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編輯推薦: |
延续作者一贯诙谐幽默又意义深远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捧腹中理解有关人类行为决策机制的重要概念,破除偏见与伤害,帮助切实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各种现实问题。
“怪诞行为学”系列作者新作!罗永浩、尤瓦尔·赫拉利、梁永安、 刘擎、郑毓煌 、刘海龙、钱婧、李筱懿、携隐Melody、温智凡联袂推荐!
|
內容簡介: |
丹·艾瑞里的《怪诞行为学》系列作品自出版以来,就在全球吸引了无数目光,并帮助数以万计的读者通过了解行为经济学,优化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各类大大小小的决策,获得了更好的工作与生活。
《怪诞行为学7》延续了作者在行为决策科学领域的研究,从艾瑞里自己经历的一次“网暴”事件开始,通过探究“理性的人为什么也会相信非理性的事”这一核心问题,揭示了人类行为决策中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转变过程,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同样是被领导批评的两个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被PUA,而有的人却是乐天派? 你有过因为一点点不舒服就脑补出自己得了绝症的精彩大戏的经历吗?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当下很多人不信任公认真理,甚至全盘接受虚假信息?工作焦虑、容貌焦虑、金钱焦虑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原理?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更多虚拟文字、影像的冲击,在真假虚实之间,我们又该如何辨别和抵御可能的伤害?相信这本书将给你带去启示和答案。
|
關於作者: |
[美] 丹·艾瑞里(Dan Ariely)
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同时也在该校经济学院、医学院等担任教职,拥有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章经常发表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上。他的“怪诞行为学”系列图书中文版累计销售超过230万册。
|
目錄:
|
目录 前言 “半须教授”艾瑞里 第一部分 误信漏斗 18第1章 一个人为什么会相信一件事?第2章 忙碌的漏斗 第二部分 情绪心理学第3章 为什么“保护他人”比“保护自己”更有效第4章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选出一个恶人来重获控制权 第三部分 认知失灵 80第5章 沃森卡牌和寻找癌症:我们想要相信的真理 81第6章 思维望远镜 第四部分 性格的故事第7章 被外星人绑架的人第8章 误信者的性格角色 第五部分 社会与部落第9章 排斥与归属感的社会力量 第10章 社会加速器 第六部分 未来的故事第11章 我们还能再次互信吗?第12章 超人赐予我希望最后说的话(也并不是啦!) 参考资料
|
內容試閱:
|
解释性深度错觉
与邓宁-克鲁格效应相关的另一个心理学现象叫作“解释性深度错觉”。在我们讨论细节之前,先来做一个练习,取自丽贝卡·劳森(Rebecca Lawson)的作品。
自行车知识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同样,不要只在头脑里作答。
1.你从前见过自行车吗?是/否
2.你知道如何使用自行车吗?是/否
3.你了解自行车的运行原理吗?是/否
4.你对自行车运行原理的了解程度如何?(从0——完全不了解,到100——完全了解)
5.看看下面的自行车,思考一下真实自行车的样子,然后在正确的位置画出车架、脚踏和链条。
6.还是同样的问题,但每次只关注一个部件。下面四张图里,哪一辆自行车的车架位置是正确的?(请圈出你的答案)
7.下面四张图里,哪一辆自行车的脚踏位置是正确的?(请圈出你的答案)
8,下面四张图里,哪一辆自行车的链条位置是正确的?(请圈出你的答案)
下面是自行车部件的正确摆放位置,你的成绩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你知道了一辆自行车真正的样子,把你的分数加总:
第5个问题,你把车架的位置画对了吗?(1分)
第5个问题,你把脚踏的位置画对了吗?(1分)
第5个问题,你把链条的位置画对了吗?(1分)
第6个问题的回答正确吗?(1分)
第7个问题的回答正确吗?(1分)
第8个问题的回答正确吗?(1分)
总分:______/6分
完成这个练习之后,请重新回答第3个和第4个问题:
3.你了解自行车的运行原理吗?是/否
4.你对自行车运行原理的了解程度如何?(从0——完全不了解,到100——完全了解)_____
在下面的表格里写下你的回答:
你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从0——丝毫未改,到100——彻底改变)_____
你在多大程度上认为,生活里还有其它一些事情你原本觉得自己一清二楚,但现在不那么确定了?(从0——我一定还在其它很多事情上高估了自己的理解力,到100——我觉得我在其它所有事情上都没有高估自己的理解力)_____
你或许觉得这个测试颇有启发意义,也或许不这么觉得。或许你是个专业自行车技师,或许尝试上网求助,也或许你到车库里走了一圈,看看自行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项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采用同样方法进行的实验结果。
列昂尼德·罗森布利特(Leonid Rozenblit)和弗兰克·凯尔(Frank Keil)准备着手研究解释性深度错觉,即人类在本能上感觉他们对于复杂现象的理解程度比实际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刻且精确。首先,研究人员交给实验参与者一份清单,上面列出四十八种常见的物品、动作和自然现象,从开罐器、肝脏到复印机和总统选举。参与者要研究这份列表,根据他们的了解程度给每一项内容打分,1分表示最低程度的了解,7分表示最高程度的了解。然后(由研究人员)挑选四件物品,参与者要分步骤写出这些物品详细的工作原理。例如,一名参与者或许会被要求详细描述一个冲水马桶、一架直升机、一台缝纫机的工作原理。
写完之后,参与者回过头来修改他们对这些物品的了解程度评分(就像你修改对自行车了解程度的评分)。之后,研究人员又更进一步:他们就那四个物品向参与者提出一些“诊断性”的问题——即只有透彻理解工作原理的人才能回答出来的问题。例如,对于直升机,他们会请参与者解释直升机如何从悬停的状态改为前进。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参与者还要修改他们的了解程度评分。接下来,参与者看到了由专业人士编写的工作原理描述文件,再最后一次修改自己的评分。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信心十足,但是在尝试做出详细解释之后信心开始下降,回答了诊断性问题之后信心进一步下降。然而,当他们阅读了专家编写的文件,信心度没有发生改变(依然很低,但没有进一步下降)。
实验的前半部分表明,我们通常都认为自己对事物的了解程度比真实的了解程度更高,以至于仅仅多做一些反思就能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吸纳新鲜的知识当然能让我们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博学多才,但是解释性深度错觉实验的前半部分并没有让参与者接触到任何新知识。他们只是在坦诚、深刻地反省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仅仅做到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的实际所知与以为所知更为贴近了。
实验的后半部分——阅读专家的文件之后信心度没有发生改变——表明,当参与者进入这个阶段,他们对于自身知识水平的认知已经较为准确,即使看到专家分享的知识,信心也不会进一步降低了。
研究中另一项有趣的发现是,过度自信的程度在不同的物品上也有所不同。对于那些隐藏部分大于显露部分的物品(比如电脑),过度自信的程度尤其高。我们往往觉得自己对这类物品了如指掌,因此就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你可以想想那些日常不可见的设备、物品、现象、动作,比如病毒、免疫系统、疫苗、全球变暖、5G芯片等等。至于新冠疫情,完全是不可见的事物,于是人们的过度自信、解释性深度错觉和秉持信心的能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受这项实验的启发,我决定也进行一次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冲水马桶。假设你是一名参与者,来到实验室,一位身着白色大褂、态度友善的研究人员询问你是否了解马桶的工作原理。“当然。”你毫不犹豫地回答,然后给你的了解程度从1到7打分。(参与者打出的平均分是5.1。)然后你拿到一张纸和一支笔,被要求画出马桶的原理图。完成之后,你可以修改自己前面的分数。参与者普遍觉得他们有些过度自信,画图环节结束之后,平均分降到了4.2。接下来你被领到一张桌子旁,桌上摆放着一只马桶的所有部件。我们向你保证所有的部件都是崭新且干净的,你需要将其组装成一只马桶。对参与者来说,这项挑战比画出原理图更加困难。摆弄了一阵零部件,试图将其组装成马桶之后(没有一个人能完成这项任务),他们的平均分数降到了2.7。
你或许在想,不知道马桶、拉锁或者缝纫机的工作原理到底算不算大问题。当然,对这些东西不求甚解多半不会给你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我的重点是提醒人们关注过度自信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的真实所知与我们以为自己所知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例子是有关驾车。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天的驾驶培训课程,之后对自己的驾驶技巧极度自信。培训后不到两个星期就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我敢肯定事故的原因就是我的过度自信——拜驾驶培训课程所赐。当我们在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不顾自己的真实所知,而去参照自己以为的所知,危险的种子就此埋下。如果不多加留意,我们所有人都可能落入这样的陷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