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NT$
54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內容簡介: |
李丹,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化学教研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专注于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学,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分析化学》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仪器分析》湖南省线上一流课程负责人,《分析化学》长沙理工大学十大最喜爱线上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仪器分析》长沙理工大学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2项。个人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长沙理工大学“教学奉献奖”、长沙理工大学“师德标兵”,长沙理工大学“芙蓉百岗明星”、长沙理工大学“优秀教师”,长沙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长沙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等荣誉。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1项,校级1项。指导学生获得各项学科竞赛20余项。 科研方面: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横向项目3项、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发表20余篇科研论文,10余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国内多家高精密电子电路企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和科研交流活动,以及创新技术产业化攻关过程。
|
關於作者: |
李丹,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化学教研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专注于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学,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分析化学》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仪器分析》湖南省线上一*流课程负责人,《分析化学》长沙理工大学十大喜爱线上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仪器分析》长沙理工大学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2项。个人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长沙理工大学“教学奉献奖”、长沙理工大学“师德标兵”,长沙理工大学“芙蓉百岗明星”、长沙理工大学“优秀教师”,长沙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长沙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等荣誉。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1项,校级1项。指导学生获得各项学科竞赛20余项。 科研方面: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横向项目3项、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发表20余篇科研论文,10余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国内多家高精密电子电路企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和科研交流活动,以及创新技术产业化攻关过程。
|
目錄:
|
第一章 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第一节 绪 论 1
第二节 实验室规则与制度 2
第三节 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 3
第四节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7
第五节 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12
第六节 大学化学实验通用基本操作 16
第二章 大学化学基本实验(Ⅰ)(无机化学)
第一节 基础性实验 45
实验一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45
实验二 玻璃加工和塞子钻孔 46
实验三 解离平衡 50
实验四 平均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53
实验五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 56
实验六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58
实验七 一些无机化合物的性质 62
实验八 配合物的生成、性质和应用 66
实验九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69
实验十 磺基水杨酸合铜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 72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74
实验十一 s 区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74
实验十二 p 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78
实验十三 d 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83
实验十四 ds 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87
实验十五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91
实验十六 氯化钠的提纯 93
实验十七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其配阴离子电荷的测定 94
实验十八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96
实验十九 发光稀土配合物 Eu(phen)2(NO3)3的制备 98
实验二十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100
实验二十一 利用废铝罐制备明矾 102
实验二十二 由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 104
实验二十三 由白钨矿制备三氧化钨 105
实验二十四 由钛铁矿提取二氧化钛 108
实验二十五 过碳酸钠的制备及产品质量检验 110
实验二十六 磷酸盐在钢铁防蚀中的应用 112
第三节 设计性实验 114
实验二十七 水溶液中Fe3 、Co2 、Ni2 、Mn2 、Al3 、Cr3 、Zn2 等的分离和检出 114
实验二十八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合成和组成的测定 116
实验二十九 无机颜料铁黄的制备 118
实验三十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发光性能研究 120
实验三十一 钼硅酸的制备及性质测试 121
实验三十二 乙酸铜的制备与分析 123
实验三十三 过二硫酸钾的制备与性质 124
第三章 大学化学基本实验(Ⅱ)(分析化学)
第一节 基础性实验 127
实验一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127
实验二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28
实验三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 130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131
实验四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131
实验五 混合碱的测定 133
实验六 硫酸铵中含氮量的测定 134
实验七 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135
实验八 水的总硬度测定 136
实验九 混合试样中Pb2 、Bi3 含量的连续测定 137
实验十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139
实验十一 试样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140
实验十二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 141
实验十三 碘量法测定铜含量 143
实验十四 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146
实验十五 直接碘量法测定水果中维生素 C 的含量 147
实验十六 氯含量的测定 148
实验十七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150
实验十八 钢铁中镍含量的测定 153
实验十九 BaCl2·2H2 O 中钡含量的测定 154
实验二十 水泥熟料中SiO2、Fe2 O3、Al2 O3、CaO 和MgO 含量的测定 156
第三节 设计性实验 161
实验二十一 酸碱滴定方案设计 161
实验二十二 配位滴定方案设计 163
实验二十三 氧化还原滴定方案设计 164
实验二十四 石灰石中钙含量的测定 165
实验二十五 漂白精中有效氯和总钙量的测定 165
实验二十六 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165
实验二十七 Fe2O3 与 Al2 O3 混合物的测定 166
实验二十八 铅精矿中铅的测定 166
第四章 大学化学基本实验(Ⅲ)(仪器分析)
第一节 基础性实验 167
实验一 气相色谱填充柱的制备 167
实验二 苯系混合物的定性分析 168
实验三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混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70
实验四 用薄膜法制样测定聚乙烯和聚苯乙烯膜的红外吸收光谱 171
实验五 用溴化钾压片法制样测定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 172
实验六 红外吸收光谱法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正丁醇 174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175
实验七 用归一化法定量分析苯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175
实验八 苯系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 177
实验九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 178
实验十 稠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及柱效评价 179
实验十一 奶制品中防腐剂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测定 182
实验十二 离子色谱法测定火电厂用水中SO2-4 和NO-3 的含量 183
实验十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苯酚类化合物 186
实验十四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的F- 187
实验十五 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 188
实验十六 自来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191
实验十七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钙片中钙含量 193
实验十八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色氨酸的含量 195
实验十九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蒽醌粗品中蒽醌的含量 197
实验二十 苯甲酸、苯胺、苯酚的鉴定及废水中苯酚含量的测定 198
实验二十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硝酸盐氮 200
实验二十二 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车用汽油中的苯含量 202
实验二十三 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乙酸乙酯和丙磺舒 203
实验二十四 粒度仪测定果汁中微粒粒径 204
第三节 设计性实验 205
实验二十五 甲酚同分异构体的气相色谱分析 205
实验二十六 白酒中甲醇的气相色谱分析 206
实验二十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司匹林 206
实验二十八 电解二氧化锰中铜和铅的含量测定 206
实验二十九 光谱分析法测定工业废水中三价铬和六价铬含量 207
实验三十 纸张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 207
实验三十一 活性炭对染料吸附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07
实验三十二 生物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208
实验三十三 碳酸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钠的测定 208
实验三十四 HPLC 法测定雷贝拉唑钠中杂质含量 209
第五章 创新研究性实验
实验一 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镉 210
实验二 喹诺酮类铜配合物的制备 211
实验三 火电厂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 211
实验四 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纳米碳酸钙 212
实验五 DNA 介导荧光铜纳米簇的合成 212
实验六 CdSe 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调控 213
实验七 电子废料中金的绿色特异性回收 214
实验八 电厂水质综合检测 217
实验九 自组装膜金电极用于微量汞离子的检测研究 217
实验十 新型金纳米颗粒传感膜的制备和表面修饰 217
实验十一 电化学分析法用于食品中微量亚硝酸根的检测 218
实验十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火电厂水汽中微量铁、铜、锌 218
实验十三 奶粉中微量元素Zn、Cu 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218
实验十四 电位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 药丸中维生素B1含量 219
实验十五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紫外光谱分析 219
实验十六 仿生纳米孔道用于手性氨基酸的检测 219
实验十七 核酶传感体系的荧光光谱分析 220
实验十八 未知有机物的结构鉴定 220
实验十九 卷烟纸助燃剂的快速测定 220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常用指示剂 222
附录 B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224
附录 C 常用浓酸、浓碱的密度和浓度 225
附录 D 常用基准物质及其干燥条件与应用 226
附录 E 原子量表 227
附录 F 常用化合物的分子量表 228
附录 G 仪器分析常用仪器介绍 230
|
內容試閱:
|
为了适应国家“强基计划”和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需要发展基础学科,并促进工程实践能力,需要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它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与化工、轻工、环境、材料、食品、生物、制药、医学、生命健康,甚至能源交通、土木水利、机械电气及智能制造与工程等多个核心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理论和化学规律的发展、演进和应用都来源于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化学类、化工类和相关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化学教学中,要从基础实验出发,培养学生“化学”思维创新能力,锻炼学生“化学”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是编者总结本校和兄弟院校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进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建设以来,在大学中各类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改革成果,并设计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编写而成的。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湖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产业,以及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专业,优化了实验设计,增加了与生产实际及工程相关的实验内容,这也是满足各级一流精品课程、一流专业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需要。本实验教材的特色如下:
(1)对传统的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和重组: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实验,编排为基本实验与创新研究性实验两大块,其中基本实验又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全书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研究性实验所占比例达85%,增强了大学化学实验对学生的综合化学知识、动手与动脑能力以及创新研究基本素质的培训与强化。
(2)针对不同专业,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专业背景的实验内容:依托现有资源,针对不同理科和工科专业,开设能源、环境、材料、食品、生物、制药、水利、机械、交通、土木类等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实验项目,教学大纲中涉及的每个内容模块下均有2~3个实验项目供选择,能分别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兴趣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程学习的需求,将人才培养从服务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推进。
(3)依据实验大纲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情景化、数字化:增加项目式探究实验内容,构建“技能训练 实际问题 课题研究”三位一体课程实验内容,而这些主要体现在创新研究性实验部分,如“采用电化学方法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锰”“未知有机物的结构鉴定”等。同时,增加了拓展学习内容,如实验知识拓展介绍、习题训练等,这部分内容以数字化资源形式呈现,可扫描二维码进行学习。
(4)科教融合,选择前沿科研课题部分内容作为实验项目:选取教师科研课题成果开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强调实验方案的开放性和实验过程的自主性,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开展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智能制造”,交叉融合,培养助力下游学科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5)强化思政育人:将创新创业、爱国主义、节能环保、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等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合在大学化学实验教程里,如插入典型化学实验发展历史、著名科学家故事等,激发学生的斗志,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使学生拥有大情怀、大格局,从而给予学生前进的动力,以适应行业、产业、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大学化学实验教程》全书分上、下两册,共包括10章五大部分,即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本实验、创新研究性实验和附录。上册由李丹副教授和卿志和教授担任主编,由夏姣云、李君、陈平、李俊彬担任副主编;下册由曹忠教授和童海霞副教授担任主编,由潘彤、聂艳媚、周俊、曾巨澜担任副主编。长沙理工大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相关教研室(组)在大学化学相关领域具有丰富教学、教研、科研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全书由曹忠教授和李丹副教授负责统编、整理、定稿。
湖南大学王青教授、中南大学丁治英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刘灿军副教授、吉首大学刘文萍副教授、湖南工程学院方正军教授等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本书得到长沙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和化学ESI全球前1%学科“双一流”建设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订。
《大学化学实验教程》教材编委会
2024年2月于长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