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中国版《编舟记》《教授与疯子》,讲述中国*本《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编撰者隐秘而伟大的词典人生;“感动中国”提名者、“阿富汗勋章”得主、“2014中华文化人物”车洪才的亲笔自传;企鹅传记口碑之作,数年近十次易稿,独家呈现词典的漫漫编撰过程;独家收录十余幅珍贵照片,记录用36年完成“被遗忘的国家任务”的传奇人生;
感情真挚文笔朴实,“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平凡人励志故事,唤起读者对理想与坚守的思考。
|
內容簡介: |
《我的词典人生》是曾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的车洪才的个人自传,讲述了一位“小人物”不平凡的奋斗史。
1959年,23岁的车洪才被外交部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选派到阿富汗学习普什图语,归国后接受了商务印书馆编纂《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任务。然而,人生际遇的起起落落,让这项浩大的编纂工程数次停摆。5.2万个词条,大约15万张卡片,200多万字,车洪才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词典的初稿。
2012年4月,当76岁的车洪才走进商务印书馆交付成果时,已无人记得这项战略任务。因为这么多年发生了太多人事变迁,这本词典也渐渐被遗忘,只有车洪才,始终记得这项国家派给他的“任务”,并称之为“终生之宿愿”。2014年《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正式出版,距离车洪才接手这个任务,已经过去了整整了36年。这个匠人匠心的感人故事引起央视等各大媒体热切关注,这个关于认真与坚守的匠心故事才逐渐浮出水面。
|
關於作者: |
车洪才,1936年出生在黑龙江,中国传媒大学退休教授。曾担任国际广播电台翻译、驻外使馆馆员以及普什图语教授,但他重要的身份,是词典编撰者。200多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花费将近36年的时间才完成编撰。后被提名“2014感动中国”,荣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及阿富汗国家高级勋章。
1978年,车洪才接受商务印书馆委托的词典编撰工作,经历过职业生涯的起起落落,也目睹过词典卡片惨遭损毁,但他从未放弃过这项“国家任务”,凭着一股韧劲坚持着词典编撰工作,终盼来了2014年《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终出版。
编这本词典,他没从国家拿过一分钱,“我心里有底,我编的东西的分量我知道。词典是后世之师,至少影响两三代人。现在物质的东西被提得很露骨,干什么都要讨价还价,在我看来,能为国家做点事,就算没白活。”
|
目錄:
|
楔子
章 命运,将我带向普什图语
第二章 如同热水瓶的阿富汗人
第三章 外交部分配的份工作
第四章 编词典——我肩负的国家任务
第五章 痛心!珍贵卡片遭无妄之灾……
第六章 “咱们可别业未竟身先亡呀”
第七章 一枚沉甸甸的阿富汗勋章
尾声
|
內容試閱:
|
楔子
2012 年 4 月 10 号,我乘公交车来到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还在王府井大街,还是那座灰色大楼。时光荏苒,30 多年,早已物是人非。我进入大门走到传达室窗口,对里边的人说,我要去编辑室,回说已经没有编辑室了,问我有什么事,我说:“联系出一本书,是一本外文词典。”他告诉我说:“你去外语编辑室联系吧,在三楼。”我走上台阶进入办公楼,门廊左手墙上分成“我们的作者”和“我们的员工”两个板块,镶着很多名人的照片,十分醒目。
我走到三楼一个门上标有几种语言标签的办公室,敲敲门,进到屋里,看见一位女士坐在办公桌前,我说:“请问哪一间是外语编辑室?”问:“有什么事?”答:“我联系出一本词典。”问:“什么语的?”“普什图语,阿富汗的”。“请到305室。”我出来顺着走廊往回走了几道门,找到 305 的房号,门上没有标签。敲开门,是个套间,外间屋里坐着一位小姑娘,她抬起头看着我,我说:“我来联系出一本词典。”她顺口问一句:“什么语的?”我说:“普什图语的”,她没有反应,我补充一句:“阿富汗的。”她问:“能有多少字 ?”我说:“大约有 200 多万字。”她立即站了起来,说:“您请坐,我去找我们主任。”
没有几分钟,编辑室主任张文英来了,她高高的个儿,不胖不瘦,留着很适合她脸型的短发,看上去挺年轻。她进门先跟我打个招呼,然后脱了外衣挂在衣架上,坐到办公桌前,我先解释了一句,“我事先不知找谁,所以没打招呼就冒昧闯来了。”然后,边自我介绍边从小挎包里取出写给商务印书馆总编室的信,摆在她的面前。张文英说话慢条斯理,很有礼貌,是一位温柔典雅的知识女性。她慢慢翻看我写的信,边听我介绍这本词典的由来,她看得认真也听得仔细,不时插问一句。她的和蔼使我感到交流很轻松。我在介绍过程中提到朱谱萱,她说这位老前辈已经 100 多岁,再提到跟我保持几年联系的孙敦汉,她说认识,没有深谈过。谈话中,我还想起曾经跟我们有过接触的一位年轻人杨德炎,张文英声音低沉地说:“杨总去世了。”我不知道杨德炎当过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而且已经过世,大为意外,我说:“他还年轻呢,60 来岁吧。”她说:“前年去世时 65 岁。”真是世事无常啊!
我们谈得很融洽,事情谈得也比较透。她看了信后附的样稿,说:“看来,词典编完了。我个人意见,我们接了。但是,立项要由馆务会议通过,下个月就有馆务会,我上报,有什么消息我告诉您。”我很感谢,告诉她我要去厦门,厦门电话、北京电话和我的电子邮箱都附在信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