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著名作家张石山、鲁顺民,以及“山西民歌打捞者”、音乐专家任俊文共同写作而成。他们以理性、条理、深刻、全面的认知和把控,用雅俗共赏的言说叙述,充满情感地带领读者“满载民歌逛山西”。
阅读本书您可以领略:
大河入晋,民歌繁盛;
山西民歌,源远流长
可以感受:
河曲二人台,唱响晋陕蒙;
祁太秧歌美,滋润大晋中;
左权小花戏,喧闹太行山
可以了解:
保德女儿马玉涛、
河曲歌王辛礼生、
平遥走出郭兰英、
民间大师“香蛮旦”、
左权“开花”刘改鱼、
羊倌歌手石占明
山西民歌演唱家、民间歌手是为繁星满天。
可以明白:
山西民歌为众声喧哗,果然恣肆汪洋;
山西民歌野天野地,放肆生长,终登大雅;
山西民歌的传承古久以及异常繁盛的现实,是山西对于传承护卫华夏文明贡献之一斑;
山西民歌满园春,山西民歌满天星,
这就是民歌海洋——山西!
|
關於作者: |
张石山,作家、编剧、文化学者。山西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曾任《山西文学》主编。短篇小说两次全国获奖。出版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文化专著等近四十部。
鲁顺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著有多种著作计400多万字。
任俊文,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竹笛学会会长,太原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从事山西民歌教学研究、收集采录,被誉为“山西民歌打捞者”。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山西民歌满园春 1
一、汉人原也善歌舞 2
二、恣肆汪洋如歌海 4
三、民歌板块多娇艳 7
四、保德女儿马玉涛 10
五、河曲歌王辛礼生 12
六、平遥走出郭兰英 15
七、秧歌名角“香蛮旦” 17
八、左权“开花”刘改鱼 21
九、羊倌歌手石占明 23
十、满园春色满天星 24
第二章 河曲二人台,唱响晋陕蒙 27
一、大河入晋,民歌繁盛 28
二、大俗民歌,终登大雅 31
三、当年盛况,令人感奋 34
四、传承大师,昔年风采 37
五、民歌二人台,两码是一码 40
六、细说《走西口》,诞生与传承 46
七、说说任艾英,初逢《走西口》 51
八、引进哭板,成就经典 57
九、欣逢樊二牛,现场二人台 62
十、三访辛礼生,歌王老来红 71
第三章 祁太秧歌美,滋润大晋中 79
一、地肥水美五谷香 80
二、祁太秧歌历史长 83
三、民间大师“香蛮旦” 85
(一)少年已成名,红遍大晋中 85
(二)人称“活字典”,不愧传承人 87
(三)草根艺术家,民间留口碑 90
(四)一篇旧文字,满腔怀念情 92
四、剖析名曲《交城山》 100
(一)民歌《交城山》,值得说一说 100
(二)歌曲原生态,首先要肯定 100
(三)逻辑讲不通,到底为什么 102
(四)民歌《交城山》,原来有歌头 104
第四章 左权小花戏,喧闹太行山 109
一、民歌百花艳,左权开花红 110
二、左权民歌调,自古有传承 112
三、大师刘改鱼,经典永留传 115
(一)一首歌与一个人 115
(二)八岁登台的小歌手 116
(三)开花调唱进北京城 117
(四)勤奋好学唱“开花” 117
(五)走出山西的“小刘先生” 122
(六)开启唱歌职业生涯 125
(七)艺术之树长青 128
四、盲人宣传队,向天且高歌 130
(一)左权盲人宣传队的前世今生 130
(二)“下辈子好歹睁开眼” 132
(三)阿炳还活着 136
(四)向天且高歌 140
五、山村放羊汉,歌王石占明 141
(一)地道放羊汉,家学有传承 141
(二)走出红都村,唱歌为谋生 143
(三)二○○二年,好事连着来 145
(四)大赛出差错,民间多宽容 148
(五)左权民歌红,文化传统厚 151
(六)保全原生态,经典已留存 153
第五章 繁花开三晋,民歌满天星 157
一、山西民歌,源远流长 158
二、山西民歌,多姿多彩 159
三、何为“卷席片” 160
四、且说“号子” 162
五、柳林弹唱 165
六、临县伞头秧歌 167
七、长治西火秧歌 170
八、晋南小调 172
九、从民歌到戏剧 175
神仙挡不住人爱人(代后记) 张石山 179
|
內容試閱:
|
汉人原也善歌舞
多年以来,国人脑海里似乎形成了一个固定概念:与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相比,占中国人口比例最高的汉族人,不善歌舞。这话往往还传达出若干言外之意:虽然不能说汉族人特别保
守,但至少也能说他们相当古板。
这个概念,究竟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难以寻根究底。这一概念,或曰这一说法,没有多少严格考据,也没有听谁讲出过足以服人的道理。仿佛没有道理,成了最大的道理。这样的说法,似是而非,再加上人云亦云,于是几乎就成了一个定评。
然而,这一说法,经不起推敲;这一概念,经不起考据。因为,它不符合事实。事实上,负载了极其厚重的农耕文明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相比,不能说更加能歌善舞,至少是毫不逊色。我们旅游去到少数民族地区,自然会有所目击。或者寻常在电视节目上,也能够看到,少数民族的同胞们,果然是能歌善舞。无论是南方的苗族、傣族、侗族、彝族、白族,等等许多民族,或者是北方和大西北的维吾尔族、藏族、回族、羌族、蒙古族,等等许多民族,确实是载歌载舞。但那或者是电视上播出的舞台影像,或者是旅游地的固定节目。当然,可想而知,在敬神祭祖的时候,在各种民俗节日庆典上,那儿的人们确实是要唱歌并且要跳舞。
可是,让我们回头想一想,或者留心看一看,我们汉族,难道不也是这个样子的吗?比方,除了各地专有的民俗节日庆典,在每年春节过后的元宵节,在这个全体华夏民族的盛大狂欢节里,我们汉族人,岂不也是照样要唱歌跳舞、岂不也是载歌载舞?
具体说到山西,说到这个中国的北方内陆省份,就尤其是这样。在山西,每到民俗节日庆典,包括元宵节狂欢,人们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极多。其中,大家喜闻乐见并且几乎人人都可参与的一项歌舞活动,就是“扭秧歌”。
什么叫扭秧歌?说来就是且歌且舞,载歌载舞。依附于说来平常不过的“扭秧歌”,山西各地便形成了许多风格迥异的音乐舞蹈艺术样式。
这儿稍稍说几个:山西北路,不仅有“朔州大秧歌”,而且有“宁武小秧歌”;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除了“太原秧歌”,更有著名的“祁太秧歌”;东面太行山里有“左权秧歌”“襄垣秧歌”“壶关秧歌”;西面吕梁山里则有“临县伞头秧歌”“柳林弹唱”;晋南临汾地区,既然有“威风锣鼓”,那么到运城地区,仿佛不甘示弱,便有了“高台花鼓”……种种秧歌,说来简直是指不胜屈、言不胜道。而且,每当节庆,除了有专业或准专业的秧歌队伍表演,多数情况下,人们或则喜闻乐见引颈翘首在旁边观赏,或则便是直接参与投入,大家一道歌舞狂欢。于是,我们往往分不清表演者与观众,大家集体参与,是为万众欢腾。
“扭秧歌”,前头有个“扭”字,这说的正是舞蹈;后边有个“歌”字,说的便是吟唱。伴随着风格迥异的秧歌舞蹈,于是在同时便有了五彩缤纷的各种民歌小调。
山西人,除了爱跳舞,更加爱唱歌。独立于秧歌舞蹈之外,脱离开器乐伴奏,山西民歌所谓的山歌野调,那就更加多姿多彩,多不胜数、美不胜收。几乎每处山野,每块农田,在行人过者不经意之际,如同天籁自鸣,放羊汉和种田人会突然向天而歌。他们在自娱自乐,他们在随意抒发,他们在自由表达。他们与烂漫山花一道,在大自然里盛放。
放言之,说起山西民歌,那简直就是一个恣肆汪洋的民歌之海!
细说《走西口》,诞生与传承
具体到二人台经典剧目《走西口》,当然与历史上波及晋西北、陕北、晋北,乃至更远的河北一带的“走西口”移民潮有直接关系。也可以说,《走西口》就是走西口生活的直接反映。
刚开始的《走西口》,是什么样子,如今的人们已经不可得而知也。最早留下来的本子,当属河曲县唐家会“五云堂”留存下来的清代光绪十一年的本子。同时留下来的,还有二人台剧目《小寡妇上坟》,以及道情戏《向子出家》《三世修》等剧目。
道情戏与二人台,同时出现,反映出的是早期民间戏曲表演的一种形式。一个戏班,能唱二人台,也能唱梆子大戏,一般说来,这叫“两下锅”;而同一台节目,既唱二人台,又唱梆子或道情,这样的演出样式,便叫做“风搅雪”。
清代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那时候的《走西口》剧情,已经基本定型。包括几个段落场次,成亲、留夫、梳头、送别、远行。直到今天,《走西口》的基本剧情也是这样,由一生一旦来表演。那么,最早的或曰传统的《走西口》,和现今定型演出的《走西
口》,其主要区别是什么呢?那区别,说来主要就是哭板哭腔的加入。哭板加入之后,《走西口》的面貌为之一变。增强了“送别”与“远行”的内容成分,同时削减了好多旧的唱词。比照加入哭板之前的诸多《走西口》传统剧目,能够看出:“送别”一出,原本内容不多;“远行”一出,则把重点放在出门之后走了些什么地方,不断铺承,根据演唱者亲身经历而有不同版本。
比如清代光绪版,唱词是这样的:
走脱二里半,拧回头来看。我看见小妹妹,还在房上站。
一溜簸箕湾,下了大河畔。西门口上大船,丢下我命肉蛋。
一过台子鄢,瞭不见河曲县。盘算起小妹妹,实实真可怜。
头一天住古城,第二天住纳林。第三天相思病,害在喜家坪。
第四天住乌拉素,拾了一块破白布。进了店房门,补一补烂皮裤。
上了马场壕,过了个饿狼壕。一黑夜没睡着,第二天赶紧跑。
走过沙蒿塔,拣了个烂瓜钵。拿起来啃一口,打凉又解渴。
上了新民堡,看见红市布。扯了二尺五,缝了个讨吃兜。
到了西包头,碰见我二姑舅。你给我那巧手手,捎上两片哈达绸。
上了珊瑚湾,碰见个鞑老板。说了两句蒙古话,吃了两颗酸酪蛋。
住了长牙店,住店没房钱。叫一声长牙哥,可怜一可怜。
刮出后大套,受苦穷刨闹。思想起心上人,扭头往回跑。
在上述传统唱词里,分明排列出了古城、纳林、喜家坪、乌拉素、马场壕、饿狼壕、沙蒿塔、新民堡、西包头、珊瑚湾、后大套等这些名堂。这些地名串起来的,恰恰是我们祖辈走西口的人们出口进套的路线图。
不同的民间戏班子,在演出《走西口》的时候,往往会演唱出不同的“走西口”路线。
1998年,本书笔者之一张石山,曾经访问过河曲县的二牛剧团。团长樊二牛演唱传统节目《走西口》,大的路线图相近,而有个别不同:
头一天住古城,走了七十里整。虽然路不远,走了三个省。
二天住乌拉素,扯了五尺布。坐在店坊炕上,补了烂皮裤。
三天翻坝梁,坝梁刮东风。刮东风调西风,抽得我两脸疼。
四天沙蒿塔,捡了个烂瓜钵。拿起来啃两口,解凉又解渴。
五天沙庆家,提笔把书写。想起孙玉莲,记在书里面。
六天到包头,包头好丝绸。遇见河曲猴,捎给巧小小。
七天住了个长牙店,住店没店钱。叫一声长牙哥,可怜一可怜。
上了王爷店,两眼好垂泪。三年头上一算账,挣饭没工钱。
走过西口的人,从河曲县出发,过黄河进入蒙古草地,最终抵达西包头,有“紧七慢八”的说法。紧走些,七天;慢走些,八天。1983年修河曲县志,当时参与县志编辑的,有个赵宇明。本书笔者之一鲁顺民,见过他去内蒙古采访回来的记录。那记录里,也有传统《走西口》的唱段,道是:
走脱二里半,拧头头来看。瞭见我那小妹妹,还在房上站。
一溜簸箕湾,下了大河畔。西门外上船,丢下我命疙蛋。
一过台子鄢,瞭为见河曲县。盘算起小妹妹,怎扔下我的毛眼眼。
头一天住古城,第二天住纳林。第三天相思病,害在那喜家坪。
第四天住乌拉素,拾了一块破白布。进了店房门,补一补烂皮裤。
上了马场壕,遇见个饿狼嚎。一黑夜没睡着,第二天赶紧跑。
走过沙蒿塔,拣了个烂瓜钵。拿起来啃一口,打凉又解渴。
上了新民堡,看见红市布。扯了二尺五,缝了个讨吃兜。
到了西包头,碰见我二姑舅。你给我那巧手手,捎上两片哈达绸。
上了珊瑚湾,碰见个鞑老板。要了两块糠窝窝,还认我干哥哥。
住了蒋白店,要了碗生荞面。吃得我肚子坏,拉稀跑茅圈。
住了长牙店,住店没房钱。叫一声长牙哥,可怜一可怜。
上了五原县,挣饭没工钱。到处没生路,心如滚油煎。
刮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想起小妹妹,心呀心不安。
最后这个唱词,跟清代光绪版更加接近,听来有一种原始的震撼与感动。但唱词“刮出嘉峪关”,有点地理概念紊乱。传统意义上的走西口,并不包括西出嘉峪关。这个唱词,想象的成分就大了起来。后来定型的《走西口》,把类似不太合理的唱词几乎全部删掉,而相对突出了生离死别的主题。
当然,对于生活中老辈人走西口的真实路径,在剧中也有保留。因为,这是曾经的生活真实,能够展示和反映当年人们走西口的艰辛。只是,不作特别铺陈就是了。——我们在这本书里,不厌其烦记录下早年艺人们创作的《走西口》当中列举的地名,也是希望能够了解前人闯荡世界的艰辛和不易。
后来改定的《走西口》,特别将“梳头”“送别”两场戏当中的唱腔改为哭板,于是《走西口》方才成了今天的《走西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