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网络化科学的认识论研究

書城自編碼: 399418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
作者: 黄时进,张怡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42894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
《 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 》

售價:NT$ 416.0
萧条中的生存智慧与策略(套装2册)
《 萧条中的生存智慧与策略(套装2册) 》

售價:NT$ 519.0
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2024修订版)
《 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2024修订版) 》

售價:NT$ 359.0
未来科技大爆炸
《 未来科技大爆炸 》

售價:NT$ 311.0
海外中国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 海外中国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

售價:NT$ 510.0
东方帝国的营造 : 秦汉王朝政治史
《 东方帝国的营造 : 秦汉王朝政治史 》

售價:NT$ 510.0
漫谈数字化转型从底层逻辑到实践应用
《 漫谈数字化转型从底层逻辑到实践应用 》

售價:NT$ 354.0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狗狗带给我们的治愈与改变
《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狗狗带给我们的治愈与改变 》

售價:NT$ 23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60
《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原理与实战 》
+

NT$ 718
《 SAP分析云实战指南 》
+

NT$ 463
《 网络基础 》
+

NT$ 675
《 物联网协议体系与智能服务 》
+

NT$ 400
《 让儿童自然成长——幼儿园种植课程设计与实施 》
+

NT$ 637
《 大语言模型应用指南:以ChatGPT为起点,从入门到精通的AI实践教程(全彩) 》
編輯推薦: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网络化科学的形态与特征透视,为研究奠定概念基础;第二章至第五章聚焦网络化科学活动中的群体认识论问题,主要包括网络化科学的形态与特征透视,网络化科学中的认知主体分析,网络化科学中的认知模式辨析,网络化科学中的认知分工、认知信任及认知依赖研究等;最后的总结与讨论部分展望未来的网络化科学发展及其推动认识论发展的新图景。

探索网络化科学如何重塑我们对知识生成和传播的理解,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概念框架和深入的群体认识论分析,是任何对现代科学发展和认识论变革感兴趣的读者的bi读之作。
內容簡介:
本书通过对方兴未艾的网络化科学典型形态的经验研究和哲学分析,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自主性界定网络化科学的概念,透视其作为新的科学发现模式的基本特征,聚焦网络化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认知主体、认知分工、认知依赖和认知信任等群体认识论主题,深入剖析其知识共享和发现的过程与机制,进而反思和追问网络时代科学共同体内部、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进行科学研究合作的可能性及其限度,以及未来网络化科学发展的趋势,力图将史蒂夫·富勒(Steve Fuller)、海伦·朗基洛(Helen Longino)等从一般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技术论层面展开的社会认识论研究拓展到具体的网络化科学实践层面,使网络化科学实践中的群体知识、研究群体和知识共同体等具体的认识论主题得到深入系统的探究。
關於作者:
黄时进,男,湖南长沙人,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后(第1站),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博士后(第2站)。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科学传播导论》,编著《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史(1949—2009)》,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以及《学习时报》《文汇报》《社会科学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4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发现的认识论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化科学的认识论研究”。

张怡,男,江苏苏州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任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东华大学图书馆馆长。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副理事长;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第五届副理事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虚拟技术的认识论问题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计算主义的哲学研究”“网络化科学的认识论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子课题“虚拟实在与虚拟文化的哲学研究”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子课题“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认识论研究”负责人。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期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目錄
导论 网络化科学拓展认识论新视野

第一章 网络化科学的形态与特征透视
第一节 网络化科学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网络化科学的实践案例
一、巡天项目
二、嵌入式网络传感中心
三、Science Open
四、arXiv与bioRXiv
五、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开放数据门户
六、古典艺术研究在线检索服务
七、推特互联网调查
第三节 网络化科学的形态与特征
一、网络化科学的两种最基本形态
二、网络化科学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网络化科学中的认知主体分析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学术启示
一、行动者网络的基本含义
二、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学术价值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主要局限
第二节 e研究中的主体认知行为
一、e研究及其崛起
二、e研究中的主体认知特征
第三节 网络化科学研究的主体认知行为与认知特点
一、互联网生态与个体认知变化
二、互联网生态与集体认识论

第三章 网络化科学中的认知模式辨析
第一节 数据表征
一、数据表征的基本含义
二、数据表征的形式系统
三、数据表征的本体论承诺问题
第二节 数据推理
一、数据归纳推理
二、数据溯因推理
三、数据概率树的推演
第三节 大数据相关性推理
一、相关性的基本含义与大数据相关性推理的逻辑基点
二、大数据相关性推理的逻辑框架
三、大数据相关性推理的逻辑特征

第四章 网络化科学中的认知分工、认知信任及认知依赖研究
第一节 认知分工: 虚拟共同体和集体解问题
一、虚拟的科学共同体
二、集体解问题
第二节 认知互动: 集体解问题的认知机制
一、认知互动与交互记忆
二、认知互动与集体意向性
三、认知互动和集体创造力
第三节 认知依赖: 合作解问题的社会机制
一、认知合作中的代码契约
二、认知合作中的社会公意
三、认知合作中的集体情感意向性
四、认知合作中的心理契约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作为e研究的网络化科学: 认知主体何为
第二节 从数据表征到合作解问题: 放大集体智慧何以可能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对认识论的探索在林中路

主要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本书是黄时进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化科学的认识论研究”的结项成果。我应时进之邀,为本书写一篇简短的序言,因而有机会先睹为快。在我看来,本书所叙述的“网络化科学”具有下列三个层面的含义:
其一,指在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拉图尔所阐述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意义上的网络化科学。在这个意义上,行动者超越了人类的范畴,可以涵盖其他非人类的主体,在这个多元主体组合中,每个行动者都构成了认知网络中的一个结点或网结,结点或网结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链接,共同编织起科学共识之网。因此,这里的“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隐喻,强调当代科学认知因素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从而使社会因素不再像过去那样被看成是达成认知共识的污染源,而是反过来成为其前提条件。本书立足于认识论视域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学术启示和局限性的剖析,有助于深化关于集体认识论的研究。

其二,以建立在当代通信技术基础上的互联网为平台从事科学研究。在这种意义上的网络化科学是将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换或学术交流的工具来使用的。一方面,随着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人类文明已经进入数据信息流变的时代。数据的开放获取、存储、处理和传播,以及超时空性、共享性、相互性、永久性、迭代性等特点,不仅重塑着新时代的思想观念,激发了数字世界全要素之间的迭代和互动创新,而且产生了由数据驱动的科学认知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之间的跨实验室合作和跨国合作成为常态,视频科学会议并不少见,远程讨论与沟通的成本降到最低,出现了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合作发表学术论文的现象。在这种合作研究模式中,知识产权很难分配到某一个人,而是属于整个共同体。这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新问题: 如何看待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的认知分工和认知合作?如何重新理解科学共同体概念?如何看待基于认知迭代和集体意向性形成的新认知?如何理解集体创造力?本书对诸如此类的科学认识论问题的系统探讨,无疑有助于我们拓展科学认识论的视野。

其三,以万维网(Web)为基础,或者说,以万维网内容作为认知窗口或认知阵地,利用数字方法或在线工具进行思考,通过抓取和分析万维网数据或信息,对个人和群体事件的趋势作出预测与判断,揭示原生数字资源中潜存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和政治倾向等。在这种意义上的网络化科学是把互联网作为研究阵地,基于诸如搜索引擎之类的算法技术分析数据,提出知识性主张。这种研究不再关注社会与文化在多大程度上是在线的,而是关注如何凭借分析互联网上的众多信息,来判断文化变迁和社会境况。这为基于万维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展望和数字化的思维方式,从而开辟了数字人文科学和数字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的心理学家根据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上的话语,来分析大众的情绪、预测人性、收入和意识形态等,从而有可能在语言分析及其与心理学联系方面带来一场革命;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生物学家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梳理自闭症根源的基因组等。这些在过去无法进行的研究有可能带来语言分析、心理学研究乃至医学研究中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从表面上看是对平台信息的多维度利用,事实上这种利用却建立在算法的基础之上,然而,算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客观,这就带来了更加需要关注的认识论与知识论问题。

总而言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带来了当代科学知识生产、交流、传播和应用的新特征、新方法及新范式,出现了跨学科和跨国界的在线协作、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数字化方法的推广应用等现象。在这个进程中,科学认知主体和认知渠道的多元化,以及认知分工的复杂化,既导致了认知信任的弱化和社会诚信成本的增加,又导致了认知依赖的强化和认知不确定性的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对新形态科学实践的认识论研究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家迫切需要探讨的时代命题。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书的选题与研究不仅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而且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然而,开创性与探索性的研究本身既是其优势,也是其劣势。之所以说是优势,是因为这项研究有助于开阔读者的视域,从而给读者带来各种各样的启迪;之所以说是劣势,是因为研究本身不可能做得尽善尽美,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瑕不掩瑜。本书对网络化科学的形态与特征、认知主体、认知模式、认知分工、认知信任、认知依赖、集体认识论等问题进行的系统探讨,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推荐给相关研究者阅读与参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