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本书有着法学、犯罪学、刑法学、治安学、社会学专业的综合视角,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平安农村大背景下,著作立足农村秩序变迁对犯罪和犯罪治理方式产生之影响,以“农村秩序”为研究主线,力图构建一个符合农村社会现状、旨为保障农村秩序良好运行的犯罪治理模式,可为国家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
內容簡介: |
整体而言,我国农村地区国家犯罪治理力量介入较为薄弱,民间犯罪治理力量自净能力薄弱,农村犯罪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善治”追求利益最大化,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手段多样性和过程协商性,这是目前农村犯罪治理治理所欠缺的要素,“善治”理应作为农村犯罪治理的指导方向和价值目标。为此,我们要设计一个现代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农村犯罪善治方案,既要区分城市和农村特点的犯罪治理策略,又要融犯罪治理于社会治理之中,推进多元主体合作共赢、多种手段配合共治,进而实现村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和国家政治稳定的目标。本书对我国农村犯罪者治理之总体情况和运行困境进行策略层面的分析,尝试从犯罪善治模式寻求出路,并以博社村的历史及现状为例证,对这一模式的历史沿革、契合度和尚待完善之处进社会学、政治、法律角度的分析。
|
關於作者: |
佘杰新,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讲师,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副主任,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学和社会学。曾主持中央部委特别委托重点课题1项,司法部课题1项,重庆市教*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部人文社科项目、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重庆市教*项目等省部级课题近10项,研究成果获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采用。
|
目錄: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农村犯罪治理实践之历史回溯:整体性全景考察
第一节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策略展开
第二节全国农村犯罪治理具体举措情况
第三节地方性农村犯罪治理实践之创举
第二章农村犯罪治理实践之效果评估:关键性问题提出
第一节农村犯罪治理实践之经验成效
第二节农村犯罪治理实践之现实困境
第三章农村犯罪治理困境成因与出路:宗族型犯罪解剖
第一节宗族文化下的犯罪现象和治理
第二节宗族文化正向性与犯罪有效治理
第三节农村犯罪治理效果制约因素评估
第四节探寻农村犯罪治理困境应然出路
第四章农村犯罪善治方案之运行方式:中观层面的构建
第一节农村犯罪善治方案多元主体运行
第二节农村犯罪善治方案多种手段运行
第三节农村犯罪善治方案之具体保障
第五章农村犯罪善治方案落地之例证:宗族型犯罪治理
第一节宗族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调适
第二节善治方案下宗族型犯罪治理举措
代结语构建农村犯罪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2017年9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代表时指出:“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N].人民日报,2017-09-20(1).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考察上述几个重要节点,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提出之后,人文化、法治化、科学化、精密化成为犯罪治理的目标追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更加注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风险和防范,为综合治理提出了新思路,开启了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亟待阐释的重大课题,当前亟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犯罪治理道路。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村社区建设被正式提上国家议程。同年11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综治委)通过《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设平安农村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治安治理基础工作逐步推进,农村治安治理能力逐步提高,农村治安整体趋于稳定。然而,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目标成效并不明显,相关规范文件仅仅提出要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整合民间力量、加强警民合作和深化社区警务战略等零散措施,并没有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针对性和指导性方案。农村治安并未真正实现“强国家—强基层”的治理格局。相较于城市治安治理,农村治安治理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缺乏创新。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治安治理的文件,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秩序稳定的问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当前,我国农村犯罪包括黄赌毒犯罪,群体性事件,传统的迷信犯罪、侵财和人身犯罪,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容易被“隐藏”的环境犯罪。与此同时,村干部腐败犯罪、留守青少年犯罪和流动人员犯罪等特殊群体犯罪问题也相当棘手,这对国家的治理能力提出了考验。对一个有约5亿农村人口、29亿进城务工农民的农业大国而言,农村稳则社会稳,厘清当下农村犯罪治理的现实困境,构建有效的农村犯罪治理方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平安中国目标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一环。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我国犯罪治理的总体策略,对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综治实践存在目标过于强调公共秩序稳定、多元主体合作机制不完善、法治理念落实不彻底以及日常化和预防性治理不足等问题,有损犯罪治理的效果。农村犯罪治理围绕这一总策略展开,也带有综治本身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农村综治面临更大的挑战。国家权力不断延伸至农村“最后一公里”,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秩序规范,农村内部传统规范体系也在更新之中。我国农村地区国家犯罪治理力量介入尚不充分,民间犯罪治理力量自净能力羸弱,农村治安态势仍然不容乐观。
影响农村犯罪治理效果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农村如何构建符合农村特质和现代要求的本土化、现代化犯罪治理方案?以往的相关研究常常缺乏实证考察和细化剖析,难以真正解决农村犯罪治理现实困境,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缺乏系统性、体系性和针对性。宗族型犯罪是农村犯罪的典型类别,全面剖析农村宗族型犯罪,特别是宗族恶势力犯罪,有利于以小见大,窥探农村犯罪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而为寻求农村犯罪治理中国方案找到方向。职是之故,本书以宗族型犯罪为深入考察对象,试图通过剖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策略下的农村犯罪治理面临困境的原因,寻求提升农村犯罪治理效果的合理路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农村犯罪治理方案的构建。
|
|