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从西南联大到北大的学生与社会

書城自編碼: 403099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刘洁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413785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古籍善本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清俗纪闻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镜中的星期天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NT$ 347.0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857.0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NT$ 296.0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NT$ 439.0

內容簡介:
20世纪40年代的青年学生群体为何人心向党,从而形成一条反对国民党当局的“第二条战线”?本书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全书以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倒孔运动”始,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大学学生奔赴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从事建设事业终,在综合运用档案、日记、书信、报刊、回忆录等多种史料的基础上,对第二条战线的成因和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以进一步丰富关于“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的历史叙述。
關於作者:
刘 洁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抗日战争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核心期刊发表独著论文10余篇。
目錄
引? 言 / 001
第一章? 酝酿:抗战中期的西南联大 / 005
第一节? 乍起乍落的“倒孔运动”/ 005
第二节? 战时相对平静的校园氛围 / 015
第三节? 战时流亡师生的艰苦生活 / 028
第四节? 战时学生政治意识的觉醒 / 038
第二章? 准备:抗战后期的西南联大 / 046
第一节? 信号初现:第二次“倒孔运动”/ 046
第二节? 积蓄力量:“三勤”政策与干部队伍 / 051
第三节? 时势推动:豫湘桂战役与国共力量之变 / 059
第四节? 聚议时政:1944 年五四纪念 / 063
第五节? 成立组织:从壁报联合会到民主青年同盟 / 067
第六节? 行动起来:1945 年五四纪念 / 074
第七节? 结束与开始:“一二·一”运动 / 079
第三章? 转移:复员前后的北大 / 084
第一节? 复员不是复原 / 084
第二节? 学术化的理想与革命化的现实 / 089
第三节? 战时经济破产与公费制度的流变 / 094
第四节? 战后学生群体构成与“黄白之争”/ 103
第五节? 战后初期国共政治组织的校园角逐 / 109
第四章? 形成:革命与校园日常 / 121
第一节? 革命与校园组织:从系会、社团到学生自治会 / 122
第二节? 革命与学生人际关系 / 140
第三节? 革命与师生关系 / 149
第四节? 革命与学业 / 161
第五章? 余波:临近解放的北大校园 / 174
第一节? “八一九”大逮捕 / 174
第二节? 左右之间的最后较量 / 190
第三节? 天亮前的烦闷 / 196
第六章? 第二条战线与新中国 / 203
第一节? 到最需要的岗位去 / 203
第二节? 关于第二条战线的若干思考 / 212
参考文献 / 218
后? 记 / 230
內容試閱
引 言
1947年5月30日,毛泽东在《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文中写道:“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①]第二条战线学生运动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对学生的领导发动作用,二是青年学生逐渐向党靠近的思想变化过程,前者的相关研究已较丰富,后者迄未得到学界的充分注意。本书侧重对后者展开研究,即青年学生为何在抗战胜利前后集体左转,从而汇聚成一条配合军事战场、加速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国统区人民战线。
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大学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一,北京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源地,抗战期间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亦有“民主堡垒”之称,向来具有关心国事的传统;其二,第二条战线形成的标志是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简称抗暴运动),而抗暴运动又肇始于北京大学,该校因而成为第二条战线的重要阵地。因此,本书选择以北京大学为例来研究第二条战线,或不至于以偏概全。
然而,要考察青年学生的人心之变,有必要追溯到更早时期。毛泽东在1947年12月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说:“进入抗战时期,蒋介石逐渐失掉人心,我们逐渐得到人心,但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直到抗战胜利以后这一两年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②]《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进一步论述知识群体的人心之变:“抗日战争也引起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的大变化”,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中许多人,通过抗日战争,明显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同党建立起友谊”[③]。可见,知识群体的思想变化酝酿于全民族抗战时期,形成于解放战争时期。有鉴于此,本书将抗战中后期至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以1942—1949年为研究时段,从抗战期间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倒孔运动”始,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大学学生各自去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从事建设事业终,以更好地呈现这段历史的内在延续性。
目前,学界对20世纪40年代青年学生思想向党的发展过程尚未充分关注,原因之一是学生的面目长期被“学生运动”的叙述格式所遮蔽。因此,一方面是对学生本身的研究比较欠缺[④];另一方面,关于学生运动史的研究却十分丰硕。大致说来,先行研究有以下几类(每类仅举其要,不代表全部重要成果):第一类是传统的政治史研究,即政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史研究,其中既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运史[⑤],也有国民党视角下的学运史[⑥],还有一些是对政党学运政策的研究[⑦]。第二类研究相对第一类研究更为微观,往往借应对特定学潮来阐述国共之间、国民党中央与地方之间,或不同派系之间的政治矛盾。[⑧]这两类研究虽都涉及学生,但学生均作为政党动员的对象而面目模糊,学生的主体性未受到充分关注。第三类研究是从校园社会文化角度开展的大学史研究。[⑨]这三类研究各有侧重地提供了关于青年学生的一种分析视角,但前两类研究是一种学生缺席的学生政治史,后一类研究则过分强调社会文化因素而淡化政治因素,仅能解释学运的部分逻辑而非全部。要推进相关研究,既要加强对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学关注,也不能脱离相关的政治历史背景而孤立地看待学生和学校。
有鉴于此,本书在吸收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一项政治社会史的研究尝试。一方面,本书将研究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侧重呈现学生的自主性及诉求,以弥补既有研究对学生关注的不够;另一方面,同样不忽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时代大势的影响。毕竟,任何个体都无法自外于社会历史大势而孤立存在。在兼顾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上,本书力求充分展示这一时期学生思想转变的复杂动因,呈现20世纪40年代从西南联大到北大这代学生的“心史”,从而在中微观层面推进第二条战线史研究,丰富关于“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的历史叙述。
本书是在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资料来源包括档案、报刊、日记、书信、回忆录、领导人传记年谱和文集、已出版的各类资料汇编等。因本书侧重研究学生而非学生运动,故资料收集亦以个人著述资料为主,使用了多种时人日记和回忆录。在结构上,本书以“第二条战线”的酝酿、准备、转移、形成、余波及其对新中国的影响等脉络分为六章,另加引言。第一章写抗战中期的西南联大校园与学生生活;第二章写抗战后期的西南联大学生与政治;第三章写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的结束和北京大学的复员,以及期间学生政治热情的继续增长;第四章写1946年秋至1948年夏北京大学校园革命;第五章写1948年秋冬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北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状况;第六章写北平解放后学生纷纷到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从事建设事业,并对第二条战线进行若干思考与评价。


[①] 毛泽东:《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载《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224—1225 页。
[②] 毛泽东:《在杨家沟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载《毛泽东文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28 页。
[③] 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80 页。
[④] 一些较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到学生,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还很大,例如金冲及:《第二条战线:论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年版;刘一皋:《历史纪念中的包容与紧张:1948 年之平津五四纪念》,《社会科学辑刊》2020 年第 3 期。
[⑤] 主要成果有:施惠群:《中国学生运动史:194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史》编写组:《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史(1919—1949)》,北京出版社 1979 年版;沙健孙:《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近代史研究》1987 年第 3 期。
[⑥] 主要成果有:廖风德:《学潮与战后中国政治:1945—1949》,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版;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4 年版。
[⑦] 主要成果有:黄坚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
1949 年)》,商务印书馆 2010 年版;陈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变迁与学生运动研究(1921—
1949)》,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0 年;贺江枫:《“五·二〇”学潮与蒋介石的因应决策》, 《江海学刊》2017 年第 6 期。
[⑧] 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仅举代表性成果,如杨奎松:《国民党人在处置昆明学潮问题上的分歧》,《近代史研究》2004 年第 5 期;左双文:《1946 年沈崇事件:南京政府的对策》,《近代史研究》2005 年第 1 期;严海建:《1946—1948 年北平学潮: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处置的歧义》,《民国档案》 2008 年第 1 期;贺江枫:《从学潮走向政潮:1948 年北平“七五”惨案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 年第 1 期;王春林:《国共内战中的国民政府、地方当局与流亡学生:以 1948 年北平七五事件为中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 年第 1 期。
[⑨] 易社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饶佳荣译,九州出版社 2012 年版;倪蛟:《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的学生生活》,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叶文心:《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冯夏根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闻黎明:《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全二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年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