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本书全面反映了我国中药资源现状,明确了中药资源种类变化的情况,厘清了一些中药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问题。为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提供有力支撑,是当代中药资源方面的权威性论著。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药用资源种类进行汇总整理,以汇编的形式收载中国药用资源18817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15321种,药用动物资源2517种,药用矿物资源153种,药用菌类资源826种。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资源品种介绍、附录和索引,各品种药用资源按界、门、纲、目、科、属、种排序,每种药用资源内容包括中文名、学名、凭证标本号、药材名(包括药用部位)、药用依据;附录主要包括中药资源名录编制原则、中药资源名录编制规范等内容;文末附有中药资源中文名索引、中药资源学名索引、药材名索引,以供查阅。
|
關於作者: |
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负责人。曾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组织实施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提出和发展了“分子生药学”和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中国标准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
|
內容試閱:
|
中药资源普查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的精神,履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促进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职能,从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项目支撑工作的方式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含试点)工作。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规定“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
10余年来,各省(区、市)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各项技术要求和“一次普查、四项工作”的整体布局,组织各地普查队员勇挑重担、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地实施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工作,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基本摸清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我们基于省和县级行政区划单元的调查数据资料,对中药资源种类进行汇总整理,对各类中药资源种类进行梳理分析,构建了全国中药资源基础数据库。通过综合分析和整理,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科学、清晰的中国中药资源名录,《中国中药资源名录》即是这一成果的集中反映。
《中国中药资源名录》的编纂是一项重要的分类学工作,也是一个由博返约、精筛细选的研究过程。基于全国各省(区、市)的普查数据,遵循“有调查数据”“有凭证标本”“有实物照片”“有药用价值”的“四有原则”进行整理,并对每一种中药资源的中文名、学名、药材名、药用依据、凭证标本号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规范。对于药用植物、药用菌物和药用动物的学名,主要收录学名的接受名,通过物种学名解析和审核,对“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等复杂情况进行重复物种的去重、异名修订合并等处理;对于常用的学名异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学名异名,增附于接受名之后。对于药材名,主要收录常用的、文献明确记载的名称;本次普查发现的药用新资源,因没有文献记载但实际有应用,本书给出了新拟的药材名称;对于某些资源因具有多个入药部位而出现的不同药材名称时,给予药用部位和药材名一一对应的标示。对于药用依据,基于所引文献的权威性或行业内认可度,规定了优先排序的规则,以尽量体现科学依据。此外,对于学名或药材名称等有误者,我们也给予了必要的修订。
本书共收录中药资源18817种,其中药用植物15321种、药用菌物826种、药用动物2517种、药用矿物153种。药用植物、药用菌物和药用动物按生物自然属性分类,药用矿物按矿物来源属性分类。每一种中药资源下设中药资源编码、中文名、学名、药材名、凭证标本号、药用依据等6项内容,部分药用菌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的凭证标本号暂时未编入。
纲举则目张,“名”正而言顺。《中国中药资源名录》的编制出版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一项标志性成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书概述了中国中药资源“家底”,为今后我国中药资源的评价、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提供了重要的本底资料和依据;同时,本书也是今后全国或地方制定中药资源区划、中药产业经济发展和其他相关决策的重要参考。此外,《中国中药资源名录》所具有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也是将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纂修订、中药材标准化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以及社会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更多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资源会被发现,因此中药资源名录编纂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貌、交通以及学术、人文等各种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我们的种类统计汇总工作,当前的名录还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此外,在编纂过程中,编者也难以避免受到专业能力水平等限制,书中个别内容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在此,我们诚恳地希望各位同道和广大读者在使用本书过程中给予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名录修订得更加完善。
《中国中药资源名录》编纂委员会2024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