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1768930.jpg)
《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
售價:NT$
449.0
![岁时请神](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1770513.jpg)
《
岁时请神
》
售價:NT$
857.0
![数字经济中的劳动者:全新现实与社会挑战](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2845234.jpg)
《
数字经济中的劳动者:全新现实与社会挑战
》
售價:NT$
500.0
![一百个星期六:与斯特拉·莱维追寻失去的世界](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203133728.jpg)
《
一百个星期六:与斯特拉·莱维追寻失去的世界
》
售價:NT$
347.0
![亲熟与陌生——现象学视域下的自我与他人(中大哲学文库)](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100244213.jpg)
《
亲熟与陌生——现象学视域下的自我与他人(中大哲学文库)
》
售價:NT$
500.0
![对酒精的战争](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224149548.jpg)
《
对酒精的战争
》
售價:NT$
403.0
![战时国民政府军政人才培养(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214287816.jpg)
《
战时国民政府军政人才培养(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
》
售價:NT$
755.0
![爱犬长寿密码](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1/9787521769241.jpg)
《
爱犬长寿密码
》
售價:NT$
673.0
|
編輯推薦: |
1.叶兆言暌违四年长篇小说新作; 2.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的砥砺与沧桑。一部草莽英雄的心灵史,一部南京城的近现代史
|
內容簡介: |
叶兆言史诗长篇力作!
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的砥砺与沧桑。
一部草莽英雄的心灵史,一部南京城的近现代史
没法跟别人细说《仪凤之门》写了什么,我最不擅长的就是这个。很厚的一本书,当然会有很多意思,有很多故事,有很多掏心窝的话,也有一些不要紧的赘言和描写。非要做广告的话,只能说这本书写到了女人如何给男人力量,写到了爱和不爱如何转换,革命如何发生,财富如何创造,理想如何破灭,历史怎么被改写。当然,究竟怎么回事,最后也还是要看了小说,才能跟大家解释清楚。 ——叶兆言
《仪凤之门》是著名作家叶兆言长篇小说力作。
仪凤门是南京的北大门,也就是城市后门。出了仪凤门,是长江边,官员们北上,军队出征,都要走
这个城门。如果打了胜仗,附近老百姓便会聚集在这儿,欢迎凯旋将士。
长篇小说《仪凤之门》从仪凤门为圆点发散开去,将南京城大革命前夜的历史、南京近现代的历史融
汇于以杨逵等男主角为首的人生命运浮沉之中,间杂南京城尤其是下关地区的地理、人文、社会发展
等细微城市脉络,是一部草莽英雄成长奋斗的心灵史,也是南京城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
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在历史巨流河中的砥砺与风霜,见证一座城与城中人的创伤与坚韧。
|
關於作者: |
叶兆言
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毕业后,进工厂dang了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硕士学位。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卷本短篇小说编年《雪地传说》《左轮三五七》《我们去找一盏灯》及八卷本中篇小说系列,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苏珊的微笑》《很久以来》《刻骨铭心》《仪凤之门》等。
|
目錄:
|
楔子? ? 1
上部
第一章? ? 7
第二章? ? 40
第三章? ? 74
第四章? ? 111
第五章? ? 145
下部
第六章? ? 181
第七章? ? 212
第八章? ? 245
第九章? ? 284
第十章? ? 326
第十一章? 381
尾声? ? 409
|
內容試閱:
|
楔子
很多年来,仪凤门都是南京的北大门。所谓北大门,也就是城市后门。明城墙有十三个城门,出了仪凤门这后门,是长江边,官员们北上,军队出征,都要走这个城门。如果打了胜仗,附近老百姓便会聚集在这儿,欢迎凯旋将士。不过南京这城市,自古以来不喜欢打仗,也不太会打仗,打了胜仗归来的欢乐场景,其实很少的。
仪凤门夹在两山之间,两翼城墙依山顺势,北侧包狮子山,南侧围绣球山,城门卡在两山之间,取尽了地利之益。当年朱元璋修城墙,南京城北原是很大的一片军屯区,军队在这儿干什么呢,耕地种粮食。史书上有记载,修建仪凤门,朱元璋下令“毋得役民”。
也就是说,不得骚扰百姓,因此雄伟的仪凤门,完全由军方修筑,功能只是纯军事,镇守着城市北大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没一点关系。
永乐大帝把京城迁到北京,明朝成化年间,南京城兵力不足,干脆把仪凤门给堵了起来。把后门给关上了,虎踞龙盘的南京,从此与北面的长江隔绝,说起来是沿江城市,有连绵的山,有很长的城墙,滚滚而来的长江阻隔在外,波光粼粼的玄武湖也挡在城外。
明清改朝换代,清军南下,史书上记载的民族英雄,是史可法,是阎应元。扬州屠城,江阴屠城,“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围”。南京一点事都没有,根本没抵抗,老百姓光顾着看热闹。到日子,南面的城门大开,清军沿江而下,神气十足地进来了。南京的世族子弟,明朝开国功臣的后人,王孙公侯纷纷削发降清。
清军占领南京十四年后,一六五九年,抗清名将郑成功的舰队,浩浩荡荡直逼南京。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船停泊在茫茫江面上,大队人马就在仪凤门外扎营。仪凤门是堵死的,大家也没想到这里还会有危险,都觉得胜利指日可待,很惬意地在玄武湖里嬉戏,只等着清军投降,等待对方乖乖打开南门,他们的船队沿护城河绕过去,像当年的清军一样和平进入南京城。没想到处于劣势的清军,困兽犹斗,趁着黑夜,悄悄挖开了堵塞的仪凤门,乘其不备猛冲出去,大败郑军于仪凤门下。这一败,反清复明的希望彻底破灭,总算结果不是太坏,郑成功撤退,沿江入海,向海外发展,从荷兰人手里,为大中华收复了台湾。
这以后,仪凤门这个城市后门,一直敞开在那儿。什么时候又堵上了呢,又过了差不多两百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打过来。祸起南京出去的一名官员,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林则徐,林是南京官场上的红人,政声很不错,兢兢业业能做实事,一次次提拔,从江苏巡抚,做到了两江总督。最后去了广州,在虎门销烟,跟英国佬干了起来。广州离南京远隔万水千山,没想到这仗打着打着,那边着凉,南京这边打起了喷嚏。英国人的军舰,竟然沿着长江,气势汹汹杀过来,兵临城下,军舰上大炮瞄准了仪凤门。
当时的南京守军是英军无数倍,可惜自南唐以后,这个城市基本上处在和平中,民众习惯了远离战争。说胆小怕事不恭敬,还真不能说有多勇敢。最后只能服软认输,跟英国人签订城下之盟。
《南京条约》是清政府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最大的受害者是香港,免于战火的南京保住了,却割让了香港这颗东方之珠。说起来很丢人,条约就是在仪凤门外的静海寺中商议,中英双方反复磋商,然后挪到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字。
《南京条约》的签订,让南京人明白了一个硬道理,仅仅把后门堵上,根本不管用。英国佬盆满钵满地走了,没过多久,太平天国又来了。太平军擅长挖地道,一直挖到了仪凤门下,用火药炸开一段城墙,冲进城去,直攻两江总督衙门。再后来,曾国藩的湘军来了,城墙再炸开。动不动炸城墙,仪凤门堵不堵,已没太大意义。接下来好多年,城墙坍塌,坍塌也就坍塌了,仪凤门成为摆设,老百姓好像也习惯,有心人可以去看当年的老照片,大家从仪凤门旁边豁口通行,不是路的地方,反而成了一条路。
光绪二十一年,也就是一八九五年,两江总督张之洞重修仪凤门,把炸开的城墙重新补好,还修了一条路,这就是名噪一时“江宁大马路”。江宁大马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官家出钱修筑的现代化公路,它从江边的下关码头出发,穿过仪凤门进入南京城,循着往日的旧石板路,直抵总督衙门,与城南最热闹的夫子庙联系在了一起。当然,修这条大马路,不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出去,是要让外面的人能够进来;南京的下关开埠了,开始允许外国人进来经商做生意。
同一年,在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之战后的第二年,仪凤门重修完工,南京的北大门修好了。南京城的后门再次打开,这时候,有一个叫朱老七的中年人,说着一口安徽话,拖儿带女,在仪凤门的城门口开了家棺材铺。当时附近居民也还不多,有了这家棺材铺,人渐渐多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