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沙博理从事汉译英活动50余年,共计翻译中文著作200部,为中文著作的英译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翻译社会学新视角下的译者行为理论框架,分析沙博理的翻译观及其翻译活动所涉及的政治文化因素、翻译机构、参与人以及译者和其他参与人的主体因素,重点探究沙博理的翻译惯习并尝试挖掘其翻译惯习的深层成因,再现沙博理半个世纪的翻译活动场景,管窥50余年中国文化外译史的历程,以期为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历史借鉴。
|
關於作者: |
沙博理从事汉译英活动50余年,共计翻译中文著作200部,为中文著作的英译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翻译社会学新视角下的译者行为理论框架,分析沙博理的翻译观及其翻译活动所涉及的政治文化因素、翻译机构、参与人以及译者和其他参与人的主体因素,重点探究沙博理的翻译惯习并尝试挖掘其翻译惯习的深层成因,再现沙博理半个世纪的翻译活动场景,管窥50余年中国文化外译史的历程,以期为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历史借鉴。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翻译家类型研究综述2
第三节 沙博理研究综述2
一、翻译史著、译学词典、译者词典上对沙博理的评价3
二、报刊上的访谈、生平叙述与回忆录中对沙博理生平
的简述3
三、期刊论文与硕博士论文中对沙博理翻译观与翻译实践
的研究4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8
一、研究问题8
二、研究方法8
第五节 研究范围与内容9
一、沙博理第一个翻译网络中的译作10
二、沙博理第二个翻译网络中的译作10
三、沙博理第三个翻译网络中的译作12
第六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12
一、研究意义13
二、创新点14
第二章 红色翻译家沙博理概述16
第一节 红色翻译家概述16
第二节 沙博理的人生经历17
第三节 沙博理的翻译成就与影响19
一、中国红色文学英译与传播之先驱20
二、中国红色文学英译与传播之巨匠23
三、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水浒传》英译全译本之产出者30
四、研究中国古代犹太人的学术成果以及中国古代刑法
在西方之推介者33
第四节 沙博理的翻译观34
一、翻译目的: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35
二、翻译主张:“信、达、雅”与“忠实性叛逆”35
三、翻译策略、方法与技巧:圆满调和41
四、文学翻译者的基本能力与素养43
第五节 本章小结43
第三章 社会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研究理论框架:“场域—网络”
理论框架45
第一节 社会翻译学发展概述45
第二节 社会实践理论与行动者网络理论相结合的“场域—
网络”理论视角54
一、社会实践理论54
二、行动者网络理论60
三、社会实践理论与行动者网络理论相结合对于译者研究
的意义62
第三节 “场域—网络”理论视角在本书中的应用64
一、“场域”与“网络”在本书中的应用65
二、“惯习”在本书中的应用68
三、“资本”在本书中的应用73
四、“行动者”与“能动性”在本书中的应用73
五、“场域—网络”译者研究理论框架图74
第四节 本章小结75
第四章 沙博理的翻译网络及其主导行动者:行动者网络77
第一节 第一个翻译网络及其主导行动者78
一、第一个翻译网络:沙博理初涉译坛时的翻译活动78
二、第一个翻译网络中的主导行动者80
第二节 第二个翻译网络及其主导行动者87
一、第二个翻译网络:沙博理作为中国政府机构译者时
的翻译活动87
二、第二个翻译网络中的主导行动者91
第三节 第三个翻译网络及其主导行动者95
一、第三个翻译网络:沙博理后期的自主翻译与编译活动95
二、第三个翻译网络中的主导行动者95
第四节 本章小结98
第五章沙博理的恒定性翻译惯习: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100
第一节 政治与文化立场选择的恒定性惯习103
一、政治立场选择的恒定性惯习103
二、文化立场选择的恒定性惯习115
第二节 翻译标准选择的恒定性惯习126
一、遵守“信、达、雅”翻译主张的恒定性惯习127
二、遵守“忠实性叛逆翻译主张”的恒定性惯习148
第三节 本章小结162
第六章 不同翻译网络中沙博理翻译惯习的差异性:红色情怀
逐日浓164
第一节 不同翻译网络中沙博理翻译惯习在不同维度上的
差异165
一、内容的增删与重组之惯习差异166
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惯习差异167
三、副文本的使用惯习差异172
第二节 不同翻译网络中沙博理翻译惯习的整体差异172
一、第一个翻译网络中沙博理的翻译惯习略微向读者
倾斜173
二、第二个翻译网络中沙博理的翻译惯习略微向原作
倾斜176
三、第三个翻译网络中沙博理的翻译惯习在原作与读者
之间趋于平衡177
第三节 本章小结180
第七章 结语182
第一节 结论182
第二节 启示185
一、“场域—网络”视角对译者研究的启示185
二、沙博理的翻译惯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中国文化
“走出去”之启示187
第三节 局限190
参考文献1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