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

書城自編碼: 400249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雷家骥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486417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家、金钱和孩子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65
《 大瘟疫 : 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 》
+

NT$ 254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

NT$ 296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 》
+

NT$ 307
《 英伦历史漫步 探寻世外桃源之旅 》
+

NT$ 1499
《 DK人类探险史-关于毅力与探索的伟大故事 》
+

NT$ 301
《 王立群读史记:西楚霸王项羽 》
編輯推薦:
·华文世界畅销30年,数百万读者奉其为历史入门书目!更被誉为“最低门槛的中国文化阅读书目”。
·龚鹏程郑重作序,高上秦、阎崇年、梁晓声、解玺璋、张颐武等众多学者诚挚推荐。
·史学大家雷家骥教授的历史古籍解析课,他一直活跃在历史讲坛,不断为中国史学的研究和传承贡献力量。
·解读中国史学典籍《资治通鉴》的典范之作,看透几千年历史变革、政治格局,了解重大历史课题,从事上看清人生得失。
·史料考究,评述得当,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娓娓道来。帮助读者准确了解历史的真相,提升做人、做事的格局。
·给大众的历史入门读本!高度浓缩原典精髓,讲解深入浅出,犹如名师面对面授课。干货满满又浅近好读。
·采用进口特种云宣纸和烫印工艺,尽显经典厚重风格,质感满满,阅读舒适。
內容簡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通史。它以时间为纲,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一千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历代帝王的教科书,此书就像一面历史的明镜,人们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本书对这部经典的史学巨著进行了全面评解。上篇介绍了《资治通鉴》主要的编修者司马光、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生平,下篇则依照周、秦、汉、魏、晋、隋、唐、后周诸纪的次序做简要的介绍和讨论,另附部分原典,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阅读感受。
關於作者:
雷家骥
1948年生于广州,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西北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史学观念史、政治与制度史及国家权力与战略等,代表作品有《中古史学观念史》《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武则天传》。
目錄
上篇 《资治通鉴》及其修撰者
第一章 司马光小传
一、司马光的家世与青壮年
二、新、旧党两巨擘──王安石与司马光
三、白首执政与著作
第二章 《资治通鉴》同修者略传
一、刘攽
二、刘恕
三、范祖禹
第三章 《资治通鉴》编集的意义、结构与工作情况
一、编集的背景与缘起
二、编集精神与结构
三、实际工作的概况
下篇 《资治通鉴》系列纪
第一章 周纪
一、三家分晋──通鉴的开始
二、三家分晋的由来与才德论
三、秦的崛起与周的灭亡
第二章 秦纪
一、秦朝统一的要素──客卿
二、几乎改变历史的一击
三、秦的灭亡
第三章 汉纪
一、改变历史的餐会
二、制礼与叔孙通
三、外戚政治与王莽篡汉
四、东汉初期的用人与士风
五、东汉的宦官与外戚
六、第一次党锢之祸
七、第二次党锢之祸
八、大冲突的结局
第四章 魏纪
一、曹丕篡汉与司马光的正统论
二、从几段重要谈话看三国发展的趋势
(一)曹、董会谈与挟天子都许
(二)刘、诸葛隆中三分天下
(三)遥想公瑾当年与东吴西进的政策
(四)先抗曹魏,再图相争
第五章 晋纪
一、三家归晋
二、魏晋风气
三、“五胡乱华”的背景
四、由群雄角逐至南北对峙之局
五、民族的融合
第六章 隋纪
一、最后一次的欺人孤儿寡妇及南北统一
二、开皇之治
第七章 唐纪
一、唐初继承问题
二、武则天的篡位
三、从开元之治至藩镇之乱

第八章 后周纪
一、冯道──五代十国的一个典型官僚
二、陈桥兵变的空白──《资治通鉴》的结束
结 语
附录 原典精选
《资治通鉴》卷第一
《周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十四
《后周纪》五
內容試閱
总序
龚鹏程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经典。经,指其所载之内容足以作为后世的纲维;典,谓其可为典范。因此它常被视为一切知识、价值观、世界观的依据或来源。早期只典守在神巫和大僚手上,后来则成为该民族累世传习、讽诵不辍的基本典籍,或称核心典籍,甚至是“圣书”。
中国文化总体上的经典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依此而发展出来的各个学门或学派,另有其专业上的经典,如墨家有其《墨经》。老子后学也将其书视为经,战国时便开始有人替它作传、作解。兵家则有其《武经七书》。算家亦有《周髀算经》等所谓《算经十书》。流衍所及,竟至喝酒有《酒经》,饮茶有《茶经》,下棋有《弈经》,相鹤相马相牛亦皆有经。此类支流稗末,固然不能与六经相比肩,但它们代表了在各自那一个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地位,是很显然的。
我国历代教育和社会文化,就是以六经为基础来发展的。直到清末废科举、立学堂以后才产生剧变。但当时新设的学堂虽仿洋制,却仍保留了读经课程,以示根本未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才开始废除读经。接着,他主持北京大学时出现的新文化运动更进一步发起对传统文化的攻击。趋势竟由废弃文言,提倡白话文学,一直走到深入的反传统中去。
台湾的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意识,其实也一直以延续五四精神自居,故其反传统气氛及其体现于教育结构中者,与大陆不过程度略异而已,仅是社会中还遗存着若干传统社会的礼俗及观念罢了。后来,台湾才惕然警醒,开始提倡“文化复兴运动”,在学校课程中增加了经典的内容。但不叫读经,乃是摘选“四书”为《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以为补充。另成立“文化复兴委员会”,开始做经典的白话注释,向社会推广。
文化复兴运动之功过,诚乎难言,此处也不必细说,总之是虽调整了西化的方向及反传统的势能,但对社会民众的文化意识,还没能起到普遍警醒的作用;了解传统、阅读经典,也还没成为风气或行动。
20世纪70年代后期,高信疆、柯元馨夫妇接掌了当时台湾第一大报《中国时报》的副刊与出版社编务,针对这个现象,遂策划了《中国历代经典宝库》这一大套书。精选影响人们最为深远的典籍,包括了六经及诸子、文艺各领域的经典,遍邀名家为之疏解,并附录原文以供参照,一时社会震动,风气丕变。
其所以震动社会,原因一是典籍选得精切。不蔓不枝,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基本匡廓。二是体例确实。经典篇幅广狭不一、深浅悬隔,如《资治通鉴》那么庞大,《尚书》那么深奥,它们跟小说戏曲是截然不同的。如何在一套书里,用类似的体例来处理,很可以看出编辑人的功力。三是作者群涵盖了几乎全台湾的学术精英,群策群力,全面动员。这也是过去所没有的。四是编审严格。大部丛书,作者庞杂,集稿统稿就十分重要,否则便会出现良莠不齐之现象。这套书虽广征名家撰作,但在审定正讹、统一文字风格方面,确乎花了极大气力。再加上撰稿人都把这套书当成是写给自己子弟看的传家宝,写得特别矜慎,成绩当然非其他的书所能比。五是当时高信疆夫妇利用报社传播之便,将出版与报纸媒体做了最好、最彻底的结合,使得这套书成了家喻户晓、众所翘盼的文化甘霖,人人都想一沾法雨。六是当时出版采用豪华的小牛皮烫金装帧,精美大方,辅以雕花木柜。虽所费不赀,却是经济刚刚腾飞时一个中产家庭最好的文化陈设,书香家庭的想象,由此开始落实。许多家庭乃因买进这套书,仿佛种下了诗礼传家的根。
高先生综理编务,辅佐实际的是周安托兄。两君都是诗人,且侠情肝胆照人。中华文化复起、国魂再振、民气方舒,则是他们的理想,因此编这套书,似乎就是一场织梦之旅,号称传承经典,实则意拟宏开未来。
我很幸运,也曾参与到这一场歌唱青春的行列中,去贡献微末。先是与林明峪共同参与黄庆萱老师改写《西游记》的工作,继而再协助安托统稿,推敲是非,斟酌文辞。对整套书说不上有什么助益,自己倒是收获良多。
书成之后,好评如潮,数十年来一再改版翻印,直到现在。经典常读常新,当时对经典的现代解读目前也仍未过时,依旧在散光发热,滋养民族新一代的灵魂。只不过光阴毕竟可畏,安托与信疆俱已逝去,来不及看到他们播下的种子继续发芽生长了。
当年参与这套书的人很多,我仅是其中一员小将。聊述战场,回思天宝,所见不过如此,其实说不清楚它的实况。但这个小侧写,或许有助于今日阅读这套书的读者理解该书的价值与出版经纬,是为序。

第一章 司马光小传
一、司马光的家世与青壮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生,宋陕州夏县涑水乡(在今山西省夏县西)人,他的远祖司马孚,是发动兵变诛除曹爽的司马懿之弟。晋武帝(懿之孙)篡位称帝,封这位叔祖为安平王,对他最加尊礼,降至他的裔孙征东大将军司马阳,因葬于夏县涑水乡,其子孙遂定居于此。
司马光高祖以下,都因五代衰乱而不做官。降至祖父司马炫,始举进士,官至耀州富平县(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十里)知县。父亲司马池,历任御史、知州等官,后至尚书吏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相当于吏部的司长兼天章阁的皇帝侍从)。他家累世以气节见称于乡里,父亲更以清直仁厚及文学行谊见著,号称一时名臣。母亲姓聂氏。
司马光儿童时代即凛然如成人,性格早熟。七岁那年,闻讲《左氏春秋》,极爱此书,回家为家人讲述,即已了解其大义;自是手不释书,以至于不知饥渴寒暑。年仅十五岁,书籍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文章的风格。小时候,他与一群小朋友游戏,其中一人攀上瓮顶,失足跌落盛有水的瓮缸之中。众儿惊惶逃去,司马光镇静地捡起石头,击破瓮缸,于是瓮内之水迸发而出,救了那人性命。这件事迹,后来被汴京与西京(洛阳)之间的画家们,画以为图。其后,司马池由于做官,依法得荫任(因先世勋绩而铨叙任官的方式)一子为官,司马光依次应该得到此机会,但他推让再三,让给了堂兄,然后自己受补为极低的斋郎(祭祀时执事之吏,为入仕之资)。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由于范仲淹、欧阳修等越职言事,朝廷以朋党警诫百官。这年司马光才二十岁,举进士甲科而升迁为奉礼郎(文教系统的低级散官)。司马池时任杭州知州,所以司马光推辞升官,要求出为签书苏州判官事(助理判官),以便就近伺奉父亲。获朝廷批准后,未上任而母亲逝世;母亲丧服未除,父亲也相继逝世。及至为双亲服丧期满,才出仕做官,不久累升至国子直讲,后又除史馆检讨、集贤校理等职,开始接触修撰历史的工作。
其父的好友庞籍,向以知人称著,见司马光而奇之。及至庞籍升为枢密使,遂一直提拔司马光;当庞籍外调时,也辟用他为通判(高级行政助理官)。司马光感激庞籍的知遇之恩,尽力为他工作,甚至他死后,司马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兄弟。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们两人。
仁宗末,累升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皇帝侍从兼谏官)。早在至和三年(即嘉祐元年,1056),仁宗皇帝生病,皇帝无子,所以天下寒心而不敢为言,只有谏官范镇(司马光修《资治通鉴》重要助手范祖禹的叔祖)首先发议,司马光(时为并州通判)闻而继之,上疏请求仁宗选择贤良的宗室子弟为皇太子,如果将来仁宗生了儿子,皇太子再换人不迟。司马光为此呈递了三份奏章,又写了一封信鼓励范镇,大意说,这种大事不言则已,言既一出,岂可再收回,希望范镇以死争之。于是范镇鼓吹益力,终被罢职。司马光在五年以后(嘉祐六年,1061),自己已经成为谏官,遂再度上疏提出问题:“臣从前为并州通判时所上三份奏章,愿陛下能果断而力行!”
仁宗一向寡言沉默,闻言沉思,良久而说:“是不是要选宗室为皇太子的事呀?这是忠臣之言,只是人不敢提罢了!”
“臣建议此事,自谓必死,想不到陛下开诚接纳。”司马光道。
“这有何害,古今都有这种事情啊!”仁宗说。并因而命令司马光把建议通知中书(宰相办公机关)。
“不可,”司马光解释说,“陛下应该自己把此意晓谕给宰相才是啊!”
过了一个月(嘉祐六年九月,1061),司马光又上疏面奏:“臣那天进说,陛下欣然无难,私意以为马上实行了。如今寂无所闻,这一定是有小人说陛下春秋鼎盛,子孙会有千亿之多,何必立即做此不祥之事。小人没有远见,他们只是为了等陛下千秋之后,仓促之间,援立他们平常所亲善的人罢了。唐朝自文宗以后,立嗣都出于左右之意,拥立者至有自称‘定策国老’,呼天子为‘门生天子’的人,此祸岂可胜言呢?”
仁宗大感悟而说:“送到中书去!”
司马光到中书,看到宰相韩琦等,说:“诸位相公若不马上议论决定下来,改天夜半,禁中送出纸条说以某人为皇太子,则天下谁也不敢违抗了。”
韩琦等连连称是,说:“敢不尽力!”月余之后,就选定赵宗实,明年立之为皇太子,赐名曙,即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这是司马光做官后,首次参与重大而敏感的政治问题。此事之后,仁宗对他颇为器重,不久任命他判检院(主持人民向君主投诉的机关)、权判国子监,除知制诰(圣旨撰稿人)。司马光坚辞八九次,不肯受任视事,仁宗拗不过他,改任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赐予三品服饰,仍然主理谏院。自此司马光遂兼为天子侍臣兼讲臣,可以与皇帝经常直接接触与建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