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1、时间酿酒,余味成花。23位文学大家联袂献作,48篇经典散文疗愈人心,写给每一个现代人的心灵之书。
2、山间水乡、市井闲趣、乡愁旧忆,名家笔下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生活体验,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让心灵得以休憩与成长。
3、精美封面,以绿色为主色调,营造心旷神怡的安然境界。内有知名画师老树绘制插图,为阅读更添一分趣味。
4、跳出日复一日无趣生活的牢笼,安然行于时光清浅处,体会人生的闲适与美好。
5、清淡的日子,随遇而安的心,你要知道好起来的从来不是生活,而是自己的释怀。愿你看尽人间繁华,仍温润如初。
|
內容簡介: |
1.《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是一部文学大家散文精选集,是汪曾祺、季羡林、梁实秋、萧红、林徽因等23位名家写给生活奔波者的清心书。
岁月静好,不在于外界的繁华与喧嚣,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足。在这路遥马急的人间,慢慢来是一种诚意。生命不只庸俗与疲惫,更有安然慢行的可能。在忙碌的日常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人静,物简,花与温柔,我们都自给自足。如此,岁月浅浅,余生漫漫,世间温故,风轻云淡。
2.《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是一部充满人生哲学与悠长岁月感悟的散文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它如同一缕清风,提醒我们放慢脚步,体会生活的每一分美好与宁静。
生活的艰辛如漩涡般令人深陷,在忙碌与喧嚣中,总有一刻我们会被点醒:莫急,时间和你都在往前走;不忙,一程自有一程的芬芳。如此,做个心定的人,不为锦瑟迷,不为流年欺。岁月欢喜一步步,成就人间与朝暮。
|
關於作者: |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文字干净而传神,质朴而简白,通晓畅达,既没有结构上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其主要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黄油烙饼》《葡萄月令》《人间草木》 等。
史铁生(1951—2010),著名作家,散文家,被誉为中国当代极富人格力量和极具灵魂深度的作家。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等。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
目錄:
|
第一章 风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
当时只道是寻常 季羡林
自得其乐 汪曾祺
山中的历日 郑振铎
半日的游程 郁达夫
江冷楼前水 张恨水
水乡怀旧 周作人
山居杂缀 戴望舒
白马湖 朱自清
上景山 许地山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徐志摩
第二章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看灯有味忆儿时 张恨水
市声拾趣 张恨水
闹市闲民 汪曾祺
孩子的马车 鲁彦
花坞 郁达夫
观火 梁遇春
售书记 郑振铎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陶渊明爱树 废名
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
第三章 生活明朗时,万物都可爱
人间草木 汪曾祺
小麻雀 老舍
小黑狗 萧红
林语 王统照
鸟声 周作人
蟋蟀 陆蠡
蝉与纺织娘 郑振铎
海燕 郑振铎
驴子和骡子 鲁彦
蛛丝和梅花 林徽因
第四章 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
翡冷翠山居闲话 徐志摩
无事此静坐 汪曾祺
罗袜生尘 废名
长闲 夏尊
背影 朱自清
不旅行记 老舍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旅人的心 鲁彦
光阴 陆蠡
几个欢快的日子 萧红
第五章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女子装饰的心理 萧红
一个南方的姑娘 萧红
雅舍 梁实秋
幽弦 庐隐
彼此 林徽因
毋忘草 梁遇春
老海棠树 史铁生
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 梁遇春
|
內容試閱:
|
无事此静坐
汪曾祺
我的外祖父治家整饬,他家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他有几间空房,檐外有几棵梧桐,室内有木榻、漆桌、藤椅,这是他待客的地方,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难得有人来。这几间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凉快。南墙挂着一条横幅,写着五个正楷大字:
无事此静坐。
我很欣赏这五个字的意思。稍大后,知道这是苏东坡的诗,下面的一句是:
一日当两日。
事实上,外祖父也很少到这里来。倒是我常常拿了一本闲书,悄悄走进去,坐下来一看半天,看起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儿隐逸之气了。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作“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毛主席年轻时曾采用了几种锻炼自己的方法,一种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环境造成的。我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时,和三十几个农业工人同住一屋。他们吵吵闹闹,打着马锣唱山西梆子,我能做到心如止水,照样看书、写文章。我有两篇小说,就是在震耳的马锣声中写成的。这种功夫,多年不用,已经退步了。我现在写东西总还是希望有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但也不必一定要到海边或山边的别墅中才能构想。
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犹然独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我的一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曾见齐白石一幅小画,画的是淡蓝色的野藤花,有很多小蜜蜂,有颇长的题记,说这是他家的野藤,花时游蜂无数,他有个孙子曾被蜂蜇,现在这个孙子也能画这种藤花了,最后两句我一直记得很清楚:“静思往事,如在目底。”这段题记是用金冬心体写的,字画皆极娟好。“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就是下笔的时候,也最好心里很平静,如白石老人题画所说:“心闲气静时一挥。”
我是个比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时也不免浮躁,最近就有点儿如我家乡话所说“心里长草”。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
山居杂缀
戴望舒
山?风
窗外,隔着夜的帡幪,迷茫的山岚大概已把整个峰峦笼罩住了吧。冷冷的风从山上吹下来,带着潮湿,带着太阳的气味,或是带着几点从山涧中飞溅出来的水,来叩我的玻璃窗了。
敬礼啊,山风!我敞开门窗欢迎你,我敞开衣襟欢迎你。
抚过云的边缘,抚过崖边的小花,抚过有野兽躺过的岩石,抚过缄默的泥土,抚过歌唱的泉流,你现在来轻轻地抚我了。说啊,山风,你是否从我胸头感到了云的飘忽,花的寂寥,岩石的坚实,泥土的沉郁,泉流的活泼?你会不会说,这是一个奇异的生物!
雨
雨停止了,檐溜还是叮叮地响着,给梦拍着柔和的拍子,好像在江南的一只乌篷船中一样。“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韦庄的词句又浮到脑中来了。奇迹也许突然发生了吧,也许我已被魔法移到苕溪或是西湖的小船中了吧……
然而突然,香港的倾盆大雨又降下来了。
树
路上的列树已斩伐尽了,疏疏朗朗地残留着可怜的树根。路显得宽阔了一点,短了一点,天和人的距离似乎更接近了。太阳直射到头顶上,雨淋到身上……是的,我们需要阳光,但是我们也需要阴荫啊!早晨鸟雀的啁啾声没有了,傍晚舒徐的散步没有了。空虚的路,寂寞的路!
离门前不远的地方,本来有一棵合欢树,去年秋天,我也还采过那长长的荚果给我的女儿玩的。它曾经娉婷地站立在那里,高高地张开它的青翠的华盖一般的叶子,寄托了我们的梦想,又给我们以清阴。而现在,我们却只能在虚空之中,在浮着云片的碧空的背景上,徒然地描画它的青翠之姿了。像现在这样的夏天的早晨,它的鲜绿的叶子和火红照眼的花,会给我们怎样的一种清新之感啊!它的浓荫之中藏着雏鸟的小小的啼声,会给我们怎样的一种喜悦啊!想想吧,它的消失对于我们是怎样地可悲啊!
抱着幼小的孩子,我又走到那棵合欢树的树根边来了。锯痕已由淡黄变成黝黑了,然而年轮却还是清清楚楚的,并没有给苔藓或是芝菌侵蚀去。我无聊地数着这一圈圈的年轮,四十二圈!正是我的年龄。它和我度过了同样的岁月,这可怜的合欢树!
树啊,谁更不幸一点,是你呢,还是我?
失去的园子
跋涉的挂虑使我失去了眼界的辽阔和余暇的寄托。我的意思是说,自从我怕走漫漫的长途而移居到这中区的最高一条街以来,我便不再能天天望见大海,不再拥有一个小圃了。屋子后面是高楼,前面是更高的山;门临街路,一点隙地也没有。从此,我便对山面壁而居,而最使我怅惆的,特别是旧居中的那一片小小的园子,那一片由我亲手拓荒、耕耘、施肥、播种、灌溉、收获过的贫瘠的土地。那园子临着海,四周是苍翠的松树,每当耕倦了,抛下锄头,坐到松树下面去,迎着从远处渔帆上吹来的风,望着辽阔的海,就已经使人心醉了。何况它又按着季节,给我们以意外丰富的收获呢?
可是搬到这里以后,一切都改变了。载在火车上和书籍一同搬来的耕具:锄头、铁耙、铲子、尖锄、除草耙、移植铲、灌溉壶等,都冷落地被抛弃在天台上,而且生了锈。这些可怜的东西!它们应该像我一样地寂寞吧。
好像是本能地,我不时想着“现在是种番茄的时候了”,或是“现在玉蜀黍可以收获了”,或是“要是我能从家乡弄到一点蚕豆种就好了”!我把这种思想告诉了妻,于是她就提议说:“我们要不要像邻居那样,叫人挑泥到天台上去,在那里辟一个园地?”可是我立刻反对,因为天台是那么小,而且阳光也那么少,给四面的高楼遮住了。于是这计划打消了,而旧园的梦想却仍旧继续着。
大概看到我常常为这种思想困恼着吧,妻在偷偷地活动着。于是,有一天,她高高兴兴地来对我说:“你可以有一个真正的园子了。你不看见我们对邻有一片空地吗?他们人少,种不了许多地,我已和他们商量好,划一部分地给我们种,水也很方便。现在,你说什么时候开始吧。”
她一定以为会给我一个意外的喜悦的,可是我却含糊地应着,心里想:“那不是我的园地,我要我自己的园地。”可是,为了不要使妻太难堪,我期期地回答她:“你不是劝我不要太疲劳吗?你的话是对的,我需要休息。我们把这种地的计划打消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