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东方与西方,1900年的交锋(一个亲历者的八国联军侵华实录,东西方文明的一场激烈冲突,对战争罪恶的深刻批判与反思,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海外史料)

書城自編碼: 403965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乔治?林奇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529462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粤港澳大湾区:图片故事
《 粤港澳大湾区:图片故事 》

售價:NT$ 1877.0
操盘华尔街:“百年美股第一人”的的投资智慧
《 操盘华尔街:“百年美股第一人”的的投资智慧 》

售價:NT$ 347.0
戏剧舞蹈人物动态图集(绝美的服装设计和极致的身体动态美感展现)
《 戏剧舞蹈人物动态图集(绝美的服装设计和极致的身体动态美感展现) 》

售價:NT$ 1632.0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

售價:NT$ 587.0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售價:NT$ 551.0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售價:NT$ 551.0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售價:NT$ 1265.0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售價:NT$ 116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08
《 两晋南北朝史 吕思勉经典断代史 》
+

NT$ 406
《 唐朝吐蕃西域之战 》
+

NT$ 449
《 当代学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精装) 》
+

NT$ 316
《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从西南联大到北大的学生与社会 》
+

NT$ 500
《 转折: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 》
+

NT$ 602
《 逐北征西:清帝国的“大一统”时代 》
編輯推薦:
作者作为随军记者亲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全过程,其文字记录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西方人视角下,东方与西方的种族差异和文明冲突,时代的复杂和矛盾。100多年前的文献,仍可作为历史镜鉴并为我们的今天提供启示——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和谐共生。
內容簡介:
本书原著有副书名“一个‘洋鬼子’的八国联军侵华实录”。1900年,作者乔治·林奇作为随军记者,跟随侵华联军,从进入上海写起,直到事件结束,将联军侵华的过程,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下来。他记录八国联军在北京等地的烧杀抢掠,清朝百姓遭受的苦难,试图揭露“我们的西方文明只不过是块野蛮的遮羞布”,指出:“‘文明的交锋’才刚刚开始,这部历史的一章才刚被联军血淋淋的刺刀裁开。”他对西方侵略者的野蛮行为进行了道德批评和反省,提出了有关种族差别和文明进程的关系等重要问题。本书可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
關於作者:
乔治·林奇,1868年生于爱尔兰,在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接受了教育,以战地记者出名。他在来华前曾去过古巴,记录了1898 年的美西战争。他也代表《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布尔战争,曾受伤被俘。1900年他来到中国,从踏上中国上海写起,直到事件结束,记下了随八国联军进京的所见所闻。除本书外,该作者还有一本1903年出版的《战地记者手记》存世。
目錄
第一章 从上海到胶州、芝罘
上海,东方利物浦——亚拿尼亚的光顾——与中国远远地相邻——印度暴动的担忧——作为活饵的传教士——胶州——芝罘人
第二章 大沽到天津
大沽沿海的联军军舰——穿过坟冢遍布的平原抵达天津—— 弹痕累累的天津——动身前往救援——与嘈杂混乱的部队同行
第三章 北仓和杨村之战
北仓和杨村之战——“那个啼哭的孩子”——混浴——与俄国人和日本人在一起——我的随从“义和拳”——在东方的月光下
第四章 通州到北京
在通州——抢夺劫掠的纵情狂欢——财富的重新分配——不友善的夜间来访者——随日军赴京——联军间的小冲突——一名英军指挥官和绅士——抵达北京——试图攻占城楼
第五章 攻占北京
参观一座寺庙——恰当其时的沐浴和一位僧侣主人——素斋晚餐——城门被炸开——日军进入北京——得知公使团已经获救时的失望
第六章 美军不攻紫禁城,翰林院之毁
“救援”后的北京——防御工事与被毁房屋组成的迷宫—— 美军停止进攻紫禁城——翰林院成为废墟——被围困者的状态——与窦纳乐爵士一起巡视——北京的日本“英雄”
第七章 解救北堂
北堂的战斗——最激烈的围城——吃树叶和腐食狗——保罗 · 亨利——一天两盎司——侥幸脱险
第八章 一个中国文人对事件的描述
一个受过教育的义和拳对围城的记述——仇外情绪的真实起因——义和团的迷信行为——“杀,杀”——中方胜利的虚假谣言——公使馆收到慈禧太后送去的西瓜——未传送给收信人的信件
第九章 一个海关官员对事件的描述
一位海关军官对围城始末的记述——火光冲天的外国人房舍——长安街上的火把之战——中国式的“勇敢”——意大利人的计谋——暴风雨之夜,充满雨水的战壕中的搏斗——锡克兵进入公使馆
第十章 联军在劫后北京划地而治
北京城内的生活——流氓德国皇帝——警察柴五郎——从俄国占领区向日本占领区的大迁徙——制服破旧肮脏,忙于抢劫的法国兵——悲惨的被征服者——空前绝后的亵渎——古代思想的遗烬
第十一章 阅兵紫禁城
穿越紫禁城的庆祝游行——被各色人等入侵的仙境——在圣地之圣——俄军的准招待会——七种不同国籍的人一起用茶
第十二章 北京的神秘女子
弱肉强食——抢食鸟类般的人——一个英国记者和满族小姐——皇帝妃嫔依然神秘
第十三章 探访光绪和慈禧的寝宫
骗子俄国人——妇人所希望的战争——参观紫禁城中皇帝和皇太后的寝宫
第十四章 强盗拍卖赃物
北京城中的拍卖——系统化的抢劫——传教士抢劫者和私掠者——道德劝诫——多得及肘深的钟表——“失败的抢劫”
第十五章 征讨保定府
远征保定府——德军和法军的可耻行径——寻找骡子——飞速逃离的女士——淋成落汤鸡般的环城“胜利”游行——传教士的命运——德军打劫皇陵的计划受阻——一个意大利中士制造了小混乱
第十六章 扫荡西山
北京近郊的惩罚性野餐——马可波罗桥——群山之中的曙光——义和拳的祈祷要塞——行动缓慢的德军——义和拳的逃脱——对白色寺庙的亵渎
第十七章 新旧文明的比较,传教事业的昨天和今天
新旧文明——过去和现在的传教士——一段外交总结——我们不道德交易的经历——清醒的美国人
第十八章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
第十九章 各国士兵之比较
战争和军人——各式各样的英国兵——中国士兵的潜力——从三次围城中可以吸取的教训
第二十章 德国在东方的商业扩张
德国对东方的商业入侵——同样的理由——为什么中国人更喜欢和英国做生意——为了维持它的崇高地位英国必须要做的
第二十一章 反思传教活动,张之洞的建议
传教事业的难题——过去的错误——必要的改革——张之洞的提案——在中国的两打基督教信仰的倡导者之间达成某种共识的合理性
第二十二章 南下广州,东西刑罚之比较
战争的大丰收——敬礼的城市——令人失望的流言——广东的一个审判厅——主审官差强人意的审理方式——东西方处罚方式之比较
第二十三章 联军撤离中国但中国并未平静,采访孙中山
撤离中国,中国并未平静——对孙中山的采访——中国将跟随日本的步伐——现有的王朝将被推翻——“黄祸”,新闻工作者的杜撰——“还中国于中国人”——被渴望的民主目标崭露头角
第二十四章 东西方文明之比较
西方蛮夷和东方文明——比较家庭生活的不同方面——“为艺术而艺术”——日本的风雅晚餐——艺伎有限公司——西方粗鲁的无知和愚蠢
第二十五章 结束语
附录
內容試閱
《亲历中国丛书》的策划始于2002年,那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还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时任社长郭又陵先生来我校访问,我带他浏览了本馆所藏的大批与中国有关的西文旧籍。其时自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又一次“西学东渐”热潮正盛,域外汉学和中国学的经典作品在被有系统、成体系地引进。我们觉得,东西方文化的接触和交流,离不开旅行家、探险家、传教士以及后来的外交、商务人士和学者。这些来华外国人的亲历纪实性著作,虽然不是域外汉学的主流,也是与汉学和中国学紧密相关的材料,值得翻译出版。郭社长回去后邀请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耿昇先生担任共同主编,获得首肯。耿先生并为丛书作序,确立宗旨如下:“《亲历中国丛书》只收入来华外国人的亲历纪实性著作,包括探险记、笔记、考察报告、出使报告、书简等。内容力求客观、公允、真实,并兼顾其科学性和可读性。在允许的范围内,力求满足中国学术界的需要,填补空白和弥补不足之处。”也就是说,集中从一个方面配合方兴未艾的对西方汉学(中国学)的研究,提供国内难得一见的资料。
经过2年的运作,第一批2种译作于2004年面世,反响颇佳。至2010年,《丛书》出满10种,耿昇先生退出,改由郭又陵社长共同主编,笔者写了新序,装帧也更新了。接下来的6年又出版了10种,郭社长荣休,出版社领导更替,此后只履约出版了3种签了合同的书稿,《丛书》的出版于2019年告一段落。
回顾历程,必须感谢郭又陵社长作为出版家的远大眼光和胸襟。这部丛书的经济效益或许并没那么好,社会影响却出乎意料的好。《丛书》中的《一个传教士眼中的晚清社会》获2012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古老的农夫不朽的智慧——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可持续农业考察记》被评为第十三届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于2002年正式启动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曾有意把它纳入,因技术原因未果。学界热烈欢迎这类域外资料,从中发现不少有用的材料。比如《我看乾隆盛世》,书名几成口号,内容被多种著作引用。即便是民间,该书也引起一些有趣的反响。比如《我的北京花园》中立德夫人客居的到底是哪个王公的园子,一批网友曾热烈地探讨过。其作为史料的意义,更是突破了最初设想的汉学范畴,日益彰显丰富。简而言之,因为《丛书》所选的西文旧籍都是公版书,当初截止于晚清,目前已扩展至民初,差不多涵盖整个近代。
近代史料的形式多种多样,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学界对与政治史相关的档案文献关注较多,其他,尤其是与当时中国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物等相关的记载被相对忽略。本丛书所收集的纪实性著作的作者包括政府官员、军人、商人、传教士、学者、旅行家等。他们游历经验丰富,受过良好教育,在中国的时间少则半年,多则几十年,其中许多人还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对在中国的所历、所见、所闻做了细致深入的观察和记录。因为记录者是外来人,从而对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天然地怀着某种好奇,对中国人无意识或不屑记录的内容的转述,到今天恰恰成为极为珍贵难得的史料。又因为近代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各地的山川风物和社会百态多已烟消云散,却被凝固在这些西方人的著述当中了,就像琥珀中的昆虫,历尽岁月,依然栩栩如生。它们不但是研究中外关系、中外文化的互动等方面的极其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还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方面的重要资料,正可以补上述之阙。换言之,这类旧籍有如一个包罗万象的宝库,不但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都有可能从中发掘出有用的材料,一般读者也可把他们当作Citywalk的指南,据以追怀各地的当年风貌,得到有趣的阅读体验。
我们还要再次强调,整理、翻译、出版这一系列丛书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历史资料,因而尽量少做删节,也不在文中横加评论。但是这些书的原作者,都来自100多年前,那样的时代,身份各异,立场多样,有些人免不了带有种族优越、文化优越和宗教优越的心态,行文当中就表现出对当时的中国、中国人、其他宗教、其他文化等的歧视。也许还有个别人是怀着对中国进行宗教侵略、思想控制、殖民控制等目的来到中国的。希望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字时,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尊重他人的善意旁观,也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对一些恶意的观点,坚持批判的态度。
因此,同样非常感谢九州出版社同仁的眼光和胸襟,愿意接过这套丛书继续出版。我们的计划是一边先再版早期的反响良好的译作,一边逐步翻译新书。再版的译文都请原译者修订一过,唯当初的翻译说明或序言之类一仍其旧,以存历史,特此说明。

李国庆
2023年岁末于哥伦布市细叶巷

攻占北京
……福岛决定,一旦夜幕能够掩护他们的工兵,就再次设法炸开城门。炮火停了下来,我们可以感受到,稍后就要展开的最后一搏正在酝酿之中。长街两边的房屋此时已被日军占领。夜幕降临时,很多士兵躺下小睡,其他人则忙着搜寻店铺里的东西。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块可以躺下的地方。我所在的那家店铺后面,日本兵正到处翻箱倒柜。我刚刚睡着就被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惊醒了,紧接着又有一声。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城门终于被炸开了。
几秒钟之后,日军在门外跑步前进。此刻一切都动了起来。他们喊着“一、二,一、二”的号子,向前跑去。中国人再次从城墙上开火,火力几乎跟他们早晨迎接我们时的一样强烈。日军不得不匍匐着靠近两侧的房屋。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月亮刚刚升起。回应中方的火力毫无意义。日军利用每一处凸角做掩护,沿街道两侧继续推进。子弹暴风雨般向他们的面部扫射。他们在最后一个凸角停了下来。此处到城门楼之间,有一片开阔的空地。桥上的火力异常猛烈。日军被逼到每个掩蔽凸角之后,紧贴墙边。
他们分批向前穿过露天的空地。我跟其中许多人一起飞奔,以最快的速度冲了一百码。中国人在我们上方的高墙上持续开火。城墙在外侧投下浓密的阴影,当我们抵达巨大的城门时,可以在阴影里躲避炮火。就这样,我们经过了院子的一个拐角。这里的场面异常激烈。
中国人依然在上方的高墙上持续开火,每一枪都在庭院里引起上百声回响。即使在漆黑的影子里也能看到小日本的白色军服,他们的连枪刺刀泛着微光。你可以听见军服摩擦时的嚓嚓声和钢刀碰到石头时发出的咔嚓声,以及日本人一刻未停的号子。
最后一次冲锋是要穿过内门。镶嵌了铁制门钉的高大木门被朝内炸倒,其中一扇还没完全倒掉,顶部朝下斜倾着, 另一扇几乎被轰倒在地上。城门上部深长的环形拱道像是一副乌木画框,框出一副乳白色月光图。我们从斜倾的门上跑过。从门顶往下跳时,我差点儿扑到一个士兵身上,他正用刺刀把一个中国人戳向地面。在接连不断的刺戳之下,那人像只蠕虫一样扭动着。周围躺了许多中国人的尸体。这里有过一场恶斗。上方的城门楼上,日军与防卫者展开了肉搏战。他们的进展紧随着吆喝声和步枪扫射的嗒嗒声。枪声渐渐减弱,最终完全停了下来。一条宽阔的白色街道从城门延展开去。自我们所站的地方,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的房屋都没了屋顶,一片断壁残垣。日军排成中空的方形队列,沿着通往城墙顶部的宽阔斜坡前行。城墙上躺了很多中国人的尸体,城门楼的木头地板上也有许多,污浊的木板上血流成滩。他们看起来衣衫不整,然而这些人的确是以极大的顽强和决心守护了城门的。
……

抢夺劫掠的纵情狂欢
从商业上来说,通州或许比北京更繁荣。它是所有下至天津的水路贸易的必经之地,并拥有比北京更富有的当铺。在中国,当铺是十分重要的机构,它们不仅拥有可以预支现金的大量当票,还是老百姓们储存贵重物品的地方——珠宝、昂贵毛皮、贵重玉器和各式各样的艺术品,都可以在当铺中找到。对于想要抢劫的人来说,再没有比一家兴隆的当铺更好的地方了。
很显然,大约三分之二的居民逃离了这座城市。几乎所有的房屋和店铺都被遗弃了,有钱人都走了,他们的房子大多留给一两个忠实的仆人看管。
沿街前行,我们经过各处一群群的士兵,他们自顾自地从粮仓内搜刮马匹饲料,砸开关闭了的商铺的门窗,洗劫其中的财物。一些最底层的当地人,逡巡在他们周围,形容贪婪,以期浑水摸鱼。这种欲望强烈得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恐惧。这座几乎被自己居民遗弃了的富庶城市完全受控于那些士兵,看起来是一幅让人感觉怪诞的场景。设想一下利物浦或是曼彻斯特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吧!然而,士兵们意识到,所有这些落在他们手头的财富,却并不能带走多少。你可以看到,他们刚刚绑扎了一个装得满满的包裹,里面是他们能塞得进去的最值钱的东西,然而一旦发现更好的,就把这个包裹扔到一边了。
在这些狭窄街道组成的迷宫中,要军官管制他们的士兵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城中至少有一处地段,一些俄国士兵正为所欲为。他们似乎彻底沉浸在抢劫带来的狂欢中。
城墙和建有房屋的高地间有条低陷的道路。沿途走过, 我可以听见俄国人的呼吼混杂着从那些房屋内传出的尖叫。那些毗连的房屋比下面石砌的道路高出许多。在这峭壁底部,躺着两名中国女孩子。她们的双腿在身下扭曲着,看得出是从上面跳下来的。从她们刺绣的丝质衣裤、精致的头饰和裹了的双脚来看,很明显是上等人家的小姐。她们发出凄惨的呻吟,其中一个看起来已经奄奄一息。她们的腿和股骨显然在跳下来时摔断或是脱臼了。我走向她们。那个伤势轻些的女孩子面露嫌恶和恐惧,向后缩去,直到我拿自己的水瓶给她水喝。她娇弱、稚嫩,迫不及待地喝水时,小手在我的手中剧烈颤抖。另外一个伤得太重,几乎无法吞咽了。士兵们声嘶力竭地喊叫,偶尔混杂着一声哀号,从上面的房屋中传来,揭示了她们拼死要逃离的境地。她们无助地躺在那儿,黄铜色的日头照射着那条荒凉的、布满尘土的路。很显然,在那日头下,她们经历着难以忍受的痛苦。四周目及之处没人过来救助她们。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把她们丢在那里。以往几天的行军路上,我们遇到很多类似情况,也不得不那样离开。在我们北上途经的村庄中,很多中国人的房子里,全家人并排躺在炕上闷死自己或是悬梁自尽。北京城中也是如此。
毁灭之风
我在北京住了整整一个星期的那条街上,每天都会看到装满书籍的大车来来往往。那些书籍被运来维持皇宫墙外院里升起的大火。数千本书都受到了这般待遇,大街上因此到处都是飘荡的书页,以至于如果不把我的中国马驹蒙上眼牵着,我就无法让它从那里走过去,因为它总是被飘荡的纸片惊退。这种文化毁灭日复一日地持续着。当风朝我的房子方向吹来,细细的黑色雪片就会落个不停,屋顶和院落里便会布满了古代思想的遗烬。有数百本书由奇特的文字写成,说明他们属于而且出自于喇嘛僧人,它们大概已经在荒凉的台阶上找到了通往遥远的西藏之路。
那些书是由木板印制的。这些野蛮人在卡克斯顿之前几个世纪就知道木板印刷术了。还有很多是手写稿,那必然意味着很多年的辛劳。偶尔也会看到其中一些带有手绘图画的图书。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被运往同一个火堆。无从知晓有多少价值连城的书籍就这样从世界上永远消失了。
来自平原的寒冷凄风,带着临近冬日的战栗,在夜间突袭荒凉的街道,悲吟着穿过废弃的房屋、嘎吱作响的大门和窗纸飘动的窗户,吹起了那些破碎的书片,跳出奇异的死亡舞步。
人们几乎可以想象自己听到了幽灵的哀叹,叹息他们早已逝去的著者——僧人、居士和学者——哀叹他们的毕生心血化为灰烬。
想想所有这些吧,尔等自命不凡的西方伪君子!当你们掏出钱来,将自己的名字写进广而告之的公共图书馆捐献者名单时,如果安息日午餐前你们的大脑能跟你们的背心一样有弹性,当你们戴着闪亮的绸帽去教堂倾听牧师抚慰人心的教义时,想一想吧!试着想象你们自己处于中国人的处境。然后,试着想明白你们的行为能否为你们所信奉的上帝所容: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马太福音,7:21)
回顾你们与这些和平之人相处的历史,你们的侵略,你们与他们的第一场战争,是因他们欲阻止你们向他们贩卖毒品而发动。接下来的战争和抢掠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祖先的宗教胜过你们的。想一想最近的这场战争!想一想在大沽那艘满载苦力的舢板上的大屠杀,你们士兵的行径,对他们女人的强暴,对他们庙宇的亵渎,对他们书籍的焚毁,那个爱扮天使之王的德国皇帝对他们科学仪器的掠夺!花几分钟静静地想想这一切吧,如果上帝还没有剥夺你们的幽默感,你们应该承受得起这自我反思的乐趣。但是我想他早已将此剥夺殆尽。对那些能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的人来说,对东西方冲突的反思之中有一种巨大的悲哀,夹杂着对未来的恐惧,而且挥之不去。最近这场强盗入侵与之前发生的毫无二致。
毁灭之风
威廉姆· 渥特森

我们来自遥远神秘的西北方,
愚昧的蛮夷如今领教了我们的“伟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