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法治概念?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可能仅仅通过对法治概念的要素分析得出,甚至也不能从对法治理论的论争本身当中寻求到答案,而应深入到决定法治论争和分歧何以发生的中国现代性转型这一问题背景中去思考。采取何种法治概念,根本上体现了对现代性及中国现代转型之路的认识。对现代性及中国现代性转型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法治理论上的不同认识和回应,最后呈现出不同的法治概念。本书认为,“法治中国”应该是一个实质法治的概念。作为实质法治概念,富含现代性精神的西方法治为“法治中国”提供了一个规范性的参照框架,中国自身的传统和转型社会的现实为“法治中国”提供了一种时空的规定性,“法治中国”概念是一个包容性的法治概念。
|
關於作者: |
刘小平(1979.03- ),湖南武冈人,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治理论、权利理论。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8月-2011年8月,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6年9月-11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编《分析与批判:学术传承的方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与蔡宏伟共同主编),译著《被实现的民主——渐进性备选方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合译),在《法学家》《法商研究》《政法论坛》《现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曾获2006年度首届美国“百人会”英才奖。
|
目錄:
|
目 录
导论: 法治中国的包容性方案
第一章 法学的移植性品格与中国法治的主体性
一、 引言: 法治的中西问题
二、 吸收与借鉴: 对1978年以来“西法东渐”的实证考察
三、 西方法律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四、 西方法律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之贡献的基本定位
五、 从“西化”到“化西”: 中国法治的自主性课题
第二章 中国法律信仰论的内在悖论:“牟宗三问题”与法治的信仰再造
一、 引言: 认真对待传统
二、 法律信仰论: 从制度移植到主体建构
三、 悖论之一:“信仰”与传统的割裂
四、 悖论之二: 孤立的建构的法律观及其与法律实证主义的隐性合流
五、 悖论之三: 从文化虚无主义到彻底的法律工具主义
六、 “牟宗三问题”与法律信仰论的重生
第三章 法治规范性的重建: 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的争论
一、 引言: 法治与政治之间
二、 宪法变革论的迷思
三、 什么是政治宪法?
四、 政治宪法的规范性问题
五、 何处寻找规范性: 政治宪法的中国问题
第四章 法治的中国话语: 从“本土资源论”到“理想图景论”
一、 引言:“法治中国”的学术建构
二、 法治如何“中国”?“法治中国”概念的学理脉络
三、 “理想图景”为什么重要?检视法治的中国话语
四、 法治中国的“理想图景”: 走向一个实质法治概念
五、 何种实质法治?跨越实质法治的两大陷阱
六、 结语
第五章 认真对待实质法治
一、 引言:为实质法治辩护
二、 实质法治概念必然贬损“法治”的重要性吗?
三、 实质法治概念必然走向法治的对立面?
四、 实质价值的内在约束力
五、 对实质价值的初步甄别
六、 结语
第六章 德治如何融入法治概念?——重访黄宗羲思想
一、 引言: 为何重访黄宗羲
二、 德治与儒家“治乱困境”?黄宗羲关于德治的认识与反思
三、 走出儒家的“治乱困境”: 儒家的制度重建
四、 一种儒家版本的法治理论: 黄宗羲法理论的命题式概括
五、 德治如何融入法治概念?黄宗羲的贡献
六、 结语
第七章 走向一个包容性法治概念——多元现代性与法治中国概念的建构
一、 引言: 作为理论问题的“法治中国”
二、 “多元现代性”:“法治中国”概念的一个可能分析框架
三、 从对立性框架到包容性框架: 对“法治中国”既有分析框架的反思
四、 走向一个包容性法治概念: 多元现代性视角下的“法治中国”
五、 包容性法治概念的三重要素
六、 简短的结语:“法治中国”与现代性的多样展开
结语: 法治概念的中国贡献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