在了车里,现在何律珩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破窗。
他不想错过这个前一瞬还在求救的人,也不相信生命真的那么脆弱。
他对小伙子喊:“找一下有没有什么工具!需要破窗!”
小伙子手忙脚乱地在救生工具箱里找东西,终于找到了一个小榔头,他把冲锋舟开到最近,弯腰把小榔头递了过去。
何律珩接过小榔头用力地砸车窗,力气并没有因为多砸一次而减少,因为每砸一下就是多一份希望。
终于,车窗整块裂开,他顾不得四角的安全半个身体潜水进了车里用手打捞罹难者。
是个男人的身形,还好体型娇小,不然他一个人真不知道该如何把他拉上来。
他用两只手的全部力量抓着他的手臂就像是在抓水中的海草,再用脚抵在车壁上,一个用力终于将他连根拔起,两人一同浮出了水面。
“救生衣给我!”
小伙子虽然胆小但是反应还挺快,何律珩但凡喊他都能速度的完成,他将救生衣递给何律珩,何律珩接过救生衣十分利索地就将救生衣套在了罹难者的身上,自己提着的心才算是落下了一半。
在小伙子的协助下,罹难者和何律珩坐上了冲锋舟,两人一起施力给罹难者做胸腔按压,没几下罹难者终于缓回了一口气。
何律珩累的瘫躺在冲锋舟上,脸上也不知是汗水还是这黄泥水。
他看着漫天星光。
临城的夜空终究是如此,一颗颗星星像是璀璨的钻石,这是他在海城极少见到的佳景。
也许是刚经历了一场与死神触碰的感觉,他整个人格外的安静。
不在意被救者一个劲的感谢,不在意小伙子的英雄语录。
他只在意这点星光,这处心境。
临城医院。
由于车子的车窗是被小榔头急手砸破的,所以在边沿处还有留着玻璃碎渣,罹难者和何律珩身上皆有些划痕。
何律珩在护士站包扎好手臂后,走出了医院。
临城医院地处高势,是整座城唯一一处还算完好的地方,整日灯火通明。
医院门口靠墙的角落,何律珩本能的想着从口袋里掏出烟抽一根,无奈看到那被泡烂的烟盒还湿漉漉的直滴水的模样,他死心的弯了下唇角,将整盒烟和打火机扔进了就近的垃圾桶。
转身的瞬间,他的心脏骤然一停。
心中仿佛,又有了春天。
在灾难面前,女人戴着一副蓝色的医用口罩,一身白色的衣服沾满了泥土和些许血迹,高扎的马尾因为刚才急匆匆的救人而跑的散乱。
哪怕是她几乎全副武装,他也认出了她。
而陈辛缭也在同一刻看见了他。
她愣怔在原地,一整日没时间喝水而干燥的嘴唇轻轻抿动,一瞬间不知所措而发紧的心脏同时又泛滥出某种酸楚的情绪,她努力压制住眼里出现的波痕,眉眼微微上扬,摘下了覆在脸上的口罩。
“好久不见。”
陈辛缭从医院门口的支援站拿了两瓶矿泉水,一瓶递给了何律珩,一瓶往喉咙里大量灌入,才终于解了渴。
实际上刚才的那句“好久不见”,也是极其困难的从嗓子里发出的。
然后,两人靠在墙上,一时有些无言,路过的人匆匆,没人注意到这边角落的情感略显复杂。
就像她感受到的一样,这个表象特别的平静,平静的没有一丝过往羁绊。
而也许是错过的四年对于那个人来说开口更难,她选择了主动为过往增近一些步履。
“你也是志愿者吗?”她问。
“嗯。”他答的有些急,似乎为了与她说话酝酿了很久。
“感谢百忙之中的何总前来救灾。”
多年后,好像也只剩下了客套。
说出这样的话,她又有些后悔。
何律珩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明明想靠近,却好像还有些不敢面对她。
这些年里,哪怕是很多事情在岁月中都变得似有若无,甚至好像不曾发生过一样,但是也有内心深处的一小部分事,时刻惊动着他。
他转移了话题:“你家还好吗?我看临城中学被淹的挺深,我记得你住旁边小区的三楼。”
“应该还好,我看水位到二楼没上去,不过我好几年没住过那里了。”
“哦。”他的指尖轻轻的玩弄着指腹,隐隐的分心。
“你家……”
她截然而止接下来想说的关于他曾经在这里的住所的事情,因为那里有着目前整个临城最成功的抗洪事例,听说每家每户的居民搬来了自家的棉被、旧衣服拧成一堆挡在了门口,成功的将洪水抵制住了。
可是他也早已搬离这里。
这些年,她无意间路过五丰路那边的时候,还以为他还住在楼上。但是很明显,那是记忆错误。
“还好你没住在这里了,你爷爷奶奶也是。”她换了一句表达。
“是嘛,是还好吗?”
她偷偷看他一眼,不料与他眼神冲撞。
这些年,大家好像又变了不少。
她很多次会在财经杂志上看到他的消息,那里的眼神,好像比见到本人时更冷漠一些。
“陈辛缭,这些年,你有遗憾过吗?”
陈辛缭转回到前方,想了想:“有啊,戴岑订婚的时候我本来都提前请好假了,但是临时情况我没去成,上年裴舒舒宝宝过周岁.......”
“关于我呢?”
陈辛缭心中一怔。那关于他呢?这些年她好像一直都在特意遗漏这件事情,逃避想起他。
好像不想起,人生还是过得去。
因为她太了解自己,每每想起,就像是有千万只的蚂蚁在心里钻。
这些年,她学会了善忘。
“何律珩,你发现了吗?这些年身边的事情改变太多,临城的星空,好像永远都是那么的闪烁。”陈辛缭看着不远处的上空,眼神迷离。
哪怕是现在星空下的这片土地灾难重重,星空却始终无异。
而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无论怎么样,都会过去。
何律珩往前走了几步,仰望着星空。
他曾是除了她自己以外最了解她的人,所以他又何不曾知道她最想表达的话。
她总是那么的含蓄、隐忍,又倔强着。她但凡任性、自私一些,也许他们会和曾经憧憬过的一样早就有了结果。
“陈辛缭,你怎么一点也不好骗了?”
“怎么?还想让我再被你骗一次?”
何律珩低头一笑,声音里有些不敢与沙哑:“如果可以,想带你回去15岁,你的15岁,15岁时的你。”
晚风好像渐渐吹散了空气中的那股平静,泛起了一片涟漪。
陈辛缭看着他背影,多了感伤。
画面里好像又突然出现了那条橙色的跑道,一道矫健的身影而来,他眯起眼的微笑,仅对她可见。那个时候,到底是年少,还是一辈子里面最真实的模样,谁也说不清。
她从后走来,站在他的身边,因为气温凉了许多,她抱着臂,抬头看着漫天星光,心里颇多感慨。
“何律珩,你还记得你17岁的时候吗?你还……热爱跑步吗?”
陈辛缭15岁那年,何律珩17岁。
比她大两岁,也比她高一个年级。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临城市的临城中学,临城最好的高中。
何律珩的17岁,他基本忘了,可是15岁的陈辛缭,他却永远记得。
仿佛,遇见她时起,时间永远的停格在了那一刻。
何律珩第一次见到陈辛缭是在那年九月的迎新晚会上,在镁光灯与掌声的默契结合下,陈辛缭作为优秀新生代表独自演唱完了一首歌曲,他永远记得那首歌的歌名,朴树的《New Bo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