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潘耒全集》是对潘耒现存著作的第一次比较全面的整理点校成果。
|
內容簡介: |
《潘耒全集》比较全面地搜罗、整理、点校潘耒现存著作,分为《遂初堂诗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遂初堂外集》《遂初堂集外诗文稿》《救狂砭语·救狂后语》《类 音》《金石文字记补遗》八种;同时将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且未收入潘耒著述的诗文辑为《稼堂诗文辑补》二卷;将有关潘耒研究的文献资料辑为《附录》,细分为碑铭传记、提要跋 语、投赠诗文、师友书札寿序四部分。《潘耒全集》是对潘耒现存著作的第一次比较全面的整理点校成果。它不仅为潘耒其人、其时代的研究提供基本参考文献,弥补了潘耒著作通行 版本的不足,而且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推进潘耒及其同时代社会、学术等方面的研究。
|
關於作者: |
潘耒(1646—1708),原名栋吴,字次耕,号稼堂,晚自号止止居士,江南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人。他是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学者、史学家、音韵 学家、旅行家,清朝官修《明史》的纂修官。潘耒著述甚富,除《明史·食货志稿》与洪武至宣德五朝列传稿未见或散佚外,主要有《遂初堂集》二十七卷、《遂初堂集》四十卷、 《类音》八卷、《鸿爪集》一卷、《金石文字记补遗》一卷、《救狂砭语》一卷、《救狂后语》一卷,以及《遂初堂外集》不分卷、《遂初堂稿》二卷、《遂初堂集外诗文稿》二卷等 存世。
|
目錄:
|
遂初堂詩集一
遂初堂文集四七九
遂初堂别集一〇九一
遂初堂外集一一六九
遂初堂集外詩文稿一三六九
救狂砭語救狂後語一三九九
類音一四九一
金石文字記補遺三三九五
稼堂詩文輯補三四一一
|
內容試閱:
|
一、 潘耒全集(以下簡稱全集)擬將潘氏現存著述,包括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遂初堂外集、遂初堂集外詩文稿、救狂砭語與救狂後語、金石文字記補遺、類音以及散佚詩文等,極盡可能地彙輯起來。
二、 全集所用潘氏著述之底本、參校本,分述如下:(一) 遂初堂詩集、文集、别集,凡三種四十卷,以清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〇)遂初堂增修本爲底本,以清雍正間增修本爲對校本,以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間潘耒身前自刻遂初堂集本(含遂初堂集詩集十二卷、文集十三卷)、清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冬序刻本鴻爪集一卷、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潘氏手稿本遂初堂稿二卷(有費馨蓮、俞震、袁寶樹、徐琢、徐康等跋)爲參校本,輔之以清人潘道根抄鴻爪集補一卷、散見於潘氏并世學士大夫之詩文集、地方史志與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碎佩叢鈴、學海類編、清懷叢抄、花近樓叢書、國朝二十四家文鈔等叢書中的潘氏詩文,校其異同。
(二) 遂初堂外集不分卷。據上海圖書館藏抄稿本(或係海内孤本)整理點校。
(三) 遂初堂集外詩文稿二卷。據王大隆輯乙亥叢編本整理點校。
(四) 救狂砭語一卷、救狂後語一卷。以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據謝國楨先生藏清康熙間刻本影印瓜蒂庵藏明清掌故叢刊本爲底本,以遂初堂文集、别集載録諸篇爲參校本。
(五) 金石文字記補遺一卷。以清康熙年間潘氏刻亭林遺書本爲底本,以四庫全書本、張海鵬借月山房彙鈔本爲對校本,以錢熙祚輯指海本爲參校本。
(六) 類音八卷。以清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吴江潘氏遂初堂刻本爲底本,以清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吴江潘氏遂初堂刻本爲參校本。以上參校本之文字與底本之文字,存在異同差别者,以及潘氏手稿本遂初堂稿多有删削痕迹者,均於校記中説明之。
三、 另置稼堂詩文輯補之部,分作兩卷,按先詩後文順序編輯。其文又以詩序、書序、題跋、碑記、信札爲序。潘氏身前自刻本遂初堂集,身後有爲其子弟删落者,今俱移入之。從其他并世學者詩文集、總集、地方志等文獻中録得潘氏詩文數十篇(首),亦輯入之。蓋拾遺補闕,爲全集作一事業,庶幾名副其實耳。
四、 爲豐富潘氏研究之文獻資料,本書設置附録之部,立爲四門:(一) 碑銘傳記;(二) 提要跋語;(三) 投贈詩文;(四) 師友書札壽序。
五、 爲保證潘氏著作之相對完整性,尤其是像類音、救狂砭語與救狂後語等書,凡清康熙間刻本遂初堂文集載録篇章偶有與之重出者,整理時各自保存,不取省略列目之法,并於校記中説明之。
六、 潘氏遂初堂詩集、文集、别集所載詩文,目録之標題與正文之標題,多有不一致處。今據正文之標題,重新編製目録,并於校記中説明之。
七、 潘氏爲并世學者詩文所撰序跋甚多,文末俱有題署撰寫年月、潘氏名號與鈐印。及彙入遂初堂文集、别集,均删略之,且文字偶有不同。爲盡可能地保存史料,今或於文末加以補充,或於校記中説明之。
八、 潘氏專篇論著,多有被收録於叢書或他人彙輯之書,如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學海類編、鴻爪集補等,或專門地方文獻,如天台山全志、羅浮山志會編,或他人著作卷首者,爲便於查檢對勘,一一注明。
九、 潘氏刻本詩文集、手稿中,在字形上存在較多問題,如異體字、手寫體、簡化字、俗體字、通假字等,一再出現,同一字在前後文中又有不同,甚至相連出現也有相異。針對此類情况,點校者對不存在歧義之字,或如非人名、地名,改動又無關文旨者,盡可能地進行了統一,采取通用規範的繁體字。異體字已經約定俗成,容易辨認者不改。
十、 潘氏著述中的避諱字,主要是避清聖祖玄燁、清世宗胤禛、清高宗弘曆之諱,‘玄’、‘弦’、‘炫’、‘泫’、‘絃’、‘胤’、‘禛’、‘弘’、‘曆’等字,或缺末筆,或改寫作他字。對於上述兩種情况,今一律回改;爲避免繁瑣冗雜,均不出校記。
十一、 全集遵循點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之體例,一般使用專名綫,且不使用破折號和省略號。
十二、 潘氏著述原文不分段,全集按文意分段,以便於讀者閲讀和利用。
遂初堂詩集卷一
少游草上 起癸卯秋,盡壬子夏〔一〕
登華山
東吴之山千萬重,就中秀拔蓮花峰。湖光浴出青芙蓉,烟鬟霧縠春妝濃。山根夾道羅長松,嘈嘈天籟鳴霜風。怪石凝立如驚鴻,奔雲捲石石撼空。半山一禪院,岌嶪開層宫。盤雲結翠既窈窕,錯金鏤碧還玲瓏。誰其隱者晋支公,近有趙朱追高踪。云有靈藥在絶頂,服之白日能飛冲。我登兹山巔,拂袖開空蒙。千葉之蓮渺何處,但聞驚飈怒號,排雲走霧,飄若蜿蜒駕驪龍。又見連山四合若長波,蕩海蹙沓奔涌而朝東,使人對此開心胸。八荒茫茫不可辨,三山窮髮何朦朧。五湖如杯江如綫,浮青繚白殘霞中。吾聞中原之山高萬仞,呼吸可與帝座通。吴中諸山若培塿,今兹登眺亦已雄。丈夫終當汗漫游五嶽,倒騎日月凌蒼穹。【校記】
〔一〕少游草上起癸卯秋,盡壬子夏清康熙間增刻本遂初堂詩集目録題爲‘少游草上起癸卯秋,盡壬子夏’;正文作‘少游草’,版心處題作‘遂初堂集少游草卷上’。潘氏身前自刻本卷一正文作‘少游草起癸卯秋,至壬子夏’,版心處題寫相同。今據清康熙間增刻本目録補入,以盡可能保存信息。
〖MZ(3H〗韓蘄王墓碑歌〖MZ)〗
靈巖山前冢纍纍,荒烟野蔓不足悲。巨石崚嶒戛松際,旁人云是韓王碑。韓王蜕去五百載,當年英名至今在。彎弓夜月射奔鯨,拔劍寒沙清瀚海。一朝雄姿爲枯骨,麒麟高冢營山窟。黄腸便房天府出,守冢萬家拜百笏。歲久但見蒿與藜,豺狼入穴狐兔啼。惟留一片石,千古靈巖西。靈巖峰高入雲霓,韓王勳名與之齊。惟王勳名震千古,手奠坤維揭天柱。麾日之戈射潮弩,半壁江山留宋土。可憐後此竟何人,忍使銅仙泪如雨。梅花落盡梨花開,游人絡繹靈巖來。但上琴臺尋響屧,何人山麓披蒿萊。碑高三丈字如掌,帝製鴻文盛褒奬。縱使碑刓墓盡平,蓋世功名在天壤。君不見錢塘飲馬江不流,鳳山宫闕爲荒丘。張王秦相墓何在,六陵蕭颯冬青愁。
〖MZ(3H〗猛虎行〔一〕〖MZ)〗
猛虎眈眈〔二〕,潜於巖阿。野則有羅,虎當奈何〔三〕?謂虎無羽,而使牧豕。謂虎無角,而使將鹿〔四〕。鹿豕善駭,震於其威。虎雖大仁,不耐腹饑〔五〕。東西咆哮,風毛雨肉〔六〕。行人膽破,相戒以目〔七〕。帝赫斯怒,乃命獵者〔八〕。猛虎尚可,獵者殺我〔九〕。有矢如猬,有戟如林。不以迹虎,而以從禽〔一〇〕。獵人詡詡,爲虎傅羽。獵人逐逐,爲虎生角〔一一〕。帝勿捕虎,虎則有巢。驅還其巢,亦莫敢驕〔一二〕。百獸之長,厥惟麒麟。戢我弓矢,安用獵人〔一三〕。【校記】
〔一〕此詩又見衛既齊撰廉立堂文集卷一樂府猛虎行附録。下稱‘衛集附録潘詩’。
〔二〕猛虎眈眈衛集附録潘詩作‘猛虎唁唁’。
〔三〕衛集附録潘詩原注‘一解’。
〔四〕衛集附録潘詩原注‘二解’。
〔五〕衛集附録潘詩原注‘三解’。
〔六〕風毛雨肉衛集附録潘詩作‘風毛土肉’。
〔七〕衛集附録潘詩原注‘四解’。
〔八〕乃命獵者衛集附録潘詩作‘爰命獵者’。
〔九〕衛集附録潘詩原注‘五解’。
〔一〇〕衛集附録潘詩原注‘六解’。
〔一一〕衛集附録潘詩原注‘七解’。
〔一二〕衛集附録潘詩原注‘八解’。
〔一三〕衛集附録潘詩原注‘九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