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穿梭于古今中国与日本,旅日学者王晓平审视与思考中日文化课题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王晓平教授治学心得的总结。王晓平教授在域外汉籍领域深耕多年,对于域外汉籍尤其是日本的中国学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心得体会。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星使海客”,回 忆治学之路上的师友们;“潮音涛声”,观察中国学流入日本的情况,探寻中日两国文化上共同的文化密码;“棹歌渔讴”,即作者所写的各种书序,集中于日本中国学研究领域; “若木临风”,收录了作者对于中国经学文献在日本流传情况的研究的书序;“淡云轻烟”则是作者关于自身往事的回忆。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
關於作者: |
王晓平,1947年生,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汉文写本工作坊负责人。著有《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亚洲汉文学》《中日文学经典的翻译和传播》《日本诗经学文献考 释》等专著。
|
內容試閱:
|
王晓平:探究中国经典的“世界性因缘”
2015年3月20—22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暨首届汉文古写本研究学术论坛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作为项目首席专家的王晓平在会上强调,在国学热的今天,“外学”同样不可偏废。“研究中国的学术要努力,研究外国文化的学术也要加油,而且在很多时候,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各国文化的互通互鉴需要共同的知解基础。”年近七旬的王晓平如今已是白发萧然,推进中外文化(尤其是亚洲文化)交流,是他毕生的事业和心愿。
“作者将中国传统治学方法与比较文学结合起来,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描述中日一千多年的文学交流史,对亚洲汉文学进行一体化研究,拓宽了《诗经》学、敦煌文学和诗学的研究领域,也为日本《万叶集》等古典文学的比较研究注入新的思路,并因此成为获得日本奈良万叶世界奖的第一位中国学者。”论者的这段话算得上是对王晓平毕生学术研究的最好概括和评价。
万叶世界奖是授予对《万叶集》研究与国际传播做出杰出贡献学者的国际学术奖,由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各国遴选。首位获奖者是一位巴西学者,王晓平是第二位获奖者。结束十几年的在日任教生涯,归国后,他先后出版了《日本中国学述闻》《亚洲汉文学(修订版)》《东亚文学经典的对话与重读》等著作,其中百万字的《中日文学经典的传播与翻译》收入国家社科基金文库。2014年,王晓平获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
“小时候最开心的,是混进老河北大学(今天津外国语大学)那间平房小书店,钻到大学生堆里蹭书读,小说、诗歌、剧本、科普,摸到什么看什么。”多年后,王晓平翻译的第一篇日本文学作品,是著名的动物作家椋鸠十的《大造爷爷和雁》(收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月牙熊》)。在他看来,这种缘分或许可以追溯到那时的杂书乱翻。
王晓平的学术生涯,始于攻读硕士学位之时。彼时正值“文革”结束,思想文化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也打开了国人的视野。比较文学更是成为一大显学。尽管他在读研究生时开始与国学和古代文学结缘,但赐予这一缘分的还有他生活多年的内蒙古,尤其是乌兰察布。20世纪60年代,王晓平到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以北的武川县插队,接触到不同民族的各式民歌,虽不无粗粝浅俗之处,但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原生态民歌,却成为他日后从事《诗经》研究的前缘。70年代中期,王晓平到乌兰察布草原尽头的一个边防城市工作,不仅因涉及外事工作而常用俄语,而且有机会接触到蒙、满、回等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由此影响了他日后看待学术的不同视野。
20世纪80年代,比较文学曾吸引无数研究者投入其中。但在学界同仁眼中,王晓平的比较文学研究却自有其独异之处。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比较文学研究中,中西(主要是欧洲和北美)比较占据主流,中日(以及其他亚洲国家)比较相对而言成果略少。因而,王晓平的研究有颇多填补空白之处。
对话
《中华读书报》:前不久,您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暨首届汉文古写本研究学术论坛上,提到这一项目的任务之一是对汉文古写本史料进行抢救性挖掘。您可否介绍这方面的情况?这一项目的意义是什么?
王晓平:曾有学者将各国现存的中国汉文典籍称为“汉籍”,而将汉民族以外各民族用汉字撰写的书籍称为“准汉籍”。从总体看来,这两类典籍都是汉文。“汉籍”多保存中国国内已散佚的宝贵文献,“准汉籍”则是中国文化影响东亚文化发展的直接见证,也是研究古代中国与周边各国关系的第一手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